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现实主义剧作家及代表作

新现实主义剧作家及代表作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现实主义剧作家及代表作(一)田纳西·威廉斯田纳西·威廉斯1911年3月26日出生于美国南方城市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他远赴墨西哥创作了一部名为《扑克之夜》的作品,这部作品随后被改编为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欲望号街车》。当母亲知道吉姆居然已经订婚后,误以为汤姆故意如此安排,忿然将汤姆赶出家门。萝丝坎坷的命运一直是威廉斯的心病,而萝丝的形象也再次出现在威廉斯晚年创作的作品中。

新现实主义剧作家及代表作

二 新现实主义剧作家及代表作

(一)田纳西·威廉斯

田纳西·威廉斯1911年3月26日出生于美国南方城市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祖父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牧师,威廉斯的童年是在祖父的教区度过的,因此祖父对他影响颇深。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南方佳丽”,对繁华充满渴望却又保守敏感,父亲是一位酗酒无度的鞋商,常常外出不知去向。面对身体孱弱的威廉斯和歇斯底里的妻子,威廉斯的父亲常常暴跳如雷,对妻子和子女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1918年,威廉斯一家迁往圣路易斯城,从平凡小镇到繁华都市的生活变迁令年少的威廉斯和姐姐萝丝无所适从,他们就读的苏丹高中后来作为故事背景在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中出现。

田纳西·威廉斯

威廉斯对戏剧创作的兴趣源于1929到1931年间在密苏里大学学习新闻报道课程,他开始大量创作诗歌、散文、短篇故事和剧本,换取收入补贴开销。一家不知名的小剧院上演了他的几部初期戏剧,给了他在戏剧方面继续深造的勇气。威廉斯的一组独幕剧《美国蓝调:五部短剧》(American Blues:Five Short Plays)为他赢得了地方戏剧奖,但这项荣誉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改观,他还是过着漂泊的生活,辗转做过剧院引座员和好莱坞编剧。1944年,威廉斯迎来了他的事业转折点——《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enagerie)在芝加哥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令威廉斯名声大噪。次年,戏剧被搬上百老汇舞台,一举夺得纽约评论界奖。剧中描述的是一个落魄的南方家庭,专横跋扈的母亲阿曼达沉迷于南方贵族辉煌的过去,而她的儿子汤姆尽管愤世嫉俗,却尽心尽力地保护着害羞敏感的瘸腿妹妹劳拉,劳拉乐于收集玻璃动物而且幻想自己生活在玻璃动物园中。这部剧的轰动效应让威廉斯摆脱了经济困难,却也令他失去了创作灵感。他远赴墨西哥创作了一部名为《扑克之夜》的作品,这部作品随后被改编为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欲望号街车》(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1947年,这部作品同时为他赢得了纽约评论家奖和普利策奖,奖金足够他在佛罗里达韦斯特岛买下一幢房子,专心用于写作。1951年是威廉斯收获颇丰的一年,他创作了剧作《玫瑰纹身》(The Rose Tattoo),赢得了人生首项托尼奖,还迎来了由著名影星费雯丽主演的电影改编版《欲望号街车》。之后几年,威廉斯保持着高质量且高产的创作势头,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大获成功,在海外同样家喻户晓;既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也获得了评论家的肯定。《热铁皮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为他再次赢得普利策大奖,这是他最后一部艺术成功与商业成功兼得的作品。声名鹊起带给威廉斯的是消极的震荡:他自己在一篇名为《成功的灾祸》的文章中曾以诙谐却失望的口吻描述名誉对艺术家带来的灾害。当威廉斯终于家喻户晓后,他仍旧挖掘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观众提供忧伤惆怅的作品:描写新奥尔良穷困潦倒的民众的《直爽老人》(Vieux Carré)和以菲茨杰拉德夫妇及他们朋友为原型的《夏日酒店的衣服》(1980)都是他的晚年作品,这些作品没有赢得评论界的好评,有的甚至被批为粗制滥造之作。20世纪60年代后期,威廉斯由于长年酗酒和药物滥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69年,他的身体和精神严重崩溃,因此威廉斯挣扎着决心彻底摆脱酒精和药物控制。1983年2月23日,威廉斯被药瓶盖噎住致死,结束了辉煌而凄苦的一生。

