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洪武王朝:开国帝业与李善长

洪武王朝:开国帝业与李善长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开国之后的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追随自己走过艰苦岁月的李善长,在大封功臣之时,李善长名列开国元勋之首,被誉为当世萧何。“五”字两侧长方栏内铸“胡聚盛号青铜明镜”八字,“子”字两侧饰以莲蓬纹,取“连生贵子”之意。明朝建国之前,各地战事频起,军需用品成千上万地压下来,也全是由李善长负责筹备转调。

洪武王朝:开国帝业与李善长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的时候,李善长慧眼识珠,投到了当时势力还很微弱的朱元璋手下当幕僚。他以忠诚勤恳的做事态度,为这股力量渺小的反元势力创造了稳定的后方。有了这样的支持,朱元璋才能在十数年间成为了天下的主人。开国之后的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追随自己走过艰苦岁月的李善长,在大封功臣之时,李善长名列开国元勋之首,被誉为当世萧何

慧眼识珠

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定远人。他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多,仅会写些简单的文章,但他才智过人,喜欢法家的学说,推测当代时事曾多言中,为此被乡里推为祭酒。元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刘福通在颍州起兵造反,天下为之震动。李善长出于对元末统治的长期不满,决定投效红巾军。可是当时兵祸过甚,为了避战乱,李善长不得已躲进了山里,第一次投军没有成功。

明·象牙山马笔

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已投到郭子兴麾下多时,为回避濠州城各大帅之间无休止的内乱,他独领亲信二十四人,创立自己的队伍,在用计收服横涧山两万降兵之后,准备南下攻打滁州。李善长听到这个消息,得知朱元璋与其他红巾军不同,便主动到军门求见。朱元璋对李善长也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地方上很有才学的高人,马上将他请入帐中,以礼相待。双方交谈甚是投机,李善长以同样是平民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指点朱元璋当以此为榜样成就一番大业,朱元璋当即任李善长为幕府的掌书记。

李善长被任为幕府掌书记之后,便全心全意地追随朱元璋。在打滁州的时候为朱元璋参谋攻略,得到了朱元璋很 大的信任。随着战局的好转,各地投奔的将士越来越多,李善长亲自考察他们的才能,建议提拔那些有能力的人,处分做事不积极的将官,人尽其才,以法治军,全军上下无不信服。

保境安民

至正十四年(1354),郭子兴受到濠州城内各帅的排挤,率万余兵马到滁州与朱元璋会合。朱元璋恐其多心,将整个军队的指挥权交给郭子兴。郭子兴非常欣赏李善长,想请李善长到他的帐下帮助他处理军务,朱元璋碍于情面也帮着劝说,然而李善长却极力推托,最后也没有去。郭子兴不好勉强,朱元璋却因此更加信任李善长了。不久,朱元璋带兵镇守和州,郭子兴病死,军中形势起了变化。

一次,朱元璋亲自带兵攻击鸡笼山寨,只留下少量的军队给李善长守城。他怕李善长是个文人,不懂兵法,临行时特别交代如果敌人来犯,千万不可出击。当时的形势比较复杂,周围除了元朝王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的军队外,还有元朝民兵元帅陈野先屯兵附近。他们听说和州空虚,怕错失良机,急忙赶来攻城。李善长看出战机,暗设伏兵,大败来犯之敌,朱元璋闻讯大喜。

在准备渡江攻打集庆的时候,朱元璋与李善长谋划妥当,成功渡江,占据采石,并乘胜攻取太平。在军队进城前,朱元璋叫李善长先行写好了禁令,以防士兵们进城后大肆抢掠,殃及百姓,李善长依照指派,进城之后叫人四处张贴禁告,军士们看了之后无人敢犯。等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建立后,朱元璋派李善长做了帅府都事,建立良好军纪,使太平百姓可以安心生活,朱元璋的名气也就此传开。

在打下集庆之后,朱元璋受到了小明王的封赐,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被封为参议,宋思颜、李梦庚、陶安等皆为属僚,军机的把握和赏罚之事多由李善长一人决定。有一天朱元璋问他:“你常将我比作汉高祖,你自比 侯,徐达可比淮阴侯,那留侯在哪里呢?”李善长当即回答说:“金华人宋濂博学多才,又兼通象纬之学,可出此任。”朱元璋补充说:“据我所知,称得上精通象纬之学的没有比青田刘基更行的了。”此后,朱元璋便让李善长请二人出山,共谋大业。

拜相封公(www.xing528.com)

