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格力学营销:让中国创造傲视天下

格力学营销:让中国创造傲视天下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邦加妮是在圣诞节期间产生这个念头的,当时她正在为家人布置圣诞节装饰,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从电视到网球鞋,再到装饰圣诞节的灯泡、彩带等,上面都写着“中国制造”。要想居人之上,傲视天下,必须有高超的“核心技术”。2010年7月,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及科技部指导下,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暨格力电器三大核心科技全球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格力学营销:让中国创造傲视天下

2005年1月1日,住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经济新闻记者莎莉•邦加妮作出了一个很“疯狂”的决定,她和家人将在一年内不使用“中国制造”。邦加妮是在圣诞节期间产生这个念头的,当时她正在为家人布置圣诞节装饰,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从电视到网球鞋,再到装饰圣诞节的灯泡、彩带等,上面都写着“中国制造”。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竟然是大麻烦的开始,过去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却变成了令人痛苦的事情”。从以往帮助住在郊区的一个朋友轻松抓住老鼠的捕鼠器到照亮住宅外面的电灯,从为朋友举办生日用到的蜡烛到每天穿戴的衣物等,要想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简直无法实现。

一年后,邦加妮百感交集,把自己的辛酸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在书中,她指出:“原本想让中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但后来才明白中国原来已经渗入到我的生活中,这令我非常吃惊。我和家人决定向现实妥协,否则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价真是太大了。”

很多人由此浮想联翩,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无与伦比,即使身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公民,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中国人!可惜的是,我们还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另一个事实:中国卖给世界和国内的上亿台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攥在韩国人日本人手里;中国工人制造的卖5000多元的苹果手机别人可能要拿走4500元;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A380……

别人用极高的劳动生产率藐视我们的辛苦劳作于无物,关键之关键就是——核心技术。要想居人之上,傲视天下,必须有高超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可以打开多种不同类型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毕竟企业最终交付给客户的是具体产品,而非靠技术的简单堆积,所以核心技术支撑的产品领域直接决定了核心技术的最终应用价值,发展“未来的核心技术”,也是许多创业公司的目标。

然而,一些企业不乏投资的热情,他们积极活跃在资本产品市场,试图发现价值的洼地,却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耐心,有的企业为了追求产值,抢先在国外购买零部件拼装产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依靠产业投资的规模化经营,犹如沙滩上建宫殿,看似繁华,实则虚幻。技术一旦升级,原有的庞大生产能力,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不良资产

家电,是中国目前技术依赖性最弱、市场竞争最为白热化的一个行业。短短20余年时间,三星飞利浦等几乎所有知名的世界品牌均在中国设立研发、制造基地,将中国作为战略性市场。某国际知名公司的一位营销老总说过,在家电市场上,中国企业教会了国外大公司如何竞争。事实上,这位老总提到的竞争,实质就是炒作,家电业内人士称之为“概念营销”。

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日本松下东芝三洋等家电巨头,决心遏制逐渐崛起的中国民族品牌。它们纷纷改头换面,在产品技术升级的同时,将自己包装成为松下画王、东芝火箭炮等“本土化”的新名词,而市场普遍对这一变化乐于接受。看到外资品牌的大肆扩张,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民族品牌,如长虹“太阳”、康佳“彩霸”等品牌纷纷借助媒体,全面抗击。

然而,跟风而上的大多国内家电企业并没有核心技术,只能通过概念营销,将一个普通的功能包装成“自创核心技术”。它使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高科技”,然而由于缺乏基本的技术含量,最终没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严重破坏了中国家电业的健康发展。

综观空调发展的百年历史,大部分核心技术一直都被美、日两国垄断。掌控空调器的核心技术,是格力孜孜以求的梦想,其实格力高层高瞻远瞩,很早就进行了行之有效地探索。

2001年底,朱江洪带领格力技术团队到日本考察,在了解到日本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后,朱江洪感慨万分。他向日方公司提出,只要日方愿意提供变频多联空调技术,格力愿意作出最大诚意的让步,恳请与日本企业合作。当时日本企业口头表示“以后再说”,可最终留给格力的,却是“连散件也不卖”这样决绝的回答。

朱江洪意识到,先进的技术不能靠别人施舍。从日本考察回国后,朱江洪紧锣密鼓地安排创新技术攻关,开始向变频多联技术进军。不到一年时间,2002年,格力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一拖多空调机组。

人生如戏,企业也如此。5年过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3家日本企业接踵而来,赴格力进行考察,言辞恳切地希望并购合作;与5年前的窘境不同这次表现“决绝”的是朱江洪。(www.xing528.com)

2006年夏天,重庆遭遇了5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44.5℃。炙热的太阳烤晒,室外温度奇高,许多空调闹起了“罢工”。但是,曾获得“沙漠空调”美誉的格力空调运转如初,在炙热中为消费者送去阵阵清凉。这背后的支撑,是格力远远高出国家标准的技术品质

“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朱江洪说,“格力要做的绝不是复制品,而是‘格力创造’的世界名牌。”

为了不断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格力可谓不惜重金。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都超过销售收入的3%,成为中国空调业界技术投入费用最高的企业。目前,格力共有包括国外专家在内的研发人员1200多人。为重奖科技功臣,格力还设立“科技进步奖”,单项奖奖金最高达100万元。

专利技术是反映企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指标。目前格力已累计拥有专利技术3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0多项,开发产品品种规格7000多款,远远领先同行业竞争者。仅最近3年,格力取得包括热回收数码多联、超低温数码多联、离心式冷水机等在内的技术专利1431项,自主解决空调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为保持与世界先进技术同轨,格力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研发中心,拥有热平衡、噪声、可靠性等220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规模庞大的制冷技术研究院。

依靠核心科技,格力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不仅先后中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国际项目,更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出口减少了近35亿元的情况下,实现50%的高利润增长率。

2010年7月,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及科技部指导下,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暨格力电器三大核心科技全球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会上,格力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三项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新一代G-Matrik(G10)低频控制技术、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和新型超高效定速压缩机”,它们将分别被应用在变频空调中央空调和定频空调领域。这些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空调行业已拥有最新的核心科技。

“我们致力于不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三大核心科技的取得,是格力数年来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的结果。我们会始终以掌握核心科技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不断创新,为中国以及全球消费者创造福祉。”在发布会上,格力董明珠激动地说。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是产品质的转变,质的转变就是核心技术的转变,以及依靠核心技术转变带来的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战略正成为格力这家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加速器,并形成了独特的“格力模式”。

“在空调领域里,由于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有了领先的国际技术,这个市场的分配就不是由别人说了算,而是由我们拥有的核心技术说了算。”董明珠说。

“技而优则市”,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增强市场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在营销过程中掌握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