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及重要论著索引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及重要论著索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王国维、周贻白、田仲一成等人的数种戏剧史著作和论文集,均不再一一列出。董每戡关于中国戏剧史的论著,均收入《董每戡文集》,以下不再列出。

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及重要论著索引

说明:

1.为节省篇幅,凡第六讲中已经介绍或列出过的成果,本索引均不再列出。例如王国维周贻白、田仲一成等人的数种戏剧史著作和论文集,均不再一一列出。但仅在前五讲提到过的著作,酌情收入本索引。

2.凡先发表单篇论文后被收入同一作者的论文集或融入专著者,本索引只收论文集或专著,不再列单篇论文。

3.本索引分“通史通论”类、“断代史论”类、“戏剧文学史”类(具体作家作品研究一般不列入)、“音乐声腔与剧种史”类、“剧场文物及服饰”类、“优伶戏班与脚色”类、“乡村祭祀戏剧与濒危剧种”类、“话剧史”类、“比较戏剧史及其他”类,共九大部类。由于涉及范围广,成果多,故只能以收录研究性的著作为主,资料性、注释类著作及工具书不予收入,影响较大的单篇论文酌情收入。

通史通论

1.笹川种郎《支那小说戏曲小史》,东京:东华堂,1897年。

2.渊实《中国诗乐之变迁与戏曲发展之关系》,《新民丛报》第4卷第5期,1905年。

3.刘师培《原戏》,《国粹学报》第3卷第9期,1907年。

4.久保得二《支那文学史》中的戏剧部分,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10年。

5.狩野直喜《支那戏曲略史》(1917年起讲),东京:みすず书房,1992年。

6.吴梅《中国戏曲概论》(1926),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吴梅其他戏曲论著,均见《吴梅戏曲论文集》,以下不再列出。

7.徐凌霄《中国戏剧三大派》,《世界日报周刊之一》1926年11月29日。

8.齐如山《戏剧之变迁》,《晨报副刊》1927年6月1日—8月3日。齐如山其他戏曲论著,均见《齐如山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以下不再列出。

9.庄士敦《中国戏剧之特色与弱点》,得平译,《大公报·戏剧》1928年2月15日。

10.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的戏剧史部分(193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郑振铎关于戏剧史的研究论文,均被收入《郑振铎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以下不再单独列出。

11.卢冀野《中国戏剧概论》(1933),北京:中国书店 1985年影印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中国文学八论》。

12.华连圃《戏曲丛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3.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世界书局,1938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上海:世界书局,1939年。

15.王玉章《宋元戏曲史商榷》,《文史哲季刊》3卷1期,1945年。

16.冯沅君《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冯沅君关于古代戏剧史的论文,大都被收入《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以下不再单独列出。

17.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后收入黄天骥等编《董每戡文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董每戡关于中国戏剧史的论著,均收入《董每戡文集》,以下不再列出。

18.赵景深《戏曲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9.祝肇年《中国戏曲》,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

20.孟瑶《中国戏曲史》,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

21.陈万鼐《元明清剧曲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年;台北:鼎文书局,1968年。

22.郑骞《景午丛编》,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

23.岩城秀夫《中国戏曲演剧研究》,东京:创文社,1973年。

24.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曾永义关于戏剧史的论著,多见于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的《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和《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以下不再列出。

25.钱南扬《汉上宦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6.王季思《玉轮轩曲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王季思古典戏曲研究论著已收入《王季思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以下不再单独列出。

27.戴不凡《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年。

28.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29.严敦易《元明清戏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30.赵景深《中国戏曲初考》,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31.赵景深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2.蒋星煜《中国戏曲史探微》,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33.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34.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5.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36.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37.赵景深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8.蒋星煜《中国戏曲史索引》,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39.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年。

40.《中国古典戏曲论集:田中谦二博士颂寿纪念》,东京:汲古书院,1991年。

41.马也《戏剧人类学论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42.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43.金学主《中国古代歌舞戏》,首尔:民音社,1994年。

44.王钢、王永宽《中国戏曲史编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年。

45.陈多《剧史新说》,台北:学海出版社,1994年。

46.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47.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48.张燕瑾《中国戏剧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49.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50.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

51.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52.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53.祝肇年《祝肇年戏曲论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54.周华斌《中国戏剧史论考》,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55.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

56.黄天骥主编《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57.洛地《洛地戏曲论集》,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年。

58.李修生等《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59.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0.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断代史论

