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锡伯族萨满教信仰-成为萨满的神意选择仪式

锡伯族萨满教信仰-成为萨满的神意选择仪式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萨满教信仰锡伯族自古信仰萨满教。他们两人去世后,在察布查尔已断正规萨满。萨满在击神鼓唱祷在锡伯族萨满教领域,并非凡求师学萨满者均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萨满,他们经过上刀梯这个神意选择仪式之后,才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萨满。布吐萨满则没有独立从事萨满教活动的权力,患者也不会求助于他们。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上述赫赫萨满一女性。“上刀梯”仪式是锡伯族萨满教独具的特点

锡伯族萨满教信仰-成为萨满的神意选择仪式

第五节 萨满教信仰

锡伯族自古信仰萨满教。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三牛录遗存的萨满较多,20世纪以前,佟佳氏(佟姓)、吴扎拉氏(吴姓)、扎斯胡里氏(扎姓)、那拉氏(那姓)、觉罗氏(赵姓)、涂木尔齐氏(涂姓)、何叶尔氏(何、贺姓)、关佳氏(关姓)、郭尔佳氏(郭、顾姓)、伊拉里氏(伊姓)、额尔克勒氏(额、鄂姓)等都有自己的萨满。现在各姓氏的老人基本上都能说出自己姓氏(锡伯族称哈拉)萨满祖师的情况。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哈拉萨满已向牛录萨满转化,即萨满的产生范围已打破了哈拉界限,一个牛录只剩一至两个萨满,他们不仅代表本哈拉从事萨满教活动,而且更多地代表本牛录从事萨满教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金泉镇尚有两个萨满,一个是著名的帕萨满。据老人们回忆,他先后治愈了许多精神失常者,他是三牛录著名的尔喜萨满(锡伯族珍贵的《萨满歌》抄录者,新中国成立前去世)的徒弟,于1956年去世。另一位是“萨满妈妈”(亦称赫赫萨满),她是帕萨满的徒弟,也曾治愈过多个精神病人,于1976年去世。他们两人去世后,在察布查尔已断正规萨满。

萨满在击神鼓唱祷

在锡伯族萨满教领域,并非凡求师学萨满者均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萨满,他们经过上刀梯这个神意选择仪式之后,才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萨满。正式的萨满称为依勒吐萨满,汉意为公开的萨满,也就是为众所承认的名副其实的萨满;非正式的萨满称为布吐萨满,汉意为隐蔽的萨满,也就是不为众人信服的萨满。依勒吐萨满有独立从事萨满教各项活动的权力,他接受由师傅赠送的一整套萨满法具。他们通达的神灵较多,即除自己供奉的神灵外,其他辅助神灵也会全力帮助他。布吐萨满则没有独立从事萨满教活动的权力,患者也不会求助于他们。他们只能为依勒吐萨满当扎里(即副手,也称二神),或者平时干些占卜等简单的巫事。他们没有自己的保护神,即供奉的神灵,无权穿萨满法服,萨满法具也是经依勒吐萨满许可后才能使用,否则,其法具会失去法力,依勒吐萨满再用时须经过隆重的“驱邪”仪式。

在锡伯族萨满中,既有女性,也有男性。锡伯族传统习惯认为,女性一旦成为依勒吐萨满,她的法力会远远超过男性萨满,因为,一是她通达的神灵比男性萨满多,不但雌性神灵帮助她们,而且雄性神灵也都会帮助她们;二是女性有比男性更强的韧性和忍耐力,在和妖魔鬼怪搏斗时,会坚持到胜利。据老人们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察布查尔有过不少著名的女萨满,关于她们抓鬼镇魔的传说也有很多,只可惜不知她们为何姓何氏,生何年代,死何年份。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上述赫赫萨满一女性。在学萨满过程和从事萨满教活动时,男女萨满具有较明显的区分,一是上刀梯时女萨满不能上竖立的刀梯;二是跳神治病时女萨满一般不能行“蹈火”仪式,不能往肚皮上按铡刀,不能舔烧红的马刀,不能踩烧红的犁刀。总之,不允许从事暴烈的巫事,而男性萨满都可以从事上述活动。

