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学:孤独的概念和分类,心理学中的孤独是什么?

心理学:孤独的概念和分类,心理学中的孤独是什么?

时间:2023-04-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知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个体不合理的期望、归因、信念等认知因素作用的结果。Weiss则根据孤独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两类。孤独群体的差异研究最受关注的还是文化差异研究。从认知特点来看,孤独者对自己、他人乃至世界的预期和评价都是消极的。

心理学:孤独的概念和分类,心理学中的孤独是什么?

孤独(loneliness)也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消极情感维度。但是,与焦虑和抑郁不同,孤独并没有确凿的生物学根源,因而可以被看作是纯粹的心理变量。有人说,正是由于疏远和孤独的情感开始潜入许多美国人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名望才直线上升(Buhler & Allen,1972)。因此,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心理学本身来说,孤独都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变量。下面我们将对孤独这个变量做出简要的探讨。

一、孤独的理论渊源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就开始探讨孤独现象。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将孤独归因于婴儿期的自恋和敌对,亲密需要的不充分满足或早期安全型依恋关系的缺乏。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如Erikson则强调了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发展与孤独感的关系;Fromm则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对孤独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在资本主义使人获得自由的过程中,人与人间的联系也逐渐减少,使个体不得不从整体中游离出来,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

一些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疏远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生活意义的反省(Sadler & Johnson,1980)。Moustakas(1961)将孤独描述为个体不得不与其他人分离时的产物,是一种对不断加深的自我闭塞的焦虑表现; Mijuskovic(1977)则认为,孤独是个体为获得更深层次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正常体验。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孤独看作是因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社会认知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个体不合理的期望、归因、信念等认知因素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则多认为,孤独由缺乏发展适当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必需的社交技能引起(Jones,Hobbs & Hockenbury,1982)。

二、孤独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者开始探索孤独的概念及其结构。由于理论渊源千头万绪,研究者对孤独的界定也大相径庭。从需要的角度出发,有研究者(Weiss,1973)将成人孤独定义为“个体因感到与他人疏远或被拒绝、对关系和互动的情感需要而产生的长期苦恼状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有研究者(Peplau,1982)指出,孤独是个体知觉到期望的关系模式和客观的关系模式的差异后产生的感受;而行为取向的研究者则将孤独看作是重要的社交强化缺乏或不充分的产物。我们只能从这些定义中总结出孤独的若干特点:首先,孤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人际缺陷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其次,孤独是一种依赖于个人期望和感觉的主观体验;最后,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希望努力缓解或避免的。

和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一样,孤独也是多样的,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根据孤独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为长期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三类。其中,长期孤独(chronic loneliness)是个体经常感到缺乏满意的人际关系或存在社交缺陷的情绪状态,可被看作是特质性孤独。特质性孤独(trait loneliness)是一种人格维度,不同的人对孤独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一些人更容易体验到孤独,而另一些人即使没有朋友也不会感到孤独。情境性孤独(situational loneliness)是由人际关系破裂或处于陌生、封闭的社交环境等情境而产生的孤独。而暂时性孤独(temporary loneliness)则是很多人都会体验到的偶尔的孤独。与长期孤独不同,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的特异性反应,被统称为状态性孤独(state loneliness)。与特质性孤独者相比,状态性孤独者在人际交流中表达得更充分,也更主动。

Weiss(1973)则根据孤独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两类。情感孤独(emotional loneliness)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能够满足个体情感和安全需要的重要关系;而社会孤独(social loneliness)则产生于缺乏社交网络或不能被自己所需要的团体接受。情感孤独可以导致焦虑、无名的恐惧、对威胁的警惕、被遗弃的感觉、过度敏感等反应;而社会孤独则导致抑郁、无价值感和漫无目的。两类孤独也有相似的表现:沮丧、紧张、无缘由的不满意等反应。

三、孤独的群体差异

在孤独的群体差异研究中,性别差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大学男生比女生更为孤独,这可能是因为男生的消极自我评价,社会支持网络缺乏以及人格上的局限。但也有研究发现,孤独感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但性别特征可以预测孤独感,这可能说明男性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孤独感(Ponzetti & James,1990)。

孤独的年龄差异也是孤独感群体差异研究的重要主题。研究者曾以为儿童没有孤独感;但后来的研究者发现,9月大的婴儿就有孤独感,5岁大的儿童可以理解孤独的本质,8岁的儿童可以定义和描述孤独(Cassidy & Asher,1992)。另有研究发现,成年早期是孤独体验的高发期,而老人的孤独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De Jong-Gierveld,1999)。