1.冯式权《两宋同辽的杂剧及金院本的结构考》,《东方杂志》第20卷第21号,1923年。

2.赵景深《宋元戏文本事》,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

3.钱南扬《宋金元戏剧搬演考》,《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

4.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5.刘永济《宋代歌舞剧曲录要》,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6.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7.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8.塔杜什·兹北科夫斯基《南宋时代的早期南戏》,波兰:华沙大学出版社,1974年。

9.岩城秀夫《温州杂剧传存考:对宋代戏剧的探讨》,符丕盛等译,《温州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原载《日本国学会报》第28期,1976年。

10.刘念兹《南戏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1.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戏剧艺术》1987年第3期。

12.孙崇涛《关于“南戏”与“传奇”的界说:致徐扶明先生》,《戏曲研究》第29期,1989年。

13.金宁芬《南戏研究变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彭飞、朱建明《戏文叙录》,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 年。

15.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16.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7.徐朔方等主编《南戏与传奇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8.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年。

19.贺昌群《元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20.蔡莹《元曲联套述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21.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隋树森译,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

22.盐谷温《元曲概说》,隋树森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23.吉川幸次郎《元杂剧研究》(1945),郑清茂译,台北:艺文印书馆,1987年。

24.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25.阿英《元人杂剧史》,长春:北大学出版社,1955年。

26.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27.严敦易《元剧斟疑》,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8.罗锦堂《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台北:中国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学丛书),1960年。

29.彭镜禧《推迟判断:对元杂剧内在风格的批评》,密歇根大学博士论文,1977年。

30.顾学颉《元明杂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1.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32.李修生等编《元杂剧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

33.王文才《元曲纪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34.李春祥《元杂剧论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35.李春祥《元杂剧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36.魏子云《元杂剧的上下场艺术》,《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37.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38.曾永义《参军戏与元杂剧》,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

39.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40.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1.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2.许子汉《元杂剧联套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43.游宗蓉《元杂剧排场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44.陈建森《元杂剧演述形态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

45.游宗蓉《元明杂剧之比较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年。

46.伊维德《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杂剧在明代宫廷的嬗变》,宋耕、李国芳译,《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47.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8.胡颖等《失传元杂剧本事考说》,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49.吴国钦等编《元杂剧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0.罗斯宁《元杂剧在元代的口头传播》,《戏剧艺术》2005年第6期。

51.张大新《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52.金文京等《元刊杂剧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

53.徐大军《元杂剧主唱人的选择、变换原则》,《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54.卢前《明清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55.赵景深《明清曲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56.张敬《明清传奇导论》,台北:东方书店,1961年。

57.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年。

58.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

59.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俞为民《明清传奇考论》,台北:华正书局,1993年。

61.徐子方《明杂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62.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63.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

64.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65.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7.林鹤宜《明清戏曲学辨疑》,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

68.李静《明代堂会演剧述略》,《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

69.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0.金宁芬《明代戏曲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1.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72.杨常德《清宫演戏制度的变革及其意义》,《戏曲艺术》1985年第2期、第3期。

73.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74.陈芳《晚清古典戏剧的历史意义》,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

75.陈芳《清初杂剧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1年。

76.曾影靖《清人杂剧论略》,台北:学生书局,1995年。

77.范丽敏《清末内廷演剧由“雅”到“花”过渡时间考索》,《戏曲研究》第65期,2004年。

78.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9.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80.陈芳《花部与雅部》,台北:“国家”出版社,2007年。

81.朱家溍《故宫退食录》中的晚清宫廷演剧部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82.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83.梁淑安《近代杂剧传奇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84.马也《论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与梁淑安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85.康保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86.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87.赵山林《中国近代戏曲编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戏剧文学史

1.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文学年报》1932年第1期。

2.马彦祥《皮黄剧本之变迁》,《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8日、15日。

3.吉水《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剧学月刊》第3卷第10期,1934 年。

4.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5.谭正璧《元曲六大家传略》,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

6.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7.八木泽元《明代剧作家研究》,东京:讲谈社,1959年;罗锦堂译,香港:龙门书店,1966年;台北:中新书局,1977年。

8.叶庆炳《论元代杂剧中的剧人之剧与诗人之剧》,《淡江学报》1970年第9期。

9.罗锦堂《锦堂论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10.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1.谭正璧、谭寻《曲海蠡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2.黄天骥《冷暖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按黄天骥关于中国戏剧史的代表作,已收入《黄天骥学术论文自选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此前发表的单篇论文不再列出。

