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土化探究:性研究的跨文化视角

本土化探究:性研究的跨文化视角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理论界日益提倡多元化、主体性的同时,“西方理论”本身却又显露出更为本质的话语统治。是否有可能基于中国的现实与历史,借鉴西方的理论视角来发展中国本土特色的概念与理论?

本土化探究:性研究的跨文化视角

三、关于“性”研究本土化的讨论

作为弱势文化的发言人,在一个文化流动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把自己的原创加入到全球化里面去,丰富全球化的概念,使之不至于成为单边主义的西方化。全球化应该存在文化反向流动的空间,有对话也有存异,而不是抹杀“异”的多元存在。[13]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研究语境”的问题。一位泰国学者写道:“除了需要关注性和社会性别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泰国研究者和研究泰国的英文研究者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研究动机。泰国研究者面对泰国读者创造泰语话语是一种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和自我表达(self-representation)的努力结果。相反,英语研究者面对非泰国读者所创造的英语话语一定程度上是在表达一种‘他者’,只是间接地可以起到‘反思’的作用。泰国研究者所创造的英语话语是为了‘国际’(主要是西方)的读者,因此就会在西方的讨论框架下来表达‘泰国的’问题。”(Cook&Jackson,1999:5)

同样,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只要面对的是西方读者,那么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在选题上就很可能不得不倾向于带有“西方口味”,在研究中就不得不倾向于使用西方的分析框架。[14]

笔者无意于质疑对于“西方框架”的兴趣指向,也不否认任何研究者都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读者群。我们所批评的是这种指向和利益考虑的霸权及其在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中国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理论界日益提倡多元化、主体性的同时,“西方理论”本身却又显露出更为本质的话语统治。因此,我们需要避免不假思索地在西方本体的框架下来讨论各种中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深入地探索:在本土社会中,我们所研究的现象是不是真的构成了一个问题?

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确实缺乏理论,尤其缺乏自己的理论;但是我们与西方学者的差距,主要在于我们缺乏对自己的历史遗产与现实生活的总结,尚未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很难“以自己的文化去参与全球化”。

上述种种讨论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性学研究的问题和困境了,而是整个社会科学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必须思考和回应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西方背景下产生的理论与中国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论的边界?是否存在“中国的本土问题”?是否有可能基于中国的现实与历史,借鉴西方的理论视角来发展中国本土特色的概念与理论?最终的问题是,我们做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总而言之,究竟是用西方已有的理论来解释那些西方所没有的问题,还是从西方所没有的问题中总结出西方所没有的理论?这是一个选择,也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社会学研究,2001(4)

黄盈盈.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美]金西.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美]金西.人类女性性行为.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美]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马克梦.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英]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北京:团结出版社,1987

[美]马斯特斯,约翰逊.人类性反应.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3

潘绥铭,白维廉,王爱丽.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吴小英.“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2002(6)

[法]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J.Annamarie.Queer theory.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7

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New York:Routledge,1990

Nerida M.Cook,Peter A.Jackson.Desiring:constructs:transforming sex/gender orders in twentieth century Thailand.In:Peter A.Jackson,Nerida M.Cook.Genders &sexualities in mordern Thailand.ChiengMai:Silkworm Books,1999

F.Dikotter.Sex,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London:C.Hurst &Co.Ltd,1995

Fan Hong.Footbinding,feminism and freedom:the liberation of women’s bodies in modern China.London &Portland:Frank cass,1997

A.Finnane &A.Mclanren.Dress,sex and text in Chinese culture.Clayton:Monash Aisa Institute,1999

M.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New York:Vintage Books,1988(www.xing528.com)

J.H.Gagnon &W.Simon.Sexual conduct:the social sources of human sexuality.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1973

J.H Gagnon &G.Parker.Introduction:Conceiving Sexuality.In:G.Parker &J.H.Gagnon.Conceiving sexuality:approaches to sex research in a postmodern world.N.Y.and London:Routledge,1995

E.Harriet.Women and sexuality in China:dominant discourses of female sexuality and gender since 1949.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

C.Henriot.Prostitution and sexuality in Shanghai:a social history,1849-194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G.Hershatter.Dangerous pleasures: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J.Farrer.Opening up:youth sex culture and market reform in Shanghai.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

E.Jefferys.Talking sex and sexuality in China.In:Elaine Jeffreys.Sex and sexuali-ty in China.New York:Routledge,2006

