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辽代《神农采药图》:神农炎帝形象描绘及艺术成就

辽代《神农采药图》:神农炎帝形象描绘及艺术成就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辽画《神农采药图》炳文提要画面描绘的是神农炎帝采药归来的形象。辽画《神农采药图》,麻纸本,著色,无款。《神农采药图》四周以墨线加框。《神农采药图》技法纯熟,构图巧妙。有关专家认为,《神农采药图》比唐代的工笔重彩画艺术技法显得愈趋成熟,标志着辽代的绘画在逐渐脱掉装饰气味,向新的更高阶段发展。

辽代《神农采药图》:神农炎帝形象描绘及艺术成就

辽画《神农采药图》

炳 文

提要 画面描绘的是神农炎帝采药归来的形象。构图巧妙,繁简相济,技法纯熟,标志着辽代的绘画在继承唐代工笔重彩画的基础上,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虽是民间画师所作,但仍不失为一件辽代艺术珍品。

辽画《神农采药图》,麻纸本,著色,无款。长54厘米,宽36.4厘米。原是一件挂幅,天杆为细薄的竹片,无地轴。1974年7月,国家对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进行抢险加固,在第四层释迦主像内发现此画。这样的辽代绘画是非常罕见的。

《神农采药图》四周以墨线加框。画面描绘的是神农采药归来时的形象。神农即炎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据说,他曾教习天下人种植百谷,创立了原始农业。还亲尝百草,考定其药性,为人们治病疗疾,救死扶伤,因此他又被说成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创始人[1]。此图中的神农,头束高髻,面部丰满,长鼻凤目,袒胸腹,赤双足;右手执灵芝,左手握药锄;肩披兽皮,腰围叶裙,着过膝短裤;身背装满草药的竹篓;负木杖,杖首挂着竹笠、葫芦、佛尘;步履矫捷地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神农采药图》技法纯熟,构图巧妙。以墨线勾轮廓。山石用笔凝重深沉,丝带、佛尘用笔潇洒飘逸。在处理人物和背景的关系上,人物居于画面正中最突出的位置,衣着、持物浓施重彩,而四周山石仅用寥寥数笔勾勒,兼薄用淡彩。这种繁简相济、浓淡互衬的画法,起到了突出神农形象的作用,而且使人感到意境深远,画外有画。我们只要看一看画面的山石、小路及神农肩上满载的草药和手拿的灵芝,就可以知道他历尽了怎样的艰辛才得到这样的收获,从而对我们祖先的钦佩之心油然而生。同时,我们又可以从神农那面露喜色的神情中,分享他丰收的欢欣。

此图在设色方面也很有独到之处。神农肩披的兽皮有焦墨点画皮斑,染以赭色;叶裙色墨线,内填红、蓝二彩,质感很强。从整个画风来看,基本上继承了唐代工笔重彩画传统。有关专家认为,《神农采药图》比唐代的工笔重彩画艺术技法显得愈趋成熟,标志着辽代的绘画在逐渐脱掉装饰气味,向新的更高阶段发展。(www.xing528.com)

这幅画装潢简易,显然为辽代民间画师所作。但其艺术价值很高,不失为一件辽代艺术珍品。

(原载《文物天地》,1984年4期)

◎炳文,即于炳文,文物出版社副主任,编审。

辽画《神农采药图》

【注释】

[1]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