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龙凤小朝廷:洪武王朝的开国施铁腕

龙凤小朝廷:洪武王朝的开国施铁腕

时间:2024-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数年以后,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扶上了皇位,建元龙凤,迁都汴梁,得到天下红巾军的尊奉,然而时局急转直下,这个在历史上活跃了十二年的王朝,最终被朱家王朝代替。颍州起义的成功,燃起了全国起义的热潮,这也为龙凤朝廷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龙凤开元红巾军大起义爆发不久,遭到了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的疯狂镇压。恰逢此时,有人在砀山夹河找到韩林儿,当即接回亳州,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

龙凤小朝廷:洪武王朝的开国施铁腕

元朝末年,北方白莲教教主山童以独眼佛人事件煽动黄河修堤民工造反,引发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数年以后,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扶上了皇位,建元龙凤,迁都汴梁,得到天下红巾军的尊奉,然而时局急转直下,这个在历史上活跃了十二年的王朝,最终被朱家王朝代替。

红巾军大起义

元朝末年,占据统治地位的蒙古贵族,对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奴役和掠夺。他们将大量的农田改为牧场,使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任由大地主驱使奴役的佃户和奴婢。

除此之外,元朝政府还任意征收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相比元朝初年税额竟然暴增二十倍之巨。在如此横征暴敛的情况下,百姓们不堪重负,政府财政也陷入危机。元朝统治者不思己过,反而施行变钞,直接引发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再加上天灾不断,百姓终于被逼上绝路。

韩山童是中原地区首先号召百姓揭竿而起的义军领袖。他出生于北方白莲教世家,祖籍栾城(今河北境内)。韩山童的祖父韩学究,就是北方白莲教教主。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朝廷下令禁止传播白莲教,韩学究举家迁往永年县(今河北邯郸东北)。之后,韩山童接任白莲教教主,焚香聚众,寻机起义。由于白莲教历史悠久,而且与弥勒教、明教佛教道教相互渗透,这个综合性的教派拥有很大一批信徒。

元·至元通行宝钞
元代“至元通行宝钞”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颁行于全国的纸币。纸币呈黑灰色,是由棉、麻、桑皮合制的一种韧度极大的纸张印制而成。票面基本完整,字迹和印章均模糊不清,版心边框缠枝花卉纹。

至正四年(1344)五六月间,黄河白茅堤、金堤相继决口,江淮旱灾、蝗灾、瘟疫横行。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元顺帝任贾鲁为工部尚书,聚十七万军民于黄河堤岸治河,大伤民力,社会矛盾因此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韩山童看准时机,散布独眼佛人的歌谣,与弟子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等聚三千人于颍州颍上县发动起义。起义过程中韩山童不幸被杀,其子韩林儿与其妻杨氏躲入武安山山中。弟子刘福通聚义军,占据颍州之后,先后攻陷安徽、河南许多城乡。颍州起义的成功,燃起了全国起义的热潮,这也为龙凤朝廷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芝麻李起义

芝麻李本名李二,邳州(今江苏邳县)人,因逢饥荒之年以家中仅存的一仓芝麻赈济灾民,百姓感念其仁义之举,故称他为“芝麻李”。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在颍州首倡红巾军大起义,当时元朝为修治黄河,致使民业荒废,人心不平。芝麻李认为大丈夫建业当在此时,决定打起红巾军的旗号,响应刘福通举行起义。之后他聚集赵均用、彭大等八人,歃血誓盟,计划起义方案。

元朝的币制

元朝币制最大的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纸币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25~26厘米,宽16~18厘米,版面的四周是花边,上方从右到左印有“××通行宝钞”,正中为数额。下方印有印钞的单位,职官名称,发行年、月、日及伪造者处死等警告语。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和至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至正钞。

至正钞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开始流通,以纸为母(本),铜钱为子,与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大为不同。至正交钞发行的同时,还发行“至正之宝”铜钱,来配合纸钞的发行,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交钞大量印刷,结果使物价上涨了10多倍,人民苦不堪言,都不愿意使用,更有人将这些纸币拿来糊墙铺地。这样一来,交钞最后形同废纸

同年八月十日,这八人乔装成治河的挑工,半夜时分芝麻李带领三人寻机闯进徐州城中。到四更天时,他们四人在城中燃起多处大火,向城外呐喊。城外四人得到信息,也四下燃火、呐喊作为呼应。就这样城里城外喧呼接应,城内很快乱成一片。城中四人趁乱夺取守城士兵兵器乱杀,接应城外四人冲入城中。八人会合后一面高声叫喊,一面奋勇砍杀。城中百姓平日里早就受够官府的欺压,这时有人挑头造反,均跑出来跟随芝麻李等人砍杀官兵。黑夜之中元兵不知虚实,只顾逃命,天亮的时候,徐州城已经完全在芝麻李等人的掌握之中。芝麻李树起红巾军的大旗,自愿从军者达十余万,之后他又派遣人马,先后攻取宿州(今安徽宿州)、五河(今安徽五河)、睢宁(今江苏睢宁)、丰县(今江苏丰县)、沛县(今江苏沛县)、灵璧(今安徽灵璧)、安丰(今安徽寿县)、泗县(今安徽泗县)等地,获得了起义的初步成功。

