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始终强调要以创新的思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加强街道(乡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入手,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回顾总结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一项文化事业,在文化发展史上是一大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陈起众(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必须要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引擎,把创新的思路建设放在核心地位。上海始终强调要以创新的思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加强街道(乡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入手,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在经过了反复调查研究和试点实践的基础上,至2010年建成了覆盖全市街道(乡镇),融科、教、文、体、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环境下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开启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上海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性、示范性、可复制推广的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从内容到形式,从功能配置到运行管理,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回顾总结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一项文化事业,在文化发展史上是一大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长期以来,公共文化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以及工作上的种种弊端,诸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管办不分、机制僵化、偏重硬件忽视软件,注重设施规模疏于质量效益等,公共文化事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活力,造成有些建得很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有的甚至异化变性。中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准确地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运行评估”五个方面七项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体现了文化理论、发展观念以及工作实践上的创新。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进一步指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路径,强调要将改革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动力与基本原则;特别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创新作为指导思想,要让制度创新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让制度有效地规范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实践,激发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创新实践中发挥制度的先导作用和保证作用。

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从顶层制度设计着手,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以改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2012年,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文广局、规划局民政局等15家相关单位,将2004年组成的“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下简称“协调小组”),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健全了统筹协调机制,承担起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审议、统筹协调全市公共文化建设重大事项、落实国家重大公共文化工程任务的职责,突显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下简称“市文广局”)等10家单位制定了《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要求》,明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共建共享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范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并决定将建设计划纳入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实事工程在全市推进。2011年4月,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本市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年11月,由市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并颁布实施;2015年8月,由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颁布了《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又制定颁发了《关于本市贯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2016年10月,上海市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围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以创新的思路总结了近年来改革实践的经验,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根本目标,将体制、机制的创新放在首要位置,谋划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并在顶层制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性安排,主要有以下方面:

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上海决定在街道(镇)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10家单位制定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要求》中明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以资源共享为原则,“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信息服务的多功能文化设施”;“通过室别功能多用、开放时间错位等方法,尽可能提高各设施项目的利用率,降低闲置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市民政局等五家委局单位联合发出的《关于本市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意见》中,要求“围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设施资源为载体,加大资源整合统筹力度,向社区居民开放”以此“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文化和教育的需求”。上海市文广局还发出通知,要求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社区信息苑“三位一体”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新闻出版局等五家部委局单位联合颁发的《上海市关于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规定农家书屋“统一设在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内”并“与东方农村信息苑、农民科技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共建共享”。共建共享的理念,化为制度,通过“协调小组”统筹规划,落实于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城乡全覆盖,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日臻完备,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

从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始,就在打浦桥、临汾路街道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探索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2015年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协调小组”决定在全市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模式。上海市文广局颁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及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包括《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标准》《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主体资质标准》《上海市关于政府购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参考流程》《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监督管理办法》《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费用参考》《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合约参考文本》等文件,还出台了首批《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合格主体目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这些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突破了传统体制机制的障碍,引入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改变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独家经营、管办不分的体制机制,实践中创造出由社会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整体委托管理”“公共文化部分服务功能委托运行”“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社会组织合作联建”等多种社会化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新格局,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益,也为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行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市委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强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健全公共文化配送机制”,建立“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市文广局制定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上海群众艺术馆成立“上海东方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中心”,编制了《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管理办法》及相配套的《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产品采购标准》以及《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产品采购申报指南》《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产品评审标准》《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项目巡查标准》《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简明流程及说明》等具体制度办法。上海市文广局还以政府专项资金为引导,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专项资金申报公告和政府购买服务清单目录。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了文化资源整合、竞争与供给机制,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获取优质、创新、公益的文化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均等、便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内容。

《关于本市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建立由社区居民、群众文艺团队代表等参加的民主管理制度”。在《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监督管理办法》中更具体提出,要对管理主体“实行直接监管、专业监管、民主监管”的“三位一体”监督管理制;并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信息反馈制度,建立“理事会”制度、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第三方监督管理制度等。市文广局还制定了《重大文化活动评估指标体系》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评估标准》,建立了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的机制。考核评估突出以服务为重点、以绩效为核心,突出工作的导向性、设施的利用率与公众的满意度,委托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实施考核评定。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建立了巡查制度,规定由配送工作机构、专业机构、新闻工作者等组成巡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对配送产品质量、配送管理、服务效果以及受众满意度,做出客观评估。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有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运行效益,保证考核评估工作的客观与公正。