锡伯族的萨满不能世袭,就是说父亲的萨满职不能传给其子女,在一个家族内只能隔代学萨满。认为前辈总是高强的,儿子承接父亲,其本领肯定不如父亲,因而不会成为众人信服的好萨满,众神灵也不会很好地帮助他。当一个萨满谢世后,其家族将其生前使用的萨满服装和法具,在外姓萨满指导下,收拾停当,制作专门的箱柜封存起来,等到隔一代本家族出现新萨满后将萨满服装和法具交给他。在锡伯族人眼里,成为萨满者都认为和萨满有天生的缘分,是命中早已注定了的。因此,当萨满的人都有一定的先兆:一是婴儿初生不久经常染病,而且久治不愈,经萨满医治后即刻痊愈,同时其爷奶父母经常梦到有关萨满之事。在此情况下,其长辈决定让他当萨满(锡伯族称做“指给萨满”),从此不让他吃牲头、腿肉,不带他到死丧之处及相通(巫师之一)、尔琪(巫师之一)等其他巫师治病之处,诸如此类禁忌很多。二是成年人突然得癫狂症(其症状一定是神志错乱,到处乱跑,不怕寒冷,情绪激烈不安等),经过萨满审视、诊断后治愈的,就被认为他和萨满有缘分,说某某死去萨满的巫出固(神灵)看中了他。如果该萨满愿意教他法术,就要征求其亲属、直系亲戚的意见,若允许学法术,便收之为徒,教授巫艺法术。三是有的人天生爱激动少平静,所举所动颇似萨满,萨满就会看中他并有权向其亲属提出让他学萨满法术。如果他们同意了,看中的萨满就要亲自担任师傅培养他,不得中辍。因为中辍后被认为是亵渎了神灵,对学者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授者来说,以后神灵不会很好帮助他。故师傅在给徒弟教授真法术前,用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思想灌输,以增强对神灵的信任。一经决定当萨满、学法术的人,选定师傅开始学法术之前,要举行一次仪式(锡伯族叫“举山羊之宴”),宰杀雄性白山羊,邀请哈拉头人、亲戚朋友、牛录诸萨满来参加,主要目的是宣布他已被萨满神灵选中,开始学习萨满法术。仪式上大家相互祝贺(主要是该哈拉人),为本哈拉、本牛录和本族中又要出现一个新萨满而高兴。萨满徒弟在仪式之后,出10斛(l斛等于80斤)小麦或一只3岁公羊,请一位高明画师绘制一幅萨满神像(后面有解释),和祖先画像一起悬挂在供桌前面,每天3次烧香磕头,以求其保佑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萨满。

锡伯族人学萨满并不脱产,白天参加生产,夜晚在家学习,断断续续3年才结“业”。第一步,师傅尽心灌输其信仰神灵的思想,其间还要进行多次考验,使他丝毫不怀疑神灵的存在。如果有怀疑的表现,就要中断教授时间达半年左右,让徒弟“回心转意”,深刻领会师傅的教导,然后再开始教授。教授活动始终在夜间进行,并且不能有亮光。第二步,等徒弟没有“二心”之后,便开始传授萨满跳神的基本要领。例如,击手鼓(神鼓)的要领,踏舞步(跳神)的动作,请神、领神的方法,进入恍惚状态(入神)的要领,以及背诵咒词祷语、唱萨满歌调等。师傅在授法过程中,还要让徒弟参加萨满教实践活动,带他到跳神治病或跳“吉神”处,学习和观察萨满教活动的各过程和各项动作要领。因此,萨满的许多动作要领和主要过程是在跟师过程中就自然学会的。

