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著名海港-上海港介绍及发展历程

世界著名海港-上海港介绍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港(中国)本篇简介Benpianjianjie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港,是长江入海咽喉,也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港口和运输枢纽。上海港区长170千米,其中黄浦江内从吴淞口到黄浦江大桥72千米,江面宽500米左右,可通行万吨级船只,2万吨级海轮亦可候潮入港。目前,上海港年吞吐量是1.65亿吨左右。繁忙的上海港上海发展到今天的全国第一大港,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世界著名海港-上海港介绍及发展历程

上海港(中国)

本篇简介

Benpianjianjie

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港,是长江入海咽喉,也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港口和运输枢纽。

上海港地处东海之滨,长江下游黄浦江和吴淞江的汇合处,长江入海咽喉。它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港口和运输枢纽,也是国际贸易上最著名的港口之一。上海港区长170千米,其中黄浦江内从吴淞口到黄浦江大桥72千米,江面宽500米左右,可通行万吨级船只,2万吨级海轮亦可候潮入港。全港区现有装卸作业区13个、96个泊位和100多个浮筒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44个、外贸泊位23个,全港同时可以停泊100多艘船进行装卸,每年约有1000多艘次外轮、900多艘次我国远洋船舶泊进港。整个作业区断断续续分布在吴淞口至闵行的黄浦江两岸。装卸作业设备先进,实现了机械化、系列化、自动化。在上海港有很多专用码头,货主专用码头绝大多数属于工业企业、商业、水产、城建、房屋等行业。在客运方面,客运站设备齐全,候船室同时可容纳6000多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客运站。上海市有优越的海上和陆上交通,当前从上海出发的远洋航线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通航,也有水路客运航线开往沿海沿江各港口。境内铁路除沪杭、沪宁干线外还有9条支线、72条专用线,形成水路、陆路、公路和全国相连。发达的交通运输,不仅有利于上海的发展和振兴,也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繁荣,使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上海当地资源贫乏,大量笨重的原料、材料和燃料需由外地供应,而一些成品和半成品、大量轻工业产品需外运。进入上海的货物中,以大宗货物为主,如煤炭石油铁矿石木材、粮食等约有70%~90%通过水运进入上海。从上海输出的物资种类繁多,如钢材、化工产品、纺织品、日用百货几乎运到全国各地。目前,上海港年吞吐量是1.65亿吨左右。1995年经上海港运输的货物价值超过480亿美元。在运输货物中由于上海所处的位置,有大量中转货物,其中国内占60%,国外占40%,而且中转比重还在上升,这与长江沿线钢铁基地武钢、马钢、梅山铁厂等)所用的铁矿石由国内供给改为部分从国外进口和发电用的燃料由石油改为煤炭等有密切关系。上海水路客运航线以长江航线最为重要,约占客流的60%。沿海航线北起大连,南至广州都有定期客货班轮运行。上海港的腹地广阔,仅在水运方面与上海有直接来往的省市就有13个。

繁忙的上海港(www.xing528.com)

上海发展到今天的全国第一大港,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约在5000多年前,上海地区几乎有大半是大海的一角。到了秦代,上海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城镇。明朝末期,上海已成为江南商品经济活跃地区。乾隆时期,上海已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大港。此时,黄浦江已成为有大量船只通往沿海各港和东南亚各国的港口城市。公元1842年,英国攻打吴淞口,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起上海被迫开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之后法、英、日等国亦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搞租界、设银行、开洋行、办工厂,霸占海关税收,垄断了绝大部分金融外汇和进出口业务,又进一步攫取了中国沿海和长江的航运权,并以上海为中心,开辟多条国内外水运航线,定期航行至香港、东南亚、印度、日本、欧美、澳大利亚等港口。19世纪中叶,外商先后在上海投资开办船泊修造、纺织、印刷、烟草等工业。由于各帝国主义把上海作为他们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地方,使得上海经济畸形发展。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解放后通过经济改造和发展取得了重大变化,其经济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上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纺织工业是上海市传统的优势产业,部门齐全,设备及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花色品种都有明显优势,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上海港运输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运输量大于运量,港口能力不足。表现在港口泊位和码头长度增加少,而上海工业增长、船泊运力增加、港口吞吐量增长快的矛盾。因此港口经常超负荷运转,常出现“船等泊位”的现象。

二是进港航道浅,影响船舶向大型化发展。黄浦江航道枯潮水深为11米,最深处达20米,最浅处为8米,因此大船不得不利用潮位差每天乘两次高潮进出或减载进港。

三是库场小,设备比较陈旧,影响船舶周转效率。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港仓库、堆场仅增加了20%,平均每个泊位仅有库场1.3万平方米,相当于国外同类型港口的1/4。

上海港为了适应日益增加的航运业务,已在港区南面开辟了一条新的航道,以加强航运管理和增加进入上海港的船只。现在中小型船只在航运中占80%,这些船只都用深水航道。建立的新航道把航运区分成三条航道:一条是行驶吃水深度超过8.5米的船只;另一条是行驶吃水深度不到8.5米的船只;还有一条是行驶吃水深度不到4米的船只。并且到20世纪末上海港港口的运输能力已增加到2.2亿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