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宗教功能单位在地区暴力冲突中的作用

宗教功能单位在地区暴力冲突中的作用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恩斯的总结并没有给出分析宗教介入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框架,他的归纳尽管宏观全面却仍然属于现实格局描述。此外,由于海恩斯致力于提高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人为地淡化了宗教影响力与世俗政治力量相比的信仰层面上的特殊性,而相对忽略了宗教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自身精神灵性与物质追求复合的多重特征。

宗教功能单位在地区暴力冲突中的作用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宗教功能单位:矛盾统一的行为体(1)

纵览近十余年针对宗教与国际关系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两种常见的开篇格式:第一种格式以西方的著作为多见,作者往往以重提“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开头,(2)其目的似乎是唤起宗教信徒众多的西方读者重视宗教信仰可能导致的阴暗面;而第二种格式则以国内的著作为多见,作者多在展开详细论述前先列举世界信仰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这类数据统计结果,(3)其目的也许是提醒生活在“强国弱宗教”环境下的国内读者重视宗教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性。其实这两种开篇方式合起来回答了全球化环境下宗教发展极其直观的两个特质:其一,信众不断增长,因此宗教正在全球复兴,所以世界正在世俗化这种观点值得质疑;其二,宗教的破坏力巨大,宗教对外界的影响力超越了意识观念,所以认为国际政治范畴内宗教作为效用有限这种观点值得质疑。宗教在国际社会的全面复兴和宗教对国际政治影响力增强是本书立论的背景和前提。(www.xing528.com)

杰弗里·海恩斯(Jeffery Haynes)在出版于2007年的综合性宗教与国际关系教材《国际关系与宗教导论》中,将当前宗教介入国际关系的焦点议题归纳为五个板块,(4)分别是:其一,全球化与宗教发展存在悖论,即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带来人类科技人文成功的极大发展。按一般逻辑推演,似乎现代化促进世俗化才是社会常规进化内涵,但是宗教却违反这一俗见,大规模地复兴。其二,世界秩序与基要主义正在被尝试,即随着不同国家、群体因为发展不平衡造成彼此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为数不少的利益受害者将未得利的不满情绪归咎于支撑传统国际关系体系的世俗价值,他们转而寻求可替换的完整秩序价值体系,宗教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就是宗教基要主义抬头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三,跨国宗教行为体对全球政治体系的影响日益多元,即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以宗教信条为主要目标的跨国界非国家行为体有无可比拟的组织网络优势,他们对人权、民主化等问题的关注和作用力甚至可以威胁到既有的国际体系。其四,宗教恐怖主义制造宗教冲突,即冷战以后宗教性身份认同差异是引发国际动荡的重要因素,失败国家的存在又为宗教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温床。其五,宗教凭借普世伦理价值规范而对缓解冲突与建设和平有其值得注意的贡献,即国际冲突调解过程中存在大量有作为的宗教性质组织和个人,宗教对和平与其对冲突的影响力相比成效同样不容忽视,但比后者受重视程度略低。海恩斯的总结并没有给出分析宗教介入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框架,他的归纳尽管宏观全面却仍然属于现实格局描述。此外,由于海恩斯致力于提高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人为地淡化了宗教影响力与世俗政治力量相比的信仰层面上的特殊性,而相对忽略了宗教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自身精神灵性与物质追求复合的多重特征。本章在宗教介入国际关系的语境下,从理论角度给予宗教介入的基本行为体宗教功能单位确立明晰定义,在这一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宗教功能单位的性质和宗教功能单位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