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脑解剖图谱:脑梁纤维和丘脑连接

脑解剖图谱:脑梁纤维和丘脑连接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检索关键词脑干、延髓、脑桥、中脑、第四脑室、中央管、中脑水管。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折转上行,称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

脑解剖图谱:脑梁纤维和丘脑连接

脑(brain、encephalon)

1.脑位于颅腔内,成年人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

2.人脑可分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

见图11-4、图11-5。

检索关键词

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脑干(brain stem)

1.脑干是脊髓和间脑之间的部分,位于颅后窝前部。

2.脑干自下而上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3.延髓、脑桥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见图11-6、图11-8。

检索关键词

脑干、延髓、脑桥、中脑、第四脑室、中央管、中脑水管。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1.延髓为上宽下窄,近似倒置的圆锥,下端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接,上界与脑桥以延髓脑桥沟(腹面)和髓纹(背面)为界。

2.延髓腹侧面正中为前正中裂,其两侧的纵行隆起称锥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主要为皮质脊髓束)纤维构成。

3.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越过中线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将前正中裂部分截断。

4.延髓上部,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称橄榄,其深面藏有下橄榄核。

5.每侧橄榄和锥体之间的纵沟称前外侧沟,舌下神经根丝由此穿出。

6.在橄榄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丝穿出。

7.延髓背侧面上部参与构成菱形窝的下半部;背侧面的下部有后正中沟、薄束结节(深部有薄束核)、楔束结节(深部有楔束核)和小脑下脚(在楔束结节的外上方,由进入小脑的纤维组成)。

见图11-6、图11-8。

检索关键词

延髓、延髓脑桥沟、髓纹、前正中裂、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根、菱形窝、后正中沟、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脑桥(pons)

1.脑桥腹侧面宽阔而膨隆,称脑桥基底部,正中有基底沟,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2.基底部向两侧逐渐缩细的部分,称小脑中脚(又称脑桥臂)。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相连。

3.脑桥腹侧面借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沟中从内侧向外侧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根穿出。

4.延髓脑桥沟的外侧端,恰是延髓、脑桥和小脑交界处,称为脑桥小脑三角,前庭神经、面神经位于此三角内,该部位肿瘤可引起这些脑神经和小脑病变的症状。

5.脑桥背侧面参与构成菱形窝的上半部;小脑上脚位于菱形窝的外上方,由进出小脑的纤维组成;上髓帆位于菱形窝的顶部,构成第四脑室顶的前部。

见图11-6、图11-8。

检索关键词

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动脉、小脑中脚、脑桥臂、延髓脑桥沟、菱形窝、小脑上脚、上髓帆、脑桥小脑三角。

中脑(midbrain)

1.中脑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

2.两侧粗大的纵形柱状隆起为大脑脚,其浅部主要由大量自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纤维组成,深面有锥体束通过。

3.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称脚间窝,动眼神经由此穿出。

4.脚间窝的窝底由于有许多血管穿入的小孔,故称为后穿质。

5.中脑背面有两对圆形的隆起,上方者称上丘,下方者称下丘,二者的深面分别有上丘核和下丘核。

6.通常将上、下丘合称为四叠体。

7.在上、下丘的外侧,各有一横形的隆起称上丘臂和下丘臂,分别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相连。

8.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出脑。

见图11-6、图11-8。

检索关键词

中脑、视束、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后穿质、上丘、下丘、四叠体、上丘臂、下丘臂、滑车神经。

分隔索(funiculus separans)

迷走神经三角的外下缘有一斜形的窄嵴称分隔索。

检索关键词

分隔索、迷走神经三角。

最后区(area postrema)

1.分隔索和菱形窝下外缘之间的狭窄带状区称为最后区。

2.最后区富含血管,并被含有长突细胞的室管膜覆盖。

见图11-8。

检索关键词

最后区、分隔索、菱形窝。

前庭区(vestibular area)

1.界沟的外侧是较宽阔的三角区,称前庭区。

2.前庭区其深面含有前庭神经核。

见图11-8、图11-27。

检索关键词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acoustic tubercle)

1.前庭区外侧角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

2.听结节内含蜗神经背核。

检索关键词

听结节、蜗神经背核。

脑干内部结构

1.脑干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但较脊髓复杂。

2.灰质内包括与第3~12对脑神经有关的核(脑神经核)以及非脑神经核。

3.白质主要是长的上、下行纤维束。

见图11-7、图11-9、图11-11、图11-13。

检索关键词

脑干、灰质、白质、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为脑干神经核团的重要部分,有7种性质,在脑干内每侧半有规律地自内而外排列成6个纵形的细胞柱(孤束核含两种性质)。

1.躯体运动柱,支配自肌节衍化的骨骼肌(眼肌、舌肌),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2.特殊内脏运动柱,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3.一般内脏运动核,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4.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前者接受心血管和脏器的感觉纤维,后者接受味觉纤维,均至孤束核。

5.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口、鼻腔黏膜的感觉纤维,自上而下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6.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听和平衡觉的纤维,包括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

检索关键词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的脑桥核和上橄榄核;中脑的上丘、下丘、顶盖前区、红核、黑质等。

检索关键词

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gracile nucleus)

1.薄束核位于延髓下部,薄束结节的深面。

2.薄束核接受脊髓后索内薄束纤维的终止。

3.薄束核传出纤维在本平面绕过中央灰质外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并在中央管腹侧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折转上行,称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

4.薄束核是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核团。

见图11-7、图11-9。

检索关键词

薄束核。

楔束核(cuneate nucleus)

1.楔束核位于延髓下部,楔束结节的深面。

2.楔束核接受脊髓后索内楔束纤维的终止。

3.楔束核传出纤维在本平面绕过中央灰质外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并在中央管腹侧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折转上行,称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

4.楔束核是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核团。

见图11-7、图11-9。

检索关键词

楔束核。

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1.下橄榄核位于延髓橄榄的深面,为一巨大的开口向内的皱褶囊袋状灰质团,由下橄榄主核、背侧副橄榄核和内侧副橄榄核组成,此核在人类特别发达。

2.下橄榄核广泛接受脊髓全长的上行投射纤维和脑干感觉性中继核团的传入纤维;还接受大脑皮质、背侧丘脑、基底核、红核和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投射纤维。

3.下橄榄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行向内侧,与脊髓小脑后束等共同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故下橄榄核可能是大脑皮质、红核等与小脑之间纤维联系的重要中继站,参与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见图11-11、图11-13。

检索关键词

下橄榄核。

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1.脑桥核为大量分散存在于脑桥基底部的神经元。

2.脑桥核接受来自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皮质脑桥纤维,其传出纤维横行交叉止对侧,组成小脑中脚进入小脑。因此,脑桥核可作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之间纤维联系的中继站。

见图11-26、图11-32、图11-38。

检索关键词

脑桥核。

上橄榄核(superior olivary nucleus)

1.上橄榄核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部,内侧丘脑系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的背侧。

2.上橄榄核接受双侧蜗腹侧核的传出纤维,发出纤维加入双侧的外侧丘系,参与声音的空间定位

见图11-14。

检索关键词

上橄榄核。

蓝斑核(locus ceruleus nucleus)