至正二十年(1360)夏,陈友谅率队伍顺流而下,并联合张士诚一同夹攻应天,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朱元璋采取主动迎击、速战速决的战术,这使李善长大为不解。朱元璋解释道:“若等陈、张一同来夹击,我如何抵挡,现在集中优势,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也就不敢动了。”后来局势的发展果然如此。

明·五子登科镜
明代铜镜,圆纽,无纽座。镜背素地,饰“五子登科”四字,每字内侧对应一“喜”字,每字均用方栏圈起。“五”字两侧长方栏内铸“胡聚盛号青铜明镜”八字,“子”字两侧饰以莲蓬纹,取“连生贵子”之意。“五子登科”是当时常用的吉语。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李善长出任 右丞相(当时制度以右为尊)。此时的李善长早已在多年的幕后工作中成长起来,他裁决果断,擅长辞令,当时招纳的文书多由他代为起草。在许多大战中,如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两次平定洪都(今江西南昌)、安丰城救驾小明王(今安徽寿县南、安丰塘北)等都是由李善长留守,随其守城的将吏没有一个不顺服,居民也都能安安心心地生活。明朝建国之前,各地战事频起,军需用品成千上万地压下来,也全是由李善长负责筹备转调。

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平定东吴张士诚,论功封赏李善长为宣国公。这时官体改制,以左为尊,他被任为左丞相。当时刑法过于严苛,常有连坐的条文,李善长建议除了大逆之罪外,都不要采取连坐的处罚,朱元璋令他与刘基一起,重新裁定律令,过于严重的刑罚得以缓和。不久,李善长观察天下大势,认为时机成熟,便上表劝朱元璋即皇帝位。朱元璋采纳其建议,随即称帝,之后,任李善长为大礼使,追封了他的祖、父三代,又令他主持册立后 妃、太子、诸王等事宜。李善长被授以太子少傅、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并参与军国重事。不久,他又上奏制定六部的官制,以及规定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的仪式等。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又令李善长负责监修《元史》,主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典籍,规定不同等级的朝臣服色俸赐、天下岳渎神 名号、封赐藩国及功臣爵位赏赐的标准,抚恤那些开国功臣们的遗孀等。洪武建国初期的所有典章制度的草拟工作,不论事务大小,皆由李善长和刘基、宋濂等重臣商量、斟酌后制定。

风雨飘摇

李善长外表虽然宽仁,内心却甚是刻薄,对权力极度渴望。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有越权,他便严明其罪上奏皇帝。中书都事李彬是他的亲信,犯了法,他去求情,刘基铁面无私,依法纪杀了李彬。李善长怀恨在心,后勾结朋党迫使刘基告老还乡。

朱元璋早年依靠淮西势力打开局面,做了皇帝之后,那些追随他的淮西老乡都成了开国功臣,有着较高的地位,在洪武初年的政局中,淮西人成了朝中最为突出的一股力量。李善长更是凭着自己的老资格,骄横专权,凌驾于百官之上,这使得那些非淮西集团的人和朱元璋都很不满。

在李善长还是左丞相的时候,一天,朱元璋和他闲聊,以论斋戒当以至诚为由,暗示李善长让贤。李善长听出皇帝的意思,洪武四年(1371)正月,称病辞掉了在朝中的所有职务。朱元璋赐予田地、佃户,大为赏赐一番,将他送回了老家。洪武五年(1372)病愈后,李善长被调去督建准备迁都凤阳的宫殿,洪武七年(1374),又提拔了他的弟弟李存义为太仆丞,李存义的两个儿子李伸、李佑担任府州官员。后来朱元璋又将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之子李祺,李家荣宠之至,当朝无人可及。

明·楼阁人物金簪
此金簪运用了高超的掐丝工艺,在有限的空间内以细丝编织出多层次的精美纹样,精致巧妙至极。

不过,李善长的政敌汪广洋、陈宁告 他狎宠自恣之罪,削除了李善长近一半的岁禄。洪武十三年(1380),由李善长一手提拔的朝中代言人胡惟庸,以谋逆罪被杀,引出李善长收贿弄权的丑事,李善长被责令自行请辞,回家养老。此次李善长未被牵连,主要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曾称他为开国第一功臣,不便自毁其说,落个杀功臣的骂名。

十年后,胡惟庸案旧案重提,年已七十七岁的李善长,最终因知逆谋而不举之罪,被定为大逆不道,全家七十余口被杀,仅留他的儿子李祺一家,看在公主的份上,被流放江浦。不久李祺也死了,仅剩下李祺的两个儿子李芳、李茂。谁也没有想到,被喻为明之萧何的 开国第一功臣,结局竟是如此悲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