1.《玻璃动物园》——岌岌可危的家园

1944年,《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首演时,威廉斯还是一位入不敷出、籍籍无名的剧作家。有趣的是,该剧上演的第一周,前来观看的演员寥寥无几,若不是芝加哥的戏剧评论家们在各自专栏中苦苦哀求读者们走进剧院,这部剧就只如戏剧史上的一颗滑落的流星。然而,威廉斯的才华注定大放光彩,《玻璃动物园》被搬上纽约舞台,连演561场,同年被纽约戏剧评论界评为“美国年度最佳戏剧”。

《玻璃动物园》以1937年的圣路易斯为背景,由男主人公汤姆·温菲尔德(Tom Wingfield)的回忆展开。汤姆是一位颇具抱负的诗人,却不得不屈身在鞋坊中制鞋,赚钱养活母亲阿曼达(Amanda)和妹妹劳拉(Laura)。汤姆的父亲多年前留下一张卡片,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汤姆的母亲是一位出生于典型南方家庭的传统女性,常常向儿女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闲情逸致以及那些曾经爱慕过她的青年,她厌恶女儿劳拉天生的脚部残疾,更无法忍受害羞自闭的女儿在爱情上的不作为。汤姆对鞋坊的工作厌恶至极,沉迷于酒精、电影和文学,这令母亲烦恼不已。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一次争吵中,汤姆不小心打碎了劳拉最珍惜的玻璃动物模型。劳拉的崩溃表现让阿曼达和汤姆冷静下来,讨论劳拉的前程,阿曼达要求汤姆在鞋坊中为妹妹物色一位丈夫。汤姆迫于压力,邀请吉姆·欧康纳(Jim O’Connor)吃饭。阿曼达从汤姆口中得知吉姆是一位颇有上进心的青年,心花怒放地精心准备了一桌晚餐,还让劳拉精美打扮一番。吉姆到家后,劳拉立刻认出吉姆就是自己从中学起就暗恋的人。吉姆感受到了劳拉自卑的心理,好意地称赞她非比寻常和善解人意。两人在烛光中翩翩起舞,吉姆失手把劳拉的玻璃独角兽打翻在地,劳拉含情脉脉地将无角的独角兽赠予吉姆。吉姆情不自禁吻了劳拉,已经订婚的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失礼,慌忙向劳拉解释,请求她的原谅。当母亲知道吉姆居然已经订婚后,误以为汤姆故意如此安排,忿然将汤姆赶出家门。剧末,汤姆回到家中,让妹妹熄灭房间里的蜡烛,向母亲和妹妹道别,从此浪迹天涯。多年以后,汤姆回想当初,仍然感觉有愧于无辜孱弱的妹妹。

剧中内向害羞的妹妹罗拉的原型是威廉斯的姐姐萝丝。萝丝多年积郁成疾,最终不得不接受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萝丝坎坷的命运一直是威廉斯的心病,而萝丝的形象也再次出现在威廉斯晚年创作的作品中。

2.《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压抑背后的反叛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威廉斯的作品都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有关,作为一名剧作家,他的声名和生活都与公众对他作品和他个人的接受度有关。在倡导男性气概的冷战氛围下,同性恋行为只能在“壁柜”的黑暗中进行,威廉斯考虑到自己的公众形象,也只能做一个“不出柜的同性恋”。这种对性取向的隐瞒令威廉斯煎熬不已,甚至一度求助心理分析师,渴求治愈自己性取向问题。面对自己的尴尬处境,威廉斯像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一般想逃离灼热的爱欲,却又无法自拔。(1)

同时期,他创作了戏剧《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在南方大地主弥留之际,他的儿子布里克(Brick)和库柏(Cooper)隐瞒着父亲的病情,特地带着各自的妻子玛姬(Margaret)和梅(Mae)相聚豪宅中为父亲庆生。在庆生会上围绕财产的争夺和布里克的性取向产生了一系列猜疑和欺骗。库柏和梅表面上是为了父亲和母亲的身体而隐瞒父亲患癌的事实,暗地里却一直盘算该如何争夺父亲名下的财产;依靠嫁给布里克而一跃入龙门的玛姬也不甘示弱,为了分得财产谎称自己怀孕,尽管大家都知道布里克因为老友斯基普(Strip)的自杀事件借酒消愁,对玛姬冷淡多日。

