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意家居用品店:购物、读书两不误

创意家居用品店:购物、读书两不误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意家居用品店 可购物也可看书李伟斌的家居用品店“BEN SHOP”销售火热。早在2005年,李伟斌就想到,不如投资开设一家原创风格的家居用品店,销售自己所爱的外国产品与朋友们的作品。此外,环保概念也成为李伟斌抓住男性顾客、中性偏好女性顾客的重头戏。家饰重要性的凸显使得时尚潮流饰品也已成为单位、个人赠予的时髦礼物。

创意家居用品店:购物、读书两不误

创意家居用品店 可购物也可看书

李伟斌的家居用品店“BEN SHOP”销售火热。老板李伟斌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原创艺术与市场需求中找到了平衡点,使得这家货品“曲高”的小店并不“和寡”,小店屹立在闹市区已超过了5年;在同行中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小店淘金成功案例】

作为艺术工作者,李伟斌投资开设家居店是在无意之中,但他认为,文化利润从来都不是两个背道而驰的概念。向顾客推荐包含文化概念的商业用品,只要实用性强、质地上乘,都能受到大众青睐。

早在2005年,李伟斌就想到,不如投资开设一家原创风格的家居用品店,销售自己所爱的外国产品与朋友们的作品。于是他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一些外国的小店给了他一些启发:发达国家的原创作品店很少以独立的零售店模式出现,而更像一个个生活馆呈现,而且功能多样化。李伟斌发现,这些小店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慢慢过日子的生活方式。有了这条核心理念,自然也会找到熟客群。

于是,租赁店铺之后,李伟斌也如法炮制装修,加进了两个“生活馆”的元素。一是咖啡吧——他将前台收银处“做大做强”,修成了咖啡台,顾客买完原创产品时还可以在这里买饮料喝。二是书吧——他在小店的角落里放置了几排书架和沙发,供读者阅读和喝咖啡聊天之用。这样一来,一个顾客但凡进店里来,可干的事情就有了四种,看书、买产品、喝咖啡、与朋友聊天。

多年在商场沉浮,目睹了太多同行在商业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李伟斌却凭借独特的眼光与嗅觉脱颖而出。

开始的时候,李伟斌出于对原创理想的坚守,进来的货品不是国外新潮流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就是国内精英原创团队的样板作品,但价格难免偏贵。之后,他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方面,他引进了更多的供货商,尤其增加了年轻人偏爱的文具与洁具,并将色彩斑斓的浴巾、可爱的模型陈列在店铺的醒目之处,吸引年轻顾客的目光。(www.xing528.com)

此外,环保概念也成为李伟斌抓住男性顾客、中性偏好女性顾客的重头戏。李伟斌做广告设计多年,对于产品定位有着深刻理解,环保理念中,淳朴的质感、洁净的材料,是与男性审美需求不谋而合的。于是,小店的产品被他重新划分了类别,顾客各安其所,人流量一下子大了起来。开业一年出头,小店就进入了稳步盈利状态,并且在业内打响了名声。

【小店前景分析】

据统计,全国33个省会城市、393个地级城市和近3000个县级城市,创意时尚潮流用品的年消费能力高达2000亿~3000亿元。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在内地做的家居装修、装饰专项问卷调查显示,在2006年后,中国公众家庭家居装修、装饰将会涌现新的潮流。更多的人预备将装修费省下来,用以购买能够让居家布满个性和情趣的家居用品和装饰品。流行业行业协会猜测:2006年后,国内创意时尚潮流饰品设计力求奇思妙想,强调时尚,从细微处体现完美品质。所有时尚潮流饰品市场引导性资料均显示:大众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直接诱发了人们对生活情趣更高层次的追求;时尚、品质、个性,越来越成为生活、办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家饰重要性的凸显使得时尚潮流饰品也已成为单位、个人赠予的时髦礼物。国内时尚创意用品市场的需求空间在强劲的消费拉动下将变得空前宽广。

但是,市场调查显示,目前此类产品相对分散,仍处于“品种少、质量差、流通慢、价格高、无品牌、市场乱”的初级发展阶段,而在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时尚类专营店中几乎属于空白,因此急需一个品牌化、专卖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时尚品牌来引领中国市场。

多数产品售价偏贵,远高于非原创产品的价格,暂时不属于大众消费。比较起餐饮服务业,该类生意进货昂贵、毛利率偏低。

发达国家乃至北京、上海,类似小店的生意都是越做越红火;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个性化需求将更高,小店的前景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