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千年之书:揭示人性的矛盾与挣扎

千年之书:揭示人性的矛盾与挣扎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婚后生活非常幸福,安娜细心地照顾年老多病的丈夫,从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以后他写了大量作品,包括《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带着这种巨大的矛盾,创作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千年之书:揭示人性的矛盾与挣扎

后世评价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力作,也是其思想发展的顶峰,它是作家对个人、俄罗斯、全人类的命运长期思考的结晶,也是对作家一生艰难探索的总结。他将人物置于尖锐的戏剧性的冲突中,以心理分析的手法对其精神面貌和外部世界进行刻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

作家风采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881年),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1849年—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到达以后,看到监狱里阴森恐怖的情景,陀思妥耶夫斯基神经受到严重刺激,立即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昏了过去,从此患上了癫痫病。这种病症折磨了他整整一生。

10年苦役,使他的思想愈加消极。流放回来后,他的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重返文坛之后,相继发表了《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等作品,尤其是《罪与罚》的发表,给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186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速记员安娜结婚。婚后生活非常幸福,安娜细心地照顾年老多病的丈夫,从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以后他写了大量作品,包括《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病逝,结束了他苦难、复杂、矛盾的一生。

背景链接(www.xing528.com)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的时代,俄国社会正经历着激烈的动荡:农奴制废除了,资本主义开始急遽发展,一场大变革正在悄然进行。陀思妥耶夫斯基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但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认为俄国唯一的出路在于使人们恢复对宗教的信仰,鼓吹爱“能征服整个世界”。十年与世隔绝的苦役和兵营生活逐渐把他改变成一个教徒。但是,他不可能完全抛弃早年从别林斯基那里接受的无神论思想,19世纪下半叶俄国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一次次动摇了他的宗教信仰,这使他几十年里一直十分苦恼。带着这种巨大的矛盾,创作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力图用艺术形象把自己内心的矛盾表现出来,让世人来评说。

简介赏析

小说的主要情节在一个“偶合家庭”展开:多尔·卡拉马佐夫是俄国外省县城里的一个暴发户。他积聚了10万多卢布的家当,但没有宗教信仰,好色淫虐,冷酷狠毒,在积攒钱财方面“聪明和狡猾”。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德米特里生活放荡,性情暴烈,但又是个集善恶于一身的人物;次子伊凡是大学生,无神论者,同情人类的苦难,可又对世界持悲观态度,鼓吹“为所欲为”;小儿子阿辽沙纯洁善良。德米特里和父亲同时迷恋上了一个名叫格鲁申卡的外来女人,因为争风吃醋,德米特里扬言要杀死父亲,但是却没有去杀。伊凡虽然在行为上很高贵,但在思想上却和费多尔一样没有任何信仰,因而也就没有道德观念,他主张“什么事都可以做”。在他家里还养着一个厨子斯麦尔佳科夫,是费多尔和一个白痴女人的私生子。在伊凡的影响下,斯麦尔佳科夫杀死了费多尔,并拿走了3000卢布。案发之后,却阴差阳错地弄到了大儿子德米特里头上,在审判过程中,虽然斯麦尔佳科夫向伊凡承认自己杀害了费多尔,但他马上自杀了。没有了证人,又由于德米特里前后两个情人的争风吃醋,搅乱了口供,法庭最终判决德米特里20年苦役。德米特里后来也意识到自己应该主动经受苦难的磨炼,宽恕一切人,为人类赎罪,后来伊凡发疯了。小说中的理想人物阿辽沙,他皈依宗教,献身于上帝和人类的爱。但是在哥哥被判苦役之后,他又从修道院走向尘世,参与策划德米特里越狱潜逃,至于越狱是否能成功,小说则留给读者去想象。

精彩浏览

“你们要知道,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儿童时代,从父母家里留下来的回忆,是世上最高尚、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最为有益的东西。人们对你们讲了许多教育你们的话,但是从儿童时代保存下来的美好、神圣的回忆也许是最好的回忆。如果一个人能把许多这类的回忆带到生活里去,他就会一辈子得救。甚至即使只有一个好的回忆留在我们的心里,也许在什么时候它也能成为拯救我们的一个手段。我们以后也许会成为恶人,甚至无力克制自己去做坏事,嘲笑人们所流的眼泪,取笑那些像柯里亚刚才喊出的那样:“我要为全人类受苦”的话的人们,也许我们要恶毒地嘲弄这些人。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我们怎样坏,只要一想到我们怎样殡葬伊留莎,在他一生最后的几天里我们怎样爱他,我们怎样一块儿亲密地在这块石头旁边谈话,那么就是我们中间最残酷,最好嘲笑的人——假使我们将来会成为这样的人的话,也总不敢在内心里对于他在此刻曾经是那么善良这一点暗自加以嘲笑!不但如此,也许正是这一个回忆,会阻止他做出最大的坏事,使他沉思一下,说道:“是的,当时我是善良的,勇敢的,诚实的。即使他要嘲笑自己,这也不要紧,人是时常取笑善良和美好的东西的;这只是因为轻浮浅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诸位,他刚一嘲笑,心里就立刻会说:‘不,我这样嘲笑是很坏的,因为这是不能嘲笑的呀!’”(节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