这部戏剧探寻了现代美国戏剧中男性话语表演的多种可能性。同样是表现男性话语权,米勒创作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性别和男性的霸权统治,而威廉斯的创作则向最终霸权话语发起挑战。剧中主人公布里克的行为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威廉斯自身的同性恋行为,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是:戏剧中的布里克到底是50年代受压抑的同性恋者,还是拥有正常性取向却惧怕同性恋的人,或者威廉斯想要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性取向。戏剧在1955年上演后,威廉斯在《纽约先驱者论坛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中称:“将该剧当做仅是反映个人心理问题的戏剧,就过于简化这部戏剧了”。(2)面对冷战时期美国崛起的刚毅的男性气概,布里克表现出的是不能用任何社会类别来概括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位既不接受也不否认社会为他指定性别身份的“双性恋”,然而50年代的美国不接受这种自主定义身份的自由。他的家人带上社会成见的有色眼镜,不断地窥探和试探布里克对斯基普的态度,以找出透露他性取向的蛛丝马迹。后现代风格在威廉斯的作品中初露端倪,就是为了更强烈地表现当时美国泛滥的“恐同”心理。作者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布里克的真实性取向,让观众和剧中布里克家人一样成为“社会成见的间谍和窃听者”。威廉斯将观众也纳入谴责对象,观众“通过解读他的社会身份来定义他的性别身份,使之在社会、性别和政治上边缘化。”(3)

威廉斯为美国戏剧史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形象,记录了难以复刻的南方生活和一系列复杂纠葛。他以自己称之为“诗意的现实主义”为创作原理,赋予日常生活中稀疏平常的物件特殊的象征意义。他的作品中充斥着人类的极端残酷和粗鄙:疯癫、强奸、乱伦、色情狂、暴力和诡异的死亡。对于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暴力元素,威廉斯自己认为是“人类生存不可忽视的实况,而他的作品则放大了美国本土环境中特有的暴力事件”。(4)尽管评论家斥责爱德华·阿尔比作品中过分暴露的香艳场面,他们对威廉斯作品中同样香艳的内容却抱着相对宽容的态度。同性恋在当时尚未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而威廉斯作品中欲望、孤寂和压抑的主题都指向他作为同性恋生活在一个“恐同”世界的经历。他最糟糕的作品情节夸张而情殇泛滥,但他却凭借佳作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堪称20世纪美国戏剧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

(二)阿瑟·米勒

1915年,阿瑟·米勒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足的犹太人家,继承了犹太家族强烈的道德和伦理观。1929年大萧条席卷华尔街,米勒父亲将全部身家投入股市,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因为父亲在投资方面的失败而导致全家落魄的经历,米勒对父亲表现出一种既怨恨父亲投资失利,又从父亲身上看到了男性气概的态度。这种对父亲模棱两可的态度投射在米勒塑造的诸多父亲形象身上,最典型的当属《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力·罗曼。之后,米勒一家不得不搬出曼哈顿的豪宅,搬进纽约平民区。米勒自己形容这段经历为:“一个月前,你还坐在豪华轿车里享受;现在,你连付房租都捉襟见肘。”家庭经济的窘迫令米勒不得不独自打工攒钱完成学业,这段经历同时也让他接触了大量工人,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感受到了普通家庭和工人阶级的苦楚。

阿瑟·米勒

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给米勒留下深刻印象,他选择在密歇根大学继续学习新闻学,其重要原因就是密歇根大学是当时著名的左翼大学,米勒笃信共产主义思想能够改变美国境况。米勒受到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易卜生和苏联共和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左翼思想的熏陶下,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吸引观众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白描工人阶级家庭寡淡而清苦的生活,突显他们在遭受命运突袭时所表露出的彷徨和惊恐。米勒的作品大多“暴露了‘美国梦’这一思想体系的瑕疵”,这些作品“充满自责、背叛和忏悔,唤醒了‘大萧条时期’失落的美国良知”。(5)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称:“米勒在美国受到的褒贬不一,因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社会和美国主流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诚然,米勒也具有艺术和思想上的局限性,与易卜生作品中充斥的尖锐批判不同,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悲情泛滥,一种被弗洛伊德戏称为“家庭浪漫”的灾难情怀。

