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与跨文化研究:虚拟明星的实证探究

电影与跨文化研究:虚拟明星的实证探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虚拟明星”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真人明星”,尤其在跨文化语境中,它们和“真人明星”一样,受到大众的追捧和热议。无论是作为商品对象、文本符号,还是“欲望客体”,“虚拟明星”都体现了自身的“明星”趋同性。在把“虚拟明星”纳入“明星研究”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虚拟明星”自身的独特性。相比较而言,“虚拟明星”的制造具有绝对的“可操控性”。最后是“虚拟明星”的“永恒性”存在。

电影与跨文化研究:虚拟明星的实证探究

“虚拟明星”,是一个与“真人明星”相对应的概念,尤指电影中那些通过动画电脑技术生成的虚拟人物,因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像“真人明星”一样,成了广大观众心中的偶像。事实上,“虚拟明星”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真人明星”,尤其在文化语境中,它们和“真人明星”一样,受到大众的追捧和热议。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电影“明星研究”一直仅限于对“真人明星”的关注,而那群熠熠生辉的“虚拟明星”却被置于“无视”的角落。在新媒体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电影“合成人物”[320]的出现,电影明星已经打破了人物的“真”与“假”、“实”与“虚”的界线,更多的“虚拟明星”像“真人明星”一样,在跨文化语境中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明星”概念的界定,埃德加·莫兰的学说一直以来被奉为权威。他在《明星》一书中把“明星”界说为“银幕角色和演员——即片中人物和银幕外真人——的结合体”。[321]从中不难看出,这个“结合体”主要体现在一个“实体真人”身上,致使“真人明星”一直控制着“明星研究”的霸权地位。与莫兰对“明星”概念的“实体性”表述不同,保罗·麦克唐纳则认为,“明星”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所谓的明星不只是一个表演者,而是魅力的化身,形象的代表。”[322]这便为“虚拟明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正名”机会。尤其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数字成像技术和电脑动画技术带来的电影创作上的巨大变革,“电影”已经超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按照保罗·沃森的观点,传统进行“明星研究”、探讨明星问题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作为商品的明星、作为文本的明星和作为“欲望客体”的明星。[323]现在看来,这些常规的“明星研究”涉及的问题,似乎也同样

适用于“虚拟明星”。

首先,作为商品的明星,是把明星定位在生产和营销的经济框架内,通过明星自身的商业潜能来决定电影的生产问题。这在许多动画电影中常有体现,如果一部电影比较卖座,片中的“虚拟明星”大受欢迎的话,制片商自然会考虑拍摄续集。如“怪物史莱克”系列、“冰河世纪”系列等,这些影片不断拍摄续集,无非是考虑到“虚拟明星”的票房号召力,“虚拟明星”作为商品,自然成了电影营销的一种商业手段。

其次,作为文本的明星,是把明星当作一种符号体现自身的社会学功能。通常,“虚拟明星”不仅仅存在于它们所出演的影片中,而且遍布于各种不同的媒介文本中,诸如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DVD花絮和其他各种媒体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文本符号建构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力。影片《超能陆战队》在中国公映没多久,大白的形象便出现在各种媒介文本中,瞬间成了一位耀眼的电影明星。这充分体现了“虚拟明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一个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话语环境中的社会性功能

最后,作为“欲望客体”的明星,主要体现在观众对明星的消费上。把明星看作“欲望客体”,通过电影形象找到一定的认同点,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观众之所以把《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视为自己心中的偶像明星,无非是在大白身上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安慰和满足。大白的体贴、安全感正是当下许多人所需要的。此外,大白性别的模糊性,使观众对它的爱超脱了自身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也掩盖了常规的因“欲望客体”带来的“色情奇观”而引出的各种尴尬。

因此,可以看出“虚拟明星”有着同“真人明星”一样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作为商品对象、文本符号,还是“欲望客体”,“虚拟明星”都体现了自身的“明星”趋同性。所以“虚拟明星”成为电影“明星研究”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也应该被传统的电影“明星研究”接纳与重视。

虽然“虚拟明星”可以作为“明星研究”的一部分被接纳或认同,但并不等于说对“虚拟明星”的研究就可以完全使用传统的电影“明星研究”方法。因为“虚拟明星”与“真人明星”还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把“虚拟明星”纳入“明星研究”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虚拟明星”自身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虚拟明星”与生俱来的“可操控性”制造、“隐藏性”表演和“永恒性”存在这几方面。

首先是“虚拟明星”的“可操控性”制造。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的“明星制造”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最多是通过固定合同来完成对明星公共和私人形象的整体控制,一旦合约结束,就意味着制作公司失去了对明星的控制权。相比较而言,“虚拟明星”的制造具有绝对的“可操控性”。从诞生到消亡,从样貌设计到具体功能都受控于电影制作者,他们可以根据影片的意图和要求,随意对这些“虚拟人物”进行设置和改造。作为电影《超能陆战队》的最大亮点,大白的制作集结了创作者们所有的才思和经验,他们通过一种夸张但又有节制的手法,使虚实结合的极简主义在大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这个看似简单的“明星”却处处充满了技术含量,无论是体型结构、面部设计还是肢体动作,创作者们都把对这个“虚拟明星”的“可操控性”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影片格调和剧情要求,构建了一个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臻于完美的明星形象。

