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出“平型关大捷”史料《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考证解说

新出“平型关大捷”史料《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考证解说

时间:2023-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Figure 1 《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一、史料介绍 史料名《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中,在主战场乔沟老爷庙附近与一一五师对战的日军部队主力是从平行关口返回灵丘接援兵的北支那方面军第六兵站新庄自动车部队。下属的自动车部队又称“大畠部队”。 死亡情况报告书,属于公式文件。

新出“平型关大捷”史料《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考证解说

   Figure 1 《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   

   一、史料介绍   

   史料名《新庄中佐战死情况报告》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中,在主战场乔沟老爷庙附近与一一五师对战的日军部队主力是从平行关口返回灵丘接援兵的北支那方面军第六兵站新庄自动车部队。并不是第五师团的部队。此日有一个本部,两个自动车中队共300余人参加了战斗。   

   “新庄部队”即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代称,新庄淳中佐为本部长。山口县出身,陆士第25期辎重兵科毕业。死亡时48岁,1933年3月少佐在任时曾作为关东军临时自动车队队长,协助混成第十四旅团(服部兵次郎少将)参加热河战役,担任运输米山先遣队(第二十八联队第二大队)任务,热河作战中3月4日,借机动优势使米山部队捷足登先占领了长城冷口,成为第一夺取长城关口的“功劳者”。1935年11月晋升中佐。1937年9月25日前往平型关前线指导作战时,在乔沟老爷庙附近与八路军作战阵亡。      

   Figure 2 蔚县第六兵站配置图 兵站长菅大佐,圈内是自动车本部和各中队番号   

   此报告书是新庄本人死后,自动车本部队长代理大畠庄一少佐,根据生还者室井敬四郎一等兵的战场报告做成。主要描写的是新庄自动车本部一行8人的作战经过。此时新庄官职全称为北支那方面军兵站监部第六兵站自动车队本部长。下属有七个中队。自动车本部建制上为20中队,由于日中开战(7.7事变)为时不久,其他部队还在日本国内陆续动员,集结中。下属的自动车部队又称“大畠部队”。部队长大畠庄一少佐,官名为“自动车本部付”(本部副官),是新庄本部长的副手[1]。 报告      

   Figure 3 平型关大捷115师的战利品,可判定是矢岛中队遗品  

   中出现的“矢岛中队”是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下属第二中队,原属近卫师团(东京)辎重联队,队长矢岛俊彦中尉。“中西中队”是兵站自动车第八十七中队,原属第十六师团(京都)辎重联队,队长中西学大尉。   

   Figure 4 按此资料(范例,和本论无关),报告书属于第一类事实证明书,需要正副本共11部   

   报告书封面左下角有“新庄”之刻印。可得知本报告书在蔚县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做成。时间应在10月3日本部所属4名人员遗体从老爷庙战场收集确认之后,至新本部长友沢英一中佐上任(10月10日)之前。理由是报告中触及到10月3日以后的事实,并没有提及到新任本部长友沢之名,报告中的善后责任者为本部长代理大畠少佐。   

   死亡情况报告书,属于公式文件。日军的死亡人员管理非常之严格,因为其牵扯到户籍,军籍,和死亡抚恤(表中的死亡者特别赐金,相当于二等兵十年以上的收入)。同军医的死亡证书,在场者的死亡现认证明(事实证明)等,都要在所属部队备案,并送付通知家属,及出身地的行政役所,并备案于靖国神社等,所以至少应有10份副本。   

   此件即是副本之一,油印并刻有“新庄”(本部)之实印章。可认为是秘书(副官)保管的新庄部队长公印(日本军内没有公印,一切文件捺部队长或各部担当责任者私姓印为准)。此文件,估计现在死者家属(后人),地方行政机构(山口县厅)也有存档(隐私保密,不对外公开),但内容至今从未公开于世。之前笔者从各种战史资料中也未曾接触过此件。此件最近由国内人士在日本旧书市场购入,现由《城释历史影像鉴藏数据库》(代表赵彦,张汉霄)珍藏。本文共12页,详细记载了14亿国人最关心的“平型关大捷”中老爷庙战场的战斗细节,能澄清很多系争事实,所以对战史,党史研究可谓价值连城之贵重资料。   

