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移动战斗堡垒:坦克的冷战进化

移动战斗堡垒:坦克的冷战进化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由于坦克作战人员“深居”重重装甲之内,对坦克指挥提出了新的要求。

移动战斗堡垒:坦克的冷战进化

3.冷战争锋——坦克在“二战”之后的发展

瑞典S型坦克

20世纪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二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毫米~105毫米和120毫米~122毫米;车前上装甲厚度6毫米~127毫米,倾角55度~60度,多采用半球形铸造炮塔,前部装甲厚度110毫米~200毫米;发动机功率96千瓦~382千瓦,单位功率为9千瓦/吨~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千米/时~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千米~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毫米~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千瓦~368千瓦,单位功率12.6千瓦/吨~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千米/时~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千米~350千米。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终结了传统意义上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例如,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等。

坦克炮是现代坦克的主要武器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多为36~54吨,火炮口径105毫米~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千瓦~610千瓦,单位功率9千瓦/吨~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千米/时~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千米~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还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必须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T-62坦克(www.xing528.com)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国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性和防护性能。

中国99式主战坦克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知识小百科

指挥坦克

在二战中,坦克集群作战成为一种趋势,而大规模的集群,要求增加坦克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坦克作战人员“深居”重重装甲之内,对坦克指挥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指挥坦克被研制出来。

这是一种专门供坦克指挥人员以及参谋人员乘坐的,在坦克作战时进行现场指挥的坦克。和作战坦克不同,指挥坦克增强了通讯系统,一般有多部电台和信息化作战系统。

黑豹指挥坦克G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