经过3年时断时续的学习之后,如果徒弟掌握了基本动作和要领,就要举行“上刀梯”仪式。“刀梯”,锡伯语称为“查库尔”。“上刀梯”仪式是锡伯族萨满教独具的特点,是萨满学徒能否取得“依勒吐”萨满称号的关键,也是萨满教取信于民、萨满展示其法术武功的公开表演形式,这在其他民族萨满教仪式中未曾见到。锡伯族萨满“上刀梯”的目的,一是告诉人们通达神界并非易事,只有踏上实实在在的“刀梯”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并且暗示,不是人人都能做神界和人间的使者;二是显示萨满真有通达神界和治病救人的本事;三是为了区别有真“本事”萨满和无能萨满。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锡伯族刚迁到新疆伊犁时只有几千人,后来随着察布查尔大渠的开凿和土地的开垦,锡伯族人口发展很快,从原有的哈拉(姓氏)中先后分解出许多莫昆(哈拉的分支)。紧接着,每个莫昆都产生了自己的萨满,这样,出现了一个哈拉有数个萨满的情况,萨满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在他们当中怎样划分好坏优劣呢?这就要在刀梯上见分晓。锡伯族萨满“上刀梯”的仪式,不仅对其本人是个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本嘎善(村、乡)及其邻近嘎善的群众来讲,也是人人关心注目的事情。在举行仪式一个多月前,萨满师傅便宣布他的徒弟在某月某日(日期都是经过精心推算之后才能决定)举行“上刀梯”仪式。消息传开,该村和邻近村镇的群众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马上会轰动起来。人们一是为本族本村或本哈拉又要增加一名新的依勒吐萨满而高兴,二是为“上刀梯”者能否成功而捏把汗。锡伯族人认为,凡是对诸众神灵,对师傅的“巫出固”(神灵)不忠诚,对萨满职业不忠诚,对学法术不认真的人,神灵是不会收他为徒的,“上刀梯”就会失败。因此,师傅在徒弟“上刀梯”的一个多月前每晚精心开导、教育他,目的是坚定他对萨满教神灵的信仰,对萨满职业的忠诚。

在举行仪式的20多天前,由师傅亲自指挥徒弟的亲朋至友,在徒弟家院内进行“上刀梯”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在院中按正方形钉高约2米的榆木桩子,各桩之间相距约20米,在桩上拉上麻绳将木桩围成“刀梯场院”(称萨满华兰),麻绳上面挂上五颜六色的各长约50厘米的布条和剪成形状各异的彩色纸条弓箭、撒袋等,一方面给众人做个声势,以表明该家要举行上刀梯仪式,另一方面阻止妖魔鬼怪和各种邪气闯入“刀梯场院”,导致“上刀梯”失败。从宣布上刀梯之日起,徒弟昼夜焚香祝祷,在供桌前挂上师傅神灵图像、萨满“上刀梯”图像和祖先画像,焚香叩头,以求其保佑。在举行仪式的一周前,由师傅亲自动手量地,在刀梯场院正中竖立两根高10余米的松木杆子,两杆相距约50厘米。然后把磨得锋利的铡刀和马刀刀刃向上,刀柄一左一右地扎在木杆上。在扎刀之前,师傅亲自试刀,如果不利,还要在众人之前重新磨,等磨利之后再扎。刀梯的级数没有规定,扎多少级要征求徒弟亲属的意见,少者18级,多者不超过49级(锡伯族萨满教认为,天有49层),一般为25级,刀梯最上层扎一木棍,以备登梯者到顶后扶手之用。刀梯顶部一般要拉上4根绳子,以防倾倒。刀梯的方向呈南北向,略北倾,在刀梯两根杆子顶端要系上红、绿两种颜色的布条,铡刀和马刀的刃上各包上一张黄表纸,以防伤脚。在刀梯靠北挖一深1.5米左右,长宽各2米左右的穴坑,里面挨次铺麦草、毡子和几床被子,并在上面离地面50厘米高处钉木桩拉麻绳网一张。扎麻绳网需要特殊的技术,既不能系实又不可太松。刀梯一经立完,其家属必须日夜守护。晚上,四周点上“蜡烛灯”,白天也时刻不离人,以防狗猫入院和坏人暗算。

