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分类解析

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分类解析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曼荼罗类型还很多。这三身各具足威仪事业,称为羯磨曼荼罗。实际上,五轮成身曼荼罗是属支分生曼荼罗中一种而已。

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分类解析

第三节 密宗曼荼罗的其他分类

通常中密所指的曼荼罗主要是指上述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这四种曼荼罗实际上是以姿势、图象来显现的,虽然这些曼荼罗对修行人而言是直观的途径,但这些只是全部曼荼罗的一类而已。曼荼罗类型还很多。

一、瑜伽部的四类曼荼罗

金刚顶瑜伽部中的曼荼罗可分为四类:(1)金刚界曼荼罗;(2)降三世曼荼罗;(3)遍调伏曼荼罗;(4)一切义成就曼荼罗。

在这四大类的曼荼罗中,又各分为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四印曼荼罗、一印曼荼罗。而降三世曼荼罗除了这6种曼荼罗以外,再加上外金刚部的四种教敕曼荼罗,即教敕大、三昧耶、法、羯磨等4种曼荼罗,所以共为10种曼荼罗。

这6种曼荼罗中,四印曼荼罗是会聚四大、三昧耶、法与羯磨曼荼罗为一处,而一印曼荼罗是会聚四印的别相,都归于一实相的究竟理趣。因此,在形式上是以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与羯磨曼荼罗为主。

从外相上看,四智印[4]就是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这也就是四种曼荼罗。实际上,依据《即身成佛义》中记述,四智印与四种曼荼罗有体用之别,其中大智印为大曼荼罗之用,三昧耶智印为三昧耶曼荼罗之用,法智印为法曼荼罗之用,羯磨智印为羯磨曼荼罗之用,它表示了两者体同名异的一如关系。

二、《大日经》中的胎藏曼荼罗

通常《大日经》[5]以胜义与世俗二谛,建立“法身曼荼罗”和“俗谛曼荼罗”。

而《大日经》以五轮安立法界,因此以虚空中曼荼罗,本尊法身远离形色犹如虚空,来表示法身曼荼罗,并以地、水、火、风轮的形色来显示俗谛的曼荼罗。

按照《大日经》的说法,本尊的秘密身可归纳为三种,“字”、“印”、“形”三种,即:“字”,为法曼荼罗;“印”,为三昧耶曼荼罗;“形”,为大曼荼罗。这三身各具足威仪事业,称为羯磨曼荼罗。

四种曼荼罗就其表相的观点来看,所描绘出的是法界的外相,也就是形象的曼荼罗。但曼荼罗其实质不管它是《金刚顶经》所代表的金刚界曼荼罗,或《大日经》所代表的胎藏界曼荼罗,其曼荼罗观都具有深层的结构,并非仅限于表相的四种曼荼罗。

三、观自身即曼荼罗

无上瑜伽部密法是在瑜伽密教发展以后的基础上形成的,并由此发展出了以自身中围为曼荼罗的无上瑜伽曼荼罗观念。换句话说,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与整个法界的五大并无异样,既然法界一切即是如来法身所流现,我们自身无非也是诸佛的曼荼罗,我们的身脉即是诸佛的坛城。

因此在《喜金刚本续》中直指五蕴即是五如来的体性,而佛眼佛母等四菩萨则代表着地、水、火、风四大的体性,这显示了在无上瑜伽部中,人们所具有的五蕴、五大的身心,就是五方佛及本尊的坛城。[6]

四、法界本具(观自身)曼荼罗

法界本具曼荼罗是由法界本初佛的思想引发而来的。因此,首先必须搞清楚本初佛思想的准确含义,因为佛法强调时空如幻、如化,一切诸法、时、空根本因缘所生,没有确然的诸法与时间、空间,怎么会建立时空的第一尊佛呢?而且法界无始无终,如同圆轮一般,根本不会落于相对的境界之中。那么,无上瑜伽部为何还要强调本初佛思想,其意义何在?

