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瓷器对金银器的模仿和创造

隋唐五代瓷器对金银器的模仿和创造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唐朝皇室对金银器的热衷,金银器成为皇室享用和赏赐之物。隋唐五代的瓷器造型受到被仿造的金银器影响,金银器主要用捶堞工艺制成,在制作凹凸起伏的器型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金银器造型具有富于曲折变化的特点。隋唐以前的瓷器,多为左右对称的圆口、圆腹的造型。

隋唐五代瓷器对金银器的模仿和创造

五、隋唐五代瓷器对金银器的模仿和创造

北朝隋代和初唐,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的金银器不断输入中国,开始出现了模仿金银器的瓷器。隋代有一些模仿金银器的瓷器,但品种较少。主要有束腰罐、长颈瓶等,是便于携带的小型贮酒器。由于唐朝皇室对金银器的热衷,金银器成为皇室享用和赏赐之物。对金银器的尚好也影响到社会上,人们用造价低廉的瓷器来模仿贵重的金银器。由于唐代瓷器的使用者由上层扩大至中层,模仿金银器的瓷器逐渐增多,种类也变得丰富,仿金银器的饮食具增多。新出现的仿金银器的瓷器器型有:执壶、花口碗、海棠长杯、环形柄杯、盏托、渣斗、粉盒等(图39~图46)。

中晚唐、五代的金银器的发展由盛变衰,与此相反,仿金银器的瓷器成为瓷器样式的主流,还出现了弧圆形长流圆腹长把执壶、葵口盘、三瓣花式碟、镂孔屉式盒等器型。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发现的唐代(约公元826年)黑石沉船,其中有精美的金银器,还有一些仿金银器的瓷器,如刻花海棠形瓷盘,就是对錾花海棠形金盘的刻意模仿(图47)。仿金银器的瓷碗的数量明显增多,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器型,还出现了各种变体样式,其中仰莲花式碗成为流行样式,常和覆莲式盏托配置在一起。执壶的样式变得多样,壶腹多为瓜楞式。越窑青釉执壶还有在腹部刻画花纹的做法,显得精细美观。碗和执壶成为瓷器中的主要门类,是和晩唐五代兴起的喝酒饮茶的风尚有关。

图35 波斯银器上手持长颈瓶的女神

图36 波斯萨珊王朝的长颈玻璃瓶

图37 罗马帝国的绿色长颈玻璃瓶

图38 北齐邺城宫殿的绿釉陶鸱尾

图39 唐代瓷执壶

图40 唐代金执壶

图41 唐代越窑海棠式瓷碗(www.xing528.com)

图42 唐代折枝纹多曲银碗(宾夕法尼亚博物馆

图43 唐代白釉海棠瓷杯(浙江临安)

图44 唐代白鹤缠枝纹银长杯

图45 唐代酱釉带把瓷杯(江西丰城

图46 唐代团花纹带把金杯(西安何家村)

图47 唐代黑石号沉船中的金盘和瓷盘

由上述隋唐五代仿金银器的瓷器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瓷器所仿造的金银器品种是有选择的,宫廷中主要使用的高足杯、长杯、提梁壶、三足壶、炉、铛、香囊等金银器较少被仿造,而作为广大中层人士日常饮用酒茶的执壶、碗、小杯、盘、盏托等金银器被大量仿造。

隋唐五代的瓷器造型受到被仿造的金银器影响,金银器主要用捶堞工艺制成,在制作凹凸起伏的器型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金银器造型具有富于曲折变化的特点。隋唐以前的瓷器,多为左右对称的圆口、圆腹的造型。壶罐类器物多以双手捧持。隋唐五代以饮食器为主的瓷器造型,由于仿照金银器而突破了传统的器型样式,注水的单把瓷执壶的大量使用和生产,改变了原先实用的瓷壶、罐的左右对称的样式,把手、流嘴等附件增多。还改变了唐以前陶瓷的碗、盘的口部数千年不变的圆口样式,出现了葵形、菱形、海棠形等式样的口部。唐以前陶瓷出盛器的腹部绝大部分做成圆形或椭圆形,唐代的瓷贮盛器的腹部出现了瓜楞形,从多方面改变了唐以前的陶瓷造型惯用圆口圆腹的做法,使陶瓷造型步入多样变化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