孤独群体的差异研究最受关注的还是文化差异研究。孤独感存在文化差异,而且孤独感的群体差异也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有研究表明,北美被试的孤独感高于克罗地亚被试和西班牙被试的孤独感(Rokach,2001)。但一项对加拿大和捷克青年人孤独感的比较研究表明,加拿大被试在情感孤独维度的分数较高,而捷克被试在社会孤独维度的得分偏高(Rokach,2003)。

四、孤独者的人格特点(www.xing528.com)

除了上述的空虚、无助、不安、焦虑、被人疏离和不被人爱的体验等情绪特点,孤独者还有独特的认知、行为特点。对这些特点加以考察,有助于了解孤独的本质和形成。

从认知特点来看,孤独者对自己、他人乃至世界的预期和评价都是消极的。研究发现,孤独者会消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预期他人对自己持有消极评价。他们报告了更低的自尊水平,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健康、外表、行为和能力也持消极评价,并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受外力控制的(Jones,1982;Hojat,1982)。其他研究表明,孤独者难以信任他人,认为他人也不信任自己,不喜欢自己(Rotenberg,1994)。而且,孤独者更倾向于注意并更容易记起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Frankel & Pretice-Dum,1990)。就归因而言,孤独者往往对人际失败做出更内在、稳定的归因,而对人际成功做出外在、不稳定的归因。他们甚至以自我诋毁的方式解释自己孤独的原因,将孤独归因于稳定的特点(Peplau,Russell,& Heim,1979)。

从行为风格来看,孤独者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得更笨拙,更不友好。孤独者与朋友共处的时间更少,也更少参加聚会约会,并报告难以交朋友、组织社会活动、参加社会群体(Hoover,Skuja & Cosper,1979;Horowitz & de Sales Frech,1979)。而在社会交往中,孤独者往往反应性更差,自我意识更强。孤独者更少觉察并关心同伴的反应(Sloan & Solano,1984);并更倾向于谈论自己,表现得对对方更不感兴趣,也更少问对方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较少参照对方,会更可能地挑起与对方兴趣无关的新话题,也较少使用社会认同、自我表露规则等社交技巧,并更少有效的非言语交流,同时也倾向于扮演“被动的人际交往角色”(Solano & Koester,1989; Vtkus & Horowitz,1987)。

除此之外,孤独者还有其独特的人格特点。孤独者更容易羞怯,也更内向,在社交时非常谨慎,并有更低的自尊感。有研究者指出,性情孤僻、自卑感强、好忧虑且胆怯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而且孤独与内向、神经质和低自我表露有高相关(Peplau & Perlman,1982)。但是,自尊与孤独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孤独者往往有低的自我评价,但自我评价过高也会导致孤独感,高自我评价者往往需要用不同于他人的观点来补偿自己的孤独(Gerst,1983)。还有研究发现,高度男性化和女性化都可以减少个体感受到孤独的程度(Wittenberg & Reis,1986)。其他研究也表明,热情、同情心、关怀、对他人的情感开放、独立能力、支配性、成熟等人格因素都与孤独有一定的负相关

五、孤独的社会环境因素

如上所述,孤独与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人格特点等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上述人格因素不仅是孤独者独特而稳定的表现,而且可能是孤独产生的内在原因。但除此以外,孤独的产生还有其社会情境根源。

首先,和其他任何个人特征一样,孤独也受到了与家庭有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据孤独者的回忆,他们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往往不佳,家庭聚会较少。孤独与不安全依恋类型有密切的关系(Paloutzian & Ellison,1982)。

其次,对孤独者现有人际状态的研究表明,孤独者往往只有较小的社交网络,常常与不同的社交网络互动,并更不满意当前的社交网络。许多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结构松散的个体往往更容易孤独。此外,社会网络中在需要帮助时可以提供全力支持的成员数目、亲属的比例等与孤独都有显著的相关(Stokes,1985)。拥有满意的婚姻,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孤独,但与配偶的分离容易导致孤独,分离时间越长,孤独感就越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孤独感与社交频率、交往时间和接触异性的比率并无太大关系,但与社会关系满意度、亲密程度等变量关系密切。研究证明,与朋友、家庭成员保持满意的亲密关系比社交次数、朋友数量、约会数量等更重要(Cutrona & Peplau,1980)。

最后,有压力的人际事件也与孤独有关。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离开家庭和与朋友分离是孤独的主要原因。还有研究发现,与家庭、朋友等分离、单独一个人、被动地拒绝(不被邀请参加聚会)、主动拒绝、人际矛盾等情境会引起孤独感(Jones et al.,1985)。对成人而言,离婚、丧偶、父母去世、遭朋友拒绝等压力事件等也会导致孤独(Weiss,19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