1.《全是我的儿子》——寻找美国良心

《全是我的儿子》(All My Sons)创作于二战时期,1947年在百老汇公演后,立即产生轰动效应,一举夺得了当年的托尼奖最佳作家奖以及纽约戏剧评论奖年度最佳戏剧奖。这两项荣誉对于而立之年的米勒意义非凡,他在过去近十年中一直辛勤创作,却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早期创作的近十部戏剧作品公映场次甚至不超过十场。这样的打击差点令这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挥泪离别戏剧舞台。幸而,继这部戏剧之后接连公演的《推销员之死》和《萨勒姆女巫》奠定了米勒作为战后美国重要剧作家的地位。

这部戏剧情节安排紧凑、立意清晰,戏剧的成功与米勒在戏剧中凝练人物精神和命运的能力密不可分,甚至有评论家指出:“该剧虽然紧扣现实主义戏剧的传统艺术手法,从戏剧开幕到高潮结束都充斥着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念”。(6)乔·凯勒(Joe Keller)一家在美国中西部城市与老友史蒂夫·狄佛(Steve Deever)合伙经营一家飞机零部件公司,膝下有拉里(Larry)和克里斯(Chris)两位儿子。拉里与史蒂夫的女儿安娜(Ann)青梅竹马,即将成婚,乔似乎已经实现了美国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拉里应征入伍。战争还未结束,拉里就为国捐躯。凯勒一家人陷入悲痛的同时,还要面对产业下滑的危机。为了保证自己幸福的美国梦,乔在军用飞机零件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21位飞行员无辜丧生。尽管乔最终逃离了法律责任追究,却在最后时刻意识到所有为国献身的年轻人都和拉里一样是他的儿子,他在道德和良心的谴责下饮弹自杀。

这是一部围绕背叛、自欺和自以为是展开的戏剧,剧中主人公乔自私自利,丧失道德观念,惧怕死亡。他把家庭幸福当作逃避道德伦理的借口,自我安慰地为自己的罪行做开导,却对他人的牺牲视而不见。贯穿戏剧始终的是一种否定的矛盾:为了从战争中分红,个人不惜背弃信仰和道德,犯下罪行。这种“个人的否定矛盾”(7)灵感来自于德国在纽伦堡审判上对大屠杀的矛盾否定,当时的德国还未从数十年的精神荼毒和专权统治中醒过来,狂热的民粹精神还在德国人眼中闪烁。尽管他们的“奋斗”导致了上千万无辜民众丧生,将灾难的阴云扩散到了全世界,他们不承认二战时期纳粹侵略是滔天罪行,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是为了祖国的完整和发展而奋斗。

评论家指出这部作品取材希腊经典和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米勒自己也承认将易卜生的作品奉为圭臬。作品情节与易卜生的道德剧《社会支柱》有诸多相似之处,乔和史蒂夫这两个角色让人联想到易卜生作品《野鸭》中哈康和老埃克达尔。作品的主题与易卜生的戏剧尤其吻合:个人即使牺牲家庭,也要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克里斯向父亲乔解释“对更伟大的事情负责”的意义,分析个人家庭的幸福与他对全人类犯下的错误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父亲偷换零件的行为导致21位飞行员丧生,他辩解这么做是为儿子克里斯挽救家族产业。克里斯义正言辞地谴责父亲唯利是图而不为国家做贡献。当乔意识到所有的飞行员都是“自己的儿子”时,克里斯的使命,也即米勒的道德使命就完成了。乔开枪自杀,将戏剧推向悲剧的高潮。

2.《推销员之死》——新现实主义悲剧

在米勒的创作生涯上升期,他开始意识到评论家们习惯性地将他创作的所有作品与易卜生联系起来。他在1966年的一次采访中说:“我认为唯一一部真正模仿易卜生戏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全是我的儿子》,此后我一直致力于挖掘自己的风格。”(8)米勒并不认同易卜生晚期作品表现出的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同时也抵制易卜生戏剧中的精英主义,他提倡有效的实践——人的意志行动,这与左翼思想中宣扬的主观能动性相契合。最终,他成功创作出一部融合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且刷新悲剧定义的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这部作品于1949年在纽约百老汇首演,连演742场,同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及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曾四次在百老汇舞台复排,三次夺得托尼奖最佳复排奖。