1.蓝斑核位于菱形窝的上端,三叉神经中脑核的腹外侧,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构成。

2.蓝斑核发出的纤维几乎遍布中枢神经系统各部,目前已知的功能与睡眠和觉醒有关。

检索关键词

蓝斑核。

上丘核(nucleus of superior colliculus)

1.上丘核位于中脑背侧,由浅入深呈灰、白质相间排列的板层结构,在人类构成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

2.上丘浅层的传入神经主要来自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和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视束),同时接受额叶皮质(8区)的皮质顶盖纤维,以参与两眼的迅速扫视运动。

3.上丘核深层主要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脊髓、下丘核和各类听觉中继核的传入纤维。

4.上丘传出的纤维主要由其深层发出,绕过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在中脑水管腹侧越过中线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然后下降构成顶盖脊髓束至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内侧核,可使头、颈部完成视、听反射活动。

5.部分传出纤维到达脑干网状结构,或顶盖的其他核团,以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检索关键词

上丘核。

下丘核(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

1.下丘核位于下丘的深面,由明显的中央核和周围的薄层白质构成。

2.下丘核为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的中继站,接受外侧丘系的大部分纤维,传出神经下丘臂投射至内侧膝状体。

3.下丘核也是重要的听觉反射中枢,可发出纤维终止于上丘,再经顶盖脊髓束终止脑干和脊髓,参与听觉反射活动。

见图11-16。

检索关键词

下丘核。

顶盖前区(pretectal area)

1.顶盖前区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部,包括上丘上端至后连合及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部的若干小核团。

2.顶盖前区细胞直接接受经视束和上丘臂来的视网膜节细胞的纤维传入,发出纤维至双侧的动眼神经副核换元,从而使双眼同时完成直接和间接的瞳孔对光反射。

检索关键词

顶盖前区。

红核(red nucleus)

1.红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的被盖中央部,黑质的背内侧,上端延伸至间脑尾部。

2.红核主要接受来自对侧小脑新皮质及小脑中央核经小脑上脚传入的纤维。

3.红核传出纤维在上丘下部平面,被盖的腹侧部交叉至对侧形成被盖腹侧交叉,然后下行组成红核脊髓束,终止于脊髓颈段的前角运动细胞,以调节屈肌的张力和协调运动。

见图11-17、图11-24、图11-39。

检索关键词

红核、红核脊髓束。

黑质(substantia nigra)

1.黑质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呈半月形,占据中脑全长,并伸入间脑尾部。

2.根据其细胞构筑,黑质可分为两部:黑质网状部和黑质致密部;黑质致密部细胞主要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其合成的多巴胺可经黑质纹状体纤维释放至纹状体,以调节纹状体的功能活动。

3.黑质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场所。此黑质变性时,使新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下降,引起震颤麻痹等疾病。

见图11-17、图11-24、图11-39。

检索关键词

黑质。

动眼神经核(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1.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部。

2.动眼神经核接受双侧皮层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脚间窝外侧壁出脑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眼的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和上睑提肌的运动。

见图11-10、图11-12、图11-17、图11-19。

检索关键词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核(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1.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高度,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部,正对动眼神经核的下方。

2.滑车神经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向后绕中脑水管至导水管周围灰质背侧,在上髓帆内左右交叉后,经下丘下方出脑组成滑车神经,支配眼上斜肌的运动。

见图11-10、图11-12、图11-16、图11-19。

检索关键词

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动眼神经。

展神经核(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1.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室底灰质、面神经丘的深面。

2.展神经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行向腹侧,经延髓脑桥沟内侧部发出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运动。

见图11-10、图11-12、图11-14、图11-19、图11-20。

检索关键词

展神经核、展神经。

舌下神经三角(hypoglossal triangle)

1.舌下神经三角在髓纹下方,可见两个小的三角形区域,内上方者为舌下神经三角。

2.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经核,外下方者为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含迷走神经背核。

见图11-8。

检索关键词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

舌下神经核(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1.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上部室底灰质内,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

2.舌下神经核仅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纤维走向腹侧,经锥体与橄榄之间出延髓组成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内、外肌的随意运动。

见图11-9、图11-10、图11-11、图11-12。

检索关键词

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三叉神经运动核(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1.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室底灰质的腹外侧,脑桥被盖的背外侧,网状结构内,三叉神经根纤维紧邻其外侧。

2.三叉神经运动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三叉神经根加入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等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运动。

见图11-10、图11-12、图11-15。

检索关键词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核(sensory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感觉核为脑干内最长的一个脑神经核,根据其功能和位置可分为3部分:由上向下依次为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见图11-7、图11-9、图11-10、图11-12、图11-15、图11-16、图11-17。

检索关键词

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1.三叉神经中脑核上起中脑上丘平面,下端达脑桥中部,位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外侧边缘和菱形窝上部室底灰质的外侧缘。

2.三叉神经中脑核相当于脊神经后根上的脊神经节,由大而深染的感觉性假单极神经元组成。

3.三叉神经中脑核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进入三叉神经分布至头面部的咀嚼肌,接受该肌的本体感觉冲动;其中枢突可终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等处进行换元。

见图11-10、图11-12、图11-15、图11-16、图11-17。

检索关键词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1.三叉神经脑桥核是三叉神经感觉核的膨大部分。

2.三叉神经脑桥核位于脑桥中部网状结构内,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主要接受三叉神经传入的头面部触、压觉初级纤维。还接受部分来自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纤维传入。

见图11-12、图11-15。

检索关键词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1.三叉神经脊束核为一细长的核团,其上端达脑桥中、下部,与三叉神经脑桥核相续;下端可延伸至第1、2颈段脊髓,与脊髓灰质后角相续。

2.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外侧始终与三叉神经脊束相邻,并接受此束纤维的终止。

3.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在脊髓下部位于延髓背外侧部浅层,在延髓上部位于孤束核的腹外侧,在脑桥中下部位于前庭神经核的腹外侧。

4.三叉神经脊束核主要接受三叉神经根内传递头面部痛、温觉的初级感觉纤维;下部还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传入。

见图11-7、图11-9、图11-10、图11-11、图11-13。

检索关键词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

孤束核(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1.孤束核位于延髓内,界沟外侧,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侧,上端可达脑桥下端,下端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2.孤束核主要为一般内脏感觉核,上端属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经舌咽神经和面神经传入的味觉初级纤维终止,故又称味觉核。下部主要接受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传入的一般内脏感觉初级纤维的终止。

见图11-9、图11-10、图11-11、图11-12、图11-13。

检索关键词

孤束核。

面神经核(nucleus of facial nerve)

1.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脑桥被盖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

2.面神经核发出特殊内脏神经运动纤维,先行向背内侧,绕过展神经核背侧形成面神经膝,继而转向腹外侧经面神经核外侧出脑构成面神经的运动根,支配面部表情肌。

3.由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传入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纤维,只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由只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传入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纤维,只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

4.由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传入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纤维,只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

