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投融资机制助力新农村建设

创新投融资机制助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是加快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六是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在体现产业导向、新农村建设方向、发挥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主导作用上,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投融资引导机制。对农产品加工基地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及联营创品牌给予扶持。市里出台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各县(市)区也制定相关政策。

创新投融资机制助力新农村建设

(一)在体现社会二次分配、社会公平、机会平等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针对被征地农民所建立的市、县(市)区两级被征地人员社会养老保障基金,采取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办法。截至2005年底,全市已有1672个行政村(社区)实质性启动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占被征地村总数的83.6%,全市累计参保人数达46.4万人,覆盖率达76.2%。二是完善以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三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市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每人资助不低于15元,对经济相对欠发达的3个县(市)每人资助不低于18元,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资助一般每人不低于30元。村集体资助和个人出资30元。至2005年底,11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全市共有351.5万名农民参加,占应参保农民总数的92.2%。此外,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也适用于农民工,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合同制职工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目前全市已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参加了城镇社会保险。三是以县(市)区为主,着重健全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市财政每年专项安排1000万元给予补助。四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公办中小学教师待遇县以上统筹。2006年秋季开始,对全市具有本市户籍九年义务教育段学生免收杂费,继续对贫困学生实施帮困助学政策。对持有残疾证、在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清少年实行免费教育。还对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教育。五是加快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低保线人群实行应保尽保的低保制度。六是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农村标准海塘、大型水库、抗洪排涝、抗台防汛防灾工程等。

(二)在体现产业导向、新农村建设方向、发挥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主导作用上,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投融资引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加速推进新一轮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基地和都市型园区建设予以扶持。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龙头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贴息补助标准。对农产品加工基地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及联营创品牌给予扶持。培育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三是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结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带动作用,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四是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千里河道整治工程、百万农民引水工程等。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百千”工程建设。五是建立了对种粮大户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粮,多引进优良品种,鼓励农民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步伐。

(三)运用金融税收经济杠杆,引导工商资本境外资本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新农村。如对慈善机构捐款、捐赠的工商企业,可以凭证列入企业成本进行地方税收抵扣;企业承担职工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可以列入计税成本等。

(一)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农民参加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转岗就业能力为主的各种培训。对每个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提供300-1500元不等的学习补助。加强对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及新型农场主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实用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每年由政府出资金,组织部分优秀青年农民到国内有关高等院校进行为期3个月到1年时间不等的深造,或者组织出国考察、参观、学习。鼓励培育新一代知识型农民。对考入高等学校后选择农业专业的学生,且保证毕业后回农村就业的,由政府提供其学习期间全部学费。近两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民培训经费1.35亿元,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60万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近年来,宁波市先后出台了《2005年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市、县、镇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力素质培训网络逐步形成,全市乡镇(街道)建就业服务站率达100%,社区建室率达91%,共帮助16.4万农民实现转岗就业和再就业。

(三)制定政策性补助资金项目化管理政策。市里出台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各县(市)区也制定相关政策。如慈溪市从2006年开始对涉及渔业生产、加工、销售领域的渔业政策性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想得到政府奖励或补助需过申报关、监管关、验收兑现关等“三关”。对已完工的实施项目,统一由市财政局与渔业主管部门会同实施主体所在地的镇级渔业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实施项目经所在地公示后,分期分批兑现奖励(补助)资金。

(一)积极推行“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还贷”的“四自机制”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二级以上的城乡高等级公路建设,市和各县(市)政府都采取这种办法。

(二)鼓励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联合建设。对各县(市)到乡村的三、四级道路以及“村村通公路”建设,采取由市、县、镇、村四级共同投资的办法,发挥整体优势,联合建设。对供水管网改造、村内路网改造、公共厕所改造、排污管网改造实行政府、企业、农户多方筹资建设。

(三)引入“BOT”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由第三方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运转正常后,在规定的时限内再最终移交给所在地管理的方式。如位于余姚市小曹娥镇的姚北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由复旦大学负责投资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行管理,并以收取该区域有关企业的排污费作为投资收益,运行15年后再移交给当地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宁波市也已很早引入这一机制。

(四)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资源,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世界银行的低息贷款或无偿赠款来安排一些项目建设。如宁波市在对慈溪市北部湿地保护建设和污水三级处理中,就是有效地利用了世行GEF(全球环境基金)提供的前期准备赠款,聘请国外技术专家进行方案研究和技术谈判,一旦下步获批,还将获世行GEF500万美元的赠款。

(一)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农业信用担保新机制。近年来,已先后在余姚、慈溪、宁海、象山、奉化、鄞州等6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农业信用担保机构。6家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共注册资本金2200万元,可担保贷款额1.94亿元,提取风险基金162.5万元。到2006年,已累计为农户、企业担保贷款额2.4381亿元,累计担保户1612户,累计担保收入116.421万元。其中,宁海的宁波七超板业有限公司利用贷款担保,公司的生产线由4条扩建到8条,并跻身全国竹胶板企业前10名。

