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学生观察力训练要领,提高学习效果

中小学生观察力训练要领,提高学习效果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观察力训练要领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通过长期研究指出:学习上所谓“差生”的普遍特点之一就是观察力注意力较差。注意力的好坏离不开观察力,训练观察力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果。但孩子们注意力观察力的稳定性较差,很难维持较长时间,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加以帮助和引导。其实,前者的家长可能在出发前已和孩子明确了观察的任务及要求,并在游园过程中时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是个“教育的有心人”。

中小学生观察力训练要领,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观察力训练要领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通过长期研究指出:学习上所谓“差生”的普遍特点之一就是观察力注意力较差。注意力的好坏离不开观察力,训练观察力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果。

观察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实践获得和发展的。学生们喜欢动手,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看绿豆发芽、看蚂蚁搬家,看动物表演……在这样一些活动中,孩子们自觉不自觉地发展着自己的观察力,但是仅仅靠孩子无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还不够,我们要从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观察行为,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观察兴趣,激发观察的主动性

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喜欢提问,这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最佳契机。但孩子们注意力观察力的稳定性较差,很难维持较长时间,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加以帮助和引导。比如,孩子拿到新玩具喜欢拆,家长切不可粗暴地加以阻止,而应引导他们学会边拆边观察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然后再组装起来,让孩子学会观察。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孩子观察,比如冰糖放到温水里到哪里去了呢?让孩子满怀好奇心去实验观察,每次观察既满足了好奇心,渐渐地又会使孩子对观察实验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观察活动有时是枯燥的。特别是单调的、变化慢的、需要长时间连续观察地事物,孩子即使是开始时有兴趣,也往往会半途而废,这时家长的鼓励和表扬就显得尤为重要。“表扬”并非不论好坏一味夸好,这样就会给孩子留下“表扬不值钱”的印象,起不到鼓励的效果。而是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一定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这会对孩子的观察热情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给孩子基本的观察方法

(1)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在观察事物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

举个例子,在周末,你和同事都带着小孩去公园玩。回来的路上,有的孩子能说出在公园里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感受,有的小孩却说的很少甚至说不上来,这时后者的家长可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光疯着跑,什么也不会说,你看人家的孩子说得多好。”

其实,前者的家长可能在出发前已和孩子明确了观察的任务及要求,并在游园过程中时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是个“教育的有心人”。可能你没有,而且经常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也是家长常有的误区。

一般来说,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要观察什么?②要观察的对象分几部分?每部分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③不同对象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④随着观察时间、地点的变化,观察对象有没有变化?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⑤促使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反复比较。引导孩子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清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www.xing528.com)

(3)有序深入。孩子的观察是零乱、无序的。因此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粗到细等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教孩子按顺序观察,不仅可以让他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还能让他养成做事有始有终、循序渐进的好习惯。

三、让孩子见多识广

俗话说:“谁知道得最多,谁就看得最多。”一位知识丰富的人要比一般的人在同一事物上能多看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知识面有关,看到同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很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多接触知识,父母多给他讲故事、看书,并教他一定的生活经验。

四、训练孩子写观察日记

在一次观察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训练孩子写观察日记,把这次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包括观察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的观察,有哪些发现等等。坚持写观察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还可有效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还有许多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操作。比如:走进游乐场让孩子观察玩哪种游戏的人多;在书店里让孩子观察男小朋友多还是女小朋友多;在饭店里比较两张桌子上的不同;观察周围景物和周围人的言谈举止;练书法时比较两个笔画哪个长、哪个短、长多少、短多少,每个笔画写在什么位置等等。如果是过程比较长比较复杂的事物(比如豆芽的生长),有条件可做个观察笔记,以便事后跟踪观察分析。希望我们的家长平时做个“教育的有心人”。

下面是一位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方面的做法:

每当我们去公园或外出旅游时,我都让孩子注意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景物以及人物的言谈举止,目的是培养女儿良好的观察力。回来后,我一般都要求她写观察日记,有时我还会对她的日记做一些点评。

去年入冬第一次寒流袭击我市。早晨,我和女儿骑车去学校,我提醒她注意观察路上的景物和人物的变化。晚上她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最冷的一天。早上,妈妈顶着寒风送我上学,我看到路上的水都结冰了,看得出来,昨天夜里一定很冷。人们都缩着脖子,鼻子都冻红了,嘴里哈着气,身上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来到教室,我觉得好暖和呀!心想,教室里要比外边暖和多了。”

从孩子的这篇日记里,我发现她已经开始自觉地按一定顺序观察,并且观察得比较仔细,于是我给她写了这样的评语:“女儿,你真是越来越会观察事物了,你看,你把路上的变化和人们的穿戴、表情都注意到了,而且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观察’到了,你真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