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壶口古风:宜川民俗画卷

壶口古风:宜川民俗画卷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幸的是,白月昌、白舟波父子,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辑录编写,历时六载,四易其稿,向读者呈现出这部30多万字的宜川民俗研究。珍贵的史料,优美的传说,是民俗研究的新成果,对于研究宜川乃至研究陕北历史文化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生活习俗、礼节仪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积淀。由此可见,宜川古代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所以其民俗风情夹杂了不少少数民族特色。

壶口古风:宜川民俗画卷

《壶口古风》编委会

顾  问:樊高林 师银笙 杨军发 刘小军 吴 耀

     吴聪聪

策  划:王思宣 白延宁

主  任:王晓春

副 主 任:杨玉梅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雨平 王思宣 白月昌 白文华

     白舟波 白延宁 张吉祥 张立国

     杨勇琴 周维新 贺宗琪 曹晓江

主  编:白月昌 白舟波 张吉祥

副 主 编:杨勇琴 白文华

书名题写:樊高林

校  对:贺宗琪

装帧设计:马雨平

摄  影:马雨平 白舟波等

浸润在乡俗的氤氲中——喜读民俗研究专著《壶口古风》(www.xing528.com)

银 笙

经老朋友杨军发介绍,我认识了白舟波,不几天,他抱来一叠厚厚的书稿,一看书名,我的眼前一亮,是《壶口古风》,立即展卷喜读,越读越有兴趣,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神线,把我牵进浓浓的乡情之中。

在我几十年填写的表格中,籍贯一栏我填的都是山西,可是,遗憾的是至今都没去过那个名义上的小山村。我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宜川,是宜川的水米将我养育成人。准确的说,宜川应是我名副其实的故乡。一眼可以望清河底小鱼的仕望河,雄伟秀丽的虎头山、凤翅山,曾留下儿时多少温馨的记忆。有人说,回忆是缠绵在中老年身上特有的专利,当我捧读着《壶口古风》这本书时,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掀开了尘封许久的记忆之门,久远的往事突然清晰了,鲜活了,露出恬静而意味深长的笑靥,蹑手蹑脚地向我走来:

母亲和外婆给我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

老父亲在正月初一天还没亮时就点燃了开门炮;

我曾作为押轿郎坐着花轿去为邻居大哥哥娶媳妇;

妻子生育时姨姨、妗子只准一天三顿喝稀米汤;

还有那议程繁杂的奔丧……

我就是在这样古老的风土民俗中渐渐长大成人的。可真要我说说故乡民俗,我只能嗫嚅,结巴着挂一漏万。

所幸的是,白月昌、白舟波父子,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辑录编写,历时六载,四易其稿,向读者呈现出这部30多万字的宜川民俗研究。仔细阅读这部书,使人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家乡风俗。珍贵的史料,优美的传说,是民俗研究的新成果,对于研究宜川乃至研究陕北历史文化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本书是按照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编写的。从出生、立业、成家、婚俗、饮食习俗、丧葬,如此完整、如此详尽地把当地民俗整理出来,是很不容易的,他俩一定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村前月下,崎岖山路,风餐露宿……其中的甘苦可想而知。

生活习俗、礼节仪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积淀。宜川地处陕北,不少风俗不同于陕西其他地区,具有自己这方水土的独特文化形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我的理解,是因宜川过去属于民族杂居的缘故。古代长期在宜川生活的民族,有一个稽胡族,《二十四史》中的《北史·列传第八十四》有“稽胡”的专条,上面说:“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五部之苗裔也。或曰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衣麻布……与华人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言语类夷狄,因译乃通……凶悍恃险,数为寇。”《元和郡县志·卷四·丹州》中说宜川稽胡人“胡头汉舌,其状是胡,其言习中夏。”显然,宜川的稽胡人就是匈奴人后裔,后来史书中还有宜川稽胡人参加起义的记载。匈奴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射且勇猛彪悍,《壶口古风》中所记的新娘上轿前,屋内男方迎人的要拿来马鞍放在绣房地上,让新娘骑在马鞍上进行开面(梳头)仪式,我猜这可能就是匈奴习俗的遗风。唐朝时,被封为咸宁郡王(宜川曾称为咸宁郡)的大将军浑瑊,其王府就在宜川。他是铁勒族人,经考证,铁勒、丁零、敕勒等名称应可能都是突厥一名的不同译法。浑瑊死后,埋在云岩三冢山,自然留有不少子弟和部属在宜川生活。而过“本命年”的习俗则起自契丹族。由此可见,宜川古代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所以其民俗风情夹杂了不少少数民族特色。

书中作者穿插了不少民间传说,增加了阅读情趣。下篇乡土民情第七章乡音,收录了宜川的方言、俗语、歌谣等,使人对这方乡土特殊风情有了生动直观的了解。还应提及的是,第九章的两篇现代游记,以真挚的情感写出家乡阁楼村的历史渊源,文风淳朴,引人遐想。

地域文化是一种资源的积累,历史的沉积,也是一种继承、一种延续。从民族的角度分析,宜川民俗是汉族、匈奴族、鲜卑族、羌族、蒙族、满族等多种风俗的融合;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又是晋、陕、内蒙习俗的整合,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得以顽强地保留下来。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其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必然是精华和糟粕并存。对其认真地加以挖掘、整理、研究、筛选,从中撷取智慧和养分,含英咀华,去芜存菁,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很有益处的。就像安塞腰鼓、宜川胸鼓等,经过“再加工”得到提高,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还能带来精神物质双效益。

面对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态势和商业文化的猛烈冲击,不少西方国家都重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20世纪60年代,法国率先开展文化遗产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全都登记造册。日本不仅在全国范围进行了“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还下拨专款,颁布法律法规,举办全国性的民俗艺能大会。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始。我期望有更多像白家父子这样的有心人,驰骋在民俗的大海,搜检出更多更美的珍珠,将陕北民俗文化发扬光大,为社会、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