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速

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速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国务院所以特别强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因为过去欠账太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明显落差,极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要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必须从观念、制度、机制和财力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对各级政府和各级广电部门来说,既是一项行政责任、社会责任,也是一项民心工程、福利工程。

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速

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提速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无一例外地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提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逐步改变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其中后两个文件还就广播电视加强对农村的覆盖、开办专业对农广播电视、建立长效的服务、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指标性的具体要求。

中央、国务院所以特别强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因为过去欠账太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明显落差,极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近10年来由于建设“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农村及边疆地区广播电视覆盖有了明显改善。以新疆为例,到2005年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3 1%,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 7%,广大农牧区民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5年来,不少广播电视机构加大了对农宣传力度,2003年陕西电台首开专业对农广播,到2007年1月,已有陕西、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浙江、河北、山西、辽宁、天津、甘肃总共11家省级电台开办了专业对农广播;电视方面,继吉林、山东开办了专业对农电视之后,河北、河南两家省级电视也开办了专业对农电视。至此,长期以来广播电视疏远“三农”、冷落“三农”的状况开始改观。

2006年7月与参加中广协会对农广播委员会的各台领导在内蒙古

但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仅仅是开篇,其落后局面远未扭转,许多制度性、保障性问题远未解决。

第一,对农广播电视仍处在低水平覆盖的初级阶段。比如新疆,尽管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不少地区也只能听到2套广播、看到4套电视。

第二,农村广播电视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落后、脆弱,缺乏有效维护、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专业对农频道、频率仍然偏少,不少广播、电视的对农栏目时间在压缩、时段在边缘化;节目缺乏针对性、吸引力

第四,对农宣传队伍特别是欠发达地基层广播电视缺乏相应水平的专业人才,待遇低,不稳定。(www.xing528.com)

第五,农村广播电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缺乏有力的财力支持和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也是产生前4个问题的重要原因。

要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必须从观念、制度、机制和财力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

第一,各级政府和广电部门要从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高度,从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广大农民享受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出发,认识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

第二,各级政府和广电部门要把对农广播电视的认识与把握统一到中央确定的其属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一规定性上来。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建立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既不是点缀、也不是恩赐,而是责任与义务。因此,必须将之纳入各级政府及广电部门的总体工作规划,并成为其综合考核的指标之一。

第三,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各级政府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主导者和责任主体。因此,应把这一工作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实现财政投入制度化。明确建设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在农村,必须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城轻乡的倾向。

第四,要建立一套经费转移、补偿和激励机制。比如各级政府可把城市广播影视事业税转为支持农村广电公共服务的专项发展基金。对于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地区有一定收入的省级专业对农广播电视,省级财政应视其为准公益业给予一定的投入,或是出台相应的免税或返还政策;对于经济不发达省份的省级台专业对农广播电视,特别是基层广播电视应视为纯公益事业,由政府投入;凡转播中央、省、地(市)、县节目的无线发射台,对其维护费(含电费)、设备更新费应由中央、省地(市)、县各级财政予以补偿。

第五,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公众投资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六,目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广播电视体制不利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因此,探索建立省至县和县至乡(镇)两级垂直体系是必要的。

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对各级政府和各级广电部门来说,既是一项行政责任、社会责任,也是一项民心工程、福利工程。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发,我们既要坐而论,更要起而行,要提速。

本文系作者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撰写的评论员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