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朱温: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巧手

朱温: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巧手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后,随军南征北战,多立战功。朱温则因骁勇善战,被提拔为队长、偏将军。黄巢攻入长安后,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后,朱温又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想到这样的结果后,朱温便背信弃义从黄巢的背后捅了一刀。因此,朱温大多以杀戮来对待这些人,由此震慑了很多贵族,并奠定了自己在上层社会的基础。为了消灭李克用,朱温可谓一日三变,充分显示了他“变色龙”的本质。

朱温: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巧手

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动物,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快速改变自己身体外表的颜色,从而躲过天敌的猎杀。只有平民身份的朱温能在唐末那种弱肉强食的状况下生存下来并异军突起,最终成为后梁皇帝,他依靠的就是这种本领。

朱温,原名晃,是砀山(今属安徽)乡下一个穷苦教书先生的儿子,从小父亲亡故,不肯勤苦劳动,游手好闲,只仗着一身力气,自命不凡,显然是个无赖之徒。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从小养成的小人习气居然成为他日后飞黄腾达的资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温听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拉起队伍,以为有机可乘,便随同他二哥朱存离开刘家,前往投靠。

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后,随军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其间,朱存战死江南。朱温则因骁勇善战,被提拔为队长、偏将军。黄巢攻入长安后,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后,朱温又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从这个时候起,朱温开始显露“变色”的本领了。

恰在此时,唐僖宗下令各藩镇集合军队攻打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朱温多次被河中唐将王重荣打败,便接连请黄巢派兵增援,然而曾经与自已有过节的中尉孟楷却压下朱温的求救信不向黄巢汇报,朱温便开始留有心机,他认为:黄巢乘唐王朝衰弱混乱之机,从社会底层发动起义,借此攻陷长安,当了皇帝。黄巢并没有建立新王朝的功德,怎么能够跟他一起图霸兴业呢?现在唐朝天子在四川,而各藩镇集合军队,尽力复兴唐王朝,这是因为唐朝气数未尽,人心所向。况且我在前线奋力作战,而有些小人却在后方捣鬼,可见黄巢必定失败。想到这样的结果后,朱温便背信弃义从黄巢的背后捅了一刀。他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投降了唐将王重荣,为了取信王重荣,朱温竟然不顾廉耻地称唐将王重荣为自己的舅父,因此他被封为同华节度使,不久又被唐朝廷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等要职,赐名全忠。从此,他便由黄巢的一名贴身亲信将领,一下变成了起义军的死敌,以至于唐僖宗听到朱温这一变化时,都高兴地说:“真是天助我也!”

唐僖宗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朝着唐王朝难以预料的结局发展。刚刚投降唐朝廷的朱温便立即着手树立自己的威严,他树立威严的方式极其残酷。有一次他和幕僚宾客们坐在一棵大柳树下自言自语道:“这棵树做车轴倒是很合适。”有几个宾客想讨好,便站起来说:“做车轴很合适。”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句会招来杀身之祸,朱温勃然大怒,厉声道:“书生喜欢顺口捉弄人,正是此类,柳木怎么能做车轴?”他回头对左右武士说:“等什么!”左右几十名武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向这几个宾客,把他们杀了。

此外,世代公卿、高门望族的士大夫看不起朱温,不解诗书的朱温对旧日的上层分子也抱有恶感。因此,朱温大多以杀戮来对待这些人,由此震慑了很多贵族,并奠定了自己在上层社会的基础。

朱温对那些能够帮助他、忠诚于他的谋臣、武将则采取笼络手段。没有考上进士的文人敬翔、李振流落汴州,要找出路,正好做了朱温的得力助手。

要做大事必须得到足够的资金和军队,为此,朱温想尽了办法。汴州是运河要冲,地方上有很多富商土豪。朱温同这批人勾结起来,把大土豪李让收做干儿子,把李让的干儿子孔循也收做心腹。这个孔循做尽坏事,但朱温不但一点也不追究,反而不断加以重用。朱温又挑选一批勇武有力的富家子弟,编成一支叫做“厅子都”的部队,顾名思义,这显然是亲兵卫队。至于真正用来打仗的军士,还是从破产的农民中间强征而来的。那些将领则大多是搜罗黄巢的旧将,因为黄巢被沙陀军阀李克用打败,部众溃散,于是朱温趁机把葛从周、霍存、张归霸、归厚兄弟、谢彦章、李唐宾等人收入自己的帐中。经过几年不动声色的经营,朱温的羽毛渐渐丰满起来了。

