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戏剧入门指南:了解大师与我们

戏剧入门指南:了解大师与我们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物[who]:大师与我们在当今戏剧艺术的舞台上,仍活跃着二战之后的第二次实验戏剧潮流所涌现出的一批保有盛誉的戏剧大师,他们带领自己的专业创作与研究机构,进行着多年如一的探索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戏剧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戏剧入门指南:了解大师与我们

人物[who]:大师与我们

在当今戏剧艺术的舞台上,仍活跃着二战之后的第二次实验戏剧潮流所涌现出的一批保有盛誉的戏剧大师,他们带领自己的专业创作与研究机构,进行着多年如一的探索实践。其中如彼得布鲁克和他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姆努什金和她的太阳剧社,铃木忠志与他的SCOT〔利贺铃木剧团〕等,他们的实践与演出交流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对于当代戏剧的研究者还是热爱戏剧艺术的普通观众来说,能看一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极幸运的。

于此同时,当代戏剧艺术舞台也活跃着越来越多“越界”艺术家,秉承当代艺术的独创性原则,进行各种“混搭”的尝试,为戏剧传统的增添了一抹亮色。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高行健,身为华裔法国籍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掀起了小剧场运动的风潮,推动了新时期戏剧改革,同时也得到了世界文坛的回应。中国的舞台美术设计师、装置艺术家蔡国强在欧洲各国所做的戏剧与装置艺术的实验,不仅让戏剧和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发生关系,更使“戏剧”艺术的本质形态向各种交叉的艺术门类中延展,利用“戏剧性”的元素来唤醒人们对当代艺术的敏锐知觉和它背后所投射的日常生活的反思。

图:铃木表演训练法现场(www.xing528.com)

在各种潮流、各种主义、各种大师、各种实验并存的今天,作为观众的“我们”也逐渐成为剧场的主人。从“反现实主义”的戏剧运动,拆除“第四堵墙”开始,剧场观众席的灯变得越来越亮,当代观众已经对于“表演的参与”和“观演的交流”习以为常。很多作品干脆把观众请上台来一同表演,或观众在演员的带领下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一段旅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戏剧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图:即兴戏剧现场

目前,国内外对于戏剧表演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而言,都采用了将观众放置在“演员”的角色上,进行各种类似于舞台表演的实践活动,如员工培训、心理疏导、婴幼儿早教等等;也有很多痴迷戏剧艺术的“观众”,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演”,凭着一腔热情,将戏剧作为“游戏”、“聚会”、“娱乐”,或一种“修行”。有很多民间戏剧工作坊、演剧社等机构,既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以呈现出何种戏剧结果来论成败,唯一用来衡量的准绳就是在体验戏剧创作时“玩儿”〔play〕的过程:是否收获了快乐,是否抒解了内心的隐秘情感,是否换了另一种方式看世界。戏剧已经逐渐走下神圣的舞台,走入了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