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余秋雨文化之旅:特殊老师的感召

余秋雨文化之旅:特殊老师的感召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她们一致选中了一位叫张可的女老师。“张可老师的爱人!”张可老师的事迹早已让余秋雨仰慕,没想到这位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居然是张可老师的丈夫。才貌双全的张可老师,必定有个出类拔萃、气度不凡的丈夫。张可老师对余秋雨的影响是深入魂魄的,他常常被她的事迹牵引着,无法释怀。张可老师走了,但她的英灵还在,并永远影响着余秋雨!

余秋雨文化之旅:特殊老师的感召

在人的一生中,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不会仅仅只是书教得好。在懵懂的青春期,学生的感性超过了理性,对美的需要更是如此。还在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时候,有天余秋雨无意听到学校打字间里几位小姐的评论,她们叽叽喳喳,在谈论学校里哪位老师的气质最好。最后她们一致选中了一位叫张可的女老师。听了她们的谈话,余秋雨的兴趣来了,也想看看这位张可老师到底怎样与众不同。她们说张可老师出身富贵之家,容貌美丽,英语极好,还是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听到这里,余秋雨的大脑顿时闪现出一个资产阶级小姐的形象,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资产阶级小姐”早在三十年代十几岁时就参加了共产党,从事着人们钦佩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去政府机关工作,可她却选择去当一名普通教师。不过只要学校有外宾来访,都少不了她,每当此时,打字员小姐们都会跑去观看。她们倒不是去看外宾,却是去看张可老师,看她的仪态、风度,看她如何接待外宾。她们将看张可老师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她们从中感受着一种真正的美,这种美是从外到里,又从里慢慢释放开来,最后定格在她们的心里。

余秋雨对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感应和追求,这也难怪他最终还是选择就读上海戏剧学院,这不能不说是他命里注定的。当时他一定没有想到,上天冥冥之中都已给他安排好了,生活就是这样,人离不开自己的那个轴心,看似错综复杂,其实早已注定。

几年后的一天,张可名字的出现又给了他一个更大的震憾!那天余秋雨在系资料室看书,突然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用中西比较方法研究《文心雕龙》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之睿智,手法之独到,语言之精湛,都令余秋雨十分仰慕,作者是一个叫王元化的人。他激情难抑,这时正好上海一家大报向他约稿,他马上写了一篇读后感寄去。虽然因王元化的政治问题报社没有采用,但余秋雨却牢牢记住了这位学者。后来余秋雨按捺不住好奇心,问报社编辑打听王元化究竟是谁,那位编辑十分惊讶地告诉他,王元化就是你们上海戏剧学院张可老师的爱人啊!

“张可老师的爱人!”这个回答太令余秋雨感到意外和兴奋了。张可老师的事迹早已让余秋雨仰慕,没想到这位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居然是张可老师的丈夫。仔细想来,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才貌双全的张可老师,必定有个出类拔萃、气度不凡的丈夫。余秋雨想到这里,微微地笑了。

其实,王元化先生也早从张可老师那里知道了余秋雨,他很欣赏这个后生,知道余秋雨为他写文章的事后,也很感动。没过多久,正受到政治压制的王元化就托系里的一位老师交给余秋雨一封厚厚的信,其中有一段话对余秋雨的触动很大:“尽管身边还有大量让人生气的事,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就学术文化研究而言,现在可能正在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

余秋雨在《霜冷长河》中这样感叹道:

一位伤痕累累、尚未平反的长者,居然用如此明快的语言作出了世纪性的判断,当时对我的震憾真是非同小可。“可能正在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至少有几个月时间我一直念叨着这每一个字,回想着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鲁迅、陈寅格,不能不产生一种惶恐,怕大家在热闹中把一个重要的时机辜负。正是这种震憾和惶恐,使我急急地将那部我多次提到过的H·克拉克的英文著作作为拐杖,向古代欧洲走去。

这些年在海内外演讲中总会被人频频问起,我从一个戏剧学者转而投身于多方位文化思考的最初动力,我总是回答:十几年前,我收到过一位长者的信。

可以说,就是这封信改变了余秋雨青年生活的走向。正如培根所说:“人的一生最关键处往往只有一步”,而这一步的迈出,往往就是重若千斤的。

对张可老师的回忆如藤蔓,在余秋雨心里疯长。在下放到江苏太仓浏河时,张可老师就对余秋雨十分关心。那时他们每天吃的都是一碟盐豆,张可老师有次偷偷地递给余秋雨几粒巧克力,心疼地说:“你正长身体,不能长时间这样,我昨天去打听了,你的其他同学也在补营养。”(www.xing528.com)

或许,一个人对生活所表现出的淡定,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余秋雨时常想起张可老师:共产党掌握政权前的出生入死,共产党掌握政权后的悄然隐退。这是何等的境界,没有人能理解她,或许只是在多年以后,余秋雨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几年后他又多次申请,请求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时,他才真正理解了张可老师,理解了这个晶莹剔透、玉洁冰清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都是耀眼夺目的,也难怪那群打字小姐对她仰慕备至。

张可老师对余秋雨的影响是深入魂魄的,他常常被她的事迹牵引着,无法释怀。终于有一天,余秋雨作为评委,参加国际大专邀请赛,他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他写道:

张可,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世家,受良好早期教育,十六岁时考进上海暨南大学,这是一所拥有郑振铎、孙大雨、李健吾、周予同、陈麟瑞等教授的大学,学风淳厚。一九三八年十八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全力投身革命,大学毕业后主要在上海戏剧界从事抗日活动,自己翻译剧本、组织小剧场演出,还多次亲自参加表演。结识比她较早参加共产党的年轻学者王元化。

……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王元化彻底平反,不久,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门主要领导职务。

王元化对妻子的基本评价:“张可心里似乎不懂得恨。我没有一次看见过她以疾颜厉色的态度对人,也没有一次看见过她用强烈的字眼说话。总是那样温良、谦和、宽厚。从反胡风到她得病前的二三十年漫长岁月里,我的坎坷命运给她带来了无穷伤害,她都默默地忍受了。人遭到屈辱总是敏感的,对于任何一个不易察觉的埋怨眼神,一种悄悄表示不满的脸色,都会感应到。但她却始终没有这样情绪的流露,这不是任何因丈夫牵连而遭受磨难的妻子都能做到的,因为她无法依靠思想或意志的力量来强制自然迸发的感情,只有听凭仁慈天性的指引,才能臻于这种超凡绝尘之境”。

王元化又说:“当时四周一片冰冷,唯一可靠的是家庭,如果她想与我划出一点界限,我肯定早就完了。”

张可老师走了,但她的英灵还在,并永远影响着余秋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