实力日益强大的朱温开始逐一铲除阻碍自己前进的各方军阀势力,那么当时朱温所处位置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朱温所处的宣武一镇,地处河南的平原地区,从战略地位上看,是所谓“四战之地”,即北部的旧藩镇有卢龙(以幽州、今北京为中心)、镇定(以镇州、今正定为中心)、魏博(以今大名东北的魏州为中心);东部的山东兖州、郓城一带有新起的朱瑄、朱瑾兄弟;西部地区有河东(今山西)李克用,他的沙陀军骁勇善战,是朱温的劲敌;南部则有河南蔡州(今汝南)节度使秦宗权,他纵横河南,到处烧杀掳掠,成为一支专起破坏作用的流窜武装,朱温也直接感受到他的威胁。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老奸巨猾的朱温用阴谋和武力打败了这些强劲的对手,成为了中原最强大的军阀。为了消灭李克用,朱温可谓一日三变,充分显示了他“变色龙”的本质。一次,李克用追击黄巢,日夜不停纵马疾驰,搞得人困马乏,粮草也吃光了,只得退到汴州,想补充了粮草再去追击。他在城外安营,本来与朱温没有什么关系,朱温却认为这是除掉异日对手的大好机会,他亲自出城,满脸堆笑地对李克用说:“将军连日劳累,作为老弟的不能看着您在城外再受苦了,我已经安排手下为您准备了上好的酒菜,如果您肯赏光,我将荣幸之至。”说完,还让手下送上几百两黄金。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李克用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被朱温皮笑肉不笑的假象给欺骗了。他毫不怀疑地带了几百名随从跟着朱温进了城,住在上源驿里。朱温装得礼数周到,酒菜、乐舞都极精美。等夜深人静之时,朱温开始“变色”,他撕下白天温情脉脉的面孔,满脸杀气地命部将杨彦洪在街上竖起木栅,再横七竖八地停放了许多车辆,然后派兵围攻上源驿。当朱温的军队发起猛攻时,李克用还陶醉在朱温“盛情款待”的醉梦中,幸亏侍从郭景铢、薛志勤等部将的誓死保护,他才得以逃出城去,亲信只有几个得以生还。

朱温一看李克用逃脱了,知道事情败露,他赶紧换上另外一张脸——谦恭道歉的脸。朱温先派人杀了杨彦洪,割下人头装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将这个盒子和自己亲手写的一封信派人给李克用送去,他信上说:“昨天晚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一无所知,是朝廷使者和杨彦洪搞的阴谋。我为您在我这里遇到如此事情,深表道歉,如果你不嫌弃,还请您到我的府邸来,我将当面向您致歉。至于罪魁杨彦洪,已经自取灭亡,我且将他的人头送给你,由你来发落。至于朝廷使者,我也不好处置,他已经回去了。”李克用看到既然朱温已经做到这样了,他也就不好再追究朱温的责任了。朱温在推脱自己责任的同时,还不忘往唐朝廷身上扣一个屎盆子。

朱温明白要想收拾李克用,难度还是大了点,于是他便把目光对准实力虽然强劲但不够老练的秦宗权身上。论实力,秦宗权远胜朱温,朱温独力对付不了秦宗权。于是,他操起自己的看家本领——“变色”,这次怎么变呢?他找到了两个帮手:一个是陈州刺史赵犨。朱温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赵犨那个近似白痴的儿子,甚至还承诺,如果铲除秦宗权,所得到的地盘,自己寸土不要,如此诱人的条件肯定吸引住了赵犨;另外一个是兖州、郓城的朱氏弟兄。朱温知道这两个人贪得无厌,于是只用了几千两黄金就把他们收买了,朱温心里明白对他们不过是暂时利用。