见图11-10、图11-12、图11-14、图11-20。

检索关键词

面神经核、面神经。

疑核(nucleus ambiguus)

1.疑核位于延髓内,下橄榄核背外侧的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

2.疑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支配咽喉部和食管上段骨骼肌的运动。

见图11-9、图11-10、图11-11、图11-12、图11-13。

检索关键词

疑核。

副神经核(accessory nucleus)

1.副神经核包括两部分:延髓部较小,实为疑核的下端,脊髓部位于疑核的下方,延伸至上5~6个颈脊髓节段。

2.副神经核也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其延髓部发出纤维构成副神经的脑根,最终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部发出纤维组成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见图11-7、图11-10、图11-12。

检索关键词

副神经核、迷走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1.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dinger Westphal nucleus(简称E-W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

2.动眼神经副核由副交感神经元胞体组成,发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进入眼眶后,在副交感性的睫状神经节内换元(即与该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3.由该神经节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和缩小瞳孔。

见图11-10、图11-12、图11-17。

检索关键词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

上泌涎核(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1.上泌涎核位于脑桥的最下端,该核的神经元散在于面神经核尾侧周围的网状结构内,故核团轮廓不清。

2.上泌涎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经其分支岩大神经和鼓索至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其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鼻腔黏膜腺的分泌。

见图11-10、图11-12。

检索关键词

上泌涎核、面神经。

下泌涎核(inf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1.下泌涎核轮廓不清,其神经元散在于延髓上端的网状结构中,疑核的上方。

2.下泌涎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其分支至相应的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活动。

见图11-10、图11-12。

检索关键词

下泌涎核、疑核、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

1.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室底灰质内,迷走神经三角的深面,舌下神经核的背外侧,由橄榄中部向下延伸至(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2.迷走神经背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走向腹外侧经下橄榄核的背侧出脑,参与组成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胸部和腹部大部分器官的平滑肌、心肌的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其节前纤维在所支配的器官旁和器官壁内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

见图11-9、图11-10、图11-11、图11-12。

检索关键词

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

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us)

1.前庭神经核位于前庭区的深面,由前庭上核、前庭下核、前庭内侧核及前庭外侧核构成。

2.前庭神经核主要接受前庭神经传入的初级平衡觉纤维,还接受来自小脑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调节伸肌张力以及参与完成视、听觉反射。

3.另部分纤维组成前庭小脑束,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见图11-10、图11-12。

检索关键词

前庭神经核、前庭上核、前庭下核、前庭内侧核、前庭外侧核、前庭小脑束。

蜗神经核(cochlear nucleus)

1.蜗神经核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听结节的深面,分为蜗腹侧核及蜗背侧核。

2.蜗神经核接受内耳经蜗神经传入的初级纤维。

3.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沿脑桥被盖前部越中线交叉到对侧上升,这些横行交叉的纤维构成斜方体。

4.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上行,部分纤维经上橄榄核和外侧丘脑系核中继后上升加入外侧丘系。

5.对侧交叉过来的纤维和同侧未交叉的纤维共同构成外侧丘系上升,其中多数纤维终止于中脑下丘核,部分纤维直接进入间脑的内侧膝状体核。

6.上橄榄核和外侧丘系核亦被认为是听觉传导路上的中继核。

见图11-10、图11-12。

检索关键词

蜗神经核。

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

1.内侧丘系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

2.内侧丘系依次穿过延髓、脑桥核中脑,止于背侧丘系脑腹后外侧核。

3.内侧丘系内传递身体不同部位感觉的纤维有明确的定位关系:在延髓,此束位于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

4.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腹外侧部,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背侧部;在脑桥,行于基底和被盖之间,纵行穿过斜方体。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靠近中线,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外侧;在中脑,斜行位于红核背外侧,纤维排列和脑桥部相似。

5.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见图11-9、图11-11、图11-13、图11-14。

检索关键词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1.脊髓丘脑束为脊髓内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又称脊丘系。

2.脊髓丘脑束与止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脊髓网状束、止于中脑顶盖和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脊髓中脑束相伴。在延髓,它们位于外侧区,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

3.脊髓丘脑束最后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4.脊髓丘脑束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见图11-7、图11-9、图11-11、图11-13。

检索关键词

脊髓丘脑束、脊丘系。

三叉丘脑束(trigeminothalamic tract)

1.三叉丘脑束,又称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所组成。

2.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两个核团的传出纤维首先越过中线至对侧上行,形成三叉丘脑束,紧贴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最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3.三叉丘脑束主要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黏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4.三叉神经脑桥核有部分神经元发出传导牙和口腔黏膜触、压觉的纤维直接进入同侧三叉丘脑束,止于同侧的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见图11-33。

检索关键词

三叉丘脑束、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

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

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核的听觉纤维,在脑桥中、下部,上橄榄核的外侧,转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上行至下丘核。

见图11-14、图11-15、图11-16、图11-21。

检索关键词

外侧丘系。

脊髓小脑前、后束(anterior and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s)

1.脊髓小脑前、后束起于脊髓,行于延髓外侧的周边部。

2.脊髓小脑后束上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脑皮质。

3.脊髓小脑前束继续上行,在脑桥上部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

4.脊髓小脑前、后束均参与躯干和下肢的反射性本体感觉的传导。

见图11-7、图11-9、图11-11、图11-13。

检索关键词

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

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1.内侧纵束主要由来自前庭神经核、中脑的Cajal中介核、Darkschewitsch核以及网状结构的传出纤维组成。

2.前庭神经核发出的纤维部分交叉至对侧,部分不交叉,然后在室底灰质的腹侧,紧靠中线两侧走行。

3.部分纤维上行止于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展神经核;部分纤维下行构成内侧纵束的降部,止于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前角内侧核。

4.内侧纵束的功能主要是协调眼外肌之间的运动,调节眼球的慢速运动和头部姿势。

见图11-11、图11-13、图11-14、图11-15、图11-16。

检索关键词

内侧纵束、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

锥体束(pyramidal tract)

1.锥体束是大脑皮质发出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下行纤维束。

2.锥体束主要起自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经内囊至脑干,下行于中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在延髓集中为锥体。

3.由皮质核束(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皮质脊髓束(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组成。

4.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在延髓下部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下行,形成锥体交叉(此交叉呈发辫状,部分填塞了前正中裂)。

见图11-47、图11-48。

检索关键词

锥体束、锥体交叉、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

菱形窝(rhomboid fossa)

1.菱形窝由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侧面共同构成,两者以髓纹为界,呈菱形。

2.菱形窝下外界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上外界为小脑上脚,两个外侧角为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3.菱形窝正中有纵形的正中沟(自上角到下角),此沟外侧与正中沟平行的为界沟,它将每侧半菱形窝分为内侧部和外侧部。

4.在正中沟与界沟间的内侧部为内侧隆起,其髓纹下方有两个三角区,内隐迷走神经背核。

5.在髓纹上方内侧隆起脑桥部有一圆膨隆突,为面神经丘,其深面有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

