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报告:中国和犹太民族在新时代中的古文明

战略报告:中国和犹太民族在新时代中的古文明

时间:2024-01-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22003年夏开封河南大学学生提交的有关犹太历史与文化的论文题目以下这些论文是开封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张倩红教授于2003年夏举办的一次论文比赛的获奖文章,该犹太研究所创办于2002年。所有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所,均可受邀参赛,条件是提交一篇有关犹太历史或文化的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首次成功举办之后,为了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从事犹太研究,2004年1月犹太研究所又发出了第二次征文通知。

战略报告:中国和犹太民族在新时代中的古文明

附录2 2003年夏开封河南大学学生提交的有关犹太历史文化论文题目

以下这些论文是开封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张倩红教授于2003年夏举办的一次论文比赛的获奖文章,该犹太研究所创办于2002年。华裔加拿大人丘才廉(Len Hew)先生担任研究所名誉所长,并提供资助。所有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所,均可受邀参赛,条件是提交一篇有关犹太历史或文化的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参赛同学都可使用该所的犹太图书馆(拥有近1000册图书)以查阅资料。优秀论文可获得奖品。短时间内就有40篇论文上交,所选题目和所写内容均不含恶意。10篇被淘汰,其余30篇获奖。第一、二、三等奖包含奖金;荣誉奖奖品是一本关于犹太文化的书。从获奖文章中择其10篇较优者全文刊登于校刊,所有获奖者的名单及其30篇论文的题目也随之刊出。首次成功举办之后,为了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从事犹太研究,2004年1月犹太研究所又发出了第二次征文通知。这次征文比赛于2004年4月举办,共收到98篇论文,参加人数几乎是2003年的3倍。

重温2003年的获奖论文,就会发现它们展示出这些中国青年惊人的独创性、同情心、思辨才能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这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于这样一个不发达的中国内陆城市的期望,而这仅仅是在第一个犹太研究所成立一年之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的兴趣并未受到开封历史上著名犹太社团存在的影响,仅有一人例外,学生中没有该社团成员的后裔。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1.赵光贵:《试析选民观与反犹主义》

2.闫 萌:《祸兮?福兮?——初探犹太历史轨迹》

3.任艳荣:《浅谈希腊文明对犹太文明的影响及表现》

4.李 永、王大凯:《试析俄国犹太人一战前在锡安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三等奖:

5.徐振江:《散居中成长的文明》

6.霍晓玲:《不竭源泉 现代启示》

7.彭晓明:《犹太文学:站于历史文学枝头微笑》

8.化 曼:《从文化摇篮到荒原

9.楚秀红:《从夏洛克的命运看犹太人的遭遇》

10.李自清:《从扉洛到保罗犹太教基督教的最终分道扬镳》

11.刘同丽:《现世中的乌托邦——小议以色列的基布兹》

优秀奖:

12.秦荣清:《犹太医学浅析》(www.xing528.com)

13.郭莹莹:《中国人和犹太人传统教育之对比》

14.王冬梅:《简析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几点原因》

15.张娜娜:《犹太人与金钱:一个怪圈》

16.孟 婕:《开封犹太人同化原因之我见》

17.王焕新:《纳粹猖狂,犹太遭殃,何也?空前劫难,死而后生,亦何也?》

18.何淑洁:《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19.冯丽霞:《浅议以色列教育》

20.刘俊霞:《二战上海辛德勒

21.李 刚:《论反犹主义之根源》

22.王顺晓:《对犹太民族历史命运多舛的思考》

23.潘喜颜:《浅论犹太民族的“族内婚制”》

24.侯亮亮:《以色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美国态度探视》

25.张春彦:《浅谈犹太黑人之来源》

26.张 富:《犹太文化形成浅析》

27.杨 帆:《犹太民族集体主义的典范——基布兹微探》

28.陈志全:《流而不亡的犹太人》

29.马 媛:《勇敢智慧的犹太人》

30.谢春生:《“犹太人”的定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