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明清史学史

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明清史学史

时间:2023-11-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明代总志之外,还有其他志书。记述一省的一般称通志,如嘉靖《江西通志》;有的称总志,如成化《河南总志》、万历《四川总志》;有的称大志,如万历时编纂的《江西省大志》。记述一府的称府志,如洪武《苏州府志》、万历《杭州府志》。记述一州的称州志,如隆庆《景州志》、崇祯《泰州志》。记述一县的一般称县志,如弘治《常熟县志》、正德《武功县志》。

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明清史学史

(二)各省通志,府、州、县志

明代总志之外,还有其他志书。记述一省的一般称通志,如嘉靖《江西通志》;有的称总志,如成化《河南总志》、万历《四川总志》;有的称大志,如万历时编纂的《江西省大志》。记述一府的称府志,如洪武《苏州府志》、万历《杭州府志》。记述一州的称州志,如隆庆《景州志》、崇祯《泰州志》。记述一县的一般称县志,如弘治常熟县志》、正德《武功县志》。此外,也有沿用古称的,如天启《海盐县图经》。又有记述曲阜孔府的《阙里志》,记述邹县孟府的《陋巷志》。除贵州新疆、蒙古、东北而外,各省都修有志书。万历《满城县志》张邦政序文说:“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乾隆志引)其中体例比较严谨,内容较为全面的,如陈?、王一龙《广平县志》,分土地、人民、政事、文献四纲,颇具史识。王鳌《姑苏志》,网罗旧闻和文献,是典型方志类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高度评价“芟繁订讹,多所更益……繁简得中,考核精当”(卷六十八《史部·地理类》一)。董斯张《吴兴备志》广列26门,多引古籍,不愧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扬说:“采摭极富,遗闻琐事,征引略备。每门皆全录古书,载其原文,有所考正则附著于下……故所摘录,类皆典雅确核,足资考据。”(卷六十八《史部·地理类》一)总纲而系以细目的,有崇祯年间,乔中和修《内丘志》,分8纪、40目,条列明悉。其内容:一天纪(日晷北极、北斗、天市、昴宿);二地纪(因革、山河、城堡、庙宇、丘墓);三人纪(官师、举贡、节义、名宦、乡贤);四物纪(五谷、鸟兽、草木、昆虫、药饵);五常纪(地亩、丁粮、驿传、协济、祭祀);六变纪(水旱、风雷、疫疠、寇虏、蝗蝻);七风纪(好尚、冠昏、丧祭、居室、时节);八文纪(书籍、诰敕、传记、碑铭、诗歌)。这种体例一直延续到清朝。但总而论之,佳作实少。李兆洛称赞宋志,认为义例考证,都有可取,而“明代诸志,颇改前规”。阮元也说:“史家之志地理,昉于《汉书》,旧典与新编,前后相连,而彼此各不相混,乃古人修志之良法。明代事不师古,修志者多炫异居功,或蹈袭前人而攘善掠美,或弁髦载籍而轻改妄删……而古法不复讲矣。”(道光仪征志》阮元序)顾广圻也指出明人志书的缺点:“降及明叶,末流滋弊。事既归官,成于借手。府县具文,撰修类皆不学。”(《广陵通典》顾序)这些意见是正确的。(www.xing528.com)

明代志书,佳作虽少,但也有一些优点。一是反映了社会生产概况。如《江阴县志》记录了农副业生产及生产工具的情况,还记载了生产的分工,有木工、土工、金工、石工等情况。《太原县志》中的“水利”条,除记录水利情况外,并记载“晋水每霸于豪强,汾水专利于渠田”等社会不公平的弊病情况。二是反映了人民生活情况。如《兰阳县志·田赋志》中的“徭役”条,附记“诗文”,有“人民昔少今加少,徭役名均实未均”;万历《新城县志·田赋门》记载嘉靖时期丈量土地,“不论沙压、水占、卤薄、荒芜、坟墓、道路,一概征科,故亩数倍增”。反映了农民被剥削的真实情况。三是记录了少数民族生活及风俗概况。如《思南府志》及《慈利县志》反映了古代仡佬族瑶族的风俗及生活习惯等情况。四是记录了不少科学技术及文教方面的情况。以上内容补充了正史记载的不足,是研究经济史、民族史、风俗史、科技史的珍贵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