   二、史料内容解读   

   下面将重要部分译出,并详细介绍,分析其中内容。(括弧内为笔者添加注释)   

   《第六兵站自动车队长新庄中佐战死情况书》   

   昭和12年9月23日,坂垣兵团(第五师团)三浦(敏事)旅团(步兵第二十一旅团)企图从察哈尔省进出山西,沿宣化,蔚县,灵丘,繁峙,代县,太原道前进,计划夺取灵丘西方21公里处(平型关)长城线。在蔚县司令部指挥自动车部队(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的新庄队长,为视察指导在前线协助作战的部下中西中队(第八十七中队),并增派部下矢岛中队(第二中队)参加协助(平型关)战斗,…于23日,午后12时率领大谷军曹,福地伍长,手吕内上等兵,荻野谷上等兵,室井一等兵,上村翻译,和临时配属的输卒队山本伍长等7名人员,分乘本部轿车和货车(卡车)各一台,与矢岛中队同行向灵丘方向前进。9月24日…午前11时到达灵丘县城。在灵丘得知兵团(师团前线指挥所)与旅团司令部已前进到第一线(平型关口)消息后,继续向第一线进发,路经东河南镇到达长城线(平型关)东方一公里处关沟村西方,与部下中西中队汇合,将该队与新到矢岛两中队置于自动车本部指挥之下。   

   此段也可佐证报告书做成时间在1937年10月3日以后。因为进发大营镇的9月22日至平型关战役结束后的10月1日之间,坂垣师团并没有进击山西的作战计划。进击山西是坂垣师团长和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东条英机)的个人企图,受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的阻止,牵制一直未能成愿。北支那方面军批准的原计划只是打到大营镇(关内约10公里处)“惩罚”山西军后,将部队撤回到保定参加石家庄会战。平型关战役结束后10月2日,在大本营参谋本部总长的亲自指令(閑院宮载仁亲王署名的山西作战命令《临参命第112号》)下,北支那方面军寺内寿一大将不得已“依命”服从出击太原计划。所以文章中沿“灵丘,繁峙,代县,太原道前进”之描写,肯定是在10月3日,第五师团开始进军太原后的文章表现。   

   中西中队于9月21日以后配属给第五师团协助作战。22日师团下达进军大营镇命令后至23日间,中西中队数次往复于灵丘,平型关之间,为三浦旅团运输先遣部队,弹药等。24日,旅团约5000名混成部队在前线集结完毕(只剩下一些迟到,落伍的零星部队,如一一五师次日“大捷”中歼灭的第二十一联队的混合行李队)。25日对长城线开始总攻。自动车部队此时停车在平型关口东方至关沟村附近道路上待命。   

   矢岛中队来援目的一是运送补充弹药,二是准备协助次日(9月25日)前线部队攻占长城线后进击大营镇(机械化快速运输)。新庄一行本计划在灵丘报到,由于此日灵丘师团前线指挥所一时前移,所以直驱前线。从此文可确认新庄本部一行的车辆和具体人名(共8名要员,两台车辆)。报告亦可确定车队到达平型关前线的时间(24日17时)和停车地点的准确位置为关沟村与平行关口之间,离关口约一公里处。此记录再次证明日军司令部设在“关口鞍部”,并不国内研究结果那样在“东跑池”。   

   在同地,队长命大谷军曹与前线兵团及旅团司令部联络,全队原地待命,时为午后5时。此时在第一线,敌我部队之间正激烈争夺长城线,…战斗中夜幕降临。我部接兵团(师团)“自动车队在现地休整待命”命令后,新庄队长命矢岛,中西两中队长安置部队后,亲赴兵团及旅团指挥部联络,报告现状,时为午后6时30分。不久,兵团司令部(前线指挥所)返回灵丘。 之后,自动车队奉命从停止位置线后退约一公里,在离第一线约两公里位置处集结过夜。新庄队长将福地伍长,室井一等兵二人留在司令部以备传令,自己返回部队。   