上海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制度规范,确立起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打破了长期以来管办不分、各自为政的体制壁垒;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吸引社会各类主体广泛参与,改变了由政府独家大包大揽的经营格局,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保障,这是上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

上海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先试先行;一直坚持总结实践经验,树立创新样板,在每年举行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大会”上交流创新项目与工作经验,起到引路作用。自2012年以来,先后介绍了东方宣传教育中心公开招标,汇集社会资源,面向基层,提供“菜单式”文化资源配送服务的经验;交流了打浦桥街道创新机制、服务群众,委托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对该文化活动中心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推介了嘉定区开展“百姓书社”“百姓说唱”“百姓睦邻点”等由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百姓系列”活动;推广了“上海市民文化节”实行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办节的运行机制等。2014年,“协调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的推选工作。首先从历年来的创新实践中总结了24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强,影响面广,受广大市民欢迎的创新项目作为样板,通过《新民晚报》和上海微信、微博,面向全市发布,推动创新项目的不断涌现。2014年评选出101个创新项目,2015年评选了150个创新项目,2016年评选出95个创新项目,三年共评选了346个创新项目。这些创新项目几乎涵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建设、内容形式、方法方式、运营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展现出上海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反映了这十余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创新项目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几乎所有的创新项目中,都渗透着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添了强劲的活力。

例如,市、区科委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创办“社区创新屋”以“动手参与,激发创意”为宗旨,提供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小型机床、辅助工具,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教会民众使用技术,引导市民把动手创新作为新型的休闲娱乐方式,以实现“我创意、我设计、我动手、我快乐”的目的。又如杨浦区社建办、民政局等部门联合推出“杨浦区睦邻节”,举办睦邻节专场演出、睦邻歌曲征集、闲置物品交换、精品仓睦邻节特卖、多样屋展示、记忆中的老游戏、邻里间互帮互助等等活动,打造了睦邻文化新形态,平均每天吸引客流2万余人。

例如上海炽动传播有限公司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承办了“回家吃饭——社区亲子厨艺大赛”,以哈哈少儿频道《回家吃饭》节目为载体,通过现场比拼烧菜,让每个区的居民都有机会参与活动,从而感受到灶台上、餐厅里的快乐,倡导幸福家庭、和睦社区的文明氛围。又如由浦东陆家嘴金融城举办符合白领文化需求的“白领午间音乐欣赏会”“陆家嘴好声音”等活动,实现文化+商业的融合,打造了“文化小陆家嘴”。嘉定区安亭镇在2015年市民文化节中推出了“文化一家门”,总共有30多个公共文化活动项目让社会主体认领,其中汽车城集团认领了大型演出活动项目,主办了汽车文化节、青鸟音乐节、森林民乐交响等,其余活动项目也被辖区内的各社会组织认领,全年举办了500多场文化惠民活动,受益群众逾60 000人次。

例如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在居民小区助建“华文社区公益书坊”,开设了“社区写作工作坊”“社区戏剧工作坊”,举办“让百姓发声”等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小区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客厅。又如由上海人生大不同公益发展中心策划和组织的“大不同演讲”“大不同会馆”“大不同学院”和“大不同创新坊”四大主题活动,三年多来受众达数万人次,成为青年文化基地。闵行区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自2012年开始设立太阳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项目——合唱课,还组成了以4—15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体的“太阳花童声合唱团”,三年来,为310名少年儿童提供了超过500小时的免费艺术教育,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公益性文化项目。

例如上海电影评论协会举办的“盲童非视觉摄影系列活动”,通过培训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与盲童一一配对,教会盲童用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去拍摄照片,帮助盲童拿起相机,在游览公园时把握拍摄目标,按下快门。摄影活动完成后,举办“放飞心灵、触摸世界——上海首届盲童非视觉摄影展”,使盲童体验摄影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又如上海市收藏协会举办“上海淘宝文化节”,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藏品展,开展了“上海·巴黎联动活动”、“淘宝小护照活动”等,举办各类活动32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单位有百余家,人次达30万。