戏剧开场,销售失利的主人公威利·洛曼(Willy Loman)带着挫败感回到家中,却与妻子琳达(Linda)、儿子比夫(Biff)和哈比(Happy)发生矛盾。更不幸的是,威利失业了,他的自尊让他无法接受新工作,矛盾的是他在接受兄弟查理(Charley)的救济时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自尊作祟。生活的窘困让一直苦苦追求改善生活的威利苦闷压抑,最终他选择自我牺牲,来换取保险和全家人的经济保障。《推销员之死》呈现了一系列定义“美国梦”的虚幻寓言,因而大多数观众都能在威利·洛曼身上找到诸如积极主动、艰苦奋斗、热爱家庭、崇尚自由、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竞争意识、开拓意识等特质,米勒以高超的手法将这些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用戏剧表现出来。正如美国国父所订立的,美国宪法基于这样一个信仰——所有公民拥有自由不羁地追求美国梦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尽管威利·洛曼受到销售明星大卫·辛格曼的销售故事鼓舞,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儿子营造一个美好未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但是这个“美国梦”却是由一个无情的社会捏造的,威利每一次为实现“美国梦”所做出的努力都受到来自社会的冷酷嘲笑。他不甘失败,每一次挫败都让他鼓起勇气再次搏击,这种西西弗斯般为美国梦拼搏的精神进一步加深了戏剧的悲剧色彩。所有苦苦挣扎和无奈,都化作威利自杀前最后发出的贝克特式的渐弱音:“嘘!”

所有走进剧院观看这部戏剧的观众都能在出轨的父亲、边缘化的母亲、刚愎自用的儿子身上找到自己、父母和子女的身影。洛曼一家争相支付账单时所表现的深埋心底的爱,家庭感情的细微裂痕,家庭成员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让观众产生难以抑制的共鸣,正如大卫·马梅特1984年观看完《推销员之死》后感言:“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你不仅描绘了我的生活故事,更让我有冲动登上舞台扮演自己!”(9)这也就是戏剧畅销海外的原因:1950年戏剧登陆维也纳,令无数观众动容;1983年戏剧在中国舞台上演,同样让无数观众泪洒观众席。

3.米勒的新现实主义影响

阿瑟·米勒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笔耕不辍,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写作水平。米勒对美国戏剧的影响深远,与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斯一样对美国严肃戏剧的特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米勒开创了新现实主义悲剧,被之后许多剧作家借鉴,他对严肃戏剧做出的贡献以及实验创作技巧的创新精神影响了诸如爱德华·阿尔比、奥古斯特·威尔森和大卫·马梅特等优秀的后辈作家。他们用戏剧表现类似的社会关怀,模仿米勒生动的人物塑造、精巧的情节设计和准确的用词。甚至有作家在米勒作品的某个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戏剧,向这位戏剧大师致敬。洛林·汉斯伯里创作的《日光下的葡萄干》中的杨戈尔一家的遭遇与洛曼一家非常相似,两家都为了赶上美国社会这艘飞速前进的快艇而挣扎和牺牲。马梅特的《拜金一族》可谓是现代版的《推销员之死》,谢利·列文和威利·洛曼一样被折磨他们的社会燃尽了生命。(www.xing528.com)

(三)约翰·奥斯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系统逐渐瓦解,“日不落帝国”走向衰败,战时英国人民对大英帝国的美好憧憬逐渐破灭。1951年高票获得执政权力的工党未能完成选举时的许诺,没能为英国中下阶层解决福利问题,反而加深了英国民众对英国未来的幻灭感。一批愤世嫉俗、借文学宣泄内心抑郁的青年作家,即“愤怒的青年”以笔为武器,抨击社会漏洞和弊端。这批作家关心政治时事,以小说和戏剧为探索途径,反映对当代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命运的深刻思索。然而,焦灼的思索留下深深的愤怒和幻灭感,愤怒的思考者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1929年12月12日,约翰·奥斯本出生于伦敦,和大西洋彼岸的阿瑟·米勒一样,奥斯本一家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剧烈冲击。在奥斯本12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为他和母亲留下了巨额保险赔偿金,这笔赔偿金让奥斯本获得了去著名的德文郡贝尔蒙特学校求学的机会。但年轻的奥斯本憎恨专横的校长独裁,一怒之下离开学校,开始独立谋生。年轻时的奥斯本经历曲折,先后做过记者和教师,却找不到自己能一展拳脚的职位,最终他发现剧院是一个适合他的地方。在剧院做了几年经理人后,他开始尝试创作戏剧,直到《愤怒的青年》这部作品问世,他才声名远扬。这部作品是战后工人阶级愤怒感和幻灭感的缩影,美国作家奥古斯特·威尔森认为:“奥斯本以他的热情将英国戏剧从附庸风雅的趋势中拯救出来。”(10)奥斯本从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和当代政治戏剧家如霍华德·布伦顿、大卫·黑尔和卡里尔·丘吉尔手中接过“国情”大旗,将个人的坎坷命运与英国的公众意识联系起来,借用锐利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年轻一代的信仰危机和精神危机。