6.在界沟上端有一蓝灰色的区域称蓝斑,深面为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群)。

7.外侧区呈三角形,称前庭区,内含前庭神经核;前庭区的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含蜗神经背核。

见图11-8。

检索关键词

菱形窝、延髓、脑桥、髓纹、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小脑上脚、面神经丘、蓝斑、前庭区、听结节。

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

1.第四脑室位于延髓上部、脑桥背面和小脑之间。

2.第四脑室底为菱形窝。

3.第四脑室顶朝向小脑,前部为小脑上脚和上髓帆,后部为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4.第四脑室借脉络组织上的3个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即成对的外侧孔和不成对的正中孔;向上与中脑水管相通;向下与延髓中央管相通。

见图11-5。

检索关键词

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小脑、外侧孔、正中孔。

上髓帆(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1.上髓帆为位于两侧小脑上脚之间的一小块薄层白质板,向后下与小脑相连,其上方被小脑蚓所遮盖。

2.滑车神经根在上髓帆内交叉后,由其上部出脑。

检索关键词

上髓帆、滑车神经。

下髓帆(inferior medullary velum)

下髓帆为薄片白质,在小脑扁桃体前上方,自前面向后下延伸很短距离,即移行为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后者向后下方连于菱形窝两外下界。

检索关键词

下髓帆。

小脑(cerebellum)

1.小脑位于颅后窝,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背面。

2.小脑中间较狭窄部分为小脑蚓,两侧膨大部分称小脑半球。

3.小脑半球下面前内侧部有一突出部分,称小脑扁桃体,其位置靠近枕骨大孔。

4.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www.xing528.com)

5.小脑蚓的上面略高出小脑半球之上,下面凹陷于两半球之间,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蚓垂、蚓垂体和蚓结节。

6.小结向两侧以绒球脚与位于小脑半球前缘的绒球相连。

7.小脑上面前、中1/3交界处有一略呈V字形的深沟,称为原裂;小脑下面绒球和小结的后方有一深沟,为后外侧裂;在小脑半球后缘,有一明显的水平裂。

8.小脑分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和小脑后叶。

见图11-22、图11-23、图11-29。

检索关键词

小脑、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枕骨大孔、小脑前切迹、小脑后切迹、绒球、原裂、外侧裂、水平裂。

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

1.绒球小结叶位于小脑下面前方,由小脑半球的绒球和小脑蚓前端的小结构成,二者之间以绒球脚相连。

2.种系发生上绒球小结叶出现最早,因此称原小脑。

3.绒球小结叶主要和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发生联系,又称前庭小脑。

见图11-28。

检索关键词

绒球小结叶、绒球、小脑蚓、原小脑、前庭小脑。

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

1.前叶位于小脑上面,为原裂以前的皮质结构。

2.从种系发生上看,前叶和小脑蚓下面的蚓垂、蚓锥体等出现较晚,统称为旧小脑。

3.小脑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又称脊髓小脑。

检索关键词

小脑前叶、旧小脑、脊髓小脑。

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

1.小脑后叶位于原裂以后的大部分小脑皮质结构(不包括蚓垂和蚓锥体)。

2.在种系发生上出现最晚,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生有关,称新小脑。

3.小脑后叶主要和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发生联系,又称大脑小脑。

检索关键词

小脑后叶、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分叶、功能分区和功能

见图11-33。

检索关键词

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大脑小脑、原小脑、旧小脑、新小脑、前庭神经核、齿状核、顶核、中间核。

小脑内部结构

1.位于表面的灰质称小脑皮质。

2.位于深层的白质称小脑髓质。

3.深埋于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小脑核(小脑中央核),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

4.球状核、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

见图11-30、图11-31。

检索关键词

小脑皮质、小脑髓质、小脑核、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中间核。

小脑上脚(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1.小脑上脚又称结合臂,连于小脑和中脑、间脑之间。

2.小脑上脚的主要成分为起自小脑中央核,止于对侧红核和背侧丘脑的小脑传出纤维。

3.小脑传入纤维主要有脊髓小脑前束、三叉小脑束及起自顶盖和红核的顶盖小脑束、红核小脑束等。

见图11-8、图11-18、图11-19、图11-21、图11-23、图11-24。

检索关键词

小脑上脚、结合臂。

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1.小脑中脚又称脑桥臂,为3个脚中最粗大者,位于最外侧,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

2.小脑中脚主要成分为小脑传入纤维,且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只有少许脑桥网状核到小脑皮质的纤维。

3.小脑传出纤维非常稀少,为小脑至脑桥的纤维。

见图11-18、图11-19、图11-21、图11-23、图11-24。

检索关键词

小脑中脚、脑桥臂。

小脑下脚(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1.小脑下脚又称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

2.小脑下脚包括小脑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两部分。

3.传入纤维有:起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延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进入小脑的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及楔小脑束的纤维。

4.传出纤维有:发自绒球和部分小脑蚓部皮质,止于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起于顶核,止于延髓的顶核延髓束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维和顶核网状纤维)。

见图11-19、图11-21。

检索关键词

小脑下脚、绳状体。

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1.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起,称为小脑扁桃体。

2.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有可能被挤压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见图11-23。

检索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

间脑(diencephalon)

1.间脑在中脑和大脑半球之间,被两侧大脑半球所掩盖。

2.间脑分为上丘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五部分。

3.间脑的室腔为第三脑室,上经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后下经中脑水管通向第四脑室。

见图11-33。

检索关键词

间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底丘脑、下丘脑、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

1.背侧丘脑,又称丘脑,为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块,中间被第三脑室分隔开。

2.背侧丘脑前端狭窄,称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丘脑枕。

3.背侧丘脑内侧面为第三脑室腔面,有下丘脑沟(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的分界线)。

4.在背侧丘脑灰质的内部有一由白质构成的内髓板,在水平面上此板呈“Y”字形,将背侧丘脑大致分为三大核群: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5.在丘脑内侧面,第三脑室侧壁上的薄层灰质及丘脑间黏合内的核团,合称为中线核群,在外侧核群与内囊之间的薄层灰质称丘脑网状核,网状核与外侧核群间为外髓板。

6.上述各核群中均含多个核团,其中外侧核群分背侧组和腹侧组,背侧组从前向后分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及枕,腹侧组由前向后分腹前核、腹外侧核又称腹中间核和腹后核。

7.内侧核群主要是背内侧核,此核又分为大细胞区和小细胞区。

见图11-33。

检索关键词

背侧丘脑、丘脑前结节、丘脑枕、下丘脑沟。

后丘脑(metathalamus)

1.后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属特异性中继核。

2.内侧膝状体接受下丘臂的听觉传导通路的纤维,发出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

3.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

检索关键词

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上丘脑(epithalamus)

1.上丘脑在第三脑室顶的周围,包括松果体、缰连合、缰三角、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2.松果体为内分泌腺,产生褪黑激素,具有抑制生殖腺和调节生物钟等作用,16岁以后,松果体钙化,可作为X线诊断颅内占位病变的定位标志。