例如嘉定区江桥镇文化中心邀请著名记者、电视台主持人骆新建立工作室,开设“新闻学堂”,举办“我是记者”名人课堂、“童眼看世界”专栏、“我是小主播”等活动。骆新等记者、主持人,每两周为孩子们安排或在校内、或在电视台、或在录音棚上课、活动,帮助孩子们提升综合素质。又如84岁的李大来先生将他收集的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件机械古钟藏品送给政府,开设“大来时间馆”,大来先生还邀请自己的老朋友、老同事以及年轻人一起担任“时间馆”的志愿者,为参观者讲解机械钟表的历史背景和物理知识,观众还可以观摩钟表修理过程。在李老先生影响下,连环画家王万春等一些文化人士也纷纷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设连环画工作室、古琴工作室、城市书房等,成为该地区的文化休闲新业态。

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广大市民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局面,改变了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单一方式,增强了公共文化发展活力,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很重要的不同之处,也是创新发展的方向与重要内容。

上海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还不能跟上城市人口增长、文化需求变化、城镇化发展等的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拓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项基本内容。

例如,申通地铁集团在地标性的人民广场等地铁站台创立“上海地铁音乐角”“地铁图书超市”“地铁美术展”等,成为城市新空间的文化输送带。又如月星集团在48万平方米的“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辟出1万平方米的空间,建成了商家博物馆、环球港美术馆、公共演艺空间、非遗文化展厅等,打造了涵盖文化、音乐、艺术、旅游等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例如,奉贤区图书馆根据区域内用户阅读需求,与工业园区、大型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咖啡馆等结成“城市阅读联盟”。图书馆与大居社区合作,建设大居社区图书馆;与咖啡馆合作,建设文化新空间;与部队合作,建设军营图书馆等。参与奉贤区“城市阅读联盟”的除了街镇图书馆以外,还有90多个企事业单位、24个部队单位、11所学校、6家咖啡馆,都纷纷开辟了市民阅读的新空间。又如由上海作家协会等单位共同在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打造思南书集与思南读书会,于每周六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室内主题读书会,在室外的“花墙广场”由多家特色书店设立露天书市,这里被誉为“申城文化阅读活动新地标”。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要以内容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播健康有益的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指引,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之魂,也是公共文化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推出浸入式教育戏剧“四行仓库保卫战”,以“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素材,以纪念馆陈列为基本场景,通过创作情境,让未成年学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参与,体验“八百壮士”前仆后继的抗战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上海文化艺术档案馆举办“京剧四大行当艺术档案展”,让观众直观感受京剧四大行当的人物特色,感受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和文化瑰宝。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突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要素,改变传统竞赛方式,通过诵读、网络答题、主题展演等形式,扩大传播的辐射面与影响力,唤起广大市民对于祖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老上海茶馆有限公司举办“老上海风情展”“上海文化公益讲座”“爱上海沙龙”“本土茶馆音乐”等活动,搭建“文化寻踪——探访老上海”平台,让参与者感受上海大都市的文化底蕰,领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倍增爱国情怀。

例如,金山工业区文体服务中心举办“清风书场”,创编了40余个廉洁故事,用评话的艺术形式,传播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又如上海市妇联等相关单位联手开展“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家庭风貌展”,评选“海上最美家庭”等,宣传和践行中华美德。

例如,上海国际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天空”,将世界顶尖艺术从舞台剧场延伸到了广场、公园、社区、学校,请名家名团唱主角,引领大众走向艺术经典。又如上海音乐厅举办“音乐下午茶”公益音乐会,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向社会开放,市民可以欣赏到高雅艺术,从2012年至2016年已演出了千场,受益群众近8万人次。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举办“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活动,“听邬达克故事,赏老上海建筑”,让参与者了解上海历史文脉,领略建筑文化艺术的美学魄力。

例如,崇明绿华镇举办“稻草文化艺术创意活动”,以农村自然资源稻草为主要原料,推出用稻草设计制作的比汽车还要大的“崇明蟹”吸引游客观赏,并由此开展亲子活动,带领孩子们制作牛、山羊、长颈鹿等各类稻草造型,激发起儿童的创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逐步拓展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创意活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也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与手段已不能满足群众需要。让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人民大众提供时尚、便捷的服务,无疑也是创新的重要方面。