1.《愤怒的回顾》——绝望者的呻吟

1956年,提笔创作了10年剧本的奥斯本郁郁不得志,而妻子的不忠又令两人的婚姻陷入了僵局,这种苦闷和憋屈让他在巡回表演的后台花了17天便创作出这部“愤怒的青年”的创始之作《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奥斯本将这部作品寄给各大剧院经纪人,却不约而同地很快收到了退稿通知,直到急于寻求全新戏剧来打开市场的国舞台公司将这部戏剧搬上皇家剧院,一夜之间奥斯本声名鹊起。评论界对这部戏剧评论好坏参半。《标准410晚报》称这部戏剧是一部“顾影自怜”的失败作品,但是慧眼识珠的肯尼思·泰南在《观察家报》上却高调推荐这部戏剧:“如果谁说自己不欣赏《愤怒的回顾》,我对这人准没好感。这是近十年来最出色的青年戏剧!”(11)戏剧在商演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被搬上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舞台,奥斯本也由一位窘迫的青年剧作家一跃成为“愤怒的青年”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财富和荣誉纷至沓来,同年他获得晚报戏剧奖年度最佳戏剧奖。

剧中,从红砖大学毕业的吉米·波特(Jimmy Por ter)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尽管他努力奋斗却只能以摆糖果摊为生,因此对社会阶级的壁垒和固化怀恨在心。他的妻子艾莉森(Alison)出生于中上层阶级,艾莉森父母表现出中上层阶级对工人阶级的轻视让吉米更加反感中上层阶级做派。他对阶级的不满逐渐转化为对妻子艾莉森的不满,两人的夫妻生活亮起了红灯。艾莉森与吉米的朋友克里夫(Cliff)之间暗生情愫,不久艾莉森竟然怀孕了。艾莉森的好友海伦娜(Helene)来到他们家寄宿,吉米和艾莉森的再度争吵让怀孕的艾莉森无法忍受、忿然离家。海伦娜沦为吉米发泄愤怒的对象,直到艾莉森因为流产又回到了吉米身边。此时,吉米因为对艾莉森心怀内疚,决心接受现实、收敛脾气,与艾莉森重新开始生活。

作品问世后,许多评论员曾就主人公吉米愤慨的原因展开讨论,吉米似乎对周遭一切都怀有不满情绪:他以政治为话题,猛烈炮击氢弹爆炸、首相执政以及阶级固化,他的愤慨蔓延至亲友。史蒂芬·莱西总结,吉米的咒骂“并不是针对观众,也不是正经的政论,而是吉米与艾莉森争执中建立的心理防线”。(12)

这部从劳动阶级出发创作的作品没有表现明显的左倾思想。相反,更强烈的思想倾向是对殖民系统瓦解的深深失望。奥斯本汲取了英国新浪潮思想——当时的英国文学已经将思想和情感割裂,将表达和意图分离。吉米攻击代表既得利益阶层的妻子,其语言直率而激烈。他决绝地表露出对艾莉森的厌恶,把她比作“巧克力糖霜”——“表面黏腻又塞牙”,“内里惨白、邋遢又恶心……”(13),戏中甚至不乏更粗俗的贬低。面对吉米的贬低,艾莉森丝毫不反抗,大多数时候以沉默作为回答。她的沉默助长了吉米的暴虐,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艾莉森的退缩是对吉米的粗鄙行为的迎合。《愤怒的回顾》的新颖之处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发泄愤怒,连珠炮般的不友善字眼、诋毁的语言、取外号和羞辱谩骂充斥戏剧。

