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戏剧性的误区需要注意的几点

走出戏剧性的误区需要注意的几点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电影界摆脱戏剧束缚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认为“广大观众对我们影片的批评,最常见的意见就是假”。这一切在根本上都是与纪实性的美学要求相抵触的。室内剧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这和创作中对戏剧性的误读是分不开的。

走出戏剧性的误区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三节 走出戏剧性的误区

在有关“离婚风波”的那场争鸣中,有反对离婚者指出电影“一旦走上了要求摆脱戏剧化的道路,那么,除了滑向现代派之外,恐怕是别无他途的”[15]。这种担心似乎没有在电视领域中成为现实。因为受传播特点、收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实践中尚没有出现现代派电视剧、意识流电视剧的创作高潮。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问题都没有。就像戏剧艺术观念曾对电影带来过负面影响一样,电视剧在某种意义上也存在着这种情况。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生活戏剧化与戏剧生活化。

当时电影界摆脱戏剧束缚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认为“广大观众对我们影片的批评,最常见的意见就是假”。他们大声质问:“在表现形式上那种强烈的戏剧化色彩,不也是造成影片虚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吗?”[16]我以为,这里他们反对“戏剧性”实际上指的是舞台性。具体来说反映在叙事、造型、表演、摄影、布光等元素的处理上就是充满了太多的舞台效果,如人为编织痕迹过重、表演夸张过火、镜头运动呆板、人工布光明显等等。这一切在根本上都是与纪实性的美学要求相抵触的。在这一点上,电视剧和电影一样,都应该着力避免,并使之向着生活化方向靠近。努力做到戏剧生活化,而不是生活戏剧化。电视剧在这方面的要求甚至还更高于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像《大明宫祠》这种风格的作品拍成电视剧就会被视为“探索”、“另类”,而以同样风格出现在电影里却不至如此。本文在后面章节里还会更加详细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其二,关于室内剧的问题。

室内剧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类型剧中确实出现过一些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也许是由于《渴望》在当时产生了太大的轰动效应,使得电视剧理论界有了这样一种声音,认为室内剧代表了电视剧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电视剧最终走向成熟的标志。如有学者认为“(室内剧)构成了真正以电视美学为支撑点,充分‘电视化’了的电视剧”。[17]另一论者在评价《渴望》时谈到:“直到这时才令人醒悟到,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是迟至90年代方才真正走向艺术的成熟”。[18]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室内剧受到推崇的同时,电视剧的纪实本性也同样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把纪实性上升到电视剧的本体美学特征或本体属性的地位加以论述,视《新闻启示录》等纪实性色彩浓烈的作品为电视剧成熟的标志。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电视剧成熟的标志?究竟是谁在给电视剧举办成人仪式呢?这种分歧在理论上尚处在可探讨阶段,很难一下子就说清楚谁是谁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从创作实践上看,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室内剧从一开始就出现在顶峰状态(以《渴望》为代表),此后日渐走向低靡。这和创作中对戏剧性的误读是分不开的。

室内剧固然以基地化的生产方式,大大地节约了成本,缩减了周期,但过于集中封闭的空间,使得室内剧从叙事到表演都深深地打上了戏剧性的烙印。情节的交代几乎完全靠台词对话来进行;时空的灵活多变被统一到了单一的舞台时空之中;镜头运动几乎只剩下了固定镜头的对切,其中情景喜剧干脆放在现场观众面前表演等等。由此我们要问,室内剧在美学追求上是否有过于倚重戏剧性之嫌,甚至倒退到了直播时代的电视剧样式?有人提出:“电影是比较精致的,而电视剧则比较粗糙,前者可称之为艺术,后者却是仅供观众消谴的快餐一份。这种印象正是由室内剧造成的。”[19]这一观点虽然听起来语气过于极端,但却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

反观另一面,纪实性电视剧则因为紧紧扎根于现实的土壤,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总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出精品来。因为鲜活的社会生活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室内剧的教训就在于编导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编剧技巧了,以为几个人关在屋里,侃几个戏剧性强的故事,或是编几个段子,抖几个包袱就行了。这一点恰恰违反了“艺术源于生活”这一基本规律。时间一长,只能造成室内剧与观众之间的隔离,从而导致艺术与商业上的双重失败。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独尊纪实这一家,而是要在正视电视传媒特点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同时,也意在呼吁理论界应对电视剧创作中的戏剧性因素给予一种客观、全面的评价。这样,无论是对纪实性电视剧还是室内剧都是颇有益处的。

【注释】

[1]《电影观念讨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0页。

[2]黄式宪:《人学与戏剧性》,《电影文学》1985年第8期。

[3]转引自弘石《直播时期中国电视剧的实践和观念》,《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4]杨妮:《电影就是电影》,《电影美学(1984)》,第91页。

[5]朱汉生:《纪实性电视剧的美学追求》,《文论报》,1993年7月3日。(www.xing528.com)

[6]朱景和:《纪实性与戏剧性不可相容性》,《电视研究》,1991年第6期。

[7]弘石:《直播时期中国电视剧的实践和观念》,《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8]弘石:《直播时期中国电视剧的实践和观念》,《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9]弘石:《直播时期中国电视剧的实践和观念》,《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10]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访谈录)——一个不会老去的艺术话题》,《现代传播》,2000年第3期。

[11]王伟国:《关于拍好主旋律电视剧的随想》,《中国电视》,2001年第5期。

[12]彭吉象:《国产电视剧发展新趋势》,《中国电视》,2001年第9期。

[13]谭霈生:《“舞台化”和“戏剧化”》,《电影美学》,1984年。

[14]宋昭:《纪实性电视剧艺术中的审美优势》,《中国电视》,1992年第8期。

[15]邵牧君:《现代化和现代派》,《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

[16]邵牧君:《现代化和现代派》,《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

[17]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18]姜静楠:《90年代:中国电视剧的成熟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9]杨新敏:《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中国电视》,2000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