例如,原闸北区(今属静安区)打造“智”文化服务平台,联结区域内文化场馆、演出、图书、非遗资源,建成了“云媒体数字资源库”,搭建了覆盖手机、移动终端、个人电脑和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终端在内的文化信息传播、分享、互动平台,形成公共文化数字配送与互动服务系统,市民可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又如嘉定区建立“文化嘉定云”,把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中心、博物馆、竹刻博物馆,陆俨少美术馆、孔庙等文化设施与各类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数字化进行虚拟现实展示,还可以提供回看,形成了一个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观赏平台,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真实、流畅地体验数字文化带来的全新感受和乐趣。

例如,上海熙智媒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策划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大赛”,利用互联网优势,采用微信、微博的传播方式,进行有奖问答,用“微电影”“随手拍”的光影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又如金山区枫泾镇是中国故事基地,由枫泾文体服务中心打造“互联网+枫泾故事会”,推出了“枫泾故事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表创作的新故事,发布举办故事赛事和活动信息,推送有声故事等。这些活动一改平面传播与服务的传统手段,融合受众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方式,使群众文化活动变得更活泼、更有生气与吸引力,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

例如,市民文化节百强团队评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项目的社会采购评选等,用“互联网+”“文化数字云”平台,让广大市民群众一起加入测评活动,调动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并应用大数据分析识别与评价,保证了评选的公正客观。

上海始终将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放在重要地位,在顶层制度设计的指引下,实践中创造了多种管理运行模式。(www.xing528.com)

例如,浦东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本市首家推行“公办民营”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了由各方代表组成理事会的决策领导制度,委托社会机构法人主体实施运行管理,各方代表参与监管,并邀请第三方评估。在新机制驱动下,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服务资源丰富,人气旺盛,年接待群众达20万人次。

例如,瑞金二路街道委托拥有文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文化资源的民办非营利机构“浦江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对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策划、物业服务、团队管理、设施开放等方面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

例如,嘉定区培育了社会化自治组织——“聚乐轩”群众文化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由嘉定区18个不同类别的群众性文体团队的队长组成。“聚乐轩志愿者管理委员会”发动并组织团队成员,通过民主协商,一起负责管理文化活动中心,形成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体现出群众自主精神。

例如,浦东惠南文化艺术指导分中心与区域内50多家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文化团队签署了共建共享服务协议,结成“浦东惠南艺术联盟”,实现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活动的共商、共建、共享,弥补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不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改革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习总书记的指示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实践的指针。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是为百姓服务的第一线,实践出经验,经验在第一线。上海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从基层工作中发现与总结经验,并不断用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引路,发挥其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经验。

发现并总结创新典型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复制推广,延伸辐射,产生创新的连锁反应,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才是根本。上海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主管部门,不仅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与指导性文件,并通过抓试点、树样板,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着力把制定的政策制度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以及可行性、可操作的项目,而且把局部经验推广到全市,构建成全局性的创新项目,从而产生出强大的整体效应,在以下工作中可见一斑。

全市在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同时,就对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并在少数街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探索,而后又在全市公共文化建设大会上推广了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委托“民非”机构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对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的经验,继而扩大到徐汇、浦东、嘉定、闵行等4个国家和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试行。通过了一系列试点,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管理的经验逐步成熟,总结与制定出了一套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的制度体系。市文广局通过召开全市推进大会、试点单位现场会、交流会等方式,向全市推广经验。明确所谓社会化管理,“其本质是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内容,核心是提升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所谓专业化管理,“一是按照专业标准进行管理,二是由专业团队实施管理,三是达到专业管理水平”;在实施方式上“可以分为全委托管理、部分委托管理(场地设施或文化活动项目)、街镇自行管理(按照服务标准)三种模式”;管理模式的选择,“强调因地制宜,选择权在基层”,从而推动全市各区各街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选用不同的模式实施运行管理。截至2016年,全市建成运行的216家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超过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企业、社会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各类主体参与整体管理或部分项目管理。

