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饶司法协助员网络机制成果

上饶司法协助员网络机制成果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赋春法庭司法信息员联系网络的显著功效引起了婺源法院的高度重视。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江西高院要求全省法院推广包括上饶司法协助员网络在内的司法为民新机制。

上饶司法协助员网络机制成果

姚晨奕[2]  吴爱民[3]1

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各方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尽可能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处理在诉讼之前,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2008年12月19日

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江西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对法院、法庭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上饶全市基层法院满意指数达90.2%,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这样的表现,得益于在全市法院推行的司法协助员网络机制。”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江涛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他说,正是这些司法协助员的参与,推动着社会的和谐。

一、起:赋春法庭的突围尝试

婺源,景色秀丽,有着“中国最美的乡村”之誉。赋春镇在婺源县最北端,赋春人民法庭驻点于此,法庭下辖3镇1乡1矿,人口7万多人,面积700多平方公里,辖区内最远的山村离法庭所在地50余公里。

和边远法庭一样,人手不够也曾是赋春法庭面临的困局:全庭仅有两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每年案子虽然只有100来件,但由于当事人居住太过分散,仅仅送达法律文书,跑上一趟就要大半天,有时去一趟还完不成任务。怎么办?时任法庭庭长的吴菊芳动起了脑筋:何不请法庭辖区的村委会干部、人民调解员帮助法庭做一些法律文书送达和通知、寻找当事人的工作?一试,效果比预想得还要好,村干部、调解员们对此很热心。这一结果给了赋春法庭一个启示:既然效果好,何不争取乡镇支持和基层组织配合,变为辖区的整体工作格局,由个别委托、偶尔合作变为一项制度和工作模式呢?赋春法庭的思路得到了县法院党组的肯定和各乡镇村的响应。2004年初,辖区内初步建立了一个由乡镇党委牵头、赋春法庭主导、村组干部参与的“司法信息员联系网络”。

二、承:婺源法院在全县推广

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村委会的干部、人口超过百人的自然村的村民小组长、回乡居住的退休干部等,构成了司法信息员的主要队伍。配合法庭送达文书、联系寻找当事人、为村民联系立案、预约开庭、安排就地开庭、配合法庭调解、执行和做息诉宣传、向法庭反馈结案后的信息等等,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

司法信息员联系网络的效果明显。2004年至2007年,赋春法庭年平均结案100余件,平均审限不超过30天,调解成功率90%左右,结案后当事人自动履行率均为95%左右,上诉案件不超过1%,无超审限、无积案、无涉诉上访、无执行压力、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赋春法庭司法信息员联系网络的显著功效引起了婺源法院的高度重视。2005年,婺源县法院在县委的支持下将这一模式在全县推广。

三、转:上饶中院的优化完善

上饶中院院长江涛和党组一班人敏锐地意识到了赋春法庭司法信息员联系网络的潜在价值和推广意义。

中院派出的专题调查组的介入将这一联系网络赋予了新的内涵。

司法过程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司法成果没有赢得社会的认同,司法运作并未让民众感到亲和,司法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相脱节——调查让上饶中院班子意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审判指导思想和司法理念是否正确、法院工作是否科学发展、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问题。于是,把“赋春经验”做大做强,把司法信息员网络更名为司法协助员网络并予以完善,就成了上饶中院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www.xing528.com)

2008年初,上饶全市法院全面试行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同年8月,上饶市委政法委和上饶中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构建司法协助网络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150个社区“法官联系点”和211个乡村“巡回办案点”为依托,3890名受聘司法协助员为根须,遍布整个乡村社区的“庭、点、员”三位一体的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正式形成。

四、合:创新机制获各方叫好

“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有期待,人民法院有需要,党委政府有愿望,司法协助员网络制度才应运而生”,江涛说,建立司法协助员网络制度,正是上饶中院结合当前基层工作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群众路线的一项具体举措。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忠厚说,上饶的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司法大众化新路子。这是全省法院坚持“三个至上”重要指导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

基层法院、法官要求建立司法协助员网络的愿望迫切。目前,上饶市有3931名司法协助员,遍布全市各县(市、区)乡村社区每个角落。有了司法协助员的参与,法官不但减少了许多事务,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巡回办案效果。

当地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纷纷称好。一位刚刚解决了赡养纠纷的詹氏老婆婆告诉记者:“真没想到,我只对妇女主任(司法协助员)讲了一下心里的苦,第二天法官就到村里来帮我解决好了赡养的事。”

专家学者也对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给予了积极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将其定性为“东方经验的新发展”。

五、相关链接

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江西高院了解到上饶全市法院正在试行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予以高度重视,派出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和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司法协助员网络工作机制的构建和发展。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江西高院要求全省法院推广包括上饶司法协助员网络在内的司法为民新机制。

编后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江西省上饶市法院系统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专群结合,在司法协助员网络机制的建设中,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走出了一条司法大众化的新路子。

【注释】

[1]本文刊登于《人民法院报》2009年2月1日第1版。

[2]*《人民法院报》记者。**《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3]*《人民法院报》记者。**《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