仪式举行的那一天下午(萨满“上刀梯”仪式均在晚间举行),本嘎善和邻近嘎善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早早用完餐,太阳还没下山大家就聚集在刀梯场院四周准备大饱眼福。在举行仪式的七八天以前,由师傅亲自点名邀请本嘎善和邻近嘎善的萨满光临仪式。届时在刀梯北面准备座位让他们依次就座。天色黑下来以后,点上四周所有的油灯、蜡烛。仪式便开始,由师傅领徒弟从屋里走出来,首先向就座的萨满大师们道谢,并求他们为自己鼓气、帮忙,然后向观看的乡亲们谢恩。接着,师傅亲自给徒弟穿上神衣法裙,戴上神帽。这时,师傅邀请来的3位扎里(二神,即布吐萨满),开始有节奏地敲击手鼓。家人又牵着1头白公牛和1只山羊,把它们拴在刀梯西南侧。徒弟穿着完毕,师傅拿起手鼓,开始剧烈的神舞,3个扎里也跟着紧张地合舞,师傅跳几个回合之后,拿起萨满“激达”(神矛)横杀竖刺,口里又大声喊“哈!哈!哈!”以此驱赶闯入刀梯场院的妖魔鬼怪。一阵厮杀之后,放下神矛,站在刀梯旁边向众神灵祷告,说某姓氏某属相的孙儿,如何“血缘清洁、骨本良好”,并哀求说:“若蒙上苍怜爱,提拔为萨满,祈望众神灵,赐授神术,在下告本源,留下姓和名。”[8] 接着,突然喊声“哈!”拾起刀梯旁的神矛,跑过去向着山羊脖颈猛刺一矛,羊血随矛喷涌出来,徒弟疾步奔过去跪下来喝一口羊血,然后,神情紧张地一步一步走向刀梯。走近刀梯,师傅给他两张黄表纸,徒弟接过纸贴在手掌上,面朝南,背朝北,双手直接抓起刀刃开始小心翼翼地登梯。这时,师傅一会儿拿起神鼓跳神舞,一会儿拾起神矛刺杀,一会儿又拿起酒杯,急促地喊“哈!哈!哈!……”三个扎里也跟着跳激烈的神舞。徒弟每上一级,都要费很大的工夫,几百名观众鸦雀无声,人人都为刀梯上的人捏一把汗。如果徒弟胆怯而半路上停下来,这就急坏了师傅,他立刻拿酒杯往上泼酒,不断地呐喊,并且往上扔酒杯,在场的萨满大师们也口念祷词,求神灵保佑他继续往上爬。当徒弟蹬到梯顶后,两手抓起横木杆,踩着最上面的一级刀梯刃,稍事休息。之后,师傅开始大声问话:“往前看见了什么?”徒弟就答:“看见了伊散珠妈妈的场院。”“往西看见了什么?!”“看见了布尔堪巴克西场院。”“往东看见了什么?!”“看见了义巴罕(妖怪)场院。”徒弟一字不漏地一一回答。但是,绝对不允许回头看北方,认为回首看北方会见到阴间,使其阴魂缠身,导致上刀梯的失败,甚至遭遇杀身之祸。下梯不允许一级一级下,而是要从顶上往后仰倒下来。如果徒弟胆怯不敢倒下来,师傅就要大声呼喊、泼酒、扔酒杯,壮胆打气,直至让他仰倒下来。徒弟仰面倒下,正好落到大网上面,不会受伤。紧接着,家人把他放在被子上面,抬进屋里。等他稍事休息,师傅领他出屋,走到刀梯前从滚烫的油锅里赤手捞出油饼子分给部分观众吃。师傅高声宣布,他已被神灵所接受成为依勒吐萨满,并当众从怀里拿出早已备好的一副托里(护心镜),在盆里的羊血中浸一下,郑重地授给徒弟,佩戴在胸前。这说明,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认的萨满,往后就可以独立地举行萨满教活动了。当晚深夜,家人收起围圈的绳子、布条及其他用品用牛驮到村外或茔地上烧化,并把牛送给师傅酬谢(后来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有的驮于羊背上,并把羊送给师傅)。至此,上刀梯仪式结束。