(二)制定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政策。如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北仑区《北仑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股权享受对象界定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指导和要求各村级组织按照“资产保值、股民增收、维权、维稳”的“四赢”要求,因村制宜地制定相应股份合作制改革方案和章程,内容包括资产折股、股份量化、股权管理、股东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组织机构等。到2005年底,仅北仑全区就已有96个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占到总数的44.7%;鄞州区有4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1%,享受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果的农民约3.3万人,股份人均分红达到1764元,其中人均分红4000元以上和3000-4000元的村分别有3个。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普遍得到提高。(www.xing528.com)

(一)制定财政资金扶持“三农”政策。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等,采取财政转移支持的办法,先后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宁波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等文件。各县(市)区也同步配套,如2005年慈溪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都市创汇农(渔)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既注重对发展农业经济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的投入,又注重对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二)出台村企结对政策。即以为农村新发展提供造血功能为目的,支持鼓励工商业、企业广泛与行政村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今年宁波市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专门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在全市各地得到了众多企业支持,并通过帮助发展村级经济,参与造桥修路,推进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新村建设,以及扶贫帮困等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如鄞州区宁波欣达集团,近年来累计出资150多万元用于村级各项事业发展;鄞州兴华化工厂每年拨出60万元用于村级发展;南达合金钢公司、一舟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村级道路、幼儿园敬老院等公益事业设施建设;雅戈尔集团等10家企业还与章水镇许岩村等10个欠发达村结成对子,通过工农业项目带动等措施,两年扶持资金80万元等等。

(三)制定多元化筹资政策。为进一步鼓励行政村多方自主筹集建设资金,扩大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多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局面,《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发展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受此政策激励,全市农村掀起了新一轮集资、筹资热潮。如江口街道三迸桥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该村采取向外筹集资金的办法,村主任王仁法带头捐了1万元,五环集团董事长缪祖兴捐了1万元,该村在南渡办厂的村民王仁康、王小江也分别捐了1万元,其他村民积极响应。目前村里利用这些集资,改建了村两委会办公用房,建起了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350平方米的停车场,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村道水泥路面浇筑工程也已完工。

(一)以政府采购买服务形式,推动新农村建设。如在农村组织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等文化活动,对影视企业实行招投标的政府采购。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两年一次体检,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推行招投标的政府采购。

(二)农业保险试点。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把农业主导产业纳入保险范围,变农业灾后救助为产前保险,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三)发挥慈善机构作用,动员全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在已建立扶贫帮困基金、助学基金、白内障治疗基金、常年助医卡(医疗专用扶助卡)基金等的基础上,继续推出和发展“同一片蓝天”基金、高校在读贫困生助学基金,重点建立和发展白血病等大病治疗基金;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扶贫“造血”基金等。

(一)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宁波市先后出台《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促进集体土地、集体资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集体经济实力。各级政府也以此制定配套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余姚市小曹娥镇,根据有关政策,一是做好土地盘活文章,全镇共有5个村82户开展宅基地整治,新增宅基地指标45.12亩;结合土地整理,全镇新增土地面积138.24亩。二是做好资本增值文章,曹娥、建民两村投资建设外来人员公寓,年收益率达12.3%;朗海村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年收益率达25.8%。三是做好村集体经济应收款清欠文章,及时开展农户欠款清查,现已清欠127.6万元。2005年全镇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到445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5%。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90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70.8万元,增长了19.9%。

(二)制定完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政策。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市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县(市)区、镇(乡)政府也配合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村级承包合同、土地征用、基建工程等方面提出了专门的要求和规定。如奉化市要求:村级财务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包括村经济合作社银行开户、报账制度、村级财务代理以及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制等,有效地保证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轨道。又如鄞州区鄞江镇党委、政府专门制定印发了《鄞江镇村级招投标管理规定》、《鄞江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关于严格控制村级招待交际费用的规定》,健全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操作程序等。

(三)制定农村集体建设工程管理政策。为进一步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确保村集体建设工程成为廉政工程,各县(市)区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有关规定和约束。如奉化市出台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工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一是所有项目立项决策与审批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农村“四项制度”民主议事要求,由集体讨论决策所有工程项目均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二是对建设工程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以上,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万元以上的,纳入市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交易。三是逐步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建立质量预检和复检制度,切实履行工程施工合同,保证施工质量。四是严格工程造价增加管理。工程造价一次性增加在2000元以下的,由村财务负责人审批;5000元以上的由村财务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超过合同价2万元以上或者总造价20%以上的,重新按照民主议事程序讨论决定等。通过强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

杨明祥 农贵新 韦风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