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革脉-浮搏指,外强中干,脉学粹要

革脉-浮搏指,外强中干,脉学粹要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革脉浮而搏指,外强中干,如按鼓皮之上。《金匮要略》载:临证若见革脉,“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濒湖脉学》认为革脉是“芤弦相合”的脉象。

革脉-浮搏指,外强中干,脉学粹要

1.脉象

外面强,中间空,按鼓皮,空咚咚。

[释文]

顾名思义:革者,皮革也。形容革脉浮而搏指,外强中干,如按鼓皮之上。《濒湖脉学》说:“革脉形如按鼓皮”;《诊宗三昧》中说:“弦大而急,浮取强直,重按中空如鼓皮”;徐春甫《古今医统》亦谓:“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按鼓皮,内虚外急。”

2.主病

革脉皮,有梦遗,失精血,主大虚。

冲任伤,半产期,崩漏见,下淋漓。

革脉浮而搏指,外强中干,如按鼓皮之上。(www.xing528.com)

[释文]

(1)主病:革脉主气虚不固,血虚不足,虚劳失血、失精、漏下,日久精血大亏,气无所依,致使脉来浮虚,内虚外急,为按鼓皮。《金匮要略》载:临证若见革脉,“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2)脉理:革脉外强中空,恰似绷紧的鼓皮。《濒湖脉学》认为革脉是“芤弦相合”的脉象。多由于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浮越于外,导致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重症。

3.脉因证治

(1)半产漏下:妇女妊娠,血不养胎,气机逆乱,胎失所养,导致流产、漏下,日久营阴亏耗,浮阳外越,出现浮大弦急,内虚外急的革脉。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潜阳摄阴为宜,方用泰山磐石散加减。人参黄芪白术益气;当归芍药阿胶、熟地黄养血;川断续安胎;地榆、煅龙骨山茱萸固涩止血,或可“逆流挽舟”。

(2)虚劳失血:虚劳亏损,精血耗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见革脉,症见面色白、疲倦乏力、腰膝惫软、舌淡胖苔白,脉象浮取搏指,如按鼓皮,证属气阴两伤,宜气血双补,人参养荣汤为方。方中熟地黄、当归、芍药养血益营;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益气健脾;肉桂补火、激发阳气;陈皮理气,防诸滋补药阻碍气机;五味子远志宁心安神。

(3)阳虚精关失固:肾阳虚衰、阴中惫冷、遗精、少精、少腹冷痛、阳痿不举等,是下元虚损、精关失固,如《三指禅》所说“劳伤神恍惚、梦破五更遗”。宜金锁固精丸加减;药用沙苑子、芡实、莲须补肾涩精;龙骨、牡蛎收敛涩精;加补骨脂、山茱萸、肉桂温补肾阳,使寒去精关得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