有了这两股势力的帮助,朱温开始对秦宗权下手了。朱温抓住秦宗权用兵没有章法、兵力分散、部将不听主将调遣这些致命的弱点,在河南汴州北郊边孝村与秦宗权进行了一次关键性战役,结果朱温以精锐部队大破秦宗权主力15万军队,秦宗权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www.xing528.com)

尽管如此,朱温仍然不放过秦宗权,由于秦宗权屡败,他的部将离心离德,朱温趁机派心腹潜入秦宗权的军营,买通秦宗权的两名部将,让他们见机把秦宗权抓起来。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不久秦宗权便被部将申丛囚禁起来押送到了汴州。朱温没有自己处死秦宗权,而是把他押解到长安借唐昭宗的手杀了他。

秦宗权一死,朱温就迫不及待地露出狰狞的面目,把昔日的“盟友”看做兼并对象。朱氏弟兄只是勇将,若论阴谋诡计,根本不是朱温的对手。朱温为了师出有名而又不负背叛盟友的罪名,便私下叮嘱手下军士假装叛变,逃入郓城、兖州,朱瑄、朱瑾一直比较喜欢朱温士兵的勇悍,果然中计,收纳了他的“逃兵”,却不料正中朱温下怀。于是朱温堂而皇之地发了一个檄文责问朱瑄,朱瑄回信非常不客气,于是,朱温找到了撕破脸皮的借口,他倒打一耙地回信给朱瑄说:“我们本来是盟友,可是你却背后搞我的鬼,未免太卑鄙了吧!我好言跟你商量,你却恶语侮辱我,看来我们朋友的缘分到头了,如果我们之间发生了战争的话,那么一切责任都在你!”朱温为了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竟然还张贴告示,将朱瑄如何“对不起”自己的事情都说出来,一时蒙蔽了很多人。

有了这些准备以后,朱温放手展开了对朱瑄的战争。朱瑄哪里是朱温的对手,没有多久,朱温的军队就攻破朱瑄的老巢徐州,擒杀了朱瑄。接着,朱温故技重施,乘朱瑾出兵抢粮的机会,袭取了兖州。朱瑾无家可归,只得南下渡过淮河,投奔杨行密去了。于是黄河中下游的地盘绝大部分都落到了朱温的掌握之中。

黄河中下游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后,朱温把矛头对准了与李克用保持密切联系的河中节度使王珂。大军直逼城下,将王珂围在城中,此时“变色龙”朱温使出了他惯用的变色,他答应王珂提出的一切条件,并且许诺保证他的安全,诱骗王珂投降,王珂轻信,便开城投降。朱温做足了表面文章,与王珂并排骑马入城。为了表示亲近,朱温坚决不让王珂行投降的礼节,并与之称兄道弟,十分亲热。让王珂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暗地里朱温却下令将王珂全家迁往汴州以防其作乱,后来干脆借王珂入京觐见唐昭宗的机会派人将其暗害于华州的一个驿站里。自此朱温基本控制了黄河以东、以北的广大土地,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

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后,朱温看到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认为插手朝廷内部事务的机会来了,他终于撕去最后一层伪装,露出他的真面目。

朱温早就知道,宰相崔胤一直在与唐昭宗皇帝计议诛杀宦官一事。崔胤主张杀尽宦官,宫内事务由宫女执掌。但当时京城的禁军由宦官掌握,宦官头子韩全诲知道了崔胤密谋后,教唆禁军喧闹,上诉崔胤克扣冬衣,要求皇帝解除他兼任的三司使一职。崔胤知道事情泄露,马上写了一封信给朱温,声称接到密诏,要朱温率领军队前来迎驾。有了这一借口,朱温即由汴州出兵西上。韩全诲率禁军劫持昭宗奔往凤翔。朱温入关,乘势收取华州。

