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创造优美舒适的病房环境?

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创造优美舒适的病房环境?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护士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病室环境时,首先头脑中有多种布局的图像在构思,然后选择一种最佳方案,同时在布置环境时,往往亦需要边观察边调整直至完善,这些过程离不开形象思维。如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时,须将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护理理论相结合进行思考,拟出各项护理措施和评价方法,这个思维过程就属抽象思维。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动力。

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创造优美舒适的病房环境?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当人们认识“三角形”时,感知觉只能反映各种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思维则能舍弃三角形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等非本质的特征,把任何三角形都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一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概括出来。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性

1.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或知识经验,间接地认识事物。例如,医师根据患者的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可推测患者是否患有阑尾炎;也可根据提问、血常规、胸部X线透视结果诊断肺炎。另外,医师还可借助心电图描记的ST段下移和T波倒置来间接地诊断患者为心肌缺血

2.概括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思维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例如,临床上的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炎,可用细菌性传染病一词对它们进行概括。其次,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例如,幽门梗阻患者上腹部可有振水音,这是在多次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再如,各种化脓性炎症共同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红、肿、热、痛等。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如护士为解决输液过程中液体不滴的问题,先检查输液局部是否有肿胀、针头移位或者堵塞,再检查输液管有否扭转或是否内有空气,这种一步一步通过实际动作,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就是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是一种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如护士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病室环境时,首先头脑中有多种布局的图像在构思,然后选择一种最佳方案,同时在布置环境时,往往亦需要边观察边调整直至完善,这些过程离不开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是一种运用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时,须将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护理理论相结合进行思考,拟出各项护理措施和评价方法,这个思维过程就属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类

(1)求同思维:又称聚合思维,就是把解决问题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如护士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必须通过直接的、间接的、连续的观察和了解,然后才能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2)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进行思考,找出2个以上可能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思维。如对一罕见病例,就需思考各种不同的治疗,而不局限于常见病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1)习惯性思维:是一种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程序化思维。这种思维是不经思考就可按程序完成的,既规范又节约时间。如当护士发现患者高热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

(2)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如南丁格尔护理学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

(四)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活动来进行的。(www.xing528.com)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别部分或特征,综合就是把事物若干部分或特征组合为整体。如急性炎症就综合了红、肿、热、痛、功能障碍5个共同特征,而皮肤红肿、硬结及化脓是脓肿的特征。

2.分类与比较 分类是将事物区别归类,比较是确定几种事物之间的异同。如稽留热与弛张热是两种高热的类型,稽留热温差一日之内不超过1℃以上,它们可以是不同发热疾病的表现,是鉴别发热疾病的依据。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使之普遍化的过程。如“局限性红肿硬结”是炎症的本质属性,而炎症的部位则是非本质的属性,通过概括本质属性而形成炎症诊断的依据。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就是把抽象出来的概念与一般原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如将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五)思维与问题解决

思维活动主要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的,无论是医师的医疗行为活动,还是护士的护理活动。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动力。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4个阶段。同样的问题,有的人发现了,有的人发现不了;发现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能解决,有的人不能解决。这除了能力以外,还受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动机 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有关。一般来说,动机越强,问题解决时所受的刺激鼓励作用也越大,但是动机超过了一定限度后,却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反之,动机太弱,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只有在动机适中时,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状态。因此,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的曲线关系。

2.迁移 迁移是指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迁移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迁移是指过去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当前的问题解决,消极的迁移是指过去的经验干扰或阻碍当前的问题解决。

3.定势 定势是心理活动的趋势,是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时起促进作用,有时会妨碍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发挥。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当人们习惯于看到某一物品的通常功能和用途,而难以看出此物品的其他功能和用途的现象,可以说它是一种影响问题解决灵活性和变通性发挥的特殊类型的定势。

(六)思维和临床护理

1.注意培养护士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时、正确地解决发现的常规问题和突发问题。对患者的护理要有针对性,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是对患者的观察、思考、推理的基础上制定的。

2.注意培养护士的批判性思维,使护士生走出校门后具备一定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目前有些临床护理仍停留在经验护理阶段,已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面对知识更新,需要实行教学技能、行为和态度的转变。

3.培养护士的辨证论治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要观察患者的思维特点,一些患者有思维障碍,特别是精神疾病患者,护士要给予特殊注意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