实际上本初佛思想也并非新生,在以本具佛性为中心的胎藏界中,大日如来就宣示其自身为“我一切本初”。而在以如来大觉智慧为中心的金刚界中,是以本初普贤来显示金刚界大日如来。这其实成了后续本初佛的根本。

无上瑜伽部中的“本初”与上述“本初”的含义是一样的,因此,这里所谓的“本初”是有大觉之义,在每一位修行者证悟成佛的那一刹那,从大觉中现观法界。因此能出现大觉的自身,无上瑜伽中成为本初佛。这样就不难理解后来无上瑜伽部中,为何以法身普贤、普贤王如来、金刚持、金刚萨埵、时轮金刚等作为本初佛的道理。

在无上瑜伽部中,由本初佛观发展出俱生(Sahaja)的思想。直视当前的法界,即是本初佛不断流现法界。这当然不能从表相上去观察,而必须从大觉空性中去体会。

五、五轮成身曼荼罗

在《大日经》中胎藏界的基本思想与修证,是以五字严身观为基础。五字严身观又名五轮塔观(即建立法界的基本元素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构成),而五大就是构成大日如来的法身的基本元素。

因此,在《大日经卷五·秘密曼荼罗品》中说,真言者圆坛,先置于自体。观足至脐为大金刚轮(地大),脐至心为水轮(水大),胸为火轮(火大),头部为风轮(风大),顶上为空轮(空大),依次观想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等五轮塔,现观五轮塔即为大日如来,而大日如来即为修行者,而这也就是五轮成身曼荼罗。[7]

五字严身观,实际上就是把大日如来、法界万相与我们自身以地、水、火、风、空等五大基本元素完全如理的结合起来,为我们自己的身相看成诸佛的曼荼罗坛城建立有力的根基。(www.xing528.com)

实际上,五轮成身曼荼罗是属支分生曼荼罗中一种而已。所谓支分生曼荼罗,是指布列在本尊、阿阇梨或修行者身上等同一身的曼荼罗。其中所谓的支分是指手足等四肢五体。

支分生曼荼罗除了五轮成身曼荼罗之外,还有三重流现曼荼罗,这就像如上所述,以头部为中胎八叶院,心至咽喉安立第一院的内眷属诸执金刚,心至脐安置第二院的大眷属菩萨,脐以下安生身的释迦牟尼佛等第三院,是在一身中流现胎藏曼荼罗。

不过有时各种曼荼罗分布情形与前所述稍有不同,但不管如何,都要求行者观察自身时,将自身看成现成的胎藏界曼荼罗。这就为无上瑜伽部以自身为诸佛的曼荼罗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了完整依据。

六、四层曼荼罗

综观上述所涉及的所有类型曼荼罗,虽然,其内容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也无外乎这样四种层次的曼荼罗,从内到外依次为:

1.自性曼荼罗:它是由法界体性自身所直显的法身曼荼罗。就极密究竟而言,则一切无可显示的现空真如的法性。就普遍而言,是现成的一切法界。

2.观想曼荼罗:由诸佛加持所现,及行者依据修证观想所产生的曼荼罗,其中包含:

(1)真谛曼荼罗:观想真如法身实相的曼荼罗。

(2)欲谛曼荼罗:诸佛曼荼罗道场的观想,及行者自身的支分示无量诸佛的观想。

3.身相曼荼罗:自己的身体、气脉、明点等一切支分都是诸佛的曼荼罗。

4.形象曼荼罗:由世间造作所显的曼荼罗。包括:

(1)大曼荼罗:以尊像为主的曼荼罗。

(2)三昧耶曼荼罗:呈现诸尊本誓象征的曼荼罗。

(3)法曼荼罗:呈现诸尊心要密义的文字曼荼罗。

(4)羯磨曼荼罗:呈现诸尊行为威仪事业的曼荼罗。

【注释】

[1]五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被认为是形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要素。

[2]《密教曼荼罗图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密教曼荼罗图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智印”,梵语为jnana-mudra,又称为慧印,可以认为是诸佛菩萨所印契的总称(所谓印契,即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的印契,为智用的标准,标志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的身、口、意业用,所以总称智印。

[5]《大日经》:即《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善无畏、一行译。

[6]全佛编辑部编:《密教曼荼罗图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转引自林世田点校:《密宗经典精华》,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