锡伯族萨满教里,在“上刀梯”仪式问题上,对男女萨满要区别对待,男萨满的仪式内容就如上述那样,而对女萨满则不然。她们的刀梯并不竖立,而是横放在地上,一般距地1米左右;铡刀和马刀的刃部必须朝上,女萨满上刀梯时从上面走过去便完事。但是,有的胆大勇为的女萨满往往要求和男萨满同等对待,即要求上竖立的刀梯。如新疆察布查尔头牛录著名的“赫赫萨满”,在70余年前举行“上刀梯”仪式时,就是从竖立的刀梯上仰倒下来并取得依勒吐萨满称号的。次日,萨满徒弟在师傅的引领下,举行挨家挨户祈告仪式。举行这项仪式的目的主要是让“尚未告知”的人们认识这位新萨满,告诉大家他已领承众神灵的意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萨满。其仪式是这样的:萨满师徒三人都着神衣神帽,手持神鼓,在每一家大门口跳一会儿神舞,主人听到鼓声都要出来观看。按惯例,每家为了表示对神祇的虔诚心意,给他们一些麦子、玉米、钱等,锡伯族称之为“收布佐”。师傅在主人面前边跳神边祈告之:“他已在鲜血中验明了,早在白汤里淬坚了;已骑在沙尔旦驼之背,早骑在白牛背上,已领承萨哈连乌拉之祭,又负起了索罗火之神祇,能为众人做好事,能在阳间传誉,身附众神祇,治愈诸疾病。”

“通过十八个卡伦”是锡伯族萨满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该仪式晚间在徒弟家举行。仪式开始,师徒在漆黑的房间里,面对面坐于北炕,师傅便把徒弟的情况祈告给众神灵,其大意是某某氏族某属相的后裔,已领承先祖的崇神,被物色为萨满,现在他从这陋室走出,迷迷糊糊向前走,向上祷告众神祇们,给他指明前程路途。接着,徒弟就吟念事先背得很熟的“萨满通过十八个卡伦神歌”,通过师徒一问一答形式,由师傅“领”着“通过”各有神灵“挡道”的“十八个卡伦”。最后,去锡伯族萨满祖师——“伊散珠妈妈”处“报到”,由她“下旨”把徒弟“送返”人间。关于这一仪式的内容,徒弟只能用心去体会,无法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因为,锡伯族萨满教虚幻的东西都集中到这一仪式内容里面,师傅说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神灵,徒有其名而不见其形,每个卡伦上来“挡道”的神灵,只要师傅的一句话就乖乖地“让道”放行了。诸如此类,无不都是虚幻的。因此,这一仪式只不过是师徒间心来神往的“吟歌”仪式罢了。