13.《中国古典悲喜剧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4.吴书荫《明代戏曲作家作品考略》,《戏曲研究》第12期,1984年。

15.饶宗颐《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卷首。

16.王寿之《元杂剧喜剧艺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

17.沈尧《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18.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9.王学奇《关于元曲语词的溯源问题》,《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

20.顾学颉《元剧(曲)辞语结构试探》,《顾学颉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1.李殿魁《双渐苏卿故事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22.徐沁君《元杂剧作家丛考》,《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23.王永宽《明清女戏曲作家生平资料补正》,《戏曲研究》第34期,1990年。

24.吴书荫《明传奇佚曲目钩沉》,《戏曲研究》第40期,1992年。

25.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26.宁宗一《宁宗一小说戏剧研究自选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27.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

28.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9.宁希元《元曲五家杂考》,《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0.陆萼庭《清代戏曲家丛考》,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31.麻文琦《元杂剧悲剧原型研究》,《文艺研究》1995年第4期。

32.吴敢《曲海说山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33.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34.孙逊、蓝凡等《五大名剧评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35.谢柏梁《中国悲剧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36.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7.陈多《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剧艺术》2000 年第1期。

38.罗斯宁《元院本与元杂剧》,《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

39.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0.戴云《论康熙旧本〈劝善金科〉》,《戏曲研究》第64期,2004年。

41.梁淑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戏剧卷》(1919—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2.胡健生《中外戏剧文学比较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43.杨兴林《论明清传奇的“文备众体”——兼说“传奇体”》,《戏曲研究》第58期,2002年。

44.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45.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46.董上德《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戏剧艺术》1998年第3期。

47.姚小鸥《“成相”杂辞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48.刘文凯《清代文人单折短剧研究》,《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

49.戴和冰《论文学史家和戏曲家眼中的剧本及其形成的前提》,《戏曲研究》第70期,2006年。

50.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1.张大新《宋金都城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52.解玉峰《论臧懋循〈元曲选〉于元剧脚色之编改》,《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

53.颜长珂《戏曲文学论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54.解玉峰《论元曲杂剧之多重构成》,《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音乐声腔与剧种史

1.王季烈《螾庐曲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2.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年。

3.何为《戏曲音乐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4.张新建《关于弋阳腔问题:与〈中国戏曲通史〉编者商榷》,《戏曲研究》第14期,1985年。

5.柴车《板腔体唱腔是怎样形成的:对来源于诗赞说的质疑》,《中华戏曲》第 6辑,1988年。

6.庄永平《戏曲音乐史概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

7.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8.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9.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

10.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11.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9年。

12.苏子裕《中国戏曲声腔剧种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13.路应昆《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14.李连生《戏曲音乐与声腔的形成》,《戏剧》2007年第1期。

15.滨一卫《南昆的变迁》,《文学论辑》(日)第 4期,1956年。

16.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7.龚和德《明清昆曲的舞台艺术》,《戏曲研究》第1辑,1980年。

18.顾笃簧《昆剧史补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20.汪诗佩《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台北:学海出版社,2000年。

21.苏子裕《弋阳腔发展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22.辻听花《中国剧》,北京:顺天时报社印行,1920年。

23.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鹿原学人译,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24.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1932),北京:中国戏曲艺术中心,1985年。

25.马彦祥《皮黄剧盛行之原因》,《天津益世报》“戏剧与电影”1933年6月28日。

26.病鹤《皮黄历史及其沿革》,《戏剧旬刊》第15期,1936年。

27.《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

28.苏移《京剧简史》,《戏曲艺术》1980年1—4期;1981年第 1期、第3 期、第4 期;1984年第 3期,第 4期 ;1985年第1期、第2期、第3期。(www.xing528.com)

29.于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30.马少波、钮骠等主编,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编写《中国京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31.马彦祥《秦腔考》,《燕京学报》第11期,1932年。

32.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3.陆洪非《黄梅戏源流》,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

34.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35.马龙文、毛达志《河北梆子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

36.吕亦非等《河北梆子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37.胡沙《评剧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38.陈钧《评剧音乐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

39.高义龙《越剧史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40.阎金锷《汉剧》,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41.李荀华等《广东汉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42.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43.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

44.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 年。

45.马建华《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46.郑尚宪《莆仙戏史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7.林淳钧《潮剧闻见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48.连裕斌主编《潮剧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

