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千年之书》:开启人生的钥匙培根论说

《千年之书》:开启人生的钥匙培根论说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身败名裂。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背景链接培根的《论说文集》经过了三个进化阶段:1597年、1612年和1625年的三个版本可以看出进化的痕迹。简介赏析《培根论说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散文58篇。

《千年之书》:开启人生的钥匙培根论说

后世评价

培根论说文集》,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与《帕斯卡尔思想录》《蒙田随笔全集》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是一部畅销全世界400多年的哲理散文经典。于1597年问世,分别于1612年和1625年两次增订再版。它的思想博大精深,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它对人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教给我们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智慧,给我们许多开启智慧和健全情感的忠告,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指导和借鉴的价值。

作家风采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罗素称赞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马克思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生于伦敦临河街之约克府。他的父亲是掌玺大臣男爵尼古拉·培根,母亲是继室,共生二男,弗兰西斯是次子。

培根自幼就喜欢研读比自己年龄段应该阅读的书更为高深书籍,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陷入贫困。在回国奔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他担任这一职位长达20年之久。培根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虽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直到詹姆斯一世当政,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斯的大力赞赏,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先后担任过法院院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还被封为男爵、子爵等贵族尊号。但是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人,著有《论说文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古人的智慧》等著作。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人们为了怀念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背景链接

培根的《论说文集》经过了三个进化阶段:1597年、1612年和1625年的三个版本可以看出进化的痕迹。1597年第一版只有10篇文章,到1612年再版时,篇数增多到38篇。原来的10篇文章也被大篇幅地修改,而且有几篇是重新写过的。从那时起一直到逝世前,培根一直把这本文集放在身边,随着他的人生经历的变化,他不停地改变观点,不断地增删修改,调整他在文章中所发的议论,如《论请托》、《论党派》、《论友谊》三篇文章在各版都可看到重大修改的痕迹,《论友谊》还曾完全重写。(www.xing528.com)

简介赏析

《培根论说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散文58篇。这些文章以贵族、世家子弟为对象,谈论社会风尚、处事哲学、治学方法、人生经验等,从个人生活到邦国大事无所不有。其中既有为官者的仕宦之道,又有适用于一般民众的社交技巧,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同时还有一些篇章论及殖民地、对外贸易等问题,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从中可以窥见17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

语言简洁明快,不蔓不枝,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文章逻辑严谨,言简意赅,给读者的想象与思考留下了广阔空间。常用排比、类比等修辞方式,文章中经常出现警句、格言,有些已成为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精彩浏览

谈美

德行如同宝石一般,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高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是完人。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所以有许多人,他们容颜俊秀却一无作为,因为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也不尽然是这样,诸如罗马大帝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的阿尔西巴底斯、波斯的伊斯梅尔等,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探寻的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不能被直观地描绘出来。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天真的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但这样就能描绘出最高的美吗?其实这样画出来的美人,大概只有画家本人会喜欢。我并不否认有的画像可以十分美丽,但终究是达不到极致的——就如同名曲的诞生并不是靠模仿、拼凑来完成的一样。美是没有固定套路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形,单看脸上某一部分可能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他们因为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伫立晚秋,尽享秋色。”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青春时放荡无度,晚年时却羞愧难当。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