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演变

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演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就业前夕的这种就业压力,不但造成大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而且使其行为变得浮躁不安。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抱着求快不求全的态度,不情愿地降低就业的选择门槛,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大学生从事灰领及蓝领工作也将会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演变

三、新形势下择业观的逐步形成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新的观念和就业方式的出现也是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迈出怎样的人生第一步固然很重要的,但只有做到迈出去才能说有了人生的开始。只有有了这种工作体验,才有对自己能力真正认识的可能。面对就业前夕的这种就业压力,不但造成大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而且使其行为变得浮躁不安。如对毕业年的专业课的学习无法同前几年那样专心投入,有些人对就业信心不足,甚至还些人感到一种担心和恐慌,而也有少数人却盲目乐观。为了尽早摆脱这种状况,大学生们就采取降低选择标准、快刀斩乱麻的做法,先赶快抓住一个“机会”再说,也使自己的心理及早得到平衡,所谓解决了“后顾之忧”。与其等着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如先从一个未知的工作干起,如果希望在短时间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在目前的这种就业形势下有时是不现实的,因为当前大学生缺少的是工作经验,是对社会适应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抱着求快不求全的态度,不情愿地降低就业的选择门槛,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过去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时,个人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一个人的择业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自从“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种国家不再包分配的就业机制实行以来,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这是我国大学生分配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讲,这也说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为社会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表现出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使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www.xing528.com)

从国家宏观就业形势的发展角度来看,“先就业,后择业”这也是尽快解决就业压力的一种方法。如果大学生一味坚守着“上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观念,千军万马涌向大企业、大城市和高薪水这座“独木桥”,势必造成人才的配比失衡,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随着我国用人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改革的日益深化,许多原来由单位履行的社会职能正逐渐社会化,这些都给劳动力的流动和劳动者的利益保证创造了良好的一个外部条件,形成与计划经济时期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在未来一个时期,就业的自主性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业。大学生从事灰领及蓝领工作也将会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比如在美国,大学生竞聘餐馆的服务员、甚至博士生开出租车也不是什么罕事。让更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得到良好教育的渴求。从广义的就业能力来看,这些扩招受益人的个人,生存技能远远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实际上是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从更长远发展观点来看,国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综合益处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隐形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