3.缰三角内有缰核,接受经丘脑髓纹内来自隔核等处的纤维,并发出纤维组成缰核脚间核,缰核被认为是边缘系统与中脑之间的中继站。

4.丘脑髓纹主要由来自隔区的纤维束构成,大部分终止于缰核,也有纤维至中脑水管周围灰质和其他丘脑核团。

检索关键词

上丘脑、松果体、缰连合、缰三角、丘脑髓纹、后连合。

底丘脑(subthalamus)

1.底丘脑是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滤区,表面不能见。

2.底丘脑内含底丘脑核,与黑质、红核、苍白球间有密切的纤维联系。参与锥体外系的功能。

3.人类一侧底丘脑核受损,可产生对侧肢体,尤其是上肢较为显著的不自主的舞蹈病或半身颤搐。

检索关键词

底丘脑、底丘脑核、黑质、红核、苍白球。

下丘脑(hypothalamus)

1.下丘脑位于下丘脑沟以下组成第三脑室的底。

2.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等结构。

3.下丘脑自前至后分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各区又以穹窿柱为标志,分内侧部和外侧部。

见图11-34、图11-35。

检索关键词

下丘脑、下丘脑沟、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第三脑室 (third ventricle)

1.第三脑室为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

2.第三脑室的顶为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底为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前界为终板;后界为松果体和后连合;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3.第三脑室经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见图11-46、图11-47。

检索关键词

第三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

间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

检索关键词

间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齿状核、苍白球、视束、听辐射、视辐射。

端脑(telencephalon)

1.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2.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为纵形的大脑纵裂,纵裂的底面是胼胝体。

3.大脑和小脑之间以大脑横裂为隔。

4.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称大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髓质,蕴藏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为基底核。

5.大脑半球内的腔隙为侧脑室。

6.大脑分为五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7.大脑有3条恒定的沟,①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②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③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

见图11-50、图11-51、图11-52、图11-53。

检索关键词

端脑、大脑纵裂、胼胝体、大脑横裂、基底核、侧脑室、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额叶(frontal lobe)

1.额叶居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的部分。

2.额叶上外侧面有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3.中央前回居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4.额上回居额上沟上方,沿半球上缘并转至半球内侧面。

5.额中回居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6.额下回居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7.在半球下面,额叶内有纵形的嗅束,其前端膨大为嗅球,并与嗅神经相连。

8.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嗅三角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内有许多小血管穿入脑实质内。

见图11-41、图11-42。

检索关键词

额叶、中央沟、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嗅束、嗅球、嗅神经、嗅三角、前穿质。

顶叶(parietal lobe)

1.顶叶位于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2.在中央沟后方,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后沟。

3.中央后回居中央后沟与中央沟之间。

4.在中央后沟后方有一条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内沟。

5.顶上小叶居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6.顶下小叶居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见图11-41、图11-42。

检索关键词

顶叶、中央沟、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叶(temporal lobe)

1.颞叶居外侧沟以下的部分。

2.在外侧沟的下方,有与之平行的颞上沟、颞下沟。

3.颞上回居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4.自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两个短而横形的脑回称颞横回。

5.颞中回居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6.颞下回居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7.颞叶下面有与半球下缘平行的枕颞沟,在此沟内侧并与之平行的为侧副沟。

8.侧副沟的内侧为海马旁回(又称海马回)。海马回的前端弯曲称钩。

9.侧副沟与枕颞沟间为枕颞内侧回,枕颞沟下方为枕颞外侧回。

见图11-41、图11-42。

检索关键词

颞叶、外侧沟、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横回、颞中回、颞下回、枕颞沟、侧副沟、海马回、海马钩、枕颞内侧回、枕颞外侧回。

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

1.在海马回的内侧为海马沟,海马沟向后上方与胼胝体沟相连。

2.在海马沟的上方有呈锯齿状的窄条皮质,称齿状回。

3.从内侧面看,在齿状回的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上有一弓形隆起,称海马。

4.海马与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5.海马和齿状回构成海马结构。

6.海马结构的主要传出纤维是穹窿,其中多数纤维止于乳头体,也有到隔区的纤维。

检索关键词

海马结构、海马沟、胼胝体沟、齿状回、海马。

枕叶(occipital lobe)

1.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顶枕沟至枕前切迹(在枕叶后端前方约4cm)的连线。

2.楔叶位于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3.舌回为距状沟下方的枕叶皮质。

检索关键词

枕叶、顶枕沟、枕前切迹、楔叶、舌回。

距状沟(calcarine sulcus)

1.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叶后端,此沟中部与顶枕沟相连。

2.距状沟将枕叶分为楔叶和舌回。

检索关键词

距状沟、顶枕沟、楔叶、舌回。

岛叶(insular lobe)

岛叶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叶所掩盖。

检索关键词

岛叶、外侧沟。

中央旁小叶(paracentral lobule)

中央旁小叶为在半球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自背外侧面延伸到内侧面的部分。

检索关键词

中央旁小叶。

扣带回(cingulate gyrus)

扣带回位于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见图11-54。

检索关键词

扣带回、胼胝体沟、扣带沟。

基底核(basal nuclei)

1.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包于白质内的灰质团块。

2.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

3.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见图11-45、图11-47、图11-48。

检索关键词

基底核、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1.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其前端相互连接。

2.在种系上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是较新的结构,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为较古老的结构,称旧纹状体。

3.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苍白球作为基底前脑的一部分,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

检索关键词

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

尾状核(caudate nucleus)

1.尾状核是由前向后弯曲的圆柱体,分为头、体、尾部。

2.尾状核位于背侧丘脑背外侧,延伸至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和下角。

见图11-39、图11-45、图11-47、图11-48。

检索关键词

尾状核。

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1.豆状核位于岛叶深部,借内囊与内侧的尾状核和丘脑分开。

2.豆状核在水平切面上呈三角形,并被两个白质板分隔成三部,外侧部最大称壳,内侧两部分合称苍白球。

见图11-38、图11-39、图11-49。

检索关键词

豆状核。

屏状核(claustrum)

1.屏状核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

2.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为外囊,屏状核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白质为最外囊。

见图11-38、图11-39、图11-45、图11-47。

检索关键词

屏状核、外囊、最外囊。

杏仁体(amygdaloid body)

1.杏仁体在侧脑室下角前端的上方,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

2.杏仁体的传入纤维甚广,来自嗅脑、新皮质、隔核、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3.杏仁体的传出纤维经终纹和腹侧杏仁体通路到隔区和下丘脑。

4.杏仁体为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主要参与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情绪活动。

见图11-54。

检索关键词

杏仁体。

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

1.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延伸至半球的各个叶内。

2.侧脑室分四部分: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伸向额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至颞叶内。

3.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4.侧脑室中央部和下角内有脉络丛。

检索关键词

侧脑室、室间孔、脉络丛。

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1.大脑皮质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2.从系统发生的角度看,人类大脑皮质可分为原皮质(海马、齿状回)、旧皮质(嗅脑)和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大脑皮质部分)。

检索关键词

大脑皮质、灰质、原皮质、旧皮质、新皮质。

大脑髓质(cerebral medullary substance)

