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迈向文化强国

甘肃: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迈向文化强国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甘肃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文化节会等平台,展示甘肃文化独特魅力,扩大甘肃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为甘肃省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把文化和旅游的优质资源有效整合、融合发展,是甘肃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所在。

甘肃: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迈向文化强国

◆结合六中全会精神,甘肃省怎样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甘肃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扶47条”)。“国扶47条”强调,要把甘肃建设成为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为甘肃文化改革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建设文化大省,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再上新台阶。一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村文化室、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和市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对不达标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争取国家支持进行改扩建。特别要重视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标志性工程。加快无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二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向20户以下自然村延伸,巩固提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质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农村全覆盖,农家书屋向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城市社区和国有农林场延伸,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达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三要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加强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使公共文化场所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政策、传播知识、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的阵地,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四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突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与开发。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和出版物的译介和制作,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思路

◎两大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战略;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

◎六大工程:精神引领工程;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产业振兴工程;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兴文工程。

◎两项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强化政策保障。

第二,一手扩大规模,一手提升质量,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在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上,一要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论证,依托优势项目和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谋划实施一批对社会资金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健全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二要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一方面,毫不动摇地扶持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格局。三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依托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避免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发展要素的能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www.xing528.com)

在提升文化产业质量上,一要扶持特色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重点扶持开发优势文化资源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发挥精品力作陶冶情操、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二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加大文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利用数字、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加大科技专项资金向文化产业领域倾斜,支持文化企业引进最新科技成果,促进文化企业转型升级。三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巩固和扩大甘肃省现有文化精品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创作生产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为甘肃文化走向国内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对有实力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以奖代补力度,扶持发展文化市场中介组织,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充分利用文化节会等平台,展示甘肃文化独特魅力,扩大甘肃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为甘肃省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第三,整合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把文化和旅游的优质资源有效整合、融合发展,是甘肃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所在。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提出要把文化体育旅游相结合,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意见》精神,总结“十一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立足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坚持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第四,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取得新进展。从甘肃省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现状来看,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文化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竞争与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还未形成,文化产品和要素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流动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经营性文化企业实力不强,多元投融资格局还没有形成。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结合甘肃省实际,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创新对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按照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的思路,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创新现代文化组织方式和流通形式,繁荣文化市场;鼓励民营投资者和优秀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支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领办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自由结合、公平竞争;打破部门界限、地域界限,通过资源重组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精彩语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您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会精神,您对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有何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