萨满唱招魂曲

跳神治病是锡伯族萨满在萨满教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在萨满的治病方式上,跳神是最隆重的一项。一般的疾病,他们平常采取另外的方式,例如剪“分碑”(一种送祟符纸)送祟、送“巫尔虎”、扎针等。如果采取这些方法后仍不见效,就要采取跳神的方式。跳神仪式晚上在病人家里举行。萨满着神衣神帽,往病人身上洒些“神水”,手拿神鼓,口念祷词,由慢而快地边击鼓边跳神,扎里(二神,萨满副手)在一旁击鼓配合。跳十几分钟之后,萨满又拾起神矛大声呼喊“哈!哈!”并往病人上空乱刺。神舞达到高潮时,萨满忽而跃上土炕厮杀,忽而跳出窗户追刺,以示和病魔进行搏斗。如果病情仍不好转,萨满脱下神衣,拿起锋利的铡刀,用刃部按自己的肚皮,让人捶打。或者在院里铺上燃烧着的牛粪,萨满赤脚在火上跳神,然后又把病人赶进火里(据说一般不会烫脚。如果有人偷偷将狗毛往火堆上扔,萨满和病人的脚会烫烂)。这个仪式锡伯族称做“蹈火”,并且把犁刀烧红以后,萨满数次踩过。此外,萨满还用舌头舔烧红的马刀刃,但都不烫伤。锡伯族萨满跳神的基本姿势,有时模仿鹰击野鸡状,有时模仿猎人追逐野兽的动作,有时模仿和敌人厮杀的动作。萨满舞过高潮以后,萨满开始“迷迷糊糊”,东碰西撞地走到火炕跟前,突然踢一下炕沿便“昏倒”在地,这说明他的“巫出固”(他供奉的神灵)已经附身,不知不觉地“入神”了。萨满入神后,二神仍不停地敲击神鼓,口里念祷词。过十几分钟,二神在萨满脸上泼一口“神水”,萨满便缓缓苏醒过来。接着,他向众人陈述去神界的情况和神灵的意志,并嘱咐患者家人,该用什么办法治疗。

萨满在追刺病魔

萨满除了为治病而跳神外,还有几次固定的跳神季节,这就是春季为消除邪气的跳神和秋季为丰收的跳神。春季的跳神,锡伯族称为“压邪气”。一般在开春雪化,开耕之前举行。举行仪式的当天,全村的萨满及其他神职人员都集中到一起,村里的男女老少也都来观看。仪式上,萨满们都着神衣神帽,手持神鼓,边唱神歌边跳神,其跳神动作基本上和治病时的跳神动作一样。秋季的跳神仪式和春季的跳神仪式相差无几,只是所吟神歌的内容不一样,前者的内容是祈求消灾驱邪,而后者的内容则是颂扬喜庆。起初,萨满的职责范围很广,凡是民间的疾病、出猎前的祭祀祈祷、婚丧喜庆等都是他们参与的事项。后来由于萨满内部的分化(确切地讲是分工),萨满的职责范围越来越收缩:天花病开始由尔琪管,斗妖怪由斗琪管,“惹狐仙之病”由相通管,此外,丧葬之事由喇嘛管。这样,萨满只剩下跳神治病的职责了。由于这些原因,萨满与其他巫师及其喇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致发展到互不相容。例如尔琪、斗琪、相通治病之处,萨满不进;而萨满跳神治病之处,尔琪、斗琪、相通回避。此外,锡伯族把婚后不育之症也请萨满“诊断”。不育症的原因被萨满认为是妻子的灵魂与鬼魂同居,使丈夫无法跟她真正结合。对这种病,萨满一般采取残忍的办法进行“治疗”,即鞭打、柳枝抽、用铁钳夹其嘴唇等。认为这样抽打,不是该女人承受痛苦,而是鬼魂承受痛苦,在它承受不住的时候,会自然离开病人的身体,她的病也自然会好了。

萨满八月十五祭萨满祖先神(www.xing528.com)