E.O.Laumann &J.H.Gagno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exual action.In:Richard G.Parker &John H.Gagnon.Conceiving sexuality:approaches to sex re-search in a postmodern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5

J.McMillan.Sex,science and morality in China.New York:Routledge,2006

K.Oliver.Julia Kristeva’s feminist revolutions.Hypatia a Journal of Feminist Phi-losophy,1993,8(3)

G.Rubin.Thinking sex: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In:Carole S.Vance.Pleasure and danger: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London:Routledge,1984

L.Tiefer.The medicalization of sexuality:conceptual,normative,and profession-al issues.Annual Review of Sex Research,1996(7)

C.S.Vance.Anthropology rediscovers sexuality:a theoretical comment.In:Rich-ard Parker and Peter Aggleton.Culture,society and sexuality:a reader.London:UCL Press,1999

J.Weeks.Sex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meanings,myths and modern sexualities.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5

E.O.Wilson.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Cambridge,Mass:Belknap,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注释】

[1]参见刊载于《社会学研究》,2007(3)的同名文章。

[2]“性”研究是跨学科的,很多研究很难分清到底是社会学、人类学,还是其他的学科。有的研究者虽然是动物学家、行为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文化研究者,可是做出的研究却是社会学的。学科的划分是一种人为的硬性规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章不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来阐述“性”研究,而是侧重分析研究视角的分野。但是,基于我们社会学研究者的立场,我们希望“性”研究能够在社会学领域受到更充分的重视,尤其希望“主体建构”的视角可以在性社会学的研究中得到发展。

[3]在本章,我们用加引号的“性”来指称sexuality,以区别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sex)。但是在词组中,例如性生活、性文化,性字就不再加引号了。Sexuality目前没有统一的中文译法,我们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

[4]比如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的有关“性”、自慰、同性恋的讨论,相关论述参见Foucault,1980;Weeks,1985。

[5]20世纪初的德国心理学家,最早研究同性恋问题与开展性咨询的人之一,其著作尚无中文译本。

[6]弗洛伊德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性研究者,但是他的学派以及弟子(例如拉康)却为性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他也受到后代女权主义者的批评。

[7]桑格(Margaret Sanger,1879—1966)是美国著名的女医学家,节制生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开创“设计人类”事业的先驱。“五四”期间曾受邀到中国做过演讲。

[8]20世纪初,一些中国学者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开展了与性相关的讨论,包括对西方性著作的译介、性词汇的翻译和创造。最出名的莫过于鲁迅三兄弟、张竞生、潘光旦、胡适等。他们批判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禁欲主义性观念、贞操观,提倡以生物科学为中心的性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其中妇女解放、节制生育、性教育、优生学是主要的内容。另一股性学思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在对于性知识、性健康、性行为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阮芳赋的《性知识手册》和吴阶平的《性医学》为代表,从西方引进的“性学”书籍和文章开始在中国公开出版;中国的各种性知识手册也开始出现(潘绥铭等,2004)。

[9]社会性别的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对于“主体”的提出,功不可没。可参考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载《社会学研究》,2001(4);吴小英:《“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6)。

[10]例如“母老虎”、“泼妇”、“吝啬鬼”等,参见马克梦,2001。此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实例。如果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酷儿现象”,那么恰恰证明了“酷儿理论”的巨大局限性使它离我们太远。

[11]中国明清小说《弁而钗》、《宜春香质》、《绣榻野史》等,对于同性恋都是持赞赏的态度。尽管有学者认为,明清时候的“男风”其实是牺牲女性,成全男性(吴存存,2000),尽管有学者断言中国古代“男风”之所以不受压制,就是因为当时是男权社会,但是同性恋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在其他一些文化中那样受到迫害,这一点学者们是有共识的。

[12]“亲缘”中的“缘”,也无法用“边缘”的意思来解释。

[13]原创和“本土”也并不等于“纯粹”的中国的独特性,它在历史的不同时刻多少已经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14]这类研究越来越多,集中在对于缠脚、妓女、男风、一夫多妻的性关系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性方面的变化的研究。可参考:Fan Hong,1997;吴存存,2000,Hershatter,1999;Finnane &Mclanren,1999;马克梦,2001;Henriot,2001;Harriet,1997;Dikotter,1995;Farrer,2002;McMillan,2006;etc.,本书不再细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