   此段中可确定前线指挥部有师团前线指挥所(设在灵丘)和旅团本部(平行关口鞍部)两个部分。24日激战之际,两部分都在平行关口鞍部。傍晚,师团前线指挥所返回灵丘。师团指挥所的责任者推测是高级参谋樱田武大佐,或次日死亡的桥本顺正中佐,前线还有一位是年轻的辻政信参谋(大尉,方面军派遣参谋),配置于三浦旅团司令部。在日军中,参谋是主要的作战指导者,全部是学过高等用兵的陆军大学校毕业的高级人才,又称“天保钱组”。 第五师团参谋长是西村利温大佐,参谋为樱田武大佐,桥本顺正中佐等4名。西村参谋长此时在师团本部位置的蔚县。樱田武大佐是否在灵丘前线指挥所指挥作战尚不能确认。由于桥本参谋的死亡报告书是平型关战斗不久后由樱田武经手做成,所以樱田武有可能此时在灵丘。若不在,桥本中佐肯定就是师团前线指挥所的最高责任者[2]。于24日来到过平型关前线,当晚返回灵丘。   

   翌9月25日,天气晴朗,第一线我部队从黎明开始攻击长城线。经恶战苦斗…敌方终于动摇,出现退却征兆。然而我第一线部队由于惨烈战斗,干部众多死伤,失去长驱追击前进的指挥能力。旅团长考虑有招致后方新锐大场部队(步兵第四十二联队,一大队在广灵附近,主力在蔚县。第此时正准备向保定进发)来援助之必要,遂命新庄自动车队出动返回后方运输兵员。   

   新庄队长于午前9时10分,急遽率领矢岛,中西两中队出发。行进顺序为矢岛,中西中队,最先头为矢岛中队警戒车,同中队长车辆,货车一台,本部货车一台,新庄队长乘用轿车,之后为中队诸车辆成为一纵队,行进至关沟村东方约一公里半处后,进入一直延伸到小寨村附近的凹地道路中。   

   此段又一次明确了9月25日的自动车部队,并不是从灵丘方向前来,而是从关沟村西部出发,约为两个中队。目的是运送援兵。由于出发命令急遽,集结地点又不在关沟村内,所以不仅是空车出动,亦不可能运输伤员。(伤员在关沟村内后勤基地和关口包扎所两处,若运输伤员亦需要准备时间和派遣的护理人员)。   

   记录中对乔沟的地理位置记录非常清晰,准确。可确定出动自动车部队顺序为,1.矢岛中队警戒车,2.同矢岛中队长车辆,3.矢岛中队货车(一辆),4.新庄本部货车,5.新庄队长乘用轿车,6.后续为矢岛中队主力。 并可以确认,尖兵的警卫车一辆远离主力在前行进,推测在200米前方被堵截(其他別档史料中有警戒车(前卫队)作战记录)。      

   Figure 5 此处记录了自动车队从关口出发,和行进序列   

   9时30分,当本部及矢岛中队全部,中西中队半部进入凹道之际,突然遭到来自两侧断崖之上约一旅之敌的步枪,手榴弹的乱射攻击。 此时,行在最前头的警戒车已不见踪影…本部与后方车辆全员下车,持步枪占领路边有利地形进入防御战。经奋战,终于击退前进到附近之敌。但敌反复突击,使我方处于被动守势。战斗持续约30分,携行弹药已全部射尽。不得不令部队在枪林弹雨中进行弹药补充,没有一刻喘息余地。后方矢岛中队,此时指挥自卫队兵力占领了侧方断崖上高地,对敌展开攻击,但不能抑克众敌反击,被迫后退。   

   经过约三十分的应急自卫战斗后,携带弹药用尽,出现补充弹药的需要。此时矢岛中队主力已登上断崖展开,从沟底车厢中将弹药运到第一线,是十分危险的任务。对此细节笔者研究中曾有介绍[3],不再赘言。   