1.大脑髓质主要由联系皮质各部和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

2.大脑髓质可分为3类: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

检索关键词

大脑髓质、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

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ers)

1.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短纤维和长纤维。

2.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称弓状纤维。

3.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主要的有:钩束、上纵束、下纵束和扣带。

4.钩束呈钩状绕过外侧沟,连接额、颞两叶的前部。

5.上纵束在豆状核与岛叶的上方,连接额、顶、枕、颞四个叶。

6.下纵束沿侧脑室下角和后角的外侧壁行走,连接枕叶和颞叶。

7.扣带位于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的深部,连接边缘叶的各部。

检索关键词

联络纤维、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

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ers)

1.是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2.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

检索关键词

连合纤维、胼胝体、前连合、穹窿连合。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1.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由连合左、右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构成。

2.在正中矢状切面上,胼胝体很厚。前端呈钩形的纤维板,由前向后可分为嘴、膝、干和压部四部分。

3.在经胼胝体的水平切面上,可见其纤维向两半球内部前、后、左、右辐射,广泛联系额、顶、枕、颞叶。

4.胼胝体的下面构成侧脑室顶。

见图11-43、图11-51、图11-44。

检索关键词

胼胝体。

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

1.前连合是在终板上方横过中线的一束连合纤维。

2.前连合主要连接两侧颞叶,有小部分联系两侧嗅球。

见图11-34、图11-36、图11- 37。

检索关键词

前连合。

穹窿(fornix)

1.穹窿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

2.两侧穹窿经胼胝体的下方前行并相互靠近,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至对边,连接对侧的海马,称穹窿连合。

见图11-37、图11-54、图11-55。

检索关键词

穹窿、穹窿连合。

投射纤维(projection fibers)

1.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

2.投射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

检索关键词

投射纤维、内囊。

内囊(internal capsule)

1.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

2.内囊在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

3.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主要有额桥束和由丘脑背内侧核投射到额叶前部的丘脑前辐射。

4.内囊膝为前、后肢会合部,有皮质核束通过。

5.内囊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通过。

见图11-6、图11-38、图11-45、图11-47、图11-48。

检索关键词

内囊、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

边缘叶(limbic lobe)

1.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环绕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结构,包括隔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加上岛叶前部、颞极共同构成边缘叶。

2.边缘叶是根据进化和功能区分的,参与边缘叶的结构有的属于5个脑叶的一部分,如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属于颞叶;有的则是独立的,如扣带回。

检索关键词

边缘叶、隔区。

隔区(septal area)

1.隔区位于胼胝体嘴的下方,包括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

2.终板旁回的前外侧部深陷于沟内称前海马原基。

3.隔核是隔区的皮质下核团,它接受穹窿、终纹、前穿质、扣带回以及前脑内侧束的中脑网状结构上行纤维。

4.隔核发出纤维投射到边缘系统各部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被认为是各种冲动整合中枢,是边缘系统重要核团之一。

检索关键词

隔区、海马原基、隔核、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1.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及与其密切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共同组成。

2.边缘系统在进化上是脑的古老部分,它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和性活动等。

见图11-54。

检索关键词

边缘系统、边缘叶。

图11-1 1.舌下神经;2.前正中裂;3.神经根;4.颈神经;5.胸神经;6.腰神经;7.马尾;8.骶神经;9.尾神经

图11-2 1.灰质;2.白质;3.脊神经节;4.前正中裂;5.后根;6.前根

图11-3 1.乳突;2.胸锁乳突肌;3.脊髓;4.肩胛提肌;5.第1后肋;6.第1后肋;7.右肺上叶;8.脑桥;9.耳郭;10.椎动脉;11.椎弓根;12.脊髓中央管;13.左肺上叶

图11-4 1.灰结节;2.乳头体;3.脑桥;4.前庭蜗神经;5.舌咽神经;6.迷走神经;7.副神经;8.嗅球;9.嗅束;10.视神经;11.垂体;12.视束;13.动眼神经;14.三叉神经;15.展神经;16.舌下神经

图11-5 1.下丘脑沟;2.丘脑间黏合;3.后连合; 4.松果体;5.中脑水管;6.第四脑室;7.乳头体;8.垂体; 9.漏斗;10.视交叉;11.前连合

图11-6 1.岛叶;2.灰结节;3.乳头体;4.视束; 5.大脑脚;6.脚间窝;7.脑桥;8.展神经;9.面神经; 10.前庭蜗(位听)神经;11.舌下神经;12.椎体;13.前外侧沟;14.第一颈神经前根;15.前正中裂;16.尾状核头;17.内囊;18.视神经;19.视交叉;20.垂体;21.动眼神经;22.滑车神经;23.三叉神经;24.基底沟;25.小脑中脚;26.舌咽神经;27.迷走神经;28.橄榄;29.副神经;30.椎体交叉

图11-7 1.薄束核;2.楔束核;3.三叉神经脊束核;4.中央灰质;5.椎体交叉;6.副神经核;7.薄束;8.楔束;9.三叉神经脊束核;10.三叉神经脊束;11.脊髓小脑后束;12.椎体交叉;13.脊髓丘脑束;14.脊髓小脑前束;15.脊髓橄榄束;16.前庭脊髓束;17.前角;18.椎体

图11-8 1.丘脑髓纹;2.缰三角;3.终纹;4.松果体; 5.大脑脚;6.前髓帆;7.内侧隆起;8.正中沟;9.界沟;10.前庭区;11.外侧隐窝;12.髓纹;13.舌下神经三角;14.迷走神经三角;15.最后区;16.后正中沟;17.尾状核体;18.背侧丘脑;19.脉络带;20.缰连合;21.枕;22.上丘;23.下丘; 24.滑车神经;25.小脑上脚;26.蓝斑;27.面神经丘;28.小脑中脚;29.小脑下脚;30.楔束结节;31.薄束结节;32.后外侧沟;33.后正中沟

图11-9 1.薄束核;2.楔束核;3.迷走神经背核; 4.孤束核;5.舌下神经核;6.三叉神经脊束核;7.疑核; 8.内侧丘系交叉;9.内侧副橄榄核;10.舌下神经; 11.弓状核;12.薄束;13.楔束;14.内弓状纤维;15.三叉神经脊束;16.脊髓小脑后束;17.红核脊髓束;18.脊髓小脑前束;19.脊髓丘脑束;20.脊髓橄榄束;21.椎体束; 22.前腹侧外弓状纤维

图11-10 1.动眼神经;2.动眼神经副核;3.动眼神经核;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运动根;6.三叉神经运动核; 7.展神经核;8.面神经核;9.面神经;10.上泌涎核;11.下泌涎核;12.舌咽神经;13.迷走神经;14.舌下神经核;15.疑核;16.迷走神经背核;17.副神经;18.滑车神经核;19.三叉神经中脑核;20.三叉神经脑桥核;21.三叉神经(感觉根); 22.三叉神经中脑束;23.前庭神经核;24.蜗神经核;25.面神经(中间神经);26.前庭蜗神经;27.舌咽神经;28.迷走神经;29.孤束核;30.三叉神经脊束核;31.副神经核