锡伯族萨满都有专用服饰和器具,平时存于专用木匣子里,每年八月十五拿出祭祀洗尘。

神帽。锡伯语称做“萨门玛哈拉”,系用宽2.5厘米的铁片作帽圈,再以两条同样宽度,约33厘米长的铁片从中间处架作半圆状十字形,首尾固定于帽圈之上。神帽顶部立有铜片数块,并剪制成杈状。在神帽顶部有核桃大小的铜铃一个,中部开口,铃上铸有饕餮状纹饰。跳神时,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以增强跳神的效果。神帽的前面有一小铜镜,镜面光滑,背面有“长命柏(百)岁”四字。另外,在背面中心处有一小铜纽,纽上有一个孔,供穿绳用,借以将铜镜系于帽檐上。帽的顶部有飘带10根,锡伯语称做“索尔孙”,由红、黄、蓝、绿等色布条做成,其中的4根飘带上绣有各种花草状纹饰。神帽的作用相当于头盔,是防御性装置,系萨满跳神同妖魔搏斗时保护头部用的。

神裙。由内层、中层、外层三部分组成。内层为粗白布制作的围裙,长0.87米,宽1.13米,上面无任何纹饰。在两头的上角处各缝有一带,以便将裙系于腰部。中层是用近百根长0.91米铅笔粗细的麻绳,并在每根麻绳外表包一层布,再缝在6厘米宽的腰带上。绳外的包布共分五节,由白、黄、蓝三色组成。外层系用20条长约90厘米,宽约7厘米的各色布,制成飘带缝在约6厘米宽的腰带上做成。在每条飘带上均绣有各种花草纹饰,有的还绣有“万”“福”等汉字字样。这说明锡伯族的萨满教早已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铜镜。调查中共发现17枚(其中一枚为护心镜),最大的直径27厘米,最小的8厘米。镜面都很光滑,背部有一铜纽,纽上有孔,穿绳用。除护心镜(锡伯语称“托里”)为套于颈部佩在胸前外,其余都捆在一根皮带上束于腰部(佩在腰部的铜镜锡伯语称“哈准”)。在有的铜镜背面铸有花草及二龙戏珠等纹饰,以及“长命富贵”“喜生贵子”“金玉满堂”“五子登科”等吉祥字样。佩于腰部的铜镜的用意大致与原始铠甲相类似,当是一种防御性的护身物。另外,萨满跳神同妖魔激烈“搏斗”时,铜镜相互撞击,发出紧促的声音,可增强跳神的效果。

萨满哈准

护心镜。在锡伯族萨满的法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据说,它是同神灵连在一起的,因而同萨满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萨满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护心镜,就会大难临头。

神矛。锡伯语称“激达”。由铁制矛头和木柄构成,长约1米。矛头有的似舌形,有的近似菱形,柄部用红漆涂抹。矛头与柄部结合处拴有几根红、白色飘带和几个小铜铃,这样,舞动起来显得更加威风。神矛系进攻性武器,是萨满跳神时同“妖魔”“战斗”用的。

神衣、神鞋和手鼓。在“文化大革命”前被新疆察布查尔一牛录帕萨满家保存过,“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烧毁,在最近几年调查中没发现。

萨满神像图。萨满神像图是萨满的重要神物,锡伯语称“萨门尼鲁干”,在锡伯族萨满教界被当做最高神灵。凡是当萨满者必须保存一份,它的制作情况就如上面所述,非付出重金不会得到。每逢萨满教活动,把它和祖先像并排悬挂在西屋“布尔堪萨尔哈”(供神像和祖先像的条桌)前的墙壁上。每逢八月十五等重要节日或者宰羊、或者杀鸡进行供祭,平时要烧香磕头、顶礼膜拜。在最近几年的实地调查中,笔者从新疆察布查尔民间先后发现了三幅萨满神像。其中一幅现藏一牛录尔金扎布家,是他的祖父学萨满时绘制的,距今100余年。该画长1.40米,宽0.79米,是用彩色颜料画在白粗布上,四周有蓝色布框。由于年代久远,画面模糊不清,但还能分辨出基本内容。第二幅现藏三牛录南金保家里,是他的曾祖父尔喜萨满(著名的《萨满歌》抄录者)学法术时绘制的,距今100余年。该画长1.35米(画像部分长1.16米),宽0.97米(画像部分长宽0.70米),画面较第一幅清晰,只是某些细部模糊。第三幅现藏一牛录常庚家里,是他的母亲“赫赫萨满”(萨满妈妈)学萨满时绘制的,距今70余年。该画长1.37米(图像部分长1.19米),宽0.85米(图像部分宽0.68米),画面各个部位都较清晰。三幅神像基本内容相近,都生动地反映了锡伯族萨满“上刀梯”的情景,也反映了锡伯族萨满供奉的各种神灵情况。