社会主体参与运行管理后,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文化资源、新的服务方式、新的管理手段,增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力,从而提高了市民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满意度,被群众誉为“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上海把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准与能力,始终放在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协调小组”统筹下,2004年开始组建由东方宣教服务中心、东方讲坛、东方社区学校服务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文化艺术中心、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等6家不同体制机构组成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由政府出资5 500万,通过“整合资源、百姓点菜、政府买单、按需配送”的方式,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提供演出、讲座、展览、培训、信息服务、艺术指导、农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服务,创新了文化产品的供给机制,受到社区群众欢迎。为了加快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2015年“协调小组”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东方系列”公共文化配送工作的方案》,决定打造资源配送服务的升级版,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社会化,提高资源配送数量与质量。“升级版”有以下特点:

由市群众艺术馆将原来的六个“东方配送机构”整合一起,建立统一的配送平台——“上海东方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中心”。内容配送服务立足市、区、街镇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配送“1+17”市区联动机制。市级配送注重优化内容结构,扩大产品供应主体,强化示范性、引领性、指导性;区级配送注重集聚本区域文化资源,提倡多样化、普惠性;街镇配送工作要求在做好市区内容配送的接收工作基础上,向居委(村)延伸,注重满足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服务。市、区、街镇三级联动配送机制的创新,实现了资源差异化配置,提高了配送服务的数量质量。

通过召开配送产品征集工作媒体信息发布会、在“数字文化云”平台上公示、与配送主体沟通等方式,进一步吸引优秀的社会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配送工作中来,拓展了资源进入渠道。通过组织供需双方见面会的形式,促进“供需对接”。2016年参与市级配送的单位达到了110家,项目355个;参与区级配送的主体数量达575家。

为提高配送资源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在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确立配送资源内容的重点,向更受市民欢迎的文艺演出、特色活动、文艺指导方面倾斜;投入资金增加到6 500万;资源配送力度进一步加大向远郊地区倾斜;运行过程中建立起巡查制度与反馈制度,由群众评价,保障了社会主体供给配送资源内容的质量效益。

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系统的创建与升级版的打造,完善了“市区联动”“举手申报”“点单采购”“需求对接”“绩效评估”等五大配送服务机制,提高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与质量,2016年市区两级配送演出9 572场、文化讲座3 253场、电影139 293场、艺术教育活动20 766场、文艺指导员79 082课时,受众共达2 472.3万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机构的管理能力。

从2013年起,上海开始举办“市民文化节”。“市民文化节”承载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市民艺术教育活动、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五大功能。“市民文化节”将活动重点放到社区基层,实现了“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团队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目标,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让普通民众也能实现艺术梦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市民文化节的创新亮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市民文化节”贯彻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的精神,通过媒体广发“英雄帖”征集社会组织参与办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动退至后台。有的社会组织主动举手要求承办主题活动,如上海收藏协会承办“市民收藏大赛”,办出了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品种最齐全的民间收藏展示活动;有的社会组织将自创的文化主题活动项目申请纳入市民文化节,如上海阿卡贝拉文化中心申报举办“阿卡贝拉艺术节”,把这种新的文艺形式带入市民文化节,打造成了音乐节的品牌项目;有的社会组织接受政府招标、购买服务,将优质资源提供市民文化节,如闵行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委员会、上海星炼科技有限公司等接受承办“市民合唱大赛”,提供专业化服务;有的社会组织与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共办市民文化节活动,如市民文化节组委会与东方艺术中心合作共办“家庭音乐会”、与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手推出“中华古诗词大赛”等。据统计,每年有50多家社会主体将自创的文化主题活动申请参与市民文化节。市民文化节还将活动延伸到全市各区域,形成“1(市)+16(区)+209(街镇)”的三级联动体系,有效地整合了区域文化资源,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满载运营。

“市民文化节”创新了办节机制,成为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平台,它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办节庆活动的传统方式,由政府主办变政府主导,承接单位由体制内单位向社会力量共同承办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举办节庆活动的新机制、新格局。