49.张九、石生潮《湘剧高腔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

50.重庆市戏曲曲艺改进会《川剧》,重庆:重庆出版社,1954年。

51.路应昆《高腔音乐与川剧》,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52.胡度编著《川剧艺闻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53.严福昌主编《川剧艺术引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54.邓运佳编《川剧艺术概论》,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55.赵康太《琼剧文化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

剧场、文物及服饰

1.卫聚贤《元代演戏的舞台》,清华大学《文学月刊》,1931年第2卷第1期。

2.傅惜华《清代内廷戏台考略》,《北平晨报》“国剧周刊”1936年9月24日。

3.墨遗萍《记几个古代乡村戏台》,《戏剧论丛》1957年第2期。

4.王遐举、金耀章《戏曲砌末与舞台装置》,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

5.徐萍芳《宋代的杂剧雕砖》,《文物》1960年第5期。

6.牛川海《乾隆时期剧场活动之研究》,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7.孙世文《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8.马飞《从平乐观看古代剧场的变化》,《戏曲艺术》1984年第1期。

9.张之中《从稷山砖雕看金院本的演出》,《戏曲研究》第14辑,1985 年。

10.常之坦《垣曲宋墓杂剧雕砖考证》,《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

11.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12.黄维若《宋元明三代中国北方农村庙宇舞台的沿革》,《戏剧》1986年第1—4期。

13.黄维若《中国南方农村古舞台巡礼》,《戏剧》1987年第4期。

14.寒声等《泽州三座宋金戏台的调查》,《中华戏曲》第 4辑,1987 年。

15.常之坦《论山西宋金元“观演场所”之衍变》,《戏剧》1989年第1期。

16.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宋金戏曲文物图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18.王强《乾隆时期的山陕会馆戏台》,《戏曲研究》第31期,1989年。

19.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周华斌《南宋〈百子杂剧图〉考释》,《戏剧》1991年第3期。

21.周到《汉画与戏曲文物》,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22.杨健民《中州戏曲历史文物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23.周华斌《京都古戏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24.葛坚、吴硕贤《中国古代剧场演变及音质设计成就》,《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5.高琦华《戏台三题》,《戏剧艺术》1998年第1期。

26.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27.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文学遗产》1999 年第5期。

28.廖奔《中国戏剧图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29.谢涌涛等《绍兴古戏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30.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31.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2.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33.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朱联群、周华斌《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36.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37.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8.于文萍《关于〈东三省政略〉附图:光绪末年夹皮沟全境图中上戏台下戏台位置的研究》,《北方民族》2006年第4期。

39.斯科特《中国传统戏装》,新加坡:唐纳德·穆而出版社,1958年。

40.马强、于巧兰《中国戏曲服装图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

41.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2.非史翁《记切末之由来》,《戏剧旬刊》第29期,1936年。

43.老桐《论砌末》,《剧学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

优伶、戏班与脚色

1.蠹仙《梨园小史》,《小说月报》第2卷第9期,1911年。

2.张继纯《乡村戏班》,《北平晨报剧刊》1932年2月26日,3月12日、19日。

3.方问溪《民间戏班打通之锣鼓》,《北平晨报艺圃》1933年4月28日、29日。

4.雪侬《三十五年前粤剧班底组织》,《剧学月刊》第4卷第 5期,1935 年。

5.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

6.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7.黄曾甫《湘剧早期的戏班戏园和演出》,《湖南戏剧》1981年第3期。

8.周育德《乾隆末年进京的徽班:读〈消寒新咏〉所见》,《戏剧艺术》1983年第2期。

9.胡忌等《论家班女戏》,《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

10.李万鹏《光绪初年济南的几个女戏班》,《戏剧丛刊》1984年第6期。

11. 江上行《南派京剧的开创者夏家班(1812—1882)》,《剧影月报》1986年第9期。

12.张余《清末民初剧团社会化与管理历史经验探讨》,《戏剧艺术》1988年第3期。

13.程宗骏《明申相府戏厅家班考》,《艺术百家》1991年第1期。

14.苏子裕《京剧“六大班”再探》,《戏剧》1994年第4期。

15.谭帆《优伶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16.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17.李尤白《梨园考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张敏《明清时期苏州府梨园子弟的播迁》,《复旦学报》1997年第6期。