其次是“虚拟明星”的“隐藏性”表演。与真人表演相比,虚拟人物的表演难度更大,它是一种需要整体协作的“隐藏性”表演。因为“动画表演追求的是最终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而非动画师自己演得有多好”。[324]真人表演是一种“角色”与“演员”的合一状态,是一种“被建构”和“自我建构”的结合体,而“虚拟表演”中的“角色”和“演员”是剥离的,各自相互独立,“人物”处于一种彻底的“被建构”状态。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只是一个“角色”,而真正的“演员”(操控者)则位居幕后,这就导致了“虚拟表演”的复杂性和多义性。理查·戴尔说“明星曾使演员的真实性和他/她所扮演的角色的真实性之间的区别瓦解”[325],但对于“虚拟明星”而言,演员和角色的真实性在这里被真正地区别开了。大白作为一个充气机器人,它处于低电量时的瘪气状态和漏气时的尴尬噪声,甚至逃跑时的各种身体变形,这些夸张的表演无不折射出幕后创作者们丰富的想象力,既合情又合理,为角色增加了不少真实性和幽默感

最后是“虚拟明星”的“永恒性”存在。“真人明星”要遵循自然规律,随着时间的更迭,很多名噪一时的明星会因为容貌的衰老沦为“明日黄花”。最终无论名气多大,地位多显赫,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但“虚拟明星”不同,它们只是些没有生命的电影符号,只要有人操纵,就可以随时复活,而且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改变样态,年轻衰老,随机应变,可以成为观众心中永恒存在的“偶像”。另外,“虚拟明星”的“无偿性”表演也是其“永恒性”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们不会向制片商索要“天价片酬”,这就大大降低了影片制作的整体成本。“虚拟明星”的这种“永恒性”给电影实际创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对“虚拟明星”的这些特殊性关照,为以后的“明星研究”注入了更新鲜的元素,也奠定了它在“明星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

把“虚拟明星”纳入 “明星研究”的领域,毫无疑问拓宽了“明星研究”的范畴,改变了大众传统的明星消费理念。通过对“真人明星”和“虚拟明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反思传统的电影“明星研究”。“虚拟明星”之所以能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像,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虚拟动画人物的制作过程,有时会超脱真人电影的能力范畴。正如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学派(Zagreb School)所重视的一样:“真正给无生命者‘赋予生命’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从人物和物体身上发掘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真人实景电影中是不可能独到而有效地达成的。”[326](www.xing528.com)

从这个角度讲,“虚拟明星”自身所附带的额外信息似乎能为传统的电影“明星研究”带去一些新鲜的元素,这进一步加深了对“明星研究”的理解。此外,“虚拟明星”因自身特点,作为更加便捷的文化符码进行社会传播,更容易制造社会影响,改变了大众传统上的明星消费理念。“虚拟明星”本身的“虚假性”和“便捷性”拉近了和平民交流的距离,使观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与自己喜爱的“明星”亲密接触。

新媒体语境下,“虚拟明星”作为“明星研究”的一部分,更加显现了关注它的必要性。随着电脑成像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合成人物”被运用到电影制作中。电脑生成动画克服了制作费用昂贵、制作周期过长、制作条件受限等种种障碍,无论是生成人物还是动作捕捉,可以说在影像的逼真程度上,都越来越接近真实人物和真实场景。杰米瑞·巴特勒曾列出了对好莱坞影星系统相当关键的三个相互结合的要素,即“影星生产,影星接受和影星符号”。[327]这其中“影星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要素,受控于经济和话语的结构。“虚拟明星”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和明显的工业性,在“明星研究”中不得不作为一个特殊的内容进行关照。把“虚拟明星”纳入电影“明星研究”的范畴之中,不仅是工业电影史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更是社会电影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320]合成人物:英文为Synthespains,是近些年的一个新名词,意指那些通过电脑“虚拟出来的”或非真人的演员。与这个词相联系的就是对“真人”演员表演数字化扫描或动作捕捉,也包括完全由电脑生成的人物。

[321][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204.

[322][英]保罗·麦克唐纳.明星研究[M]//大众电影研究.张雅萍,译.台北:远流出版社,2001:106.

[323]陈犀禾,徐文明.连载一:明星研究(上)[J].当代电影,2008(1):78-83.

[324]薛燕平.动画表演与真人表演之不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7):141-142.

[325]DYER R. Stars[M].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8:26.

[326][英]吉尔·内尔姆斯.电影研究导论[M].李小刚,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44.

[327][美]张英进,[澳]胡敏娜.中国电影明星研究[J].西飏,译.电影艺术,2011(1):105-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