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揭示古代戏剧形态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揭示古代戏剧形态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清传奇”篇,对一些特殊的演出形态辟专章予以讨论,如仪式演出、厅堂演出,折子戏与跳加官等等,借以指出明清两代戏剧形态的多样性。“演出场所”篇除了从汉译佛经中寻找“戏场”和“瓦舍”、“勾栏”的来历之外,还对学术界较为忽视的船台源流及其演出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从中总结出我国古代剧场观念的一些规律。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揭示古代戏剧形态

本书是2002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年结项时被评为“优秀”成果,2008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绪论”和七篇四十八章组成,八十万字篇幅,大体分纵向与横向两大部分,同时二者之间又有部分交叉。

从纵的方面讲,“唐前戏剧形态”篇重新审视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厘清了以往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由于“起源”、“形成”、“成熟”概念不清而产生的“关公战秦琼”般的混乱局面,提出我国戏剧起源于巫和巫术,形成于汉魏,成熟于宋元;分析了《东海黄公》、《踏谣娘》与巫术的密切联系。“杂剧形态”篇在指出“杂剧”最早出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唐、宋、元各代杂剧的演出形态进行了新的探讨,指出我国“杂剧”的审美特征以及“杂剧”之“杂”的历史渊源。在“明清传奇”篇,对一些特殊的演出形态辟专章予以讨论,如仪式演出、厅堂演出,折子戏与跳加官等等,借以指出明清两代戏剧形态的多样性。(www.xing528.com)

从横的方面讲,“脚色源流”篇从“旦”、“末”、“捷讥”这几个脚色的命义问题出发,进而观照外来文化与民族戏剧的关系问题。“戏剧服饰”篇考察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本质、起源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中国历代戏剧服饰与生活服饰的关系,并分析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性。“演出场所”篇除了从汉译佛经中寻找“戏场”和“瓦舍”、“勾栏”的来历之外,还对学术界较为忽视的船台源流及其演出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从中总结出我国古代剧场观念的一些规律。“音乐唱腔”篇勾勒出明清两代主要唱腔的源流、特征与演出的关系及其基本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