19.郭勇《清末四川境内戏班特点》,《四川戏剧》1998年第3期。

20.刘沪生等《京剧厉家班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21.黄果全《李渔家庭戏班综论》,《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22.吴新雷《苏州昆班考》,《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3.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25.刘致中《中国古代戏班进入越南考略》,《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26.张禹《异性扮演的文化透视》,《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

27.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28.刘庆《明清时期职业戏班的管理环境和竞争策略》,《戏剧艺术》2005年第4期。

29.王芥兴《戏剧脚色得名之研究》,《剧学月刊》第3卷第6期,1934 年。

30.晶心《论脚色》,《北平世界日报戏曲音乐》1935年10月11日。

31.陈墨香《梨园应行角色及抱演各脚述略》,《剧学月刊》第4卷第7期,1935年。

32.狩野直喜《元曲脚色考》,东方文化月刊社译,《东方文化月刊》(北京)第1卷第5期,1938年。

33.卫聚贤《戏剧中角色净、丑、生、旦的起源》,《说文月刊》第1卷第7期,1939年。

34. 吴晓铃《说“旦”》,《国文月刊》第 7、8 期,1944 年。

35. 徐筱汀《释“旦”》,《新中华》(复刊)第3 卷4期,1945年。

36. 徐筱汀《释“末”与“净”》,《新中华》(复刊)第 3 卷第 10、11期,1945年。

37.原三七《“脚色”语义考稿》,《二松学舍大学创立八十周年纪念论集》,1957年。

38.郑黛琼《中国戏剧之净脚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3年。

39.厉震林《论权力的优伶性别制衡和编排》,《戏剧艺术》2003年第1期。

40.徐蔚《男旦艺术文化心理管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1.徐蔚《戏剧旦色男扮的艺术形成与文化蕴涵》,《戏曲艺术》2005年第3期。

42.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43.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乡村祭祀戏剧与濒危剧种

1.佟晶心《八百年来地方剧的鸟瞰》,《剧学月刊》第3卷第9期,1934年。

2.天禽《民间戏剧之重要及其调查方法》,《河北月刊》第5卷第 4期,1937年。

3.徐嘉瑞《云南农村戏曲史》,昆明: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年。

4.黄芝冈《从秧歌地方戏》,北京:中华书局,1950年。

5.王廷信《祭仪剧:中国民间戏剧的主要形式》,《戏剧》1996年第4期。

6.曹琳《南通地区的灶乡祭仪剧》,《戏剧艺术》1997年第2期。

7.倪彩霞《“跳加官”形态研究》,《戏剧艺术》2001 年第1期。

8.佟晶心《中国傀儡剧考》,《剧学月刊》第3卷第10期,1934年。

9.佟晶心《水戏:水傀儡剧》,《北平世界日报戏曲音乐》1936年1月12日、13日。

10.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上海:上杂出版社,1952年。

11.虞哲光《木偶戏艺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

12.滨一卫《唐代傀儡戏与钻网》,《吉川博士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论集》,1968年。

13.金维诺《张雄夫妇墓与唐初的傀儡戏》,《文物》1976年第12期。

14.丁言昭《中国木偶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15.丁言昭《试论宋朝的肉傀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6.黄维岩《“药发傀儡”考略》,《戏剧》1993年第2期。

17.邢公畹《傀儡戏寻根》,《寻根》1995年第5期。

18.江玉祥《水傀儡戏重考》,《民间文化论坛》1998年第2期。

19.叶明生《福建傀儡戏史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20.刘琳琳《药发傀儡辨》,《戏剧》2007年第3期。

21.顾颉刚《滦州影戏》,《文学》(上海)第2卷第6期,1934年。

22.高云翘《滦州影调查记》,《剧学月刊》第3卷第11期,1934年。

23.佟晶心《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第3卷第11期,1934年。

24.齐如山《谈皮黄与皮人影的关系》,《畅流》第7卷第12期,1942 年。

25.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史》第19辑,1983年。

26.江玉祥《中国影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孙建君《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28.侯丕烈《中国孝义皮影》,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9.张墨瑶、李彦彬《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环县道情皮影志编委会《环县道情皮影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

3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2.鲁君《傩与戏剧》,《中国文学》(温州中学)第2期,1934年。

33.德江县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民院民族研究所编《傩戏论文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

34.郭净《试论傩仪的历史演变》,《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

35.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广西傩艺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36.顾峰《论傩戏的形成与戏曲的关系》,《民族文学》1990年第3期。

37.詹慕陶《说傩》,《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

38.曲六乙《傩戏、少数民族戏剧及其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39.萧兵《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40.麻国钧《元傩与元剧》,《戏剧》1994年第1期。