   此处也触及到老爷庙高地争夺战。文中称“侧方断崖上高地”笔者在别论中城考证为前进方向“左方(北)台地”,地点在老爷庙西南一带台地。占领后守卫高地的是矢岛中队的一个护卫队(一个班),由37岁的步兵伍长森川仪三郎(东京市下谷区公务员)指挥。不久受到六八六团(李天佑)大部队的迂回攻击后出现危机,曾有修理班,行李队要员等部分后勤人员(矢岛中队预备队)前来支援,(合计此地最大时兵力约20-30人)。战斗中力不所及,阵地最终被六八六团的迂回部队突破,占领。森川伍长等在作战中死亡,残余人员退回原阵地。“老爷庙激战”并不像宣传画那样壮绝。最重要的事实是不在沟底,而在高处台地,不仅没有什么“大炮,飞机,坦克”,坚守阵地的日军只有一个班,轻机枪也只有一挺。而围攻的六八六团部队不仅势重,更携带有重机枪迫击炮等重火器。   

   在凹道中本部所在要地警卫新庄队长安全的大谷军曹,为驱逐逼近之敌,率手吕内上等兵两人奋然挺身突入接近之敌群中,但敌数量众多突击终未能见效果。手吕内上等兵的身影不久便消失在敌群中,生死不明。大谷军曹不得已只身退回本部位置,和队长以下共7名在原地死守。此时本部被一,二十层众敌层层包围。队长在此困境下命值班的荻野谷上等兵带翻译一名突围,向旅团长报告“自动车队受到敌进攻即将全灭,余在现地死守”。荻野谷上等兵不忍放弃队长,受严叱后与翻译出发,尽周折后到达前线旅团本部完成传令使命。之后…念首长安危,又与旅团部队(援兵)同行返回到乔沟战场。   

   此处提到的突入敌阵的手吕内上等兵是本部人员中唯一的失踪者。最终也没见尸首,可能负伤被俘后被八路军带走,后死亡或自尽。遗体被八路军处置。   

   荻野谷上等兵离开之后,队长继续沉着指挥部队作战,多次击退群敌攻击,忍耐等待援兵到达。…可眼见一旅之敌顷刻变为两旅,敌兵力不断增加,各中队皆处于苦战恶斗中,互相之间爱莫能助。周围已不见友军身影,只见到处都是猬集之敌群。手榴弹雨越来越猛,不幸近处又出现敌重机枪的集中火力射击。弹丸先集中于福地伍长之处,伍长终于仰倒在血泊中毙命。之后敌弹又射向大谷军曹,数弹贯穿其大腿部,大谷负重伤倒地,勉强取出急救包,但已无包扎伤口之力,不久停止呼吸。两位勇猛自重的下士官壮烈战死之后,本部阵地只剩新庄队长,室井一等兵,和矢岛中队的士兵三名。不久敌集中火力再次夺去矢岛中队士兵两名的生命,队长周围只剩室井一等兵和矢岛中队小山上等兵两名。全体处于坐等待毙之危机中。室井,小山两名见此状屡次恳求队长杀出一条血路撤退,队长…毅然回答道,“将矢岛中队长叫来,余绝不撤退”。此时新庄中佐似乎已做好决断,不管部下是推是拉不肯后撤一步。   

   无奈之下,室井一等兵出发去联络矢岛中队长,刚移动五,六步见周围已充满敌影,难以前进。队长不久唤回室井一等兵,作出悲怆的决死命令,云“立即向三浦旅团长报告新庄部队全灭,余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室井受命后离开队长刚前进十数米时,见敌群涌向队长之处,队长生命危殆。不忍见队长单独受难,室井又返回现场,与小山上等兵用刺刀突击,一度将附近之敌驱散,不久退却之敌再次反击逼近。此时队长扔掉手中空枪,欲拔刀抵抗之际,敌投掷的手榴弹在头部附近炸裂,队长终于壮烈战死。   

   室井一等兵,…目击新庄队长毙命后,知万事已毕。为执行队长最后命令,用刺刀杀出一条血路突围,最终向旅团报告了新庄队长之死讯。突围途中,与第一回传令归来的荻野谷上等兵,村山翻译两名邂逅,一同回归本队。      