收拾完了宦官后,朱温便开始其清理朝臣中的异党了。他上表唐昭宗,称宰相崔胤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理应诛除。唐昭宗接到上表,罢免了崔胤宰相职务,降为太子少傅。朱温对此极其不放心,于是秘密下令命朱友谅将崔胤杀于家中,他自己则亲率大军进屯河中,还派牙将寇彦卿向唐昭宗上表,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唐昭宗一离开长安,朱温即命原来留在长安的部将张廷范为御营使,率部护卫唐昭宗,把长安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防路上有变,朱温特意派遣亲信跟随昭宗,名为保护,实为督责。一路之上,唐昭宗如同囚犯般被催逼赶路,甚至连皇后分娩也不能稍作停留,皇室威严已一扫无遗。此时唐昭宗身边还有小黄门及内园小儿200余人,朱温竟也密令杀掉,然后选体貌相像之人顶替,从此昭宗身边也皆为朱氏耳目了。唐昭宗到洛阳后,朱温以部将朱友恭、族权朱琮分别为左右龙武统军,负责宿卫,其他重要位置也都换上自己的人。唐昭宗已经成为了朱温的掌中之物了,尽管如此,朱温仍然小心防范,以至于一次唐昭宗宴请百官后,又召全忠入便殿,想继续与他宴饮,朱温竟然怕唐昭宗埋伏了杀手而不敢入内。

尽管唐昭宗成为了朱温的傀儡,朱温却仍不放心,怕哪一天唐昭宗会下手除掉自己,于是他决定斩草除根。朱温为了杀唐昭宗,派李振到洛阳,与蒋玄晖、朱友恭、氏叔琮商量办理,结果,朱友恭、氏叔琮杀掉了唐昭宗,朱温于是另立李柷为帝。

因为怕落弑君之名,他一反常态,假装吃惊地责骂蒋玄晖等人道:“你们这些人害了我,让我背上了万世恶名。”接着急忙赶往洛阳,在唐昭宗灵前大哭一阵。朱温在对朱友恭等人的处理上显得更为歹毒。朱温以“放纵士卒,劫掠商肆”为罪名,杀了朱友恭、氏叔琮二人。朱友恭原来是朱温的僮仆,后来被收为养子,原叫李彦威,本来不是亲骨肉。他死到临头,才看出朱温的残酷无情,大骂朱温做的都是断子绝孙的事情,可他醒悟得太晚了。氏叔琮为朱温出生入死,多立战功,朱温要他出力的时候,便说什么“杀蕃贼,破太原,非氏老不可。”这时要掩天下人耳目,便不惜置他于死地。蒋玄晖也没有好下场,朱温利用孔循和蒋玄晖有仇,挑拨他们之间的争斗,借助孔循揭发蒋玄晖饶了何皇后性命一事斩了蒋玄晖。

到这个时候,朱温称帝已是箭在弦上之势,但是旧有的贵族门阀还不愿意承认朱温的正统地位,为此,朱温将屠刀对准了他们。朱温决心打击旧日的高门望族,扫清妨碍他的社会势力。他采纳李振的建议大批贬逐、屠杀朝廷大员,他提出一条罪状,叫做“浮薄”。只要是在统治集团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统统加上“浮薄”的罪名,斥革驱逐。朱温把集中在滑州白马驿的被贬朝臣原宰相裴枢等30多人,统统杀光。朱温此时已经没有当初投降唐朝廷时候的唯唯诺诺的神态了,他满脸尽是杀气,他咬牙切齿地说:“这些人自称清流,应该统统丢到黄河里去,让他们变成浊流!”经过这场浩劫,凡是反对朱温的朝臣都被诛杀,从此没有人再敢阻挡朱温称帝。

朱温经过几番假惺惺地辞让,正式接受唐朝皇帝的禅让。并改名“朱晃”,取“日月同光”之意,完成了称帝前的最后准备。过了几天,朱晃改天祐四年为开平元年,国号梁。朱温甘愿以小人作风,三次改名字,使用小人伎俩,最终迈向了权力的巅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