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评价作用

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评价作用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中,我们应正确、科学、全面、理性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站在人的全面发展高度上来充分理解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评价作用,为健康型社会的构建与形成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这些问题一直贯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评价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中,我们应正确、科学、全面、理性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站在人的全面发展高度上来充分理解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评价作用,为健康型社会的构建与形成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一直贯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其他两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在一段时间内,经济的增长常常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发展的最终目标,特别是GDP的增长率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前后经济发展的对比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唯一标准,经济增长成了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很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由此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相当地突出。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来代替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都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但是,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的不断增长并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的真正含义是指人类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指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发挥人类的最大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之所以参与、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各种需要,如果其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从事经济活动本身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必须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未来社会“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增长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的一种手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根据世界银行对192个国家的评估,物质资本仅占总国民财富比重的16%;自然资本占20%;人力资本占64%。其中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比重占绝对优先位置,例如德国日本、瑞士,人力资本占国民财富总量比中的80%。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们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最丰富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对我国来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保护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国民的素质与能力,使国民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满意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这已经成为当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www.xing528.com)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而在人民的利益中,健康利益又是处于第一位的。健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指出:“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这些都说明,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人只有首先拥有了健康,才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尽其所能地为社会服务、为他人谋利益,为国家作贡献。在以前,我们在谈到人力资本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人的智力资本,而对于人的健康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有所忽视。但是当一些优秀的人才,因为健康原因而过早离世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人力资本、对国家与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影响,应该把关注人们的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应该认识到人类的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最基础性的作用。这正如阿拉伯的一句谚语所说:有了健康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人没有了良好的健康状况,势必会影响到劳动效率,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我们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更应该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健康直接决定了能否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否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来参与社会的经济活动。缺少了人力资源的支持,经济社会将会无法发展或者发展将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人的健康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种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

三、健康是全面衡量经济社会发展优劣的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没有健康,就不能维持一个社会应有的良好秩序与活力,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一方面暴露了长期以来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充分凸显了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该以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把人民的健康目标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的人的健康,并把其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人民普遍享有健康权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特别是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卫生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原则,切实做到投资于人民健康,进一步促进人民的健康,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特别关注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利益的实现,尽量消除健康贫困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利的实现,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公众健康的严峻挑战。就目前来看,公众的健康并没有完全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协调,公众健康实际上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我们要衡量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着眼于经济的增长,有时经济增长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不一定得到相应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与国民健康素质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步上升。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公众的健康素质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平均寿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降低。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调查,中国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递增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03年中国有84万人感染上艾滋病,4.4万人死于艾滋病,中国的艾滋病如果以这种速度蔓延的话,这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当前中国的疾病谱来看,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所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等也在客观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这些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过去的十年间,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连续几年都超过了9%,但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一个基本现实就是人民的健康指标,如人口预期、生存质量等却进展缓慢,没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疾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良反应体现仍然非常明显。因此,衡量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而人民的健康应是全面衡量经济社会发展优劣的一个最基本的、重要的评价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