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贯彻“法治”精神,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上,法治进校,依法治校已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贯彻“法治”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班干部的选举、奖学金的评定以及各种评优推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守评选程序,严格评选纪律,不能暗箱操作。

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

二、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

(一)加强对大学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

一方面,高校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管理者,是学校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对班级每个同学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并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发展渐趋成熟或已经成熟,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往往可塑性较强,这一特点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相当的复杂性。再加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所以,大学班主任必须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不断告诫自己要为学生负责,为学生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为国家和社会负责,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大学班主任作为和学生见面最多、管理最直接的老师,更应该加强修养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班主任要有自己的带班思想。教育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带领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班主任,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带班思想。

2.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名有责任感、有高尚品格的人。班主任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公正、善良、正直、热情、诚信等。

3.班主任要有渊博的文化修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仅凭经验引导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因此,班主任要对求知充满渴望,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新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三)贯彻“法治”精神,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

在学校管理上,法治进校,依法治校已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管理也必须遵循法制精神和原则,进行民主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贯彻“法治”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班干部的选举、奖学金的评定以及各种评优推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守评选程序,严格评选纪律,不能暗箱操作。

2.要和学生平等对话,在要求学生做一件事时,一定要给其充分而且合理的理由,不能强行命令。

3.要维护学生权益,多和学生接触,听取意见,能处理的要立刻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学院、学校。

4.要讲究诚信,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

5.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是谁,该批评的要批评,该表扬的要表扬,奖惩应使用一个标准。

6.管理要规范化、制度化,使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制定《班级公约》《班委会工作条例》《团支部工作条例》《纪律管理条例》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正确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力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环境中,分辨是非,区分美丑,吸取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摈弃坏的思想观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采用发展观点、整体观点和系统化观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拼搏和创造精神,还要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念。

(五)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

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良好心境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培养良好心境的基础。

2.帮助学生具有开阔的胸怀、高远的眼光。

3.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进取心理和奋进意识;同时具有很强的耐挫能力和乐观主义精神,能够在逆境中知足常乐,这样才能做到心理平衡,心境才会好。

4.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如从挫折中看到顺利,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从压力中看到动力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心境。

5.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诙谐心理,这有助于缓解情绪的冲突和紧张,形成良好心境。

6.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讲究友谊和同学情谊。

7.养成广泛和深刻的兴趣爱好,对生活充满情趣,热爱自己的学习。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也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优良班风的形成,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是一个推动力。

3.发挥榜样作用。榜样有学习、启示、效仿等作用,在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个别指导,灵活培养。针对学生性格的不同类型和优弱点,真挚热情地帮助学生,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