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医生-内科:治疗头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家庭医生-内科:治疗头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此外,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亦可导致头痛。若因虚头痛,用人参、川芎煎汤服下。[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葱自然汁调搽太阳穴并眉上,切忌过眼,用后避风,视头痛处涂之。

家庭医生-内科:治疗头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此外,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亦可导致头痛。如您发现以上症状,可参见以下偏方,并加以调养。

  常山云母粉

  [组成]常山30克,云母粉6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散。以开水服9克,吐之止;若吐不尽,再次服。

  [功效与主治]周期性寒热,痰饮头痛。

  [注意]忌生葱、生蒜。

  茱萸山药

  [组成]附子90克,山茱萸150克,干山药21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用6克,饭后以生姜红枣汤调下。

  [功效与主治]脑风头痛。

  首乌麻黄

  [组成]何首乌15克,干葛9克,石膏30克,麻黄(去根节)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每次用6克,姜1片,水50毫升,共同煎煮至40毫升,温服。

  [功效与主治]伤寒头痛不可忍。

  升麻苍术荷叶

  [组成]荷叶1枚,升麻15克,苍术15克。

  [制用法]上述药品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头面肿痛,雷头风,发热恶寒,状如伤寒。

  生脑子白附子丸

  [组成]生脑子15克,辰砂30克,炮白附子30克,石膏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以薄荷汤细嚼下5丸。

  [功效与主治]各种头痛。

  苦葫芦子郁金散

  [组成]苦葫芦子8克,郁金1颗。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捣筛为末。用绢子裹药3克,置于新汲水内浸泡过,滴向患处鼻中。

  [功效与主治]偏头痛

  牡丹皮滑石散

  [组成]滑石(研)6克,川芎6克,牡丹皮(去骨)7.5克,玉米壳(蜜炒黄色)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粗末。每次用15克,与生姜30克,加水100毫升,煎至70毫升,去渣,临卧,温服。

  [功效与主治]偏正头疼。

  薄荷芒硝散

  [组成]郁金3克,石膏6克,香白芷6克,芒硝9克,薄荷叶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极细末,口中含冷水,鼻内搐之。

  [功效与主治]头痛。

  青黛川芎末

  [组成]青黛3克,川芎30克,鹅不食草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患者口噙凉水,用芦筒吹药至鼻内,取嚏为效。

  [功效与主治]结毒入于颠顶,致头疼胀痛如破者。

  牛蒡子石膏汤

  [组成]石膏15克,炒牛蒡子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偏头痛。

  生蒡子旋覆花散

  [组成]炒生蒡子30克,旋覆花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茶清服3克,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痰厥头痛。

  川芎荆芥

  [组成]川芎15克,人参30克,荆芥30克,白芷30克。

  [制用法]将白芷清洗干净后研末,炼蜜以为丸,如弹子大小。每服以荆芥煎汤调服。若因虚头痛,用人参、川芎煎汤服下。

  [功效与主治]虚头疼及头风疼。

  蓖麻乳香

  [组成]蓖麻仁15克,食盐15克,乳香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捣饼,随左右贴于两太阳穴上。

  [功效与主治]头痛。

  龙脑萝卜

  [组成]萝卜汁10毫升,龙脑少许。

  [制用法]取萝卜汁10毫升,加入龙脑少量,左侧头痛则仰灌右鼻孔,右侧头痛灌左鼻孔,皆痛即并灌。

  [功效与主治]头痛。

  黄荆子根豆腐

  [组成]黄荆子根30克,豆腐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偏头风。

  柚叶葱白

  [组成]生柚叶30克,葱白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研汁,贴头上两太阳穴。

  [功效与主治]风症,头痛。

  附子姜末

  [组成]附子(姜汁浸,炙干)1枚,高良姜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茶调服。

  [功效与主治]气虚头疼呕吐。

  苍术升麻汤

  [组成]川芎3克,升麻3克,制茅苍术3克,落帚子9克。

  [制用法]先将鲜荷叶1张折叠,不能扯碎。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再加入药,并加生姜3片,煎煮至280毫升,顿服。

