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组织学构造和成果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组织学构造和成果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陕北白绒山羊绒毛的组织学构造山羊绒毛是山羊皮肤的衍生物,是一种角质化的表皮结构,是绒山羊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为保暖和保护皮肤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陕北白绒山羊的皮肤也一样。绒乳头是供应绒纤维营养物质的器官,由结缔组织组成。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组织学构造和成果

第一节 陕北白绒山羊绒毛的组织学构造

山羊绒毛是山羊皮肤的衍生物,是一种角质化的表皮结构,是绒山羊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为保暖和保护皮肤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一、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的构造

山羊和其他动物一样,皮肤是由活性细胞群组成,从上到下可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也称皮下结缔组织)。陕北白绒山羊的皮肤也一样(见图4-1)。

(一)表皮层

表皮层位于皮肤表面,是由多层角质化的上层细胞组成。表皮层又分为两层:上层为角质化层,由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下层为生发层,由柔软椭圆的非角质活性细胞组成。角质化层形成皮肤的覆盖面,组织比较坚硬,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对于外界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角质化层中没有血管分布。生发层非角质细胞的营养,是由分布有大量血管和淋巴管的上乳头供应。表皮层的厚度因品种、皮肤部位而不同,通常被毛细密浓厚的品种,表皮层往往很薄。秋、夏季节毛、绒稀时,表皮反而增厚。

img19

图4-1 山羊皮肤纵截面

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层可看到五层不同结构:角质层位于皮肤表面,是由角质化死细胞组成,呈大小不同的透明薄片,愈近表皮则愈细薄,细薄的角质层从皮肤上脱落下来,成为山羊皮屑,俗称“肤皮”。透明层由扁平角质化透明的细胞组成,由于折光的缘故,细胞界限不清楚,此层在皮肤中为极薄的一层,在细薄皮肤切片中看不到这层组织。颗粒层由扁平的菱形细胞组成,细胞的原生质中,含有许多小而有光泽的透明角质颗粒,有退化分解趋势,这是细胞角质化的象征。萌发层由软而多汁的表皮细胞组成,有细胞核。细胞间的空隙,由细胞间质相连,淋巴液环流其中。圆柱层是表皮层与真皮层直接接触的一层细胞,该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以弥补表皮上脱落的角质细胞,此层基部的齿状突起组织伸入到真皮的组织中,以加固表皮的附着力量。在有色的皮肤区域细胞内含有色素颗粒。

(二)真皮层

位于表皮层下面,是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其中密布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组织,是皮肤中最紧密、最厚的一层,约占皮肤厚度的90%,使皮肤具有韧性的弹性,是成革的物质基础。

真皮层又可分为两层:乳头层是真皮的上层,乳头层有大小不同的皮乳头,位于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处。这一层分布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末梢,为皮肤最敏感和血液最丰富的部分,它是形成绒毛纤维的原始基础。网状层是由弹性纤维紧密结合所组成,占真皮层的大部分。这层纤维呈垂厚度因山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网状层在真皮层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皮张机械强度就越大。

(三)皮下组织层

位于真皮层下面是由疏松网状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连接着真皮和躯体,由于皮下组织结构疏松,因而形成了皮肤的灵活性。育肥时,可在其中贮存脂肪,皮下脂肪的主要功用是填充空隙、保持体温、防止热量的散失。

二、陕北白绒山羊绒毛的形成与生长

山羊的绒毛是由皮肤的生发层细胞不断增殖并逐渐角质化后形成的。其形成和生长,与绵羊相似。山羊毛的形成在胚胎期,在胎儿发育大约50~60天时开始出现于皮肤外部。如内蒙古绒山羊65~75天时,在眼、脸、唇端开始长出毛纤维,从前向后陆续长出,到105天左右时,全身均已长出毛纤维。

山羊毛纤维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起点的形成时期。首先在生发层组织中出现若干突起点,由于皮肤里血液的循环,使周围血管里的血液开始流向突起点,突起点的血液逐渐增多,使之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开始迅速的增殖,进而形成结节。

第二阶段:结节的伸入时期。突起点形成的结节,获得的营养物质随皮肤里的血液循环的增强而愈来愈多,结节开始向内伸到皮肤深处,开始形成长管,管内的生长层细胞继续增殖,一直长到皮乳头,将皮乳头包围形成毛球。(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毛纤维的形成期。形成毛球之后,长管逐渐膨大成梨状,这时细胞仍在大量继续增殖,新增殖的细胞从长管里开始往上生长,逐渐长到真皮层的角质化区,通过角质化而形成了毛纤维。