芝麻李虽然军势空前强大,但所占徐州正处于南北交通要地,对元朝威胁极大。至正十二年(1352)九月,元朝当权丞相脱脱亲率大军南下,围攻徐州。守城义军拼死抵抗,顶住了元军的猛攻。最终脱脱用计,在巨石大炮的猛烈轰击下攻破徐州。

混乱之中芝麻李逃走,后被俘,在雄州(今河北雄县)被杀。赵均用与彭大率残兵转战至濠州与郭子兴等人会合,红巾军徐州起义就此宣告失败。

龙凤开元

红巾军大起义爆发不久,遭到了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的疯狂镇压。由于义军主要战斗成员以未经训练的农民为主,一度轰轰烈烈的大起义迅速转入了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东系红巾军同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元朝右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南下围剿高邮(今江苏高邮)张士诚。张士诚率部拼死守城数月,眼看危城难保,元朝内部有奸党进谗言,脱脱被阵前削了兵权,元军不战自溃,百万之师瞬间散尽。

明·掐丝珐琅双陆棋盘
此盘为明代御用监制造,铜胎镀金。长方形,四壁直立,下承束腰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四边饰镀金长方框,框内以掐丝浅蓝釉为地,饰七狮戏球纹。方框长边上各有12个小圆开光,内嵌螺钿,是为棋位。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抓住高邮之战的形势,又一次掀起反元斗争的高潮。恰逢此时,有人在砀山夹河找到韩林儿,当即接回亳州,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从此大江南北各路红巾军均以龙凤纪年。韩林儿打出宋徽宗九世孙的旗帜,以大宋为国号,表示“复宋”大业已经实现,又以小明王自称,来迎合明王转世的传言。

建国后,韩林儿尊母亲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不久,杜遵道因专权被刘福通所杀。刘福通自立丞相,加封太保。

新生的龙凤朝廷非常重视政权的建设,主要行政机构多效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六部。为了更好地节制北方各路红巾军,又在那些比较稳固的地区设置了行省机构,如江南、益都、淮安、辽阳、曹州都有中书省,行省官制也与元制相同,行省以下的地方政权,改元朝路一级的机构为府、州、县三级。军队方面,也有比较系统的机构,设有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均受枢密院节制,各行省还设有地方枢密院,相应的军级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www.xing528.com)

定都汴梁

龙凤政权建立后,面对自颍州起义以来有着四五年作战经验的刘福通,韩林儿只能作为一个虚有其名的傀儡坐在龙椅上。

这年六月,元军以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鲁为中原大军总指挥,围剿东系红巾军主力,先后被刘福通击溃于许州长葛(今河南长葛东北)、中牟一带。东系红巾军渡过黄河,逼近元朝国都大都,全国为之震动。进入十二月,元军为减轻京师方面的压力,全力围攻亳州,小明王被迫退往安丰(今安徽寿县)。刘福通接到消息后,急速回师救援,一举击败敌军,保住了亳州。

至正十六年(1356)九月起,刘福通发动了著名的红巾军北伐战役,大军分为三路:西路军李武、崔德部转战于陕甘地区;东路军毛贵部最远打到枣林、柳林(今北京通县境内),元军无不惊骇;中路军由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部由鲁入冀、晋,北战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东进高丽

到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刘福通亲率红巾军主力攻克宋朝故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迎龙凤政权迁都于此。汴梁城自北宋靖康元年(1126)被金国攻陷以来,历经二百三十多年,重又回到汉族人民的手中,这使中原军民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了恢复大宋政权的胜利。

作为复宋政权最高统治者的韩林儿,在这段时期唯一的政务就是下达诏书,任命地方军政各级官员。至正十六年(龙凤二年,1356)七月到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初,龙凤政权先后建立了江南、益都、淮安、辽阳、曹州等五处行省及行枢密院,任命了一批功臣武将为各行省的平章及行省丞相等职位,朱元璋也正是在此期间由行省平章,逐步升为行省左丞相、吴国公直至吴王的。这一系列的行动,标志着龙凤政权正从一股军事势力转向一个有着严密体系的国家,这也是东系红巾军势力的巅峰时期。

