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历山大港:埃及的世界著名海港

亚历山大港:埃及的世界著名海港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大海港,也是仅次于开罗的全国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港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最高26℃(7月),最低约12℃(1月)。亚历山大港年吞吐量2760万吨。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原为一个渔村,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在此建城,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之后,将国名也改为亚历山大国。亚历山大是埃及的历史名城,其标志之一是被誉为古代西方七大奇迹之一的航海灯塔。

亚历山大港:埃及的世界著名海港

亚历山大港(埃及)

本篇简介

Benpianjianjie

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侧。它不仅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大海港,也是仅次于开罗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它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侧,一条丁字形海岬向北伸入地中海,与法鲁斯岛相连,西北临地中海,东南靠迈耳尤特湖。人口近300万。

亚历山大港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最高26℃(7月),最低约12℃(1月)。春、秋常有沙暴,可持续数小时至5天。冬季清晨常有雾。年平均降雨量约300毫米。

港区被丁字形海岬分为东港和西港两部分。东港水较浅,主要作为渔港和海上游览区;西港水域面积大,为商港和军港,有两道防波堤和法鲁斯岛为屏障,水深浪平。港内又由长900余米的堤道分为外港(约6平方千米)和内港(约2平方千米)。内港码头长4千多米,可停靠吃水8.5米的轮船。外港有长150余米的干船坞和码头,有良好锚地。亚历山大港年吞吐量2760万吨。埃及有80%~90%的外贸货物都从这里进出。主要出口货物有棉花纺织品、蔬菜、水果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矿产品、机器、工业品等。(www.xing528.com)

亚历山大是闻名世界的棉花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埃及绝大部分国土属于热带荒漠气候,日照强烈,降水稀少,但灌溉条件很好,对喜热、喜光、耗水的棉花生长有利。因此棉花生产最多时曾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占农业总产值的1/2,在商品出口总额中占80%左右。后来因棉花与粮食争地,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过去所产棉花多以原棉出口。后来,随着本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在本国加工增多,出口量减少,而纺织品工业的发展,又促使了棉纱、棉布出口量增加,因此棉花、棉纱和棉布是亚历山大港最主要的出口物资。

亚历山大对外交通便利,不仅有稠密的运河网和发达的公路网连接尼罗河三角洲主要城镇,还有高速公路铁路通往开罗及其他各地。亚历山大距开罗市只有206千米,每天有10多班火车相通。亚历山大处于亚、非、欧海上交通要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亚历山大港是全国主要的海上门户和重要的国际海港。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原为一个渔村,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在此建城,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之后,将国名也改为亚历山大国。希腊人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城一直作为东部地中海重要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而驰名世界。阿拉伯人占领该城后开始衰落。16世纪西方人找到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后,亚历山大海运的优势有所下降。19世纪初穆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后,城市获得振兴,并将亚历山大建为海军基地。1863年埃及首都移至开罗。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1936年英国胁迫埃及政府将此港割让,作为英国在中东的主要海军基地。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国,亚历山大最终回归祖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亚历山大又呈现出活力,并日益成为埃及的重要港口、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亚历山大是埃及的历史名城,其标志之一是被誉为古代西方七大奇迹之一的航海灯塔。该塔矗立于亚历山大港最北端的法罗斯岛上,塔高135米,内放柴薪,日夜火焰冲天;塔内装有金属巨镜,将火光反射到海面上,指引着地中海船舶夜间航行的方向。由于几经沧桑,灯塔毁坏,后来按原样复制的灯塔仍巍然屹立,象征着这座历史名城威武不屈的精神。

亚历山大港灯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