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桂英:历史人物还是小说形象?

穆桂英:历史人物还是小说形象?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起北宋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名字,在太行山东西,大河南北,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民间都认为穆桂英当然有这个人,而且是一个顶天立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穆桂英是好样的。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剧演出那样,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创造。因此,有学者认为,穆桂英姓名虽未见史册,但并非无此人。由此推理很难说历史上没有穆桂英式的杨门女将的。

穆桂英:历史人物还是小说形象?

穆桂英这个人吗?

提起北宋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名字,在太行山东西,大河南北,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特别是在所谓万马奔腾的一天抵二十年大跃进时日,妇女都学穆桂英的口号响彻云霄,它还屡见于城乡的粉墙和横幅。

民间都认为穆桂英当然有这个人,而且是一个顶天立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穆桂英是好样的。见于民间所熟悉的杨家将故事,穆棱英是巾帼英雄,出手不凡,她具备很多妇女没有的文化心理素质和出类拔萃的英武行为,也蕴含男子汉须眉者所缺乏的将才、帅才。人们敬仰她,奉若神明,这是因为她确有很多过人之处:(一)年纪轻轻,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剧演出那样,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创造。后来的武侠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七剑十三侠》都有以此为滥觞的;(二)刚过门的媳妇,就敢于挑大梁,挂帅破天门阵,丈夫不服令,铁面无私挨打军棍,可晚上回帐,仍是柔情脉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正是一个好女人,柔中有刚,刚中见柔;(三)永远保持青春话力,53岁还跨上桃花马出征,风韵不减当年。在提倡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时代,如此作为,是很能激励人心的。正所谓: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蓬;(四)农耕社会大家庭很讲究和谐,在天波府里男人少,寡妇一大群,却能懂得调节、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看来她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五)对于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离轨道者,就不买帐,她没有当年老令公和杨六郎那种逆来顺受,负辱忍耻的行为了。最后,杨家归隐山林,她又是积极的支持者。

60年代初期,我在北京密云水库附近穆家峪参加社教运动,当地老乡就介绍此处乃系当年穆桂英所居的穆柯寨,还讲了不少穆桂英轶事,并以此引为自豪。其实,所谓穆柯寨,在山西繁峙浑源都分别有遗址。今山西离石西崖底村还有穆桂英墓在焉。她的传说和遗事遍及雁门关南北。

近年发现的山西代县《杨氏宗谱》、山西原平《杨氏宗谱》于六郎延朗名下,都分别记有宗保、宗政、宗勉三子;而在湖北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更明确记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浙江日报》1983730日)。可见家谱中有她和杨宗保的。因此,有学者认为,穆桂英姓名虽未见史册,但并非无此人。据称杨文广之妻慕容氏,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辽兵将均畏之(《保德州志》)。又据该志说,慕容氏家乡在保德州的穆塔村,而慕、穆姓音贴近,所以,学者认为,《保德州志》未载其名,后人可能除改其姓氏外,还给她起了民间通用桂英这一名字,以取其流传的方便。”“穆桂英助杨家于沙场;可谓不无根据,至于名字如何,乃其余事(刘子钦《话说杨家将》,山西《文史研究》1988年第1期)。(www.xing528.com)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宗保并非是小说人物,现在称杨宗保无此人是以《宋史》为据,但早于元末脱脱南宋遗民徐大焯《烬余录》就有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世称杨家将记载了的,杨宗保有此人此事。由此推理很难说历史上没有穆桂英式的杨门女将的。

当然,也有学者根据宋人《隆平集》和《宋史。杨业传》,论定杨延昭子无宗保而有杨文广等。杨延昭和杨文广既是父子关系,他两人中间不会再有杨宗保一辈。小说中所述杨宗保在打天门阵后的活动,兵征西夏

平定西夏又都是杨文广的事迹可以看出宋元评话、杂剧所演述的杨宗保,恐怕实际上是指着杨文广(郝树侯《杨业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4月)。因为穆桂英的丈夫杨宗保不是历史人物,是小说家虚构的所谓杨穆联姻,所谓破天门阵,都是小说家为了渲染杨家将,渲染杨门女将而塑造的形象和推理的故事。(同上)因为杨宗保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穆桂英的故事了。

究竟是否有穆桂英这个人?她是小说形象人物,还是历史人物呢?这些还须更上一层楼,重作解剖深化认知。看来想凭一些史书一锤定音,还是难有说服力的。(盛巽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