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是当前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迫切需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调查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准。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二、努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注重调查研究,既是毛泽东的一贯作风,也是他为全党实事求是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的一个榜样。1930年5月,红四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环境比较安定。毛泽东利用这个少有的机会,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接连开了十多天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他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调查的目的性很明确。毛泽东说:“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盘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毛泽东把这次调查的结果,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这个调查,对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经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懂得了城市商业状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订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从1927年10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到1934年10月红军离开江西,毛泽东先后进行了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调查、大桥调查、李家坊调查、西逸亭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况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等等,并撰写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新中国建立之后,毛泽东继续发扬调查研究的作风。1956年4月他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他在几个月中先后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问题,加以分析和综合而写成的。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他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写出的。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还经常外出考察,在途中请地方党委的负责人到他乘坐的专列上谈话,了解情况,这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一种方式。

调查研究,是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调查研究越深入、越科学,领导干部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的认识就越真实、越透彻,履行领导职能也就越主动、越正确。因此,调查研究被形象地称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然而,只有建立在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各项决策才能科学正确、符合实际,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使问题迎刃而解。因此,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关于调查研究的名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当前,不科学的、盲目的、随意的、简单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调查研究方法仍随时可见,影响了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一是不能找准问题。有些领导干部眼里只有成绩没有问题,有的明明看到了问题,却有意掩盖起来,而热衷于去热闹的地方搞“锦上添花”。调查研究不能唯上是从,敷衍应付,避重就轻,而是要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立足于找准问题。找准问题就牵住了调查研究的“牛鼻子”,为保证调查研究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不能深入群众。有的干部在进行调研活动时,习惯于“从干部中来,到干部中去”,到农村不访农户,到工厂不进车间,只是把机关的会议室搬到基层去,满足于开会听汇报、作指示。有的被采访者围着,摄像机林立闪光灯不断;有的被各级干部层层陪着,前呼后拥,动弹不得;有的被调研对象支配着,想看的地方看不了,想听的话听不到。即便是安排同群众见面,找哪些人座谈,甚至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有些问题怎样谈法、有些数据如何汇报,都事先作了交待。凡此种种,割断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拉大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调查研究成了雾里看花、蜃楼远眺,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是不能了解实情。有的干部“嫌贫爱富”,开展调研活动总喜欢到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去,而在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往往“难觅踪影”;甚至有的是冬天往南“调查”,夏天上北“研究”,貌似调查研究,实为度假旅游。显然,这样的“调查研究”不可能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

四是不能解决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是当前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迫切需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调查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准。如果拿着走样的民意硬拍板,凭着虚假的情况强决断,那么十有八九会出现失误,不仅问题难以解决,甚至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www.xing528.com)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妥善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办法不会从天而降、唾手可得,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借鉴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开展调查研究能够贴近客观实际,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调查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脱离,就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把“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必须改进作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调查研究的高质量

作风不实是调查研究脱离实际问题的“罪魁祸首”,形式主义是提高调研质量的“大敌”。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全面深入倾听群众呼声。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源泉。党的干部“本色是工农”,切不可忘记宗旨,切不可脱离群众。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既要热情坦率、表里如一、平等相待,又要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言行一致;要深入一线,亲身体会,经常接触普通群众,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要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矛盾的症结处,进行缜密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但要听成绩,还要听缺陷,听失误,掌握全面、客观、公正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成日高坐机关,仅凭文件、会议、汇报开展工作,则往往会为会上的美文华章所陶醉,被虚假的汇报材料所欺骗,难以真正了解基层实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同时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调查研究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要善于找准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始终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握调查研究的正确方向、提升调查研究质量的关键。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须臾不可分离。这是因为,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解决问题则是调查研究的指向和归结。诚如陈云同志所说,“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沉下去、钻进去搞调查研究,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深,这样决策的可靠性就强。”要解决问题,就要深入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立足于找准问题。要找准问题,就要“沉下去”,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摸清真实情况,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对千头万绪的问题排排队,找出症结所在,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对症下药。如果只是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这样自然无法了解实际情况,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三)要在研究思索上多下功夫,善于从调查中获取的材料中抓住问题的实质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实践证明,在调查研究中,只有把实际情况研究透了,弄清主要矛盾,把握基本规律,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研究思索得越深入,问题把握得越准确,调查研究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不重视研究思索,调查研究就会像盲人摸象那样,各执一端,不得要领。什么叫解决问题?怎样才能解决问题?简而言之,问题就是矛盾,解决问题则是“揭示矛盾——认识矛盾——处理矛盾”这样一种社会实践。研究思索,就是对调查中获取的大量和复杂的材料进行梳理筛选、分析综合,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思考、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把零散的系统化,把粗浅的深刻化,抓住关键,提炼规律,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在调查中,问题的外在和表层现象较易显露出来,因而容易认识把握,但对问题的深入揭示、深刻认识却需要做过细的研究思索,完整的结论、解决的途径、科学的决策都只能产生于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末尾,研究思索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说,既认真深入调查,又注重研究思索,构成了完整的调研过程和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决策,最终把问题解决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