2.奥斯本的艺术影响

由于“愤怒的青年”作家缺乏明确的社会理想,当他们的作品换来了荣誉和地位后,不满和愤怒渐渐淡化,不到十年间,这一流派就销声匿迹了。不可否认的是,约翰·奥斯本作为这一流派的奠基人,为当时的英国戏剧带去了新风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D·H·劳伦斯为代表的老一辈英国文学家相继去世,英国文坛出现了长时期的断层。T·S·艾略特努力发展诗剧,将神话和宗教主题植入现代剧景,新一代剧作家奥登继承老一辈英国作家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不懈的艺术探索。二战后英国剧院从法国舞台上生搬硬套地搬来存在主义戏剧,但戏剧界所做出的努力都没有能表现当代英国生活的语言和动作,反映的仍旧是战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首》以明快、简洁的现代主义手法,融合现代主义文学元素,与其他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作品一道逐渐形成了一种新流派——“愤怒的青年”。

约翰·奥斯本作为这一流派的创始者,其影响是其他作家无法比拟的,被英国作家协会授予终生成就奖。他抛开传统中产阶级戏剧观念,把焦点再次放在戏剧语言、修辞和情绪渲染力上,让英国戏剧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和欢迎。奥斯本是英国戏剧史上首位在戏剧中大篇幅使用日常口语的剧作家。通俗的口语夹杂着俚语脱口而出,不仅符合主人公的出身和职业,更让充盈在普通观众心中的愤慨得到宣泄。戏剧主人公的重复咒骂有力地抨击社会陋习和既得利益群体。他以戏剧为武器,为普通人提供一个击碎阶级壁垒的契机。他的剧本中还不乏长篇激昂的政论性演说,这种节奏明快、表意清新而又洋溢着强烈生活气息的台词让看腻了传统戏剧的观众耳目一新。剧中人物激情的对白突显人物顽强的自我表现,把剧情推向高潮。大卫·黑尔在奥斯本的悼词中写道:“约翰·奥斯本倾尽一生,努力将脑中对生活的犀利思索与内心的非凡力量融合在一起。”(14)奥斯本对世界戏剧的贡献同样卓越,其作品独具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影响了诸如爱德华·阿尔比和麦克·李等现代作家。

思考题

1.在威廉斯的作品中有哪些元素体现了表现主义的影响?

2.《推销员之死》是如何打破传统的线性叙述的?

3.英国“愤怒的青年”与美国“垮掉的一代”有什么相似之处?

【注释】

(1)Harold Bloom,eds.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Tennessee Williams——Updated Edition.New York: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 Publisher,2007:95.

(2)Tennessee Williams.“Critic Says‘Evasion,’Writer Says‘Mystery.’”Where I Live:Selected Essays.
Ed.Christine R.Day and Bob Woods.New York:New Directions,1978:70-74.

(3)Douglas Arrell.Homosexual Panic in Cat on a Hot Tin Roof.Modern Drama,Volume 51,Number 1,Spring 2008:60-72.

(4)Harold Bloom,eds.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Tennessee Williams——Updated Edition.New York: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 Publisher,2007:179.

(5)Marilyn Berger.Arthur Miller,Moral Voice of American Stage,Dies at 89.The New York Times,2005.

(6)Harold Bloom,ed.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Arthur Miller.New York: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2007:179.

(7)Christopher Bigsby(ed.).“Dustin Hoffman”.Arthur Miller and Company.London:Methuen,1990:70-71.

(8)Robert A.Martin(ed.).The Theater Essays of Arthur Miller.New York:Viking Press,1978:133.

(9)“David Mamet,”in Christopher Bigsby(ed.),Arthur Miller and Company.London:Methuen,1990:64.

(10)John Heilpern.“Look Back at Osborne”.American Theatre.Jan 2007.ProQuest Research.p 80.

(11)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OsborneJHJEarly_life.

(12)Mary Luckhurst.Contemporary British and Irish Drama.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8:102.

(13)Taylor,J.R.ed.Look Back in Anger:A Se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London:Hammondsworth,1963:209.

(14)Mary Luckhurst.Contemporary British and Irish Drama.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8: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