图11-11 1.迷走神经背核;2.前庭神经下核; 3.楔束副核;4.孤束核;5.舌下神经核;6.三叉神经脊束核;7.疑核;8.顶盖脊髓束;9.后副橄榄核;10.下橄榄核;11.内侧副橄榄核;12.舌下神经;13.孤束;14.小脑下脚;15.三叉神经脊束;16.内侧纵束;17.脊髓小脑前束;18.脊髓丘脑束;19.网状结构;20.内侧丘系;21.椎体束

图11-12 1.动眼神经;2.滑车神经;3.面神经核;4.三叉神经;5.前庭蜗神经;6.面神经;7.舌咽神经;8.展神经;9.迷走神经;10.舌下神经;11.副神经;12.疑核;13.动眼神经副核;14.动眼神经核;15.滑车神经核;16.三叉神经中脑核;17.三叉神经运动核; 18.三叉神经脑桥核;19.展神经核;20.前庭神经核; 21.蜗神经核;22.上泌涎核;23.下泌涎核;24.迷走神经背核;25.舌下神经核;26.孤束核;27.三叉神经脊束核; 28.副神经核

图11-13 1.内侧纵束;2.舌下神经前置核;3.前庭神经内侧核;4.孤束核;5.前庭神经下核;6.蜗神经后核;7.蜗神经前核;8.三叉神经脊束核;9.疑核;10.顶盖脊髓束;11.内侧丘系;12.下橄榄核;13.孤束;14.小脑下脚;15.网状结构;16.三叉神经脊束;17.橄榄小脑束;18.脊髓小脑前束;19.脊髓丘脑束;20.被盖中央束; 21.椎体束

图11-14 1.前庭神经上核;2.前庭神经外侧核; 3.前庭神经内侧核;4.展神经核;5.三叉神经脊束核; 6.面神经核;7.外侧丘系;8.上橄榄核;9.展神经;10.顶盖脊髓束;11.脑桥核;12.面神经;13.面神经膝;14.小脑中脚;15.小脑下脚;16.内侧纵束;17.三叉神经脊束和脊束核;18.被盖中央束;19.网状结构;20.内侧丘系和斜方体;21.椎体束;22.脑桥横纤维

图11-15 1.三叉神经中脑核;2.三叉神经运动核;3.三叉神经脑桥核;4.外侧丘系;5.顶盖脊髓束; 6.内侧丘系;7.椎体束;8.脑桥核;9.内侧纵束;10.小脑上脚;11.小脑中脚;12.网状结构;13.被盖中央束; 14.外侧丘系;15.三叉神经;16.内侧丘系;17.椎体束; 18.脑桥横纤维

图11-16 1.下丘核;2.中央灰质;3.三叉神经中脑核;4.滑车神经核;5.内侧纵束;6.黑质;7.下丘;8.中脑水管;9.外侧丘系;10.被盖中央束;11.顶盖脊髓束; 12.小脑上脚交叉;13.内侧丘系;14.大脑脚底;15.脑桥横纤维

图11-17 1.上丘层;2.中央灰质;3.三叉神经中脑核;4.动眼神经副核;5.动眼神经核;6.内侧丘系;7.红核;8.黑质;9.顶颞桥束;10.椎体束;11.额桥束;12.上丘;13.中脑水管;14.被盖中央束;15.网状结构;16.内侧纵束;17.内侧丘系;18.大脑脚底;19.动眼神经

图11-18 1.上丘;2.下丘;3.滑车神经;4.小脑上脚;5.绒球;6.第四脑室外侧孔;7.薄束结节;8.楔束结节;9.前髓帆系带;10.前髓帆;11.第四脑室脉络丛; 12.小脑中脚;13.第四脑室脉络组织;14.第四脑室正中孔

图11-19 1.动眼神经核;2.滑车神经核;3.展神经核;4.前庭神经上核;5.前庭神经外侧核;6.前庭神经内侧核;7.前庭神经下核;8.丘脑三角;9.前髓帆;10.小脑上脚;11.小脑中脚;12.小脑下脚;13.前庭小脑纤维; 14.内侧纵束;15.前庭脊髓束

图11-20 1.内侧纵束;2.面神经丘;3.面神经膝;4.展神经核;5.面神经核;6.面神经;7.展神经;8.椎体;9.椎体束;10.脑桥

图11-21 1.岛回;2.视束;3.视神经;4.乳头体; 5.滑车神经;6.三叉神经;7.脑桥;8.面神经;9.前庭蜗(位听)神经;10.橄榄;11.内侧膝状体;12.上丘;13.下丘;14.外侧丘系;15.脊髓小脑前束;16.小脑上脚; 17.小脑半球;18.齿状核;19.小脑下脚;20.小脑中脚

图11-22 1.中央小叶;2.山顶;3.山坡;4.蚓叶; 5.下半月小叶;6.水平裂;7.上半月小叶;8.方形小叶(后部);9.原裂;10.方形小叶(前部)

图11-23 1.中央小叶;2.中央小叶翼;3.前髓帆;4.后髓帆;5.小结;6.小脑扁桃体;7.蚓垂;8.蚓垂体;9.蚓结节;10.下半月小叶;11.二腹小叶;12.小脑上脚;13.绒球;14.小脑中脚

图11-24 1.红核;2.中脑水管;3.上丘;4.下丘; 5.小脑中脚;6.小脑半球;7.小脑蚓;8.齿状核;9.小脑上脚;10.小脑中脚;11.松果体;12.黑质;13.大脑脚底

图11-25 1.丘脑;2.球状核;3.顶核;4.脊髓小脑后束;5.脊髓小脑前束;6.前庭脊髓束;7.红核脊髓束; 8.内侧纵束;9.红核;10.腹外侧核

图11-26 1.中央前回;2.额叶;3.额桥纤维;4.颞桥纤维;5.下橄榄核;6.腹外侧核;7.丘脑;8.红核;9.小脑上脚;10.齿状核;11.红核脊髓束;12.脑桥核;13.小脑中脚

图11-27 1.前庭小脑;2.螺旋神经节;3.前庭器; 4.前庭脊髓束;5.内侧纵束;6.前角运动神经元;7.前庭神经核

图11-28 1.中脑;2.脑桥;3.小脑;4.绒球;5.延髓;6.绒球小结叶;7.小脑蚓;8.小脑半球

图11-29 1.中央小叶翼;2.方形小叶;3.上半月小叶;4.下半月小叶;5.二腹小叶;6.小脑扁桃体;7.绒球;8.小结;9.后外侧裂;10.次裂;11.蚓垂;12.蚓锥体; 13.蚓结节;14.水平裂;15.蚓叶;16.山坡;17.山顶; 18.原裂;19.中央小叶;20.小舌