徐寿辉与天完国

徐寿辉早年是个贩土布的商贩,相貌出众、身强体壮,而且为人正直,在当地有很高的威信,素有湖北罗田第一美男子之称。那时候小商小贩受官府压榨是很常见的事,徐寿辉也不例外,在他的心里,早就对这个腐败的政府怀有极度的不满。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的红巾军打到罗田附近,在明教的煽动下,徐寿辉内心长期积压的对元政府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效仿韩山童利用明教召集人马,在麻城邹普胜和西系红巾军首领彭莹玉等人的辅佐下,仅几个月的时间,便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在大别山主峰的多云山庄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推举为这支义军的首领,众人头包红巾,名义上听命于小明王,因信奉明教,烧香集众,又被称为香军。

明·掐丝珐琅狮纹尊
尊通身以浅蓝釉作地,腹部饰四狮戏球,间饰花纹。

这支由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先是攻下了罗田,九月又占领了圻州、黄州浠水等地,并定都在了浠水(今湖北浠水)县城,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刚刚起家的徐寿辉,虽说地盘不大,但铸有铜印,发行钱币,而且政权内部的建制十分周全。陈友谅即在此时投入军中,被封为元帅簿书掾。

元至正十三年(1353),元朝调动几省兵力,对徐寿辉进行围剿。在这次围剿中徐寿辉失去了一些地盘,重要领导人彭莹玉战死。后来,徐寿辉率军大举反攻,不但夺取了江西、湖南两省,连四川和陕西也有一部分被纳入其统治范围,并在汉阳建都,改年号太平。此时的徐寿辉,拥兵百余万,地盘是义军中最广的一个。不过好景不长,陈友谅借机孤立了徐寿辉,最终取而代之,在天完国的基础上创立了大汉国,红巾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被遗弃的王朝

至正十八年(1358)七月,元朝派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等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刘福通派出的三路北伐大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敌人反扑的时候,反而暴露出致命的弱点。红巾军兵力分散,汴梁城孤城无援,次年五月被围,八月城破。刘福通护卫韩林儿一人冲出重围,逃回安丰,皇室后宫及数万官员家属以及官兵五千余人被俘,符玺、印章、国库被夺,龙凤政权几乎陷入瘫痪。

小明王逃回安丰之后,兵力丧失大半,已经不能对元政府构成威胁。察罕帖木儿调整了军事方向,矛头直指山东红巾军。这一时期韩林儿名义上仍然是龙凤政权的皇帝、天下各路红巾军的共主,他曾多次下诏加封朱元璋,而朱元璋直到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1366)下达命令时仍用龙凤年号。

至正二十三年(龙凤九年,1363)二月,号称吴王的张士诚派大将吕珍攻打安丰,久攻不下,而城中早已断粮,活人们以吃死尸为生,把井底的泥土做成丸子用人油炸着吃。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顾及君臣关系,亲率主力驰援安丰。大军到时,安丰城刚刚陷落,刘福通战死(一说随小明王溺死于瓜步水域)。朱元璋击退吕珍,在乱军之中找到小明王韩林儿,将其迎驻于滁州新修建的宫殿里。当年三月二十四日,小明王追封朱元璋三代,以示恩典。

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1364)正月,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之后即吴王位,这时的龙凤政权早已名存实亡。至正二十六年(龙风十二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在确信自己已经可以坐稳江南半壁江山之际,命廖永忠亲自去滁州迎接小明王到应天,当船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南)水域时发生意外事故,船只沉没,小明王溺水而死,龙凤王朝也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灭亡了。从此以后,朱元璋竭力销毁一切与龙凤有关的东西,再不提龙凤之事。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中,也没有提到曾与龙凤小朝廷的臣属关系,这段历史就这样被抹去了。之后的百年间,也鲜有人了解这个被“历史”遗弃的龙凤王朝。

甲、里、州、县

元朝时,县以下的机构,称为“社”,五十家为一“社”,设有一名社长。明朝建国后,以十家为一个单位,称为“甲”,设立一个甲首。十个“甲”为一里,设一个里长。不论是甲首还是里长任期只有一年,大家轮流来担任。城内每百户称为坊,近郊每百户称为厢。坊长、厢长和里长的职权是相同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执行中央与省府州县下达的政令,同时负责领导本地区的公益事业,另外还担当法官,解决纷争之类的事情。相比元朝只有“劝农”的社,要进步得多。

明朝将县尹之上的“达鲁花赤”与县尹之下的“尉”裁减下去,使县级政权更加明确,并将元朝时期六品的县尹,降阶为正七品,改称“知县”,下设县丞、主簿、典史各一人(元朝县级典史为二人)。元朝时的中级县和下级县,不设县丞。明朝的中下级县不但不设立县丞,有时候连主簿都不设立,这些事务都交给典史兼管办理。在县之上,有府有州。裁掉了元朝时期的“达鲁花赤”和“路”这种地区单位,一律改称为“府”,知府的官阶一概设为正四品。明朝对知府衙门的官员大加裁减,仅留有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照磨、检校、司狱。自推官以下,每个职位只设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