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毒:预防传染的必备手段

消毒:预防传染的必备手段

时间:2024-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毒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手段。其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种。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因其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

消毒:预防传染的必备手段

消 毒

贾红宇

一、消毒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消毒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手段。其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又包括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随时消毒包含灭菌及无菌操作两层意义。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尤其对鼠疫霍乱、炭疽、艾滋病伤寒痢疾、白喉和病毒性肝炎等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三、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

机械消毒,如肥皂刷洗、流水冲净、通风装置过滤器,只能清除病原体,不能杀灭病原体。

2.热力消毒

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及干热灭菌等。高温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功能。一般细菌经100℃热力消毒0.5h即死亡;肝炎病毒经100℃消毒3h才能被灭活;炭疽芽孢需煮沸30min被灭活;破伤风芽孢需煮沸6h被灭活;牛奶结核杆菌需60℃消毒30min才能被杀死。

3.辐射消毒

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两种。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γ射线和β射线的高能电子束,具有较高的能量与强穿透力,用于常温下对不耐热物品的消毒灭菌。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的作用,化学消毒法分为以下几类。(www.xing528.com)

1.凝固蛋白消毒剂

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主要有苯酚(又称石炭酸)、来苏(又称煤酚皂溶液)和六氯酚等。但因为此类消毒剂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使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其余应用较少。来苏呈强碱性,现只用于结核病房、白喉患者居室和用品的消毒。

(2)酸类:对细菌繁殖体及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有的地方曾用食醋熏蒸(3~5mL/m3)作空气消毒来预防流感、流脑和腮腺炎等。

(3)醇类: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体;但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孢无作用。

2.溶解蛋白消毒剂

溶解蛋白消毒剂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

氧化蛋白类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因其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其中,漂白粉应用最广。粉剂用于粪、痰、脓液消毒,每升水加干粉200g,搅拌溶解后放置2h;每升尿液加干粉5g,放置10min;10%乳剂消毒厕所与车辆;5%漂白粉澄清液作用2h,用于结核杆菌和肝炎病毒的消毒。

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s)主要有季铵盐类。其高浓度可凝固蛋白,低浓度抑制细菌代谢。其有杀菌作用,毒性和刺激性小,无漂白及腐蚀作用,具有无臭、稳定、水溶性好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杀菌力不强,尤其对芽孢效果不佳,受有机物影响较大,配伍禁忌较多。

5.烷基化消毒剂

烷基化消毒剂包括:①甲醛福尔马林,formalin);②戊二醛(glutaraldehyde);③环氧乙烷(epoxyethane)。

6.其他

(1)碘:通过卤化作用,干扰蛋白质代谢,如碘伏(聚维酮碘)。

(2)氯己定(hibitane,洗必泰):为双胍类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有以下六点:①根据所要杀灭的微生物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消毒剂;②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及消毒方法,比如温度不能低于16℃,否则消毒无效;③被消毒的物品在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④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全部浸泡在溶液内,轴节应打开;⑤对易挥发的消毒溶液,必须将盖子盖严,定期测量比重,以保证浓度;⑥浸泡的器械在使用前应用灭菌蒸馏水生理盐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以免刺激人体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