图11-30 1.栓状核;2.齿状核;3.脑桥基底;4.第四脑室;5.顶核;6.球状核

图11-31 1.星状细胞;2.颗粒细胞;3.普氏细胞;4.高尔基细胞;5.蓝状细胞;6.平行纤维

图11-32 1.大脑皮质运动区;2.红核;3.大脑小脑;4.齿状核;5.脑桥核;6.前角运动神经元;7.皮质脊髓侧束;8.皮质脑桥束;9.背侧丘脑腹中间核

图11-33 1.背内侧核;2.正中核;3.丘脑间黏合;4.中央中核;5.腹后内侧核;6.西丘臂;7.内侧膝状体;8.外侧膝状体;9.视束;10.三叉丘系;11.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12.小脑上脚纤维;13.腹后外侧核; 14.腹外侧核;15.苍白球丘脑纤维;16.腹前核;17.丘脑网状核;18.丘脑前核;19.内髓板;20.板内核

图11-34 1.穹窿;2.前连合;3.室旁核;4.前核; 5.视前内侧核和视外内侧核;6.视上核;7.垂体远部(腺垂体);8.下丘脑外侧区;9.乳头丘脑束;10.下丘脑后核;11.下丘脑背内侧核;12.下丘脑腹内侧核;13.弓状核;14.视上垂体束;15.室旁垂体束;16.漏斗;17.垂体(中间部);18.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图11-35 1.室旁核;2.视上核;3.下丘脑垂体束; 4.垂体上动脉;5.垂体门静脉;6.回流至硬脑膜静脉窦的静脉;7.血窦;8.垂体前叶;9.结节核;10.结节漏斗束;11.血窦(毛细血管);12.神经垂体;13.回流至硬脑膜静脉窦的静脉;14.垂体下动脉

图11-36 1.下丘脑后核;2.下丘脑背内侧核; 3.下丘脑腹内侧核;4.乳头体核;5.漏斗核;6.穹窿; 7.前连合;8.终板;9.室旁核;10.下丘脑前核;11.视前区;12.视上核;13.视交叉;14.漏斗;15.垂体

图11-37 1.胼胝体嘴;2.胼胝体膝;3.前连合; 4.穹窿柱;5.穹窿体;6.胼胝体干;7.穹窿连合;8.胼胝体压部;9.穹窿脚;10.束状回;11.海马伞;12.海马; 13.齿状回;14.乳头体;15.连合后穹窿;16.连合前穹窿

图11-38 1.大脑皮质;2.内囊;3.皮质脑桥束; 4.脑桥核;5.红核脊髓束;6.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7.背侧丘脑;8.屏状核;9.豆状核;10.红核;11.齿状丘脑束;12.齿状红核束;13.齿状核;14.桥臂纤维;15.脊髓小脑束

图11-39 1.大脑皮质;2.中脑;3.延髓;4.网状脊髓束;5.脊髓;6.尾状核;7.背侧丘脑;8.屏状核;9.豆状核;10.底丘脑核;11.红核;12.黑质;13.红核脊髓束;14.网状结构;15.前角

图11-40 1.锥体交叉;2.皮质脊髓束;3.皮质脊髓前束;4.皮质脑干束

图11-41 1.额下回;2.额下沟;3.额中回;4.额上沟;5.额上回;6.中央前沟;7.中央前回;8.中央沟; 9.中央后回;10.中央后沟;11.顶上小叶;12.顶内沟; 13.缘上回;14.角回;15.顶枕沟;16.颞下回;17.颞下沟;18.颞中回;19.颞上沟;20.颞上回;21.眶回;22.外侧沟

图11-42 1.书写中枢;2.运动性语言中枢; 3.Wernicke区;4.视觉性语言中枢;5.听觉性语言中枢

图11-43 1.胼胝体;2.穹窿体;3.穹窿脚;4.穹窿柱;5.乳头体;6.海马足;7.海马

图11-44 1.胼胝体;2.岛叶;3.颞横回;4.终纹; 5.背侧丘脑;6.内侧纵纹;7.侧脑室后角;8.禽距;9.侧脑室前角;10.尾状核头;11.尾状核尾;12.海马;13.侧脑室下角;14.外侧纵纹;15.侧脑室脉络丛;16.胼胝体;17.侧副三角

图11-45 1.透明隔;2.尾状核头;3.壳;4.苍白球;5.屏状核;6.胼胝体压部;7.前角;8.尾状核头; 9.内囊前脚;10.内囊膝部;11.壳;12.前核;13.内囊后脚;14.腹外侧核;15.内髓板;16.后角;17.内侧核

图11-46 1.侧脑室前角;2.室间孔;3.第三脑室;4.侧脑室颞角;5.侧脑室;6.侧脑室后角;7.中脑水管;8.第四脑室;9.正中孔

图11-47 1.黑质;2.屏状核;3.穹窿;4.胼胝体膝;5.尾状核;6.背侧丘脑;7.内囊;8.壳;9.红核;10.苍白球;11.锥体束

图11-48 1.胼胝体膝;2.透明隔;3.穹窿;4.内髓板;5.底丘脑核;6.红核;7.黑核;8.三叉神经;9.前庭蜗(听位)神经;10.面神经;11.舌咽神经;12.迷走神经; 13.侧脑室脉络丛;14.尾状核;15.背侧丘脑;16.内囊; 17.壳;18.屏状体;19.外囊;20.外侧苍白球;21.内侧苍白球;22.侧脑室脉络丛;23.视束;24.锥体束

图11-49 1.大脑弓状纤维;2.上纵束;3.豆状核;4.下纵束;5.钩束

图11-50 1.顶叶;2.岛叶;3.额叶;4.枕叶;5.颞叶

图11-51 1.胼胝体辐射;2.胼胝体;3.外侧纵纹;4.内侧纵纹

图11-52 1.腹内器官;2.咽;3.舌;4.牙龈.颌; 5.下唇;6.上下唇;7.上唇;8.面;9.鼻;10.眼;11.拇指; 12.示指;13.中指;14.环指;15.小指;16.手;17.腕; 18.前臂;19.肘;20.上臂;21.肩;22.颈;23.头;24.躯干;25.大腿;26.小腿;27.足;28.趾

图11-53 1.趾;2.踝;3.膝;4.大腿;5.躯干; 6.肩;7.肘;8.腕;9.手;10.小指;11.环指;12.中指; 13.示指;14.拇指;15.颈;16.额;17.眼睑和眼球; 18.面;19.上下唇;20.颌;21.舌;22.咽下动作

图11-54 1.穹窿体;2.背侧丘脑;3.胼胝体;4.扣带回和扣带;5.胼胝体上回和纵纹;6.透明隔;7.前连合;8.胼胝体下回;9.前海马原基;10.旁嗅区;11.嗅部;12.嗅束;13.穹窿柱;14.钩;15.杏仁体;16.海马旁回;17.乳头体;18.齿状回;19.海马;20.海马伞;21.终纹;22.乳头被盖束;23.乳头丘脑束;24.丘脑髓纹

图11-55 1.丘脑前核群;2.穹窿;3.隔区;4.前脑内侧束;5.视交叉;6.垂体;7.乳头体;8.脚间核;9.中央上核;10.乳头体脚;11.腹侧被盖核;12.背侧被盖核;13.中央灰质;14.乳头被盖束;15.后屈束(缰核脚间束);16.松果体;17.缰;18.髓纹;19.乳头丘脑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