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高效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高效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陕北白绒山羊的生物学特性一、生活习性家养山羊来源于野生山羊,虽然经过了长期的人工驯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要求,但它仍然保存着许多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在内蒙古的一些荒漠地区,绒山羊一般2天才能喝上1次水,表现出极强的耐渴性。正是绒山羊这种良好的耐渴性和超强的氮素循环能力,才使得其能够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维系着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并表现出很强的生物适应性。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高效

第一节 陕北白绒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性

家养山羊来源于野生山羊,虽然经过了长期的人工驯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要求,但它仍然保存着许多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山羊的生活习性与绵羊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亦有很多不同之处。

陕北白绒山羊和其他山羊一样,体质强健,适应性强,采食性广,采食量大,嘴唇灵活,门齿发达,勤于反刍,消化率高,性成熟早,繁殖力强,活泼好动,喜欢登高,喜新尝鲜,喜欢干燥,厌旧恶霉,惧怕潮湿,机智敏捷,合群性强。

发展中国家,绒山羊业往往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绒山羊才能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觅食,并能把任何其他畜种难以利用的植物变成人们可利用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尽管数量不多,却可以使穷人糊口。山羊具有灵活的上唇、连拱的切齿和双足站立觅食的能力,这种极强的觅食能力使得它在与其他反刍动物竞争时,能够利用大家畜和绵羊等不能利用的牧草,开辟更多新的食物来源。正是因为绒山羊具有独特的采食行为、消化生理特点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才使得它在其他动物难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还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我国荒漠地区,山羊不仅对低蛋白饲粮有很高的利用率,而且在接近维持需要水平的情况下,可通过短期的减少水分供应来提高氮的利用。在内蒙古的一些荒漠地区,绒山羊一般2天才能喝上1次水,表现出极强的耐渴性。绒山羊一般分布在具有灌木的荒漠化和半荒漠化草原上,如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区荒漠和半荒漠化草场上有梭梭、白刺、骆驼刺、锦鸡儿类灌木,使山羊能在劣质草场上形成比较稳定的日粮水平。正是绒山羊这种良好的耐渴性和超强的氮素循环能力,才使得其能够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维系着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并表现出很强的生物适应性。

二、采食习性

绒山羊是一种草食动物,喜食较脆硬的饲草,如幼枝嫩叶,各种树叶等。绒山羊喜新鲜、清洁,凡是有异味或被污染的饲草拒绝采食。

山羊食性比绵羊更广、更杂,特别偏爱灌木枝叶、杂草和各种野草,对600种植物的测定,山羊可采食其中的88%,而绵羊只采食80%。山羊因嘴尖、唇薄,舌齿灵活,能更有效地采食埋于地下的草根、散落地面的小草和草籽,同时它具有苦味感受器,对苦味的耐受性较强,能吃许多带苦味的植物,食草中毒的发生率较少。山羊喜啃食树皮,将碗粗的树先用角把树皮噌破后再啃食,对林木有一定的破坏性,故幼林地应严禁放牧山羊。在绵、山羊混群放牧的情况下,山羊总是走在羊群前或两侧,极少走在群后。夏季中午特别炎热时,绵羊经常聚堆“扎窝子”,山羊却照常东游西窜,民间常有“精山羊、疲绵羊”一说,如在绵羊群中放入1~2只山羊做头羊,有利于绵羊的群牧管理。山区中的山羊面对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如履平地,五十度左右的大坡,山羊可直上直下,这是山羊最突出的特性。山羊比绵羊灵敏活泼,对不良的自然环境适应快,耐暑热、耐饥寒能力强,采食速度和在荒漠、半荒漠地区扒沙找草的能力都优于绵羊。山羊不喜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栖居,对水草的要求很高,在觅食过程中,它总要用鼻子先闻一下,然后再吃,凡气味不正,粪、尿污染或霉变的草料,饥饿时也不吃。山羊喜同群饮水,尤其是流动的溪水和泉水,不饮有异味和被污染的水。在同一水槽中饮水,多抢占槽头饮刚流入的新水。另外,山羊喜角斗,在遇到伤害时,能主动大声呼叫且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山羊识别双羔的能力也优于绵羊。

三、摄食方法

绒山羊摄食以唇、齿、舌作为主要器官,用上唇和门齿取食,其上唇感觉灵敏,运动自如。

在放牧条件下,山羊更有其独特的择食能力。这可能是山羊所以能在贫瘠和气候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放牧山羊的择食性受以下因素影响:(www.xing528.com)

1.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据观察,断水4天后,山羊仍然在放牧采食,并且通过扩大采食牧草的地区范围来补偿牧草采食不足或牧草品质低下。山羊放牧采食的距离要比绵羊高1.5倍。这也是山羊择食性强的证明。

2.牧草可利用性。如果牧草适口性好,但利用率不佳时,山羊会下调对其采食量。山羊择食是以要取得最大限度的营养投入为根本目标的

.3.牧草适口性。牧草适口性是山羊择食的重要标准,但从根本上来讲最终还是由这些饲草料的营养价值高低来决定的。

4.过去的择食经验,山羊的择食性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由后天学习经验获得的。可见,加强对山羊的训练采食是在舍饲山羊条件下有效利用劣质饲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

在舍饲条件下,山羊也表现有较强的择食性。舍饲山羊采食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又叫试采阶段,在此期间山羊只采食部分饲草茎杆作为试采。该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很短,特别是群饲时或饲草料混得很均匀时,试采时间几乎等于零。另外,当山羊已经适应舍饲条件时,也不会有明显的试采阶段存在。第二阶段为旺食阶段。在此期间,山羊基本上能吃饱。第三阶段进入择食阶段。山羊选择那些易消化、适口性较好的部分去采食。最后由择食阶段过渡到停食。此时山羊不再去采食已经采食过的饲草料,而是去饮水或采食别的东西。根据山羊择食特性,我们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少喂勤填,最好不要采用全天自由采食的方法,两餐之间要有间隔时间。大羊每天饲喂2~3次,羔羊每天喂3~5次。

2.在饲喂低质饲草时,应适当多给一些使山羊有选择余地的饲草,以满足其采食量的需求。

3.在饲喂优质饲草时,则应控制每餐喂量,减少饲草浪费。

4.注意控制山羊日粮的精/粗料比例。如果精料过多,则会降低山羊对粗料的采食量。

5.将粗饲料按比例均衡搭配,粉碎混合,可显著降低择食性能,如再加上可口的精饲料或制成颗粒饲喂效果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