萨满虎神

萨满供奉的主神都是继承本哈拉前任萨满的主神,师傅的主神不能成为徒弟的主神,但在举行萨满教活动时,师傅的主神如若前来,徒弟可作为副神进行呼唤,否则不能呼唤。其实,当徒弟取得“依勒吐萨满”称号,独立从事萨满教活动时,除自己的主神外,还是师傅的主神,作为副神“帮”主要的“忙”,因为徒弟对师傅主神的情况最熟悉。此外,当徒弟遇到困难时,师傅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会收到“信息”,因而派自己的神灵去“帮忙”。萨满求得副神,还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否则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帮助他。在向师傅学法术时,就由师傅一一“指点”给他,并都一一举行接受仪式。

据说萨满举行各项活动和仪式,全靠神灵来指点、帮助,其中主神的作用是最主要的。主神对萨满,一是帮他探明病因。萨满被一病家请去,他先要探明病因病情,这时他先举行特定的仪式,之后就呼唤自己的主神并派遣它替自己去探视病因,然后他才“转告”世人。二是领萨满“入神”。萨满探明病因后,他还要举行特定的仪式进行入神,到另一个世界去和病魔进行搏斗,或者就在阳间和病魔进行搏斗。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主神的帮助才能完成。三是帮助萨满和病魔进行搏斗。萨满和病魔及其各类妖怪、邪恶进行搏斗,要采取多种形式,时而刺杀,时而呐喊,时而“蹈火”,时而舔烧红的刀刃,时而踩烧红的犁刀等,其间始终由主神帮助。据民间说法,如果没有它的帮助,萨满无法踩火,无法舔烧红的刀刃。四是平时保护萨满避免病魔、妖怪和邪恶的侵害,平时有何危难之事来临,事先传其“信息”以告知,使萨满有所准备。副神的作用主要是萨满在和众妖怪、病魔、邪恶进行搏斗当中遇到危难时,呼唤它们和主神一道帮助他。

萨满神位

萨满刺绣索尔孙

萨满的神灵有自然神、动植物神和祖先神三类。据目前可知的自然神有山神(阿林恩杜里)、地神(巴纳厄真)、天神(阿布卡恩杜里)等,动物神有老虎神(塔斯胡里)、狼神(尼胡里)、豹神(雅尔哈)、野猪神(艾吐罕)、骆驼神(沙尔旦特门)、蟒神(扎宾)、龙神(穆舒鲁)、雕神(岱木林)、鹰神(安初兰)、银鹡鸰神、木臣鱼神、黄鱼神、野马神(苏鲁鲁)等,植物神有鄂尔霍达神(人参)、柳树神、谷神等,祖先神有伊散珠妈妈、布尔堪巴克西玛法、三位神姐、吉朗阿妈妈、顾兴阿玛法、六个巴克西、萨满玛法、妈妈墨尔根、爷爷墨尔根、阿琪神、善琦神、库鲁鲁神、色类撒音神、额依嫩德德神、佛多霍玛法、苏鲁妈妈、班达玛法、阿里巴卢、海尔堪玛法、肫依妈妈、玛法妈妈、罗尊汗等。其中伊散珠妈妈是传说中锡伯族萨满女始祖,是所有锡伯族男女萨满的共同保护神,也是其供奉的对象。她在萨满界掌管着派生所有萨满的大权,没有其“摩顶”许可,谁也不会取得“依勒吐萨满”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