  [功效与主治]头痛似有雷鸣之声。(www.xing528.com)

  炙甘草白术

  [组成]白术6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川芎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加水500毫升,生姜5片,茶1撮,煎煮至300毫升,去渣后食远服。

  [功效与主治]头痛眩晕,风寒在脑,呕吐不止。

  硝石半夏

  [组成]半夏3克,生石膏3克,硝石3克,生硫黄6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研为细末,以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40丸。

  [功效与主治]肾厥头痛。

  干蝎藿香叶散

  [组成]干蝎(半生半熟,去刺)30克,细辛30克,藿香叶30克,麻黄(去根节)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以薄荷酒或荆芥茶调下,不拘时服。

  [功效与主治]头痛。

  草乌山栀子

  [组成]草乌10克,山栀子1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葱自然汁调搽太阳穴并眉上,切忌过眼,用后避风,视头痛处涂之。

  [功效与主治]妇人血风头痛。

  天南星半夏丸

  [组成]白附子30克,天南星30克,半夏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次服用40丸,食后,以姜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痰厥头痛。

  正头痛秘方

  [组成]细辛3克,蔓荆子6克,辛夷9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正头痛。

  蒿本乌头丸

  [组成]甘草3克,乌头15克,细辛15克,蒿本15克,川芎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研为细末,用石膏150克,研细,加入锅子内,以大火煅过,飞去石末,和匀为丸,如弹子大小。以茶、酒任下1丸,不拘时候。

  [功效与主治]头痛久不愈。

  沉香半夏姜汤

  [组成]姜10片,沉香12克,姜制半夏12克。

  [制用法]半夏、姜以水煎煮,入沉香磨水一呷,口服。

  [功效与主治]眉棱骨痛,眩晕怔忡。

  蔓荆子沙参

  [组成]蔓荆子6克,细辛15克,沙参30克,川芎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加水4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加酒100毫升,每日早晨服1剂。

  [功效与主治]头痛。

  炮乌头蝉蜕散

  [组成]蝉蜕15克,炮乌头15克,细辛15克,川芎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饭后,以茶清调下。

  [功效与主治]头风、偏正头痛。

  白芍药姜汤

  [组成]大枣2枚,炙甘草6克,桂枝9克,白芍药9克,生姜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用水煎煮取汤,趁热服饮。服后吃稀热粥,出微汗即愈。

  [功效与主治]头痛,伤风发热。

  偏正头疼妙方

  [组成]玉米壳(去瓤、顶落,蜜炒黄)9克,人参15克,陈皮(去白)21克,麻黄(去根节)22.5克,甘草(去皮)24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研为粗末。每次取用15克,生姜7片,煎煮至七分,去渣后温服,食远服下。

  [功效与主治]偏正头疼、头风。

  川大黄云苔子粉

  [组成]云苔子3克,川大黄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捣细,罗为散。每次取用少许吹入鼻中,后有黄水溢出,其疾可瘥。

  [功效与主治]偏头痛及夹脑风。

  菊花川芎粉

  [组成]菊花30克,石膏30克,川芎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每次服用4.5克,以茶调下。

  [功效与主治]风热头痛。

  皂角延胡散

  [组成]猪牙皂角3克,延胡1.5克,青黛少许。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吹末至鼻中取涎。

  [功效与主治]头痛。

  朴硝大黄饼

  [组成]朴硝10克,大黄1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用深井底泥调和,捏做饼子。贴于两太阳穴。

  [功效与主治]风热头痛。

  细辛草乌粉

  [组成]草乌15克,细辛15克,黄丹少许。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极细末,吹入鼻中。

  [功效与主治]诸般头风。

  僵蚕蒜头膏

  [组成]大蒜头(去皮)7个,僵蚕(去头足)30克。

  [制用法]烧红地,用蒜逐个置于地上磨成膏子,却以僵蚕安蒜上,以碗覆盖1夜,勿令透气。只取蚕研末后搐入鼻内,口中含水效果更佳。

  [功效与主治]头风苦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