   Figure 6 新庄战死的情景记录   

   由于日军自动车队全体没有重武器,八路军设置的重机枪接近射击,对新庄的指挥阵地形成巨大威胁。本部附近7名人员中,有4名死于此重机枪扫射。新庄之死原因只是拒绝后撤。从两组传令兵4人前后均无伤突围成功之事实看,部队完全有安全突围可能。但新庄中佐拒绝下令后退。理由应是1.责任感,先行下令撤退有辱于“不败皇军”之称号。2.武士道精神的宁死不屈,3.等待援军到来,以保护车辆资源(自动车几乎全部靠进口,属于贵重器材)。   

   还可见国内宣传的八路军与日军进行大规模肉搏之说并不都是事实。死伤的百十名无战斗经验,无拼刺训练的自动车司机,助手,勤杂人员等,几乎全是被枪炮,手榴弹个个毙伤。只有个别记录的是阵地陷落前,日军突入敌阵的格斗。若八路军有主动冲锋陷阵的大规模肉搏,一对十的战斗怎能持续3个小时?新庄自动车队长死后不久,12时40分,矢岛中队长下令烧毁车辆后,自行组织撤退,午后3时30分,残员在关沟村集结完毕[4]。   

   Figure 7 本部全员名单,生死记录  

   新庄本部出动人员名单,此日其他在同地(乔沟)战死的将校还有桥本步兵中佐 ,行踪不明者有中田辎重兵少佐   

   附记  :队长战死时刻推定为9月25日午前11时顷战死者名簿

   队长   陆军辎重兵中佐新庄淳

   书记 (文书)   陆军辎重兵军曹大谷三雄

   材料员 陆军步兵伍长 福地奎

   失踪者 (推定战死)陆军辎重兵上等兵  手吕内贞三   

   生还者名簿

   陆军步兵上等兵 荻野谷升(www.xing528.com)

   陆军步兵一等兵 室井敬四郎(报告者)

   陆军翻译  上村正治

   陆军步兵伍长  山本仁   

   之外,矢岛中队全体共战死38名,负伤约50名。   

   此处的矢岛中队及新庄自动车本部死伤人数姓名等,都是对国内(留守部队,媒体)公开传报的正式数字。笔者在以前论文中已掌握。这次得到的数字,姓名与笔者以前研究结果几乎完全一致,可以作为新的旁证。只有一点以前研究中并未掌握的内容是“中田辎重兵少佐”之“失踪”,是一个新情报,此人肯定不会是新庄自动车部队所属死者,也不会是桥本司令部一行7人(都有实证)。少佐并不是低下职位,中田辎重兵少佐到底是哪一部队所属?此仍为一个未解之谜。   

   9月26日午前9时30分,悲报传至蔚县兵站自动车本部。大畠少佐同日亲率货车两辆及步兵一小队奔赴战地搜寻队长遗骸。但附近此时在优势之敌所控制下,虽进行强行搜索也未能发现队长遗体,无奈于28日返回蔚县。同日傍晚,在我大场部队进击成功(打通交通线)后,前线中西中队残部组成敢死队强行进入现场,终于发现队长遗体,奉运回灵丘。29日,被自动车本部派出的第二回战死者搜索队负责人野吕少尉一行厚施火化,骨灰于10月1日运回蔚县本部。灵位安放于本部队长执务室内,菅兵站司令官(第六兵站长,大佐)及以下各部代表参加了通夜慰灵祭。   

   另,队长随身装具等一切及所有贵重物品皆被敌掠夺一空,唯遗体无恙,不见一点受凌辱痕迹。大谷军曹以下(除手吕内上等兵以外)各遗骸也均在驱除残敌后10月3日,收集确认完毕。   

   9月26日晨,八路军115师违命撤出小寨村战场退向白崖台整顿,乔沟一带本道运输线失去防守。幸亏不久被晋军部队接替补空(推测是晋军第七十二师,或独立第八旅的一部)[5]继续在此地截击敌增援部队(大场部队)激战整三日。使26-28三日,日军不能补给前线弹药食量,也不能前来搜寻遗体。遗体回收之前,新庄中佐的死讯已报道至国内。   

