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宗教单位与地区冲突中的复合功能

宗教单位与地区冲突中的复合功能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认为,无论是将宗教行为体的功能分为阶级、民族、文化复合体,还是二分为宗教与世俗,都验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宗教和宗教行为体具备相互渗透的多重功能。

宗教单位与地区冲突中的复合功能

二、复合功能叠加

宗教功能单位的功能首先是在社会学政治学意义上宗教的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总结宗教具有阶级功能、民族功能和文化功能,(102)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宗教功能分为世俗的功能和非世俗的功能(103)。本书认为,无论是将宗教行为体的功能分为阶级、民族、文化复合体,还是二分为宗教与世俗,都验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宗教和宗教行为体具备相互渗透的多重功能。比如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曾用伊斯兰教作为统治阶级宗教,潜移默化转变巴尔干地区原本的基督教信仰,宗教这时成了异族统治者同化被统治者的工具;这场变迁的遗祸之一是当年波黑同属斯拉夫人穆斯林、天主教徒克罗地亚族和东正教信众塞尔维亚族同室操戈,宗教这时是聚合“我们”区分“他们”的标杆;而产生争端的这些民众长期以来早已把本族的宗教信仰内化而日益融入整个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内化为文化特质,这时宗教的功能是文化纽带。又比如,许多所谓世俗功能具有神圣意义的功能,而现实中的宗教仪式也可能隐含着世俗的企图,宗教与世俗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例如,尽管大多数研究对于宗教在教育慈善医疗事业方面成就属于宗教的世俗功能,但不可否认这些世俗功能在治疗人的肉体同时也关心人的精神追求的潜在意味。而一场为屠杀死难者举行的悲怆而隆重的宗教葬礼仪式也可能隐藏着激发夺取权力斗争和复仇激情的世俗内涵。(www.xing528.com)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参与或者影响着世界政治的宗教功能单位所承载的功能特征不仅仅表现为普遍意义上的宗教各种功能互相交织状态,因为宗教功能单位一旦成为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活生生的体验者、参与者和影响者,那么其各种功能之间除了叠加存在之外,在相当多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相互矛盾对抗甚至冲突的情况。即便是同一功能内部也可能面对两难的处境。例如,伊斯兰教内部教义要求“天下穆斯林皆兄弟”(104),那么一个地区内部各个清真寺之间的关系该是友好共存的,然而当伊拉克萨迈拉市什叶派圣地之一阿里·哈迪清真寺遭到火箭弹攻击之后,短期内全市的百余座逊尼派清真寺纷纷遭遇报复性打击,在初期这些破坏主要以清真寺标志性建筑和逊尼派信仰信心为袭击目标,而不是信徒生命。(105)原本是“兄弟”的穆斯林,却为了与宗教本身无关的信仰人权在执政府的政治主导地位而引发针对清真寺的恐怖行动。不同教派的清真寺在各自信徒和外部观察家分析家眼中超越了纯粹的宗教功能,兼有了支持政治派系的政治暗示,至少在伊拉克这场清真寺遇袭风波中清真寺的宗教功能与政治功能发生了冲撞。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宗教功能单位的这些功能并不可能以剥离功能复合体的形式而独立存在,否则不可能对世界政治国际生活产生影响。没有政治功能,宗教功能单位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沉默者”,沉默者的声音是“看不见的少数派(106)。简言之,国际关系意义上的宗教功能单位的各项功能之间尽管存在某种矛盾,但彼此之间同时是相互依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