市民文化节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使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特别适合青年群体的参与。如“中国梦·上海情”沪语大赛,依托新民网“侬好上海”,开辟网络赛区平台,推出了“沪语水平测试”活动,共有8 000余位用户参与答题,200多人用微信上传了特色音频才艺,超过15 000人次参与复赛与30强的网络投票。又如由杨浦区图书馆与上海朗诵协会等合作举办的“阅读好声音”全城微朗读大赛,依托网络传播,通过移动终端上传“阅读好声音”,唤起了广大市民阅读热情。运用网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突破传统活动的方式方法,拓展至立体的、多维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互联网运作,市民文化节树立了活动方式创新的典范。

办节活动机制与方式的创新,使文化节内容丰富,范围拓展,辐射面扩大,专业化程度提升。全市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举办文化活动达5—6万项,参与人次超过3 000万,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获得优质的内容支撑,提高了利用率,使参与的社会主体业务水平提升,社会影响力扩大,新主体得到培育,使广大市民能就近、方便地享受丰富的文化服务,获得自我展示风采的体验,提高了文化素养,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市民文化节”。

上海从2013年开始启动“文化上海云”建设,并将它纳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目标是给公共文化服务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让市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便捷地参加到线上线下的活动中。“文化上海云”首先在嘉定区、闵行区、闸北区(今属静安区)试点,三区分别创建了“文化嘉定云”“文趣闵行”和“海上智文化”服务平台。在试点基础上。市文广局依托“上海创图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研发了软件平台,按照“互联网+文化”的要求,综合运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建立“文化上海云”,并在全市逐步推进建设。“文化上海云”有两个突出的亮点:

“文化上海云”整合市、区、街(镇)的文化活动和场馆信息,围绕市民对公共文化“我要知道、我要参与、我要互动、我要评论”的需求,开发了信息公告、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空间展示、社团风采、竞赛互动、文物鉴赏、文艺培训、大数据分析等9大功能,面向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市民百姓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和电脑接入等方式,只需在门户上点击相应服务模块,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就能快捷地享受文化服务。

“文化上海云”按照“统一规范、分头推进、独立运营、系统整合”的原则,通过试点细化了建设标准,将“文化上海云”建设逐步推及到全市。目前,“文化上海云”覆盖了市、区和街道(镇)共37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年汇集全市约6万余场公共文化活动信息和3 000多个文化社团信息,方便了市民参与。如市民文化节依托“文化上海云”,搭建了线上报名、节目视频上传和评选平台;又如举办了“云平台应用大赛”“百强公共文化配送创新产品”网上投票评选等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也动员起更多的社会主体推出精彩的文化活动。

“文化上海云”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参与率和场馆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激发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加快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出坚实一步。

纵观上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的做法,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上海展现出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有的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让百姓就近、方便、快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有的从对象上着力,将服务重点、资源分配的重点下沉到农村、社区、基层,让各类群体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的从内容上着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海纳百川,融合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支持健康文化,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与凝聚力不断提高;有的从方式方法上入手,以“群众喜欢不喜欢”为衡量准则,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实现“供需对接”,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的从制度保障上探索,引入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实施民主管理制度,使群众拥有文化诉求的表达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起群众的创造精神,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创新,它要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这是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衡量创新成效的基本标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上海创新之路给我们的又一启示,就是政府带头改革,以制度创新先行,立足基层实践,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办法,改革不适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法规制度,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保障,推动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行、数字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上海实施的四大文化服务项目,集中体现了创新的成果及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这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文化创新的一项重点。在上海346项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项目中,共同的特点就是渗透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内容。从创新制度看,都突出了鼓励社会化参与的要义;从创新项目的数量看,由社会组织独家提供的创新项目占到30%左右,还有许多是社会组织与市、区和街道(镇)公共文化机构共创共建的创新项目。社会力量的融入,改变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仅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方式,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激发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公共文化服务整体的创新发展就带动起来,从而促进了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广泛开拓、公共文化供给内容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手段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资金的多渠道投入等。实践证明,抓住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这一重点,打破传统体制的壁垒,确立起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全面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加快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文化民生的保障。

[1]钱泽红:《2016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载《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7)》,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版,第1—14页。

[2]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编印:《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名录》(2014、2015、2016)。

[3]覃川:《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经济日报》2017年7月21日。

(1) 作者简介:陈起众,上海图书馆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