   【天津特电26日发】“「新庄中佐战死」、陆军辎重兵中佐新庄淳于26日(25日的笔误-引用者注)午前11时于山西省方面的战斗中名誉战死。同中佐出身山口县、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生、曾任陆军整备局委员”。(『朝日新闻』1937年9月27日,东京朝刊2版)      

   Figure 8 朝日新闻9月27日      

   Figure 9『読売新聞』1937年9月27日  

   28日,大场部队打通乔沟交通线后(午后四时半),新庄遗体终于被撤退到关沟村的中西中队的搜索部队收容。此处提到的“各遗骸”指的仅是自动车本部的4名死亡者遗骸,不包括矢岛中队。   

   三、史料评价   

   此报告书中的时间,过程,人名,地点,死亡数据等重要情报十分可信。都可以和其他资料核对检证。内容细致全面,补充了以往研究的不少空白。但其中的“情节描写”部分并不一定准确。比如新庄队长死前欲拔刀陷阵的描写,室井一等兵与小山上等兵,不舍遗弃新庄返回救援的描写,新庄尸体没有受到凌辱(实际上大多数日军尸体都被剥掉军装,遭到凌辱)等部分,均有考虑到死者家属感情的美化,也会有报告者(室井一等兵)自誉夸张的虚写。但并不影响基本情报数据的准确性。   

   此报告文再次佐证了如下事实   

   1. 自动车部队是由平型关前线返回灵丘方向执行接运增援部队的空车。

   2. 兵力为约两个中队(总数约350名),主要受损的是前方矢岛中队(约190名)和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一行8名。全体死伤近半数。

   3. 战斗中日军并没有重武器。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格斗。日军主要死伤于八路军的手榴弹,枪炮射击。

   4. 战斗开始于9月25日午前9时30分,持续约3小时。顽固不撤的新庄队长死后,日军在矢岛中队长命令下主动撤出战斗,退回前线关沟村。   

   新证实内容   

   1.新庄自动车本部8名人员的全部名单,生还者4名的事迹。

   2.新庄部队(本部,矢岛中队)的行程,出发时间,地点,路途,到达地点,时间,作战时间,和新庄中佐的死亡时间,地点等。

   3.新庄中佐死亡过程,原因。

   4.可判断自动车部队完全有退却可能,但新庄队长死前拒绝下退却命令。

   5.新庄本部4名遗骸的收容时间,方法,过程。

   6.新发现“中田辎重兵少佐”的死亡记录。

   7.可判断新庄自动车本部的地点并不在崖顶,而在凹道中隐蔽处。   

   四、附录1,老爷庙战场考证结果   

   以下是以前发表过的旧论文内容一部,请作内容对比。   

   老爷庙战场考证结果   

   1. 时间: 1937年9月25日上午09 :15至12 :40 。地点:乔沟老爷庙高地附近(参考地图)。

   2. 参战者为新庄第六兵站自动车本部(本部长以下7名),矢岛中队(第二自动车中队176名+特務兵15名),中西中队(第八十七自动车中队)的大部分,人员约300余名。10:30后,得到前线三浦部队派出的一小队步兵支援。合计总人数约350名。3-5挺轻机枪,一门步兵炮(包括来援步兵小队武器)。

   3. 战斗过程:

   先头的新庄本部和矢岛中队第一小队的自卫队,在由南向北驶向灵丘县途中,在乔沟拐角处首先遭到一一五师部队正面袭击,立即进入战斗。一一五师火力集中于正面,和右侧方(东北方)高地。在新庄中佐和矢岛俊彦中队长指挥下,前方自卫队利用中队的两挺轻机枪在前方形成三面抵抗阵势。正面为第一小队,新庄本部,第二,第三小队,矢岛中队部在侧后。此时阵地已展开到离开沟底的崖头之上。矢岛中队长于新庄本部长之间的距离约300米(地图)。   