41.麻国钧《明傩与明剧》,《戏剧》1994年第2期。

42.顾朴光《中国面具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

43.庹修明、姜尚礼编著《中国傩戏傩文化》,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7年。

44.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5.麻国钧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46.胡天成《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47.仓石武四郎《目连救母行孝戏文研究》,汪馥泉译,《小说月报》(号外)第17卷,1927年。

48.钱南扬《“目连戏”考》,《北大国学月刊》第 1卷第 6期,1927年。

49.钱南扬《读日本仓石武四郎的〈目连救母行孝戏文研究〉》,《民俗》第72 期,1929年。

50.蔡丰明《绍兴目连戏与民间鬼神信仰》,《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2期。

51.任光伟《北宋目连戏辨析》,《戏剧》1990年第3期。

52.林庆熙《福建莆仙戏〈目连〉》,《戏曲研究》第37期,1991年。

53.凌翼云《目连戏与佛教》,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54.杜建华《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年。

55.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6.石生潮、黎建明合著《目连戏、南戏声腔源流与形态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57.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58.王定欧《川目连艺术论》,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年。

59.曹路生《庆典·戏剧·仪式:印度罗摩剧、西藏藏戏泉州木偶“目连戏”比较》,《戏剧艺术》1998年第3期。

60.文忆萱《湖南“目连戏”演出本辩证》,《艺海》2002年第4期。

61.戴云《京剧目连戏研究》,《戏曲艺术》2006年第1期。

62.霍福《青海目连手抄本述略》,《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话剧史

1.朱双云《新剧史》,上海:新剧小说社,1914年。

2.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

3.《中国话运动五十年史料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4.欧阳予倩《话剧、新歌剧与中国戏剧艺术传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5.田本相《曹禺剧作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6.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7.田本相《郭沫若史剧论》(合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8.王卫民《我国早期话剧的来源、兴盛和衰落》,《戏剧》1986年第2期。

9.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编《中国话剧史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0.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11.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12.黄会林《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年。

13.柏彬《中国话剧史稿》,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14.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15.王卫国、宋宝珍、张耀杰《中国话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6.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7.王新民《中国当代话剧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黄爱华《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中国戏剧现代化初期借鉴西方戏剧的曲折历程》,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19.吴戈《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史论稿》,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年。

20.李晓主编《上海话剧志》,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年。

21.郭富民《插图中国话剧史》,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年。

22.姜静楠《舞台风云起百年:中国话剧简史》,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3.濑户宏《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东京:东方书店,2005年。

24.胡振编《中国话剧史》,香港:利源书报社有限公司,2005—2006年。

25.马俊山《现代传媒与话剧文体的发生》,《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26.张殷《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比较戏剧史及其他

1.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1927年。

2.姚宝瑄《试析古代西域的五种戏剧:兼论古代西域戏剧与中国戏曲的关系》,《文学遗产》1986年第5期。

3.冈晴夫《论日中两国传统戏剧的异同:以“能”和元杂剧·歌舞伎与京剧为中心的比较》,《中华戏曲》第1辑,1986年。

4.布海格《中国戏曲传统与印度kerala地方的梵剧的比较》,《戏曲研究》第 24期,1987年。

5.侯光复《元前期曲坛与全真教》,《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6.季羡林《吐火罗文 A〈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生之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7.周宁《歌与话:中西戏剧的交流与差异》,《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8.王长安《从民俗学角度看戏剧形态》,《戏剧艺术》1994年第3期。

9.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10.孙玫《东西方戏剧纵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11.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12.廖奔、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

13.康保成《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4.翁敏华《中国戏剧与民俗》,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

15.陈刚《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比较研究》,《戏剧》2000年第2期、第3期。

16.李祥林《性别文化学视野中的东方戏曲》,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17.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詹石窗《道教与戏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年。

20.王胜华《云南民族民间戏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1.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22.李强《民族戏剧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3.王汉民《全真教与元代的神仙道化戏》,《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24.张哲俊《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三个母题与嬗变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5.陈洪《元杂剧与佛教》,《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6.彭世团《越南嘲剧嘥剧与中国宋元戏剧的关系》,《戏曲研究》第74期,2007年。

27.曲六乙《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戏剧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戏曲研究》第43期,1992年。

28.李悦《试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生成规律》,《戏曲艺术》2004年第3期。

29.王鸣明《民族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戏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