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慷慨奋行:王安石改革与法度思想

慷慨奋行:王安石改革与法度思想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在嘉祐四年夏,他写成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表达了自己慷慨奋行、矫正世风改变世俗的志向。法度在王安石的文章中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王安石主张在“法先王之意”的口号下,进行变法革新,而“法先王之意”,并非是提倡复古,而是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使变革不至于“倾劾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

慷慨奋行:王安石改革与法度思想

二、慷慨奋行锐意革新

经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生活,使王安石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约在嘉祐四年(1059)夏,他写成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表达了自己慷慨奋行、矫正世风改变世俗的志向。

《言事书》对北宋王朝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及形成的原因有精辟的分析:“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诅诅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其根本原因是“不知法度”。法度在王安石的文章中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王安石主张在“法先王之意”的口号下,进行变法革新,而“法先王之意”,并非是提倡复古,而是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使变革不至于“倾劾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

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王安石在《言事书》中特别强调的,他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徙法不能以自行。”王安石认为宋王朝史制败坏,做官的人中没有多少有作为的人才,而缺少才能、贪婪卑鄙的人却多如牛毛,他提出培养和造就人才。

须从“教之、养之、任之”几个方面下手,而且要“有其道”。在《言事书》中,吏治与人才的问题,占了很大的篇幅。

理财的问题在王安石的《言事书》中也提到,虽然篇幅不多,但其立场是很鲜明的:“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忠在治财无其道耳。”

然而,王安石这篇重要的万言上书,并没有得到仁宗的重视。王安石改革的想法并没能得到实施,但《言事书》无疑是王安石日后变法的思想纲领时集中体现,是他的理论基础,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被任命为知制诰,两年后仁宗去世。赵曙即位,是为英宗。此时王安石也因母亲去世,回到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庸碌无为,在位四年就因病去世。治平四年(1067)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知江宁府,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回到开封,受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www.xing528.com)

宋神宗与仁宗和英宗不同,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年轻君主,即位后,有一股改革弊政的强烈愿望,他想效法唐太宗,使宋朝也成为太平盛世,他也想寻求一个像魏征那样的宰相,辅佐他成功立业周此,登基以后他不断向大臣征询改革意见。

王安石回开封后,神宗即召入,开头就问,治理国首先先要以什么为先。王安石回答说:“首先应该选择治理的方法。”神宗又问:“唐太宗怎样?”王安石说:“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宋神宗最后说,你要全心全意辅佐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来完成这个事业。

又有一日朝席完毕,神宗留下王安石再一次议论政事,神宗认为,唐太宗须得魏征,刘备须得诸葛亮,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这两个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王安石回答说:“陛下谈能为尧、舜,则必有皋、菱、稷;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他认为,天下有学识的人才不算不多,而帝王常忧患无人辅佐自己治理天下,是由于“择术未明,推诚未至”,因而虽有贤明的人,也呼‘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神宗说:“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五四凶,”王安石对答说:“唯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届,则皋、菱、稷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不久,神宗又问王安石,自宋朝开国以来,百年无大变,天下太平是什么原因。王安石为全面回答这一问题,退朝后,写了奏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奏神宗。

在《札子》中,王安石认为天下并非太平无事,剖析了特别是仁宗统治时期在用人、理财、治军各个方面的弊端,“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劳,而未尝中敕训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宫,虽忧勤而国不强。”王安石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表达了锐意进行改革的决心与愿望。

改革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北宋积贫积弱的形势使要求改革的人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神宗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任命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建立“设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亲自负责。王安石又推荐吕惠卿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负责名例司日常事务,一场变法革新的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熙宁三年(1070)十二月,以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副相晋升为宰相,这是变法运动趋向高潮的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