   Figure 10 矢岛中队战斗详报地图   

   一一五师部队不断增援前线,并组织了从左前方(西北方向)的大规模包抄(当初老爷庙方面并没有伏兵,六八六团利用拐角地形进行两面袭击,不成口袋阵)。待主战场转移到乔沟西北方向崖顶时,口袋始真形成,但如地图所示,八路军始终未能收住袋口。抵抗中,左方防御阵地数次陷落于一一五师之手,又被夺回。死者多数出现在第一小队左方阵地的争夺战中。为阻止一一五师从左方的全面包抄,保证后方安全,矢岛中队长命令第二小队的森川分队(约10名,轻机枪一挺)占领了左方高地(老爷庙台地),以阻止敌(六八六团)迂回部队,此高地的争夺即为在国内脍炙人口的“老爷庙激战”。高地受六八六团大部队攻击,出现危机后,矢岛曾派预备队(修理班,行李班)救援,但未见成效,高地终于失守,森川分队十余名在此处全灭,矢岛中队失去了唯一制高点。   

   此时,后续的中西中队,在矢岛中队后方数百米处老爷庙台地南展开,从后方支援矢岛作战,并力图阻止一一五师形成包围。10:30增援步兵小队携步兵炮一门从平行关口赶到,协同作战,力图确保后方安全。但一一五师迂回部队借人多势众,从左翼步步逼近,致使中西中队左翼抵抗线出现危机。为保证左翼安全,中西中队第一小队全体拼死实行白刃突击,突破左翼敌阵地后转守为攻,使一一五师六八六团的包抄部队撤退到山脊线背后。   

   矢岛中队的前线作战依然不利,12 :00之后,一一五师逐渐压缩左、前、右三面包围。新庄中佐亦在第一线死亡。矢岛中队长遂决定撤退。12 :40,撤退前,两中队组成了各由五人构成的烧车敢死队,返回沟底烧毁车辆后,在步兵掩护下撤回关沟村。烧车过程中,由于一一五师在车辆附近和从沟顶右侧的火力封锁,又出现了部分新的伤亡。15 :30,两中队残余部在关沟村基地集结完毕。   

   4.战果,特征:

   此作战中,日军损失为共死亡60名,负伤36名以上。损失卡车等各种机动车辆约50辆。战斗开始后不久,日军已占领了崖顶,所以战斗几乎都在崖顶阵地展开,并形成组织抵抗。这个事实是与国内介绍,研究的最大不同点。若真像国内所描述的那样,日军始终在沟底道路上挨打,300名日军怎能抵抗有重武器(重机枪,迫击炮)的3-5000名八路军之力部队达三个半小时?   

   5.附录2-乔沟老爷庙战场日军自动车部队死伤名单   

   以下是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老爷庙战场(乔沟南段)自动车部队(矢岛,中西,新庄本部)的死伤名单。死亡者61名是准确数字,负伤者36名仅供参考。(中西中队的负伤者没有统计),以上数字加乔沟北段辎重行李队死亡者数,即是平型关大捷115师的全部战果。死亡者共约166名,负伤者有记录的为36名。其它负伤者不详。此表省略了小寨村辎重行李队的死亡人数部分。   

   

   [1]沢田久一編『宇都宮輜重史』1973年,161頁。

   [2] 平型关战斗后1937年10月23日,第五师团参谋长为西村利温大佐,参谋为樱田武大佐,古川浩少佐,美山要藏少佐四人。(「北支方面軍隷下兵団主要職員表」『北支那作戦史要』支那-支那事変北支-3、1412页)。

   [3] 37岁的修理工海老ケ濑虎三此时是中西中队本部预备员(非战员),战斗中指挥数名预备员在弹雨中担任弹药搬运任务。“氏在敌弹雨中时而急驱时而匍匐,接近前线交付补充弹药。”可是战况紧急,须臾之间担任掩护的第一小队机枪弹药又大半射尽。致使抵抗线再度危机。“受命后氏再次奋起担任运输重任,在迫击炮弹炸裂中利用地形掩护携弹药箱攀登断崖,再度将弹药交付于火线。交付中敌重机枪弹贯穿其腰部”最后受胸部贯通枪创战死”。

   [4] 沢田久一編『宇都宮輜重史』1973年,164-5頁。

   [5]参考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抗日战史、太原会战》民国55年5月,29-30页。考证的详细,参考本书第二部《平型关战役中的步兵第四十二联队》一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