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五代宋元时期的火药发明与应用

中国五代宋元时期的火药发明与应用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8章火药的发明与应用铁炮行张宪黑龙随卵大如斗,卵破龙飞雷兔走。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据此可知,至晚在九、十世纪之交,火药就已经被使用在军事上了。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金人在和北宋交战的过程中,很快就把宋人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全部学会。火药点燃后即将“子窠”发射出去。火药的西传火药和火药武器发展到南宋后期,相继传播到西方各国。

中国五代宋元时期的火药发明与应用

第18章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铁炮行

张宪

黑龙随卵大如斗,

卵破龙飞雷兔走。

先腾阳燧电火红,

霹雳一声混沌剖。

张宪(1114~1141)南宋抗金名将。后遭权相秦桧等人陷害,被诬谋反,与岳飞、岳云同时遇害。

【注释】

阳燧:古时取火的器具。

霹雳:也作霹雷。响声巨大的急雷。

混沌:我国古代传说中指天体未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www.xing528.com)

本诗描写了火药铁炮的巨大威力。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到了宋代,由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及战争的需要,火药已经从道家的炼丹炉里解放出来,逐渐应用到军事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据记载,唐哀帝天佑元年(904)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所谓“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球状,把引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据此可知,至晚在九、十世纪之交,火药就已经被使用在军事上了。宋开宝三年(970),兵部令史冯继升即向赵匡胤献火箭法。开宝八年(975),宋攻南唐时,曾有火箭二万只以及火炮等物,说明宋政府已开始用火药正式制造武器了。真宗时,神卫队长唐福献火箭、火蒺藜等,冀州团练使石普自言能造火毬、火箭,并在皇宫作了表演。这些都反映了宋军中已普遍地进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制作。后来北宋政府在首都设置了“广备攻城作”,其中即有专管制火药的部门。

早期的火药成分和火药武器

仁宗时,曾公亮、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武经总要》一书记载了许多火药武器的名称,除上述诸项外,还有火观、竹火鹞、铁嘴火鹞、火药鞭箭、火枪烟毬、毒药毬、霹雳火球、火炮等,共有十几种。书中还记载了三种配置制火药的方子,毒药烟毬重五斤,内含十三种成分,藜蒺火毬内含十种成分,火炮内含十四种成分,每种成分都有一定量的重量作标准。以上三种方式仍以硫黄、硝、木炭、松脂为主,根据需要的不同配有易燃的油类,干漆、沥青及有毒药物,使火器发挥更大的威力。北宋末年,金人围攻开封李纲担任军事防御总责,他下令发“霹雳炮”,曾一度把敌人打退。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企图在采石渡长江,南宋军队又曾使用“霹雳炮”把金兵打退。“霹雳炮”是用纸管、石灰和火药做成的,是一种爆炸性的火器。

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

金人在和北宋交战的过程中,很快就把宋人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全部学会。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冬,金人围攻开封,就曾使用火炮燔烧开封的楼橹,并使用火箭把开封城东南的敌楼烧坏。

在南宋、金、蒙古三方长期交战过程中,在科学技术进步,官私手工业发展,战争需要的条件下,南宋时,火药武器的制造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曾发明了一种叫做“火枪”的管状火器。其法是把火药装在巨竹之内,临阵交锋时将其点燃,用以焚烧敌方的人和物资。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金哀宗在开封和归德抗拒蒙古兵时曾使用过“火枪”。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寿春(今安徽寿县)军民创造了一种叫做“突火枪”的管形火器,其法以巨竹为筒,筒中实以火药,再安上“子窠”。火药点燃后即将“子窠”发射出去。这种“子窠”即后世子弹的前身。管形火器的出现,标志着火器制造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因为此前用抛石机投射燃烧性的或爆炸性的火药,不但不够准确,而且易伤及射者,使用管形火器之后,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了。

火药的西传

火药和火药武器发展到南宋后期,相继传播到西方各国。十三世纪蒙古军西征中亚各国,火药、火器的制造方法亦随之传入伊斯兰各国。十三世纪末,伊斯兰教各国人所著兵书中多有“契丹火轮”“契丹花”“契丹火箭”等名称,都是指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与火器而言的。伊斯兰教各国人学会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后,又加以改进,把改进后的制造方法传回南宋和蒙古。《宋史·兵志》记载,南宋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曾颁布制造“回回炮”的法式给沿边州郡,有人触类巧思,所制炮能超出“回回炮”之上。欧洲人学会制造火药武器,已经是十四世纪的事了,比起中国来说至少要晚四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