第四阶段:毛纤维伸出期。由于细胞的继续增殖,供应的营养物质愈来愈多,毛纤维得以继续向上生长,毛纤维的上端遇到皮肤后穿透表皮层细胞,形成毛干伸出了体外。

形成绒毛纤维的毛囊有两种,一种是初级毛囊,另一种是次级毛囊。山羊毛是由分化早的初级毛囊中产生,山羊绒是由成群靠近初级毛囊而分化晚的次级毛囊中产生。山羊胚始时期,两种毛囊的发育过程与绵羊基本相同,但山羊略比绵羊早些。初级毛囊在皮肤中形成较早,并附有脂腺、汗腺、竖毛肌三种附属结构。它在胚胎时期形成后就不再生长,毛纤维在胚胎期全部长出体表。次级毛囊形成较晚,没有汗腺和竖毛肌,仅有不发达的皮脂腺。次级毛囊的一小部分在胚胎后期长出体表,而大部分须在羔羊出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才陆续发育形成,以后不再形成次级毛囊。正是这样,羔羊出生后粗毛密度逐渐变小,绒毛密度逐渐变大,2~3岁时达到最高峰。

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在羔羊出生后逐渐长出,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羊只本身机能的需要,绒纤维逐渐长出、长密,绒纤维的生长也是由分布在皮肤乳头中的血管供给营养物质。

三、山羊绒的形态构造

山羊绒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绒干、绒根、绒球和附属器官几部分(如图4-2)。

绒干是绒纤维露在皮肤外面的部分,也是可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作绒纤维。山羊绒纤维的横截面近似圆形,从纤维的外观看,单根纤维细度均匀,光泽柔和,具有不规则的大小弯曲。山羊绒纤维每年发生脱换,故其绒干有尖有根,可以分辨上下。绒根是绒纤维位于皮肤内层的部分,下端与绒球相连,随绒球细胞增殖,不断伸出体外,变成可以利用的绒纤维。绒球位于绒纤维的最下端,膨大成梨状,围绕着绒乳头。绒球是绒根的发生点,由于绒球中的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绒纤维。附属器官主要由绒乳头、绒鞘、绒囊、皮脂腺、汗腺、竖绒肌等组成。绒乳头是供应绒纤维营养物质的器官,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中有密集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同血液一起进入绒乳头的营养物质,渗入绒球,保证营养供应,使其不断增殖,构成绒纤维的新部分。绒鞘是由数层表皮细胞形成的圆管,是绒纤维成长的通道,依靠绒鞘细胞,给予绒纤维各方面的压力,把绒纤维推出体外。绒囊是绒鞘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绒鞘的外膜。脂腺位于真皮层内绒鞘两侧,脂腺分泌管在绒鞘中开口,分泌油脂,其作用是滋润保护绒纤维不受损害。汗腺位于皮下组织内部,它的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汗腺具有调节山羊体温和排泄废物的生理功能。竖绒肌是皮肤内层很小的一种肌纤维,一端附着在脂腺下部的绒鞘上,另一端与表皮连接,竖绒肌的收缩和松弛可以调节脂腺、汗腺的分泌,也起到调节血液与淋巴循环的作用。

四、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组织学构造

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同细羊毛一样由鳞片层、皮质层组成,有时也会出现点状的髓质层(如图4-2)。

(一)鳞片层

位于绒纤维的表面,由扁平、无核的角质化细胞组成,它覆盖绒纤维最外层,外观形态似鱼鳞,故称鳞片层。

山羊绒的鳞片层占整个绒纤维总量的7%以下。绒纤维的鳞片展开后形状呈正方形,每个鳞片包围绒干一周呈环形结构,鳞片边缘紧贴绒干,鳞片之间相互覆盖紧密、光滑,鳞片间距大,其密度60~80个/mm。鳞脊突起高度低,边缘圆钝,鳞片较薄,无重叠或不完全覆盖现象。

img20

图4-2 山羊绒的形态与组织构造

鳞片占绒纤维的比例虽少,但对保护纤维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保护纤维不受外界(风、水、光)等因素的过分侵害,而且与羊绒的光泽度、缩绒性等特性密切相关。

(二)皮质层

位于鳞片下面,由稍扁平而长的纺锤状细胞组成,它在纤维中沿着纤维的纵轴排列,皮质细胞紧密相连,细胞间充满着胞间物质。皮质层细胞平均长度80~150μm,宽度2~10μm。皮质层是羊绒的主体,羊绒纤维除了很薄一层鳞片外,全部由皮质细胞构成,占其总量的93%以上。羊绒纤维的各种机械性能(强度、伸度、弹性),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反映,对光、热、电等物理因素的表现均取决于皮质层。同时,皮质层又是羊绒颜色的体现者。天然色素颗粒分布于皮质细胞上,染色时的染色剂,也吸附于皮质细胞中。山羊绒的皮质层在纤维中所占的比例,比同样粗细的其他动物纤维都大,所以羊绒有较强的拉力和伸缩力。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羊绒纤维的显微结构组成将会进入深层的研究,必将为畜牧改良和绒毛加工提供更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绒纺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