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作风建设成效:新山西的时间与思考

作风建设成效:新山西的时间与思考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风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又好又快发展上刘祁杰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县乡基层干部中努力倡导良好风气,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还要靠人民群众来评价和检验。

作风建设成效:新山西的时间与思考

作风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又好又快发展上

刘祁杰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是党中央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县乡领导干部处于联系群众、落实政策、推进发展的关键岗位,其作风状况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县乡基层干部中努力倡导良好风气,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从认清使命做起,深刻领会

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领导干部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带头人。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关系着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党风政风民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和形象,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身居上层与基层的结合部、政策与实践的融汇处、党委和政府与群众的接触点。县乡干部的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们五寨县干群团结,万众一心抓发展、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风气也与日好转,这与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良好的风气和形象取信于民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部分干部身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贪图享受,无视大局、我行我素,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问题,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违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坏党群干群关系。当前一些地方社会矛盾突出,原因很复杂,但干部风气不正是一条重要的诱因。对此,我们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治理,听之任之,就会影响县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干扰基层经济社会事业的推进,最终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县乡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重要地位、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树立良好风气的自觉性。(www.xing528.com)

二、从躬身实践做起,率先树立健康良好的风气

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诸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制度的缺陷、监督的滞后,等等。制止与纠正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要靠学习、靠教育、靠制度,归结起来还是要靠实践。因为作风建设既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具体实践的问题,它体现在干部的一言一行上、体现在干部的履职活动中。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始终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树立良好风气。虽然干部作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根本上还是一个群众观点问题。牢固树立并切实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是树立良好风气的根本前提。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还要靠人民群众来评价和检验。近年来,我们五寨县委坚持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全体干部中积极倡导不务虚名、真抓实干,县委一班人坚持到基层实地了解干部、听群众评说反映干部、看工作全面考察干部,坚决端正用人导向,推动了干部队伍中求真务实风气的形成。去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系全县发展全局的几项重点工作,各乡镇各部门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创大业的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在县城街道拆迁改造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制订了完善可行的方案,同时干部带头,广大居民主动搬迁配合,并踊跃自筹资金参与,使这一艰巨的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二是始终通过切实履行职责树立良好风气。干部风气往往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特别是县乡机关大部分处于执行政策的端口、服务民众的窗口,许多不正之风,都是在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因此,一定要把改进作风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思路、作决策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当“拍脑袋瞎想、拍桌子胡断、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落实党的政策,贯彻上级部署,要胸怀大局,不折不扣,出实招、创实绩、求实效,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绝不能一切从地方、部门以及小团体和个人利益出发,层层“截流”“梗阻”,甚至追求轰动效应,搞花架子。履行岗位职责,要按规定办事,严守制度,积极热情,绝不能“靠山吃山”、以职索贿、以权谋私。我们履行职责到位之时,就是良好作风的树立之时,同时也正是人民群众满意之时。

三、从健全制度做起,切实营造改进作风的氛围

促进领导干部良好风气的树立,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作为坚强保证。通过完善并落实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用人、办事的机制,用制度肯定和弘扬好的作风、抵制和纠正不良作风,营造良好的改进作风的氛围。在思想作风和学风问题上,要健全理论学习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促进学用结合、学有成效,通过学习坚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奋力开拓、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赶超跨越。这一点,对于经济不发达、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的地区来讲尤为重要。五寨作为晋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随着发展实践的深入,全县干部群众的观念有了新的变化。辩证看待缺乏矿产资源的劣势,认识到唯有绿色才是永恒的发展主题,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全县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县”;过去堪称当地一害的大风,现在变成了风力发电的资源;过去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深山峡谷,以及年平均气温只有4.9℃的高寒气候,现在成了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的独特优势和生态旅游特色资源。实践再次表明,没有一个好的思想作风,就不可能有现在全县干部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就不可能有充满生机的发展局面。在工作作风问题上,要健全工作责任制、首办问责制绩效考核制、办事公开制等制度。通过落实工作制度,遏制一切形式主义、浮夸欺瞒、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以良好的文风、会风、政风、行风再塑形象、取信于民。在领导作风问题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制度、牵头查办重大信访案件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以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领导作风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乃至全社会健康良好风气的形成。为此,我们建立并实行了县委常委分工抓产业制度,从县委一班人做起办实事,以制度为保障抓落实。同时,县乡领导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一包3年,如所包村面貌未改,绝不脱钩。乡镇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户贫困户,每年下村驻点时间不少于3个月,住农户家不少于20天。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全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使为民务实在广大干部中蔚然成风。在生活作风问题上,要健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并举的体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健全作风教育和廉政文化宣传制度,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重大腐败案件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教育、诫勉谈话教育等,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自觉筑牢预防